梦远书城 > 史籍 > 后汉纪校注 | 上页 下页
汉灵帝纪(14)


  熹平六年[177年]

  春正月辛丑,大赦天下。

  二月,武库东垣自坏。

  夏,鲜卑寇边。乌丸校尉夏育上言:“鲜卑仍犯塞,百姓怨苦,自春以来,三十余(人)发

  。请幽州诸郡兵,出塞讨之。”时故护羌校尉田晏以他事论刑,因中常侍王甫求为将。甫建议当出军与育并力,诏书遂用晏为鲜卑中郎将,与匈奴中郎将臧旻、南单于,三道并出。

  ①据《范书》鲜卑传删。

  时大臣多以为不便,议郎蔡邕议曰:“周有玁狁之役,汉有瀚海之事,征罚四夷,所由来尚矣。然而时有同异,势有可否,不可一也。天设山河,秦筑长城,汉起塞垣,所以分别内外,异殊俗也。其外则分之夷狄,其内则任之良吏,后嗣遵业,顺奉所守。苟无〔蹙〕(戚)国之讥,岂与虫蚁之虏,校往来之所伤哉?乃欲度塞出攻,虽破之,不可弭尽,而本朝必为之旰食!昔淮南王安谏伐越曰:‘天子之兵,有征无战。言其莫敢校也。如使蒙死儌幸,以逆执事厮养之卒,有不备而归者,虽得越王之首,犹为大汉羞之。’而育欲以齐民易丑虏,射干没以要功,就如其言,犹已危矣,况其得失不可知也!昔朱提郡反,孝元皇帝纳贾捐之言,割而弃之。夫恤民救急,虽成郡列县,犹尚弃之,况鄣塞之外,未尝为民居者乎?臣愚以为宜止出攻之计,令诸郡修垣,屯守冲要,以坚牢不动为务。若乃守边之术,李牧发其策,严尤申其要,遗业犹在,文章具存。循二子之策,守先帝之规,臣曰可矣。”育,下邳淮浦人,以忠直称,所历皆有名迹。

  ①诗小雅六月曰:“玁狁孔炽,我是用急。王于出征,以匡王国。”
  ②《史记》霍去病传言去病西击匈奴,“获屯须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瀚海。”索隐引崔浩曰:“北海名,群鸟之所解羽,故云翰海。”
  ③诗大雅召旻曰:“昔先王受命,有如召公,日辟国百里。今也,日蹙国百里。”《范书》蔡邕传作“蹙”,据以改。
  ④昭公二十年《左传》曰:“伍尚归,奢闻员不来,曰:‘楚君、大夫,其旰食乎!’”杨伯峻曰:“旰音干,晚也。谓楚之君臣将有吴国来之忧患,不得早食。”按李贤注作伍子胥语,误。
  ⑤李贤曰:“校,报也。”
  ⑥《史记》酷吏传曰:“始为小吏,干没。”服虔曰:“射成败也。”杨树达曰:“黄生云:此言以公家财物入己,如水之淹没,沉没无迹也。不水而没,故曰干没,与陆沉意同。”按《袁纪》邕文之意,当以服说应之。
  ⑦按《汉书》贾捐之传、《范书》鲜卑乌桓传均作“珠厓郡”,朱提在犍为属国境,从未“割而弃之”,杨说误。
  ⑧《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附李牧传曰:李牧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谋,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悉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
  ⑨《汉书·匈奴传》曰:“严尤谏曰:‘臣闻匈奴为害,所从来久矣,未闻上世有必征之者也。后世三家周、秦、汉征之,然皆未有得上策者也。周得中策,汉得下策,秦无策焉。当周宣王时,猃允内侵,至于泾阳,命将征之,尽境而还。其视戎狄之侵譬犹蟁蝱之螫,殴之而已。故天上称明,是为中策。汉武帝选将练兵,约赍轻粮,深入远戍,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三十余年,中国罢耗,匈奴亦创艾,而天下称武,是为下策。秦始皇不忍小耻而轻民力,筑长城之固,延袤万里,转输之行,起于负海,疆境既完,中国内竭,以丧社稷,是为无策。’”班固曰“严尤论之当矣”。

  八月,鲜卑中郎将田晏、匈奴中郎将臧旻、获乌丸校尉夏育各将步卒万余人击鲜卑,三军败绩,士马死者万数。

  冬十月癸丑朔,日有蚀之,赵相以闻。京师地震

  ①《范书》灵帝纪、续汉五行志均系京师地震于辛丑日。标点本《范书》校勘记曰:“按:是年十月癸丑朔,不得有辛丑,校补谓《袁纪》于癸丑朔日食下接书地震,不另出日,似两事同日,‘辛丑’或即‘癸丑’之误。”

  十一月,太尉刘宽、司空陈球以灾异罢。

  十二月,太常孟郁为太尉,太仆陈耽为司空。司徒杨赐以辟党人免。

  ①《范书》灵帝纪作“孟郁”。按“戫 ”是“佾”本字。彧、郁相通。王念孙广雅疏证曰:“彧者,说文‘戫 ,有文章也’。《论语》八佾‘郁郁乎文哉’,彧、戫 、郁并通。”
  ②《范书》灵帝纪作“太常陈耽”。


梦远书城(guxuo.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