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蔡东藩 > 后汉通俗演义 | 上页 下页 |
第二十四回 幸津门哭兄全孝友 图云台为后避勋亲(2) |
|
嗣复援照古制,就辟雍养老,创设三老五更;三老知天地人三事,五更知五行更代,并不是有三人五人。当下拜李躬为三老,桓荣为五更。三老服都纻大袍,织纻为美布,故曰都纻。戴进贤冠,【即古淄右冠。】扶玉杖【杖端刻玉为鸠,故称鸠杖,亦号玉杖。】;五更衣冠,与三老相同,惟玉杖不扶。 明帝先至辟雍礼殿,就坐东厢,遣使用蒲轮安车,往迎三老五更。待他到来,由宾阶升堂,明帝亦起座相迎,作揖如仪。三老就东面,五更就南面,三公设几,九卿正履,明帝亲袒割牲,执酱而馈,执爵而酳,祝哽在前,祝噎在后,实行那夏商周的遗制。及养老礼成,始引太学弟子升堂,由明帝自讲经义,徐为引伸,诸儒执经问难,冠带缙绅,都来观听,环列桥门,以亿万计。于是赐荣爵关内侯,三老五更,皆以二千石禄养终身。【李躬事不见列传,且未得侯封,不知何故令为三老?】 荣年已逾八十,屡因衰老乞归。明帝但加赏赐,不令告退,且始终以师礼相待,未尝失敬。荣由少傅调任太常,明帝犹随时存问,往往亲临太常府中,使荣就东面坐着,特设几杖,召集公卿百官,及荣门生数百人,向荣问业。诸生或向帝请益,帝辄谦让道:“太师在是,不必问我!” 至罢讲散归,尽把太官供具,移赐与荣。荣有疾病,太官太医奉诏往视,陆续不绝。既而疾笃,由荣上疏谢恩,让还爵土。明帝又亲往问候,入街下车,拥经而前,抚荣垂涕,面赐床茵帷帐、刀剑衣被,好多时方才别归。自是公卿问疾,不敢复乘车到门,步至荣室,悉拜床下。 及荣寿终,明帝亦亲自变服,临丧举哀,赐葬首阳山。荣长子雍早殁,少子郁应当袭爵,郁愿让封与兄子汛,明帝不许,郁乃受封,所得租赋,仍畀兄子,明帝甚以为贤,召为侍中。郁之贤,实过乃父。惟明帝既尊礼师傅,复追忆功臣,特就南宫云台中,图绘遗像,共得二十八将,再加王常李通窦融卓茂四侯,合成三十二人。当时诸人多已物故,赖有云台遗迹,表著千秋,特将官爵姓名,照录如下: 太傅高密侯邓禹 中山太守全椒侯马成 大司马广平侯吴汉 河南尹阜成侯王梁 左将军胶东侯贾复 琅琊太守祝阿侯陈俊 建威大将军好畤侯耿弇 骠骑大将军参蘧侯杜茂 执金吾雍奴侯寇恂 积弩将军昆阳侯傅俊 征南大将军舞阳侯岑彭 左曹合肥侯坚镡 征西大将军阳夏侯冯异 上谷太守淮阳侯王霸 建义大将军鬲侯朱祐 信都太守阿陵侯任光 征虏将军颍阳侯祭遵 豫章太守中水侯李忠 骠骑大将军栎阳侯景丹 右将军槐里侯万修 虎牙大将军安平侯盖延 太常灵寿侯邳彤 卫尉安成侯铫期 骁骑将军昌成侯刘植 东郡太守东光侯耿纯 城门校尉朗陵侯臧宫 捕虏将军扬虚侯马武 骠骑将军慎侯刘隆 横野大将军山桑侯王常 大司空固始侯李通 大司空安丰侯窦融 太傅褒德侯卓茂 这三十二人的籍贯,小子在前文中,俱已叙明,故不赘述。惟自邓禹至刘隆,共二十八将,并佐光武帝中兴,相传为上应二十八宿,或竟说他是星君下凡,这未免穿凿附会,不值一辩,所以小子亦不敢妄录。但将云台所纪,史官所采,依次列入罢了。 尚有伏波将军马援,也是个中兴功臣,光武帝误听梁松,把他薄待,难道明帝也将他失记么?说来又有原因,还请看官听着:马援元配贾氏,早殁无子,继娶蔺氏,生有四子三女,少子客卿,幼即岐嶷,六岁能应接诸公,专对宾客,援甚加钟爱,因名为客卿。自援家遭谗失势,客卿亦哭父病亡,蔺夫人不胜悲悼,尝患怔忡,外事由援子廖防等主持,内事由援女料理。少女年仅十岁,才逾二姊,独能整办家事,驾驭僮仆,且勤且俭,事若成人;惟因生性好劳,常患疾苦。蔺夫人令卜人占验,卜人说道:“此女虽有小恙,将来必当大贵,卜兆实美不胜言。” 旋又召相士审视诸女,相士又言少女极贵,他日当为国母,不过子嗣稍艰,若养他人子为子,比亲生还要加胜哩!蔺夫人虽然心喜,但因遭际多艰,也未敢信为真言。援兄子严,见叔父被谗,祸由梁松窦固,不胜悲愤,本来与窦家结婚,为此将她离绝。且闻从妹生有贵相,特为求进掖庭,是时光武帝尚未崩逝,严即上书吁请道: 臣叔父援辜恩不报,而妻子特获恩全,戴仰陛下,为天为父。人情既得不死,便欲求福。窃闻太子诸王妃匹未备,援有三女,大者十五,次者十四,小者十三,仪状发肤,上中以上;皆孝顺小心,婉静有礼,愿下相工,简其可否?如有万一,援不朽于黄泉矣。又援姑姊妹,并为成帝婕妤,葬于延陵,臣严幸得蒙恩更生,冀因缘先姑,当充后宫。谨冒死以闻。 这书呈入,总算蒙旨恩准,派遣宫监,至援家选女,仔细端详,第三女最为韶秀,乃将她选入东宫。女年尚只十三,却能奉承阴后,旁接同列,礼仪修备,人无间言。后来年渐长成,越加颀晰,又生成一头美发,光润细长,常笼发四起,梳成大髻,尚觉有余,再将发梢绕髻三匝,方无余发。眉不施黛,惟左眉角稍有小缺,略加点染。身长七尺二寸,亭亭玉立,袅袅花姿,又能不妒不悍,上下咸安。 看官试想如此淑媛,能不令人怜爱么?明帝未即位时,已是宠爱异常,至嗣承大统,便册为贵人。永平二年,竟立贵人马氏为后。 可巧云台绘象,与立后同时,东平王苍至云台观图,独不见有马援遗容,便转问明帝道:“何故不画伏波将军遗像?” 明帝但微笑不答。揣明帝的用意,无非因援为后父,不便列入,省得他人滋议,其实是举不避亲,何妨列入?明帝意欲示公,反觉得不免怀私呢!小子有诗咏道: 薏苡冤深已掩忠,云台又复未铭功; 伏波若有遗灵在,地下应悲主不公。 马援不列云台,马后却传名千古,欲知马后懿行,待至下回续叙。 *==*==* 储君被废,往往不得其死,独东海王强,随遇而安,乃得令终。强固贤者,明帝亦未尝非贤,观其不信蜚言,亲爱如故;及闻强病殁,奉母后至津门亭,哭泣尽哀,宁非情义兼至者耶?然强年方逾壮,即致病殁,亦何莫非由几经忧虑,乃促天年,追溯厉阶,吾犹不能无咎于光武也! 惟明帝嗣位以后,功臣多已凋谢,邓禹马武,岿然仅存,一则进为太傅,半载即终;一则出平叛羌,未几亦殁。明帝追念功臣,绘象云台,共得三十二人,垂为纪念,此亦未始非扬激之方。但以马伏波之关系后戚,特为避贤,未免为一偏之见,彰善瘅恶,当示大公,若必以亲疏别之,则陋矣。 |
梦远书城(guxuo.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