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類書 > 永樂大典 | 上页 下页
卷七千八百九十一 汀


  永樂大典卷之七千八百九十一 十九庚

  汀〈汀州府〉

  〈山川臨汀志汀界閩粤西南徼。崇崗複嶺深谿窈谷。山聯脉於章貢。水趍赴於〉

  〈潮陽。千山騰陵餘五百里。然後融結爲卧龍山。四水淵匯幾數百折。然後環繞而流丁。於是山之斗絶者寬舒而端重。水之湍激者清泚而深沉。雋〉

  〈游名官例以山水郡稱賞。昔元豐郡守陳公軒詩云。一川逺匯三溪水。千嶂深圍四面城。花繼臘梅長不歇。鳥啼春谷半無名。又云。山遭庚嶺爲南〉

  〈徼。水與潮陽作上流。郡倅郭公祥正詩云。城池影浸水邉水。鼓角聲傳山外山。誦者可以想見山川勝槩云。郡城内。卧龍山。山脉分支於贛之寧〉

  〈都。東北爲虎頭山。歷石城界。走五百里爲大琴坪爲茅坪。又爲上下三田過瑞金界委蛇至石舍源過脉。白鶴仙云。汀地脉艮來。常二龍遇水石〉

  〈舍當是也。由長龍温地翠峯獅巖直渡横溪屹然平田中一山盤踞。不與群阜屬。如龍卧狀。實州治主山也。登山椒洞見井邑。他山皆拱揖俯伏其〉

  〈下。舊經云亦名無境山。郡縣志。在州治之後。實爲主山。州之四山環衛拱揖皆朝此山也。元一統志爲本郡主山。山脉分支于贛之寧都。白鶴仙〉

  〈遷郡沼於此。郡居子位。山象蜿蜒有龍之象。城内東山爲龍首。横岡爲龍脊。西峯羅漢院爲龍尾。州治盤礴實古龍腹。偃卧如龍狀。故名卧龍山。東〉

  〈山。在城内正東。乃卧龍山之首。古松偃蹇。鶴鸛來巢。上有鄞江臺。旁有五顯廟。乃古跡。横岡嶺。在汀州城内東北。乃卧龍山之左支。横於中路。故名。〉

  〈金乳泉。在汀州宅堂東。卧龍書院之右。即三瑞堂舊基。大中祥符間。郡守趙公遂良就州後剏庵。延定光佛徃來憇息。趙指庵前枯池曰。勞師出水。師〉

  〈即以石書偈四句投池中。山礦生金乳。地官闢關門。石礦水直出。供養天心尊。未信宿間。清泉衍出。郡人采偈中語名曰金乳。池心甃爲一井。紹興〉

  〈間。郡守張公憲武字演翁。剏小亭。覆之。仍爲之銘曰。六祖卓錫。曹谿發源。定光說偈。卧龍涌泉。見扁曰演翁泉。魁星井。在儀門外西南州院前。〉

  〈巨星井。在州㕔西甲仗庫内。禄星井。在州後園西北東山堂前。文曲井。在州㕔東南僉㕔前。廉星井。在州東南判廳前左。武曲井。在州東〉

  〈南省倉後。開星井。在州東北塔院前。舊傳白鶴僊遷郡之初。謂形如斗。令於城内按斗象掘地爲七井。以七星名之。鄧長史井。在福壽樓南街〉

  〈城下。郡人鄧正已開鑿。掘至丈餘遇盤石。聞其下有泉聲。鄧令匠者甃之。工畢。以鐵杵撞石。石穿泉迸。四時不竭。與地紀勝二老峯。在城東五里問。〉

  〈雙石峭立如人形。故名。飛來石。在汀州城内雲骧閣西畔。乃一夕雷雨而至。鄞江。九城志又宋朝郡縣志云。即東溪水。元一統志三溪水。祝穆〉

  〈方與勝覧云。東溪水自鄞坑來。西溪水自湘洪來合。陳軒詩云。一川逺匯三溪水。千嶂深圍四面山。郡縣志臨汀大溪四。曰東溪。曰西溪。曰南枝溪。〉

  〈曰横溪。至髙灘角合而爲一。至於麻潭。山勢詰曲。水流九折。號爲九曲。入潮州界。寰字記載白石溪水。鄞江志無之。〉

  〈長汀縣臨汀志南山。在長汀縣南三里。山脉自石含分支。由湘洪峽遇鷄籠嶂。歷髙坑。起鸚鵡石。又里許秀峙爲南山。實州治朝山也。白鶴仙云。一〉

  〈龍湘洪峽裏遇。却在南山飲水漿是也。文殊院。同慶寺。左翼軍駐劄寨在其下。元豐間。郡守陳公軒有詩云。渡溪緣石磴。問寺轉松崗。又有與郡倅〉

  〈郭公祥正游南山倡和長篇。見鄞江集。豫章洪芻有詩云。煙花淡蕩連三里。雲樹低迷過一州。岡猷卧龍春色老。氣横野馬日光浮。元一統志。屹然〉

  〈如屏。其下坦夷。王象之紀勝云。青葱可愛。山下有文殊同慶二寺。陳軒詩云。紆然盤玊洞。屹立分雙户。天生雙佳景。常恐塵土污。拜相山在長汀縣〉

  〈東南二里。俯挹卧龍山如人拜狀。故名。白鶴仙云。譚子崗頭拜相山是也。圓珠山。在長汀縣正南三里。白鶴僊云。二龍乎珠是也。紹興間。郡守張公〉

  〈憲武有詩云。萬疊崇崗揖卧龍。一峯圓頂翠連空。今爲六祖道塲。紹定間郡守李公華書扁𠋣松二字。元一統志。圖志一云龍殊山。形如圓珠故名。〉

  〈卜者謂爲龍山居郡木位。即府治對山也。玊女山。在長汀縣南十五里。四時花卉不絶。月明籟寂。隠有音樂聲。舊傳王氏女修真之所。下有通僊〉

  〈橋。郡縣志。髙挿青雲。靈蛇山。在長汀縣南百八十里。山舊多蛇。下有佛廬。及蛇山廟。九域志載爲勝跡。寰宇記。在州南三在八十里。馬鞍山。在〉

  〈成之巽方五里。展旗山。在長汀縣西七里。蓮花山。在長汀縣東十里。筆山。在長汀縣東十五里。鷄籠山。在長汀縣北五十里。舊經云。髙十〉

  〈五里。九域志載爲古跡。本郡冨國先生王中正成道之所。馬鞍而下。五山皆以形得名。與地紀勝。郡倅郭公祥止詩云。神僊之府名鷄龍。平尋翠玉〉

  〈擎寒空。秀色凌風入城郭。半衘曉日金濛濛。瀬溪障山。在長汀縣西三十里。赤坑障山。在長汀縣南五十里。翠峯山。在長汀縣東北四十里。〉

  〈壁立干仞。紺碧可愛。七寳山。在長汀縣東南二百里。舊出七寳故名。下有上寳場。今廢。西峯。在長汀縣西。乃卧龍山之右支。上有西峯。法林。羅〉

  〈漢三刹。宣巖。在長汀縣南五里。崇觀間。宣明隱居之地。洪芻有詩云。一綸涵碧磻溪釣。千穗𡸁黄谷口耕。又云。路側似逢君子屩。嵗寒空老大夫〉

  〈松。石燕巖。在長汀縣南。昔有遇驟雨於其下者。見飛燕數十集石上。雨止視之。皆化爲石。故名。與地紀勝。石燕巖。在城南七里。通濟巖。在長汀〉

  〈縣東十里。大觀中僧惟秀奉伏虎香火於其間。祈禱響應。獅子巖。在長汀縣東南九十里。宣德南。雙石爲門。定光佛常振錫於此云。後百年有天〉

  〈火發。非吾乆居之地。遂去之。自是僧徒不遑寧處。與地紀勝。獅子巖。在縣東南五十里。霹靂巖。在長汀縣拜相山隈。舊傳迅雷一聲。巖洞遂闢。中〉

  〈有丹竈猶存。今爲佑聖道院。元一統志。霹靂巖。在汀州城外鄞沙坊。宋元祐初。白晝忠迅雷一聲。巖竇劃開。中有丹竈。上有僊茅。真神僊窟宅。後就〉

  〈巖間創立道堂。巾華陽。衣鶴氅之士多游於此。雲谷巖。在長汀縣駐劄寨中南山之趾。朝斗巖。在長汀縣南山崦。緣石捫蘿而上。俯視城市。有〉

  〈佑聖廣祐福善王祠。祈禱必應。長汀宰陳顯伯有詩云。分明貯秋汀一角。三山林喬有詩云。醮壇夜朝斗在目。石室晝卧雲生胷。佛嶺在長汀縣〉

  〈東南五里。乃鄧長史趺視之處。東莊嶺。在長汀縣東五里。下有民田千頃。故名。白葉嶺。在長汀南十五里。上有白鶴庵。棗木嶺在長汀縣〉

  〈南二十里。构木嶺。在長汀縣東二十里。大息嶺。在長汀縣東五十里。歸嶺在長汀縣東南五十里徃蓮城路分水嶺。在長汀縣南五十里。〉

  〈白頭嶺。在長汀縣西二十里。舊經云。常有白雲籠其巔。故名。新路嶺。在長汀縣西六十里。抵瑞金縣。乃汀贛分界之所。嘉定間。郡守鄒公非熊修隘以〉

  〈備贛𡨥。名羅坑隘。郡縣志新路嶺。在縣西六十里。峭險璧立。砂礫崎嶇。行者病焉。嶺背即隷江西。此乃天所以限閩中也。湘溪嶺。在長汀縣東南〉

  〈三十五里。流源大嶺。在長汀縣東南四十里。𧁁荷嶺。在長汀縣南百餘里。地産農荷。故名。見九城志乗溪嶺。在長汀縣南百五十里。蒼玊〉

  〈洞。在長汀縣東三里東禪寺前。道傍兩石對峙如門。中間玲瓏岌嶪。竒恎萬狀。不减靈隱天竺。石有數名。曰石門。煙嶼。煙掌。鶴巢。抱雲。二老峯。獅子。〉

  〈馬鞍之類。名勝篇章最多。姑舉其槩。運使蔣公之竒絶句云。蒼玊門徑闊。白雲庭院深。鄞江一丈水。清可照人心。郡倅郭公祥正云。片片水崖裂。淙〉

  〈淙雪浪深。舉頭看白鷺。相伴洗塵心。郡守謝公泂云。溪瘦玊聲小。山横翠色深。郡守陳公軒云。截斷蒼山百尺崖。崢嶸相𠋣洞門開。天生柢隔紅塵〉

  〈路。不礙溪靈自徃來。蔡雋云。向未曾醉呼猿洞。亂石穿雲擁坐隅。誰料七閩煙瘴底。半巖風物似西湖。舊東荘潭沿其旁。後湮塞。今逺徙教塲後矣。〉

  〈元一統志。蒼玊洞。鄞江志云。在縣東二里。在州城外正東一里。洞口兩石壁天然成門。其門有亭曰蒼玊。石㝡髙處蜀中亭曰翠㣲。又有古禪院曰〉

  〈東禪。名僧法家卓錫于此。門左有亭曰横翠。皆爲一郡游觀之勝槩。蒋之竒將漕福建日。未遊有詩云。在寧化縣北五十里。洞前重岡疊巘。森列左右。〉

  〈小間横絶。煙雲縹緲。有聖水桃竹。野花異草。僊隱洞。在長汀縣雲驤閣下。石徑㳂溪。𡼲崎深窈外有兩石挾一小石。天然成門。内頣寬愽。嘉定間〉

  〈郡守趙公崇模開闢以發天秘。剏溪堂及數小亭其間。繼而郡守林公㞯剏洞天書院及白鷗亭。今並廢。惟有白鷗亭記。膾𦜡人口。烏石鼻在長〉

  〈汀縣惠民橋之上流。石壁在長汀縣南二十里下有庵白面石在長汀縣西五十里。寅湖。在長汀縣東二里。周回百步。以其居郡寅位。故名。〉

  〈中有小山雖水溢不没。湖光紺碧可鑑。春生冬涸。郡人鍾伯澹有詩云。百丈平湖一點山。碧琉璃湧小蒲團。長汀宰錢厚瀕湖。創亭。寳祐間郡守周〉

  〈公留重創。辛湖。在長汀縣西一里。周七十步。居郡辛位。故名。子地湖。在長汀縣東十五里。居郡子位。故名。乃東禪寺常佳。今墾爲田。青草湖。〉

  〈在長汀縣東五十里象牙林。深不盈尺。廣不盈丈。生草四時長青。故名。運使蔣公之竒有詩云。地無一勺水。安得有湖名世事果如此。風波平地生。〉

  〈正溪。自寧化界李地發源。出石舍。歷謝地新橋湘洪峽。迤邐至東荘潭。分爲二派。其一派流有半橋。一派流潘川橋。至髙灘角復合。隂陽家謂之随〉

  〈龍水是也。東溪。自翠峯發源。會鄞坑水流髙洋橋。至張陂與正溪合。北溪。自横坑發源。曰横溪。遇攀桂橋而下與正溪合。西溪。自大原發源。〉

  〈過杉嶺至南㧞橋東流。白鶴僊云。辛兊抱城歸巽辰是也。尤一郡風水所關。治平五年築城塹濠。官砌石陂于南㧞橋下。引一派東注迄崇善坊。興〉

  〈雲橋與正溪合一派又東至于西田。過富文坊洲湖廟前與正溪合。小湘溪。自長汀縣東南原發源至湘洪廟前與正溪合梓步溪在長汀縣〉

  〈東五十里大息嶺左發源。至南田與正溪合。南溪。在長汀縣南二十五里。其流不一。至側橋合。溪歸西南過普濟橋。至南口與正溪合。寰宇記。溪〉

  〈水在長汀縣。去州東四十里。地名石涵。内流出從城過。直至廣南潮州通小船。龍潭。在城東雲驤閣下東岸。建龍王廟。遇旱則築壇而雩。祥符間〉

  〈數爲民害。郡守趙公遂良請定光佛書偈正之。偈云天風毗地勢。地水轉勢頭。沙石立来堆。水心主巨州。其患遂止。東荘潭。舊在東荘嶺下。今水〉

  〈徙流于都教塲後。白步潭。在長汀縣東十里。麻潭。在長汀縣南十里。郡之衆流皆會于此。山勢蟠互。過此折爲九曲。曲潭。在長汀縣南三十〉

  〈五里。大潭。在長汀縣南六十五里。魚梁灘。在長汀縣東二十里。法林袈裟泉。在長汀縣西法林院。舊傳有老僧講法華經。一夕窻牗皆明。出〉

  〈見龍蟠石上。僧以袈裟覆之。蚤作。袈裟入石丈餘。石裂爲泓如袈裟狀。甘泉坌溢。自郡守陳公軒。郡倅郭公祥正。烹茗泉上。倡和長篇凡八。郭命名〉

  〈新泉。泉價頣髙。陳詩云。逗石無聲下無宂。停之不盈酌不竭。銀瓶送響落清甃。鏡奩破碎氷壺冽。又云。竒哉江南郭夫子。一顧能今泉價美。郭云。惜〉

  〈哉無名人不聞。惟有寒泉弄清泚。後守倅多有題詠。不能盡紀。嘉泰間。郡守趙公彦橚遊此。庖流觸以腥穢。泉流遂竭。後醮謝之。閲日乃復徹清。有〉

  〈碑記其異。湯泉。在長汀縣南四十五里。曰何田市。周數十丈。能熟生物。詔興間。縣丞江灝力請于郡。層石池之。鈎流渠之。又䟽寒泉以破其烈。異〉

  〈向爲兩浴室。使男女有别。旁結庵名無垢。環繞皆湯。惟佛殿後正中有井泉清冽。後因作露臺于上。泉遂堙塞。識者惜之。長汀尉李格爲之記。一〉

  〈在長汀縣南百里安仁保。由石竇中湧溢如拖紳。溉田甚袤。玊泉。在長汀縣東南七十里。清泚而甘。流爲瀑布。有僧卓庵其下。前後植茶。其品甚〉

  〈髙。與建溪相伯仲。號玊泉茶。鄞江井。在長汀縣東金花坊。深僅三尺許。溉田甚袤。秤之重於他水。春秋則外入水而不溢。夏冬則内水出而不竭。〉

  〈人甚異之。南亭井。在長汀縣南富文坊。甃爲八角。𤄃丈許。引手可掬。鄭家陂。在長汀縣東二里。西田陂。在長汀縣西一里。南㧞橋陂。在長〉

  〈汀縣西二里。以石障堤。引水入官濠東流。官陂。在長汀縣東二里積水之所。中陂。在長汀縣東二十五里。横截鄞坑水。下灌民田。廣袤數十里。〉

  〈張家陂。在長汀縣東十五里。何田大陂。障劉源溪水。又曰中陂。障黄坑澗水。抱山數曲。三水合流出何田布心。䟽爲數十甽。分溉民田。皆成膏〉

  〈沃。不减白渠之利。放生池。因長汀縣東雲驤閣下龍潭爲之。刻三大字于石。磜角。在長汀縣東五里。髙巖怒湍。溉田甚廣。磜頭。在長汀縣南〉

  〈四十里。峭壁數十仞。瀑布之聲如雷。上渡。在長汀縣南三里。後剏橋。名鎮南橋。俗號上渡橋。遊繩渡。在長汀縣南五里。後剏橋。名南安。俗號下〉

  〈渡橋。輿地紀勝翠峯。在長汀縣東南十五里。壁立千仞。煙雲出没。殆不可既。唯天色晴霽。卓午方見其頂。抱雲石。在長汀縣蒼玊洞中。郡邑志雙〉

  〈峯。在長汀縣東南二百里。峯巒雙聳。挿入雲衢。下出七寳。元一統志鷲峯在長汀縣管内。蔣之竒詩云。山前十里入青蒼。猿鳥聲中建道塲。日轉竹〉

  〈隂侵閣冷。水流花片過門香。寧化縣臨汀志南山在寧化縣南。郡縣志。南山在寧化縣南髙百餘仞。翠華〉

  〈山。在寧化縣北。寳山。在寧化縣北四十里。鳳凰山在寧化縣北三十里。瑞花巖。在寧化縣靈隱洞東北十里。傍有僧舍。謂之下巖。龍池巖。〉

  〈在寧化縣南四十里。舊經云。昔有龍蟠于此。運使蔣公之竒有詩云。蒼龍蛻骨去已乆。山根一宂如天開。寄言俗客不可入。徃徃白晝生風雷。西〉

  〈巖。在寧化縣東北五十里。由林田寺而南行五里許渡小澗。登石梯。循羊膓而上。一門呀豁。石龍當户。旁有小宂。外險中廣𠰥龍之勢。又有石筍屹〉

  〈立如晨門石乳下𡸁。俯暎筍末。有泉涓涓自乳而筍無毫髮差。由門而入。空洞如砥。可坐千人。中有數石室。其一𠰥僧龕置觀音像。謂之寳陁石。其〉

  〈一如方丈。初入黮闇。坐乆忽明。又其一曰乳宂。非烈炬不可入中横石案。旁有泉一泓。其音琮琤。鄉人禱旱取水於是出巖即雨。謂之聖水。又其一〉

  〈匍匐乃入一小宂。其間寬明。丹龜儼然。謂之丹室。其旁有龍井。甞有人以繩墜石下闖其深叵測。又其一如堂奥。冷氣逼人。不容乆佇。東巖。在寧〉

  〈化縣西巖之測。其窃窱空𤄃梯飚磴蘚之狀不减西巖。中亦有數石室。始入隱隱有像。諦視無有。謂之僊影洞。傍有碧蓮數朵。大如車輪。𡸁於髙盖之〉

  〈上。左有石龕置經其中。謂之經龕傍有石如玊壷髙可二丈。泉湧壷口。循壷而流。皆成鍾乳。下有芝田五六區。上有嚮石。撞之如鍾。西有石柱髙峙〉

  〈如青琅玕。其南有水自石中出。潺湲迅急復入於石。竟不知所之。又南最髙豦有石鶴𠰥奮翼而飛旁亦有丹室二巖。前此固有新舊之名。自隆興〉

  〈改元。邑土伍倅始作是游表而出之。獅子嶺。在寧化縣南三十里。有石類獅子狀。金船嶺。在寧化縣東三十里。長老相傳𠹉有金船夜光。鄉人〉

  〈求之弗得。故名。羅漢嶺。在寧化縣南五十里。苦竹嶺。在寧化縣北五十里。神王嶺。在寧化縣北七十里。南橋嶺。在寧化縣北九十里。黄〉

  〈連洞。在寧化縣東五里。地多黄連故名。舊縣名取此。靈隱洞。在寧化縣北五十里。舊號洞源巖。長老相傳治平間。夜率有異僧祖慶結庵其中。後〉

  〈芟闢其地。重崗疊巘。小澗横絶。有煙雲縹緲之状。群石詭異。𠰥窻𠰥龕。𠰥設筵席。𠰥列鍾磬。𠰥虎闘烏勵且有野花殊草香氣蓊葧。一石㧞地而起。〉

  〈表有窪樽。𠰥盆𠰥盂。乳泉滴瀝。滿而不溢。鄉人禱旱輙應。病者飲之即瘥。寳池石。在寧化縣北七十里寳池寺之側傑出群山之上。一名威腰山。〉

  〈危石。在寧化縣北六十里。突然一峯。四壁斗絶。人迹不能到。紹興間。僧祖月愛其孤髙。結庵其上。名曰翠峯。獅子石。在寧化縣北登榮鄉田間。〉

  〈以象得名。狂波石。在寧化縣東七里赤崗潭中。長老相傳舊有二龍蟠石上水漲之時。汹湧湍怒。故名。石龍。在寧化縣北五十里靈隱洞之中。〉

  〈以象得名。蛟湖。在寧化縣北六十里。深不可測。舊經云。昔有僧結庵其上。一日晝晦。見白龍卧波。鄉里遇旱輙投敗鐵。則暴雨怒濤湧出其鐵乃〉

  〈已。嘉泰間亢旱。郡守陳公暎差官祈禱。應期而雨。嵗乃大熟。令置龍王廟于旁。柘湖。去蛟湖不逺。未𠹉損竭。溉田甚多。故名。羊鴉湖。亦在柘湖之側。〉

  〈舊傳鴉噪于木。羊跪于地。忽成此湖故名。縣之溪。在寧化縣發源有六。其正西抵贑州石城界。自嶃嶺九十里至縣與大溪合。其西南抵長汀縣界自〉

  〈狐棲嶺百二十里至小吳與大溪合。又四十里至縣。其西北亦抵石城界。自長放百里至李田與大溪合。又二十里至縣。此三水。縣之上流也。其東〉

  〈北抵邵武之建寧南劒之將樂。逺者派入泰寧而東。近者入縣與上流合。且以近者言之。其一東北自䑓田嶺與建寧分水百四十里至縣與大溪〉

  〈合。其一正北自苦竹嶺六十里至馬家渡與大溪合。又三十里至縣。其一正東自熱水窑頭百里至側潭與大溪合。又四十里至縣東溪渡上二里〉

  〈與上流三溪合爲一。然後東至清流縣達于劒福以入于海。郡縣志。縣界水發源有六。東注清流至南劒福州入海。漕運通焉。神頭潭。在寧化縣〉

  〈南五里。龍門潭。在寧化縣南二里。院子坑潭。在寧化縣西二里。龍潭。在寧化縣東一里。舊有廟。今廢。赤崗潭。在寧化縣東北七里。班竹〉

  〈潭。在寧化縣南七里。萬斛泉。在寧化縣北五十里。石洞中坌湧而出。流爲小澗。下溉田數千畒頃。甘泉。在寧化縣鷲峯院佛殿前。㓗溪泉。在〉

  〈寧化縣南四里。清泚甘冽。一名滴龍泉。周家井。在寧化縣東百步。雖旱不竭。大陂。在寧化縣東百二十里。先是田畒燥瘠。旱即荒萊。居民協力〉

  〈障溪以成。至今爲利。吳陂。在寧化縣西四十里。有居民吳氏出力爲之。灌溉甚廣。人思其惠。故名。放生池。在寧化縣南。藍布池。在寧化縣北〉

  〈二十里。舊名水豐池。生藕最佳。雷鳴磜。在寧化縣南五里。其聲如雷。龍潭磜。在寧化縣西北四十里。舊傳有黿浮水面。溪即漲。鄉人異之。東〉

  〈渡。在寧化縣東五里。馬家渡。在寧化縣北二十里。石馬渡在寧化縣北二十五里。溪有石。其狀如馬。程步岡渡。在寧化縣西北十五里。留〉

  〈口渡。在寧化縣西三十里。禾口渡。在寧化縣西三十五里。寰宇記鐵石山。在寧化縣東一百五十里。〉

  〈上杭縣臨汀志横琴山。在上杭縣南。金山。在上杭縣北。有石峯並立。號雙髻山。康定間産黄金故名。郡縣志。金山下水清泚可愛。暑月如氷霜。〉

  〈輿地紀勝。金山在縣之西一十里。南寳山。在金山之陽。郡縣志。南寳山下水凡合七水入本州大溪。輿地紀勝。南寳山在上杭縣北七里。㨿金〉

  〈山之陽。故䟽南寳。望之如筆挿空。袍山。在上杭縣西南。未縣之前。山林之木茂盛。有隂陽家謂郭坊之民曰。袍山蒼蒼。青紫盈坊。未幾遭遷于兹。〉

  〈冷洋山。在上杭縣東三十五里。髙出衆山。俯見縣治。結庵其上。髙唐山。在上杭縣南九十里。羊厨山。在上杭縣西南百里外。髙可百丈。盤桓百〉

  〈餘里。跨汀潮梅三州界。危峯恠石千態萬狀。山巔常有群羊栖止辭石間。人跡不能到。故名。郡縣志。羊厨山。在縣西南二百餘里。髙百餘丈。銅鼓〉

  〈山。在上杭縣東南百里外。拔地特起。髙數十仞。廣周數里。民居其下。有巖竇井泉。石壁有倒書十年二字。字逕尺。舊傳有銅鼓從空而墮。至山腰撃〉

  〈石。石製泉迸。溢爲巨井。澗丈餘。其深莫測。時有雙魚出遊。或施綱罟。竟不可得。銅鼓聲聞。嵗則大稔。黎公巖。在上杭縣南二里。黄楊岩在上杭縣東銅〉

  〈鼓之下。地産黄楊本。故名。僊女巖。在上杭縣東鱉沙團炭山間。負崗瞰溪。中廣三丈。天窻透日。松篁蓊翠。舊傳有僊女居。故名。寳興巖在鍾寨〉

  〈塲西北三里。近南寳山。管公巖。在上杭縣鍾寮塲西數里。去金山半塗間。深廣數丈。有石鼓以石撃之則鳴。又有石觀膏像。古傳姓管人修行於〉

  〈此。石鍾巖在上杭縣南太平鄉中有石乳。傍一巨石。撃如鍾聲。東安巖。在上杭縣北五十里來蘇團深山中。舊有定光𠹉栖息於此後徒南安。〉

  〈今有不齋戒而徃者。必遇虎狼。青峯巖。在上杭縣南一百五十里。石冷洋嶺。在上杭縣東十五里。三層嶺。在上杭縣南十五里。大磜嶺。在〉

  〈上杭縣西十五里。羅括嶺。在上杭縣東五十里。雙溪嶺。在上杭縣東五十里。石排嶺。在上杭縣西七十里。香嶺。在上杭縣東百里鱉沙團。〉

  〈舊有檀香木數本。故名。緣嶺。在上杭縣南百八十里興化鄉。接漳州界。蓮花石。在上杭縣南興化鄉。屹起大溪中。髙廣尋丈。波浪湍急。舟過其〉

  〈下。差之毫釐。則有覆溺之患。狀如蓮花。故名。輿地紀勝。蓮花石。状如蓮花。屹然起大溪中。石壁間有山嶂隱然。如一。婦人逐之。石龍。在上杭〉

  〈縣北百二十里。横亘大溪中。背有鱗文。遇旱。鄉人以沙石疊其背。必有大雨。水蕩去乃已。香爐石。在上杭縣之南。地名九曲。獅子石。在上杭縣〉

  〈東二十五里。梅溪寨之西水口山巔。髙數十丈。長亦稱是。形相具是。儼然而卧。數里皆見之。馬跡石。在上杭縣南八十里勝運鄉小澗中。廣二尺〉

  〈餘。厚四之一。兩面皆有馬跡。居其隂者差小。每嵗大水。巨石皆漂動失其故址。惟此不移。人故異之。銅鼓湖。在上杭縣南太平鄉銅鼓山下。夾山〉

  〈左右有二湖。皆廣袤數丈。其一或溷。其一雖亢旱不涸。天井湖在上流縣南勝運鄉。𤄃五十餘丈。舊傳謂莫測深淺。漁者辟易。一日水忽溷。於十〉

  〈五里外湧出。後春盈秋溷爲常。鬼湖。在上杭縣北安豐上里。廣丈有竒。深不可測。傍無寸草。莫敢狎近。舊傳下通大溪。乃蛟龍窟穴。大溪。發源〉

  〈自長汀。衆溪匯合入縣界。又與舊州語口水會。至縣治之南山下西流五十步而南經潭口。至潮入海。金山下溪。其聲冷冷清泚可愛。東流數里〉

  〈滲入地中。惟有沙石。號乾坑。數百步外忽涌出長流。南寳溪。出南寳山下。行數里㣲有礬水雜之。故絶無魚與金山溪合。至鍾寮塲與南橋小澗〉

  〈竹林坊水合而東流。礬溪。赤水出鍾寮塲之東。與南實溪合。新田溪出鍾寮塲之西與南寳溪合四溪會流至通賢鋪。過龍蛇山。會語口溪南〉

  〈流至舊州與大溪合。佛嶺泉。在上杭縣東十五里。自石眼中流出。其清如鏡。徃來掬飲未𠹉少减。湯泉。在上杭縣。興化。金豐。勝運。三鄉皆有之。〉

  〈惟在勝運者最熱沸如蟹眼。可熟生物。旁有冷泉以濟澣濯。靈原井。在上杭縣西一里。大旱不枯。淳雨不溢。碧泉井。在上杭縣南三十步。普〉

  〈濟井。在上杭縣西一百步。吳公井。在上杭縣東二百步。慶元間有龍見于中。甘泉井。在上杭縣鍾寮塲舊治之南。故天王院後嶺下。闊三尺。深〉

  〈二尺。熈寧間部使者經行。取諸水較之。惟此最重。銅鼓井。事見銅鼓山。梁陂。在上杭縣西二里。有田數百畒頃荒旱相仍。鄉民梁姓者暮衆爲〉

  〈石陂。方廣數十丈。爲經乆利。陂成歸功於梁。故名。髙陂。在上杭縣南太平鄉。其長尋餘。其髙倍蓰。浸灌甚廣。金船塘。在勝運鄉。濶三丈餘。長十〉

  〈倍有竒。形如巨艦。澄深四時不泗。放生池。在上杭縣西通駟橋下。御天池。在上杭縣南隔溪。蓄水備旱。澄深不竭。百丈磜。在上杭縣北金山〉

  〈之側。髙可百丈一綫之溜發自石罅。其聲潨潨然。舊有黄金坑。嶮不容是。樵者戎徃焉。水西渡。在上杭縣東五里。水南渡。在上杭縣南一里。〉

  〈語口渡。在上杭縣東五十里。丁口渡。在上杭縣南三十里。班竹渡。在上杭縣西二十五里。苦竹渡。在上杭縣東一十五里。赤水渡。在上杭〉

  〈縣南七十里。石鍾渡。在上杭縣東八十里。黄坑渡。在上杭縣南七十里。三架度。在上杭縣南八十步。輿地紀勝香嶺山。在上杭縣界。有木〉

  〈乳膏。居人採而焚之。九城志有香山嶺。武平縣臨汀志梁野山。在武平縣東三十五里。俗傳髙五千餘仞。分十二〉

  〈面。絶頂有白蓮池。普鄉民採茗。誤至一巖。見𡸁龍鬚草幕其門。披蒙茸而入。中有佛像經帙鍾磬幢盖儼然如新。欲再徃。連失故路。按梁野山記。古〉

  〈跡有素書三百卷。瀑布奔入千秋溪傍。𡸁石如覆菳蛟湖側又有石龕鐵冢。唐關無中。福僧持鐵鉢駐錫三峯側。毒蟒惡象爲之擾伏。大曆中。泉州〉

  〈僧靈悟駐山間演法導俗。自後龕巖遂蕪。靈洞山。在武平縣西十里。上有僊洞。爲洞天之一山。有僊人上馬石蛟池石龜之類旁有靈洞院。洞元〉

  〈觀皆因山得名。郡縣志。靈洞山上有靈石湯泉。大洞三十六。小洞二十八。九城志。圖經所載。鄞江志無之。雙薦山。在武平縣西十里。十二峯。在〉

  〈武平縣南安巖前。定光偈云。一峯獅子吼。十二子相隨是也。玊華孫璋有詩云蒼峯十二碧巖隈。豈是飛從海上來。靈境莫將巫峽比。但令雲雨下〉

  〈陽䑓。南安巖。在武平縣八十里。形如獅子。舊爲龍黿窟宅。俗呼爲龍穿洞。後定光佛卓錫于此。書偈云。八龍歸順起峯唯。虎嘯巖前左右迴。好與〉

  〈子孫興徒衆。他時須降御書來。中有二洞。南巖爲正。窈窕虛曠。石室天然。又有石門。石窻。石牀。石鼓。石虎。龍龜猫之屬即佛之正寝東巖差隘。而石龕尤〉

  〈縝宻。即佛宴坐之地。詳見均慶院。當峯嶺。在武平縣北三十里。鑿石爲路。其長五里。黄公嶺。在武平縣北一百五十里。與長汀分境。脩阻幾二十〉

  〈餘里。象洞在武平縣南一百里。接湖梅州界。林木翡蘙。舊傳象出其間。故名。後漸刊木誅茅。遇縈紆懷抱之地即爲一聚落。如是者九十有九。故〉

  〈俗號九十九洞。其地膏沃。家善醖釀。邑人之象洞洞酒。洪有毫酒賊。正謂此。但僻達負固。多不樂輸故置𨑾檢寨以鎮焉。緑水湖。在武平縣南〉

  〈安巖數十里間。水色深緑可以彩畫。舊傳定光佛创院巖中。彩畫大緑。皆取諸此。化龍溪在武平縣前百步。源出清平鄕。水南流合歸順鄕小溪〉

  〈入梅州。又名南安溪。千秋溪。在武平縣東。發源梁山。自東團經忠孝里。入化龍溪。未豐溪。在武平縣東北。出當峯嶺下。經漁溪九潭。合逕口水〉

  〈入化龍溪。露溪。在武平縣東北一百里。一溪七灣。俗號露溪七渡。壕坑溪。源於贑州安逺縣界南北嶺。西南流入梅州界。漁溪。在當峯嶺下。〉

  〈順明溪。在大嶺下。小溪西流出會昌縣界。入大溪。大順嶺小溪。流至露溪保。北流入長汀界七里河。九潭。在武平縣東北。衆水所聚。龍溪〉

  〈潭。在武平縣西六十里。恠石嵌巖。舊傳龍穴其間。禱旱輙應。聖公泉。在武平縣北一百二十里黄公嶺上。泉迸石中。舊傳定光佛過此。偶濁卓錫〉

  〈而出。視其所有僅盃勺。一日千兵過之。飲亦不竭。雙井泉。在武平縣北三十里當峯嶺上。泉兩泓自石眼出。故名。熱水泉。在武平縣南三十里。〉

  〈龍泉井。在武平縣禪果院佛殿後乃定光佛所鑿。水色澄澈。重於他水。舊志云。後因欲行經界。造薄院中。或有污濁觸之一夕龍閼于井。飛騰而〉

  〈去。自是色味俱變。慶元間。龍復見。水泉洶湧。少頃瑩徹。𠹉之泉甘冽如故。靈洞山石井三。舊傳葛真人煉丹井。黄田陂。在武平縣西七里。放〉

  〈生池。在武平縣西門外。雲磜。在武平縣東二十里。亦名白水磜。水色如練。元一統志梁山。在武平縣東三十里。嵯峨險峻。其形疊出。聳雲霄間。山〉

  〈上有僊巖。有天蓮池。有覆釜石。與地紀勝蛟塘。在武平縣。其水無源。其深無際。昔有蛟常爲民患。洎南安祖師建院於巖中。其毒遂弭。〉

  〈清流縣臨汀志屏山。在清流縣北隔溪之主山。南極山。在清流縣南四里縣之朝山。東華山。在清流縣東三里。方山。在清流縣溪西五里。〉

  〈鐵石山。在清流縣東百里。舊産鐵。故名。郡縣志。在縣東七十里。舊來産城。因以名之。夢溪山。在清流縣東南百二十里夢溪團。豐山。在清流縣東〉

  〈南一百二十里羅村團。昔人以其豐大而頂如磨。故呼爲豐山磨。上常有雲霧蒙翳。秋霧。全體方露。嶄巖峭絶。人跡不到。惟採石耳龍鬚者間及阿〉

  〈麓。淳熈間。邑有道人劉姓者。一日與其徒五人奮勇欲登絶頂。於是羸十日粮。腰斤秉燧。誅𣗥捫蘿以進。可半日。見美梌數千章。已而漸有迂逕。𠰥〉

  〈人所經行之地。凡六日乃至。其巔坦平如砥。可坐數十人。上有田池碁局丹竃。池有珎禽異藻。平地有礎石散亂如故居廢址。縱目遐眺。仿髣見寧〉

  〈化將樂沙縣之逺。真神僊宅。劉𠹉挾毫褚而徃。每遇隹豦輙賦一詩。惜其不傳耳。㶚湧巖。在清流縣東北七里。有深泉怪石。茂林脩竹。爲一方勝〉

  〈槩。舊有精舍剏於未縣之前。巖乃定光古佛命名。鄧逺舉有詩云。翠雲卧石千巖冷。黄葉呼風萬里秋。蔣公巖。在清流縣北五里。叢石嵯峨。外險〉

  〈中寬。紹興初有蔣道人居其所。能辟榖。後不知其所徃。獅子巖。在清流縣北歸仁里。七峯巖。在清流縣東六十里。環列七峯。故名。黄楊巖。在清〉

  〈流縣南三百三十里。與沙縣接境。巖有三。其一在淳化寺中。有石龍鱗爪備具。其二在半山有虛白洞。上通天日。中架鍾樓。上爲第三巖。有龍井〉

  〈下透兩巖深不可測。左右前後多産黄楊木。故名。侍郎巖。在清流縣。去黄楊巖僅二三里。元一統志。侍郎巖在縣。乃熈豐間侍郎張駕。祭酒楊時。〉

  〈及左司諫陳瓘。少時讀書之所。人傳三君子隷業其間。不至卧攝。粥飲水。終嵗不到巖下。滴水巖。在清流縣明溪之側。有石大如牛心。中有滴〉

  〈水。雖亢旱不竭。故名。艱隔嶺。在清流縣東一百十里。下有九龍灘。鹺運徃來。陸逾是嶺二十五里。乃復登舟。玊華西洞。在清流縣東北六十里〉

  〈曰嵩溪。介石燕靈龜二洞間。巑岏聱岈。騰突撑拒。如猛獸蹲伏。中有石窻。石龕。石蓮。又有觀青獅子象。乾道間。道人晏榮聖始開關。剏爲佛廬。紹興間。〉

  〈提刑劉公嶠按行有詩云。洞南石燕接靈龜。獅子崢嶸氣與齊。碧眼方瞳人不識。三山正在玊華西。紹定間招捕使陳公鞾平𡨥經過名刻于石。郡〉

  〈守林公岊。長汀宰陳顯伯。天台戴復古。皆有題詠。汀州志。石燕洞在其西。靈龜洞在其東。與地紀勝。玊華洞在清流縣東北六十里曰玊華西洞。石燕洞〉

  〈在清流縣玊華洞之西。靈龜洞。在清流縣玊華洞之東。獅子洞。在清流縣東北一百里小安鋪之側恠石蹲踞。宛如怒蜺。中有數石室。一柱屹立。文如〉

  〈雕鏤洞外草木葱龍。真有塵外景像。正溪源于寧化縣。過縣下夣溪。經九龍灘。趨沙縣而東。夣溪。在清流縣南一百二十里。沙溪。在清流縣歸仁〉

  〈里。通沙縣。六龍灘。在清流縣東一百一十里亂石贅牙。横豆盤互。舟楫不能通。清流縣溪。灘瀬櫛北。環縣數里。有十二灘。倉盈團有九灘。夣溪團除〉

  〈六龍灘外。猶有五灘。湯泉。在清流縣東南者三。曰池溪曰丘源。曰嵩口。東庵泉。在清流縣庵山之麓。清冽勝於他泉。最宜烹茗。放生池。在登真觀〉

  〈前。輿地紀勝佛日洞。與石燕洞相望。中有石觀音聖像。九龍灘。在清流縣乃溪水最險豦縭船過者必遵陸空舟而行。〉

  〈蓮城縣臨汀志白雲山。在蓮城縣南一百二十里。輿地紀勝。白雲山在蓮城縣西一百里。金鷄山。在蓮城縣南一十五里。龍子崗。在蓮城縣西十里。天馬〉

  〈山。三僊山。獅子山。金櫃山。已上四山皆在蓮城縣東七里。年架崔蓮城縣南五十里。石門巖。在蓮城縣東五里。兩石對峙成門紹興間雪峯僧〉

  〈𠋣巖結庵。名曰宿雲。紹熈間。令黄犖剏總宜亭。令趙汝樵剏悠然閣。邑士李仲虺題如夣令小詞云。門外數峯團繞。帖石路兒彎小。花老不禁風。委〉

  〈地亂紅多少。人悄人悄。隔葉數聲啼鳥。多爲識者稱賞。輿地紀勝。石門巖在蓮城縣東七里。雙石對峙壁主萬仞。鷲峯巖。在蓮城東南七里。勢如騰雲。傍有瀑布〉

  〈泉。又有石倉靈峯巖。在蓮城縣南二十五里。巨石巍峨。清溪環繞。中有洞穴成於天然。西寳巖。在蓮城縣西十五里。淳熈間始剏佛廬其中。〉

  〈滴水巖。在蓮城縣東北七里石竇有綫溜直透瀉巖下。又有石井深不盈尺儲不溢。汲不竭。舊傳定光古佛嘗駐錫於此。南峯巖在蓮城縣南百〉

  〈里。淳熈間結庵其中。虎忙嶺。在蓮城縣西南六十里。半山有庵爲行人茇憩之所。山峻且長。謂虎過之亦倉皇也。故名。東田石。在蓮城縣東五〉

  〈里。峭壁巉巖。髙挿霄漢。盤礴數十里。溪流環繞其下絶頂坦夷石泉流溢。宋朝開國侯彭孫居焉。外有石梯石巷。僅容一人。官置三寨其上。每過𡨥〉

  〈警必移民於此。真一夫當關萬夫莫前之險。有定光道塲。名曰白雲洞天。及彭侯廟。及三君子堂。堂奉招捕使陳公鞾。郡守李公華。郡倅王公杆。〉

  〈迎春石窠。在蓮城縣東田石上。清溪。在蓮城縣南。發源長汀磜。由新林院前過北團入清流界。瑞泉。在蓮城縣前東畔。湯泉。在蓮城縣南九〉

  〈十里。三龍井。在蓮城縣南二十里。有雲霧騰起。雨即至。舊傳有三龍居其間。故名。南團陂三。北團陂六。席湖團陂三。姑田團陂五。河〉

  〈源下里陂七。放生池。在蓮城縣西一里。  亭館〉

  〈臨汀志郡境山明水秀。川逈谷深。登臨亭榭雖不多。而景趣皆勝絶。覧者率徘徊不忍去。他郡未必有也。雲驤閣。在州濟川門東羅城上。接龍山。〉

  〈瞰龍潭。恍𠰥滕王閣。爲鄞江傑觀。先名清隂。郡守陳公軒詩云。瓦流雙潤碧。簾壓亂山青。佛利盤深崦。漁蓑散晚汀。後改延清閣又改集景樓。紹興〉

  〈間。提刑劉公嶠行郡。登而喜之。改名雲驤。隆興間。郡守吳公南老改名雙清。慶元間。郡守陳公曄復今名。後郡守陳公暎以扁字乃墨客俗書。遂别〉

  〈書雲驤二大字。并絶句鐫于石。嘉泰間。郡守陳公鑄詩云。雲頭落日半規明。林際炊煙一抹横。紹定間。郡守李公華重脩。推官李昂英爲記。然卑湫〉

  〈且弊。寳祐間。郡守未公詵鼎新之。閣前後皆竒石巑岏。門左一石髙廣丈餘。不麗于土。旁有小石撑拄之。勢甚岌岌。長老相傳舊亡是。一夕大雨雷〉

  〈飄至。名飛來石。盟鷗閣在上杭縣東。清溪閣。在蓮城縣東擢桂橋畔。淳祐間令羅應竒重剏。蒼玊亭。在州城東東禪寺蒼玊洞群石中。宣和〉

  〈間提刑林公遒命名巖節。隆興間郡守吳公南老惜亭背石。移而面之。揭今名。慶元間郡守陳公曄猶以亭去石近。移退石拾五丈有竒。前浚方池。〉

  〈引鄭家陂水於其中。端平間郡守李公華重剏。長汀丞王九萬爲之記。元一統志。蒼玊亭。左州城。徃普郡守陳曄詩云。閣前横潏水。亭畔列竒峯。〉

  〈翠㣲亭。在蒼玊洞羣石之巓。乾道間郡守謝公知幾剏。紹定間郡守李公華重剏近燎於野燒。有基在。横翠亭。在東禪寺中門之左。崇寧間郡守〉

  〈陳公粹剏。僧刻崇寧間洪芻二絶句于柱云。風枝兩葉春無頼。石徑茅茨畫不開。緑竹笋髙人未覺。紫荆花謝我重來。又云海棠紅映梨花白。竹杖〉

  〈芒鞋繞屋欄。深處提壷安好語。無人沽酒引陶潜。又陪郡守陳公軒遊東山詩中句云。篆破髙青知野火。點殘横緑是沙鷗。㣲行曲折如羊坂亂石〉

  〈崢嶸似虎丘。寳慶間郡守林公岊詩云。山中有寺寺有閣。閣外之山横翠來。和者甚衆。輿地紀勝。横翠亭。山光野色横在目前。水月亭在頒條門〉

  〈外二里許方湖。先皆是平田。寳慶間郡守林公岊築堂三楹。扁曰正雅。爲郡士麗澤講習之所。自爲記。紹定間郡守李公華規而廣之。改今名遶堂〉

  〈爲荷蕩柳堤。景趣雅勝。長汀丞王九萬爲之記。堂之南隔水爲景星庵。寅湖亭。在州東北三里許。嘉定間郡守汪公端中命。長汀宰錢厚剏。後因〉

  〈𡨥攘廢。寳祐間郡守周公晉重剏。悠然亭。在寧化縣治南街之左。據城瞰溪。福壽樓。在州東福壽坊。舊以剏塔餘材爲之。嵗乆屋老。寳祐間郡〉

  〈守朱公詵捐俸募緣重剏。輿地紀勝雅歌樓。在州治。謝公樓。張九齡詩云。謝公樓上好醇酒。三百青蚨買一斗。紅泥乍擘緑蟻浮。玊盌纔傾黄蜜〉

  〈剖。芙蓉䑓。在長汀縣治。元一統志南樓。郡志郭祥正有詩。北樓。郭祥正有詩。 〉

  永樂大典卷之七千八百九十一


梦远书城(guxuo.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