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類書 > 永樂大典 | 上页 下页 |
卷七千四百五十八 喪 |
|
永樂大典卷之七千四百五十八 十八陽 䘮〈雜記篇六〉 諸侯使人弔。其次含禭賵臨。皆同日而畢事者也。 其次如此也。〈鄭玄注言五者相次同時。陸德明音義臨如字。徐力鴆反。孔頴達䟽諸侯至此也。 正義曰。謂諸侯使人弔鄰〉 〈國。先行弔禮。急宣君命。人以飲食爲急。故故含次之。食後須衣。故禭次之。有衣即湏車馬。故賵次之。君事既畢。則臣私行已禮。故臨禮在後。其事雖多。〉 〈而同一日取畢也。吕伯恭音點旁註含去聲禭音祟賵孚鳳反陳櫟詳解五禮同一日畢行之。而其次序如此。詳已見上篇。餘同前䟽。陳澔集說諸〉 〈侯薨。鄰國遣使来。先弔。次含。次賵。次臨。四者之禮。一日畢行。詳見上篇。朱申句觧諸侯使人弔其禮如上篇所載是也。其次含禭賵臨。弔而含。含而禭。禭而〉 〈賵。賵而臨。相次爲之。皆同日而畢事者也。弔含禭賵臨同日盡舉其次如此也。次。謂次序。如下文所云也。彭氏纂圖註義諸侯使人弔至其次如此〉 〈也。此一節論諸侯弔禮。餘同前注䟽。〉鄕大夫疾。君問之無筭。士壹問之。君 於鄕大夫。比葬不食肉。比卒哭不舉樂。爲士。比𣩵不 舉樂。〈孔頴達䟽卿大至舉樂。正義曰。按䘮大記。君於大夫疾三問之。此云無筭。謂有師保恩舊之親。故問之無筭或可。䘮大記云。三問者〉 〈謂君自行。此云無筭。謂遣使也。要義君於卿大夫疾病葬哭之節。見前䟽。陳澔集說䘮大記云三問。此云無筭。或㤙義如師保之類乎。或三問者君〉 〈親徃而無筭者遣使乎。士有疾。君問之惟一次。卑賤也。比。及也。黄震日抄君於臣盡恩禮如此。彭氏纂圖註義此一節論君臣問疾。及爲臣䘮禮。比〉 〈即比及之比。不食肉則不舉樂。不舉樂則容食肉矣。餘同前䟽。〉升正柩。諸侯執綍五百人。四 綍皆衘枚。司馬執鐸。左八人。右八人。匠人執羽葆 御柩。大夫之喪。其升正柩也。執。引者三百人。執鐸 者左右各四人。御柩以茅。〈鄭玄注升正柩者。謂將葬朝于祖。正棺於廟也。五百人。謂一黨之民。諸侯〉 〈之大夫。邑有三百户之制。綍引同耳。廟中曰綍。在𡍼曰引。互言之。御柩者居前道正之。大夫士皆二綍。陸德明音義筭。悉亂反。比。必利反。下同爲。于僞〉 〈反。枚。音梅。鐸。大洛反。葆。音保。引。以慎反。注同。茅。亡交反。朝于。直遥反。道。音導。孔頴達䟽升正至以茅。 正義曰。此一經明諸侯大夫送葬正柩之禮。〉 〈執鐸之差。 升正柩者。謂將葬朝於祖廟。柩升廟之西階於兩楹之間。其時柩北首。故既夕。禮云遷于祖。用軸升自西階。正柩于兩楹間是也。四綍皆〉 〈衘枚者。謂執綍之人口皆衘枚。止喧囂也。司馬執鐸左八人右八人者。司馬。夏官。主武。故執金鐸率衆左右各八人。夾柩以號令於衆也。匠人執羽〉 〈葆御柩者。匠人。工人也。羽葆者。以鳥羽注於柄頭如盖。謂之羽葆。葆謂盖也。匠人主宫室。故執盖物御柩。謂執羽葆居柩前御行於道。示指揮柩於〉 〈路。爲進止之節也。然周禮䘮祝御柩。此云匠人者。周禮王禮。此諸侯禮也。注五百至二綍。 正義曰。按周禮注六鄉主六引。六遂主六綍。經云執綍〉 〈則應舉六遂。而言黨者。此是非辨鄉遂之殊。正取五百人是一黨之人數耳。或是略舉鄉中之黨。則遂之鄙亦可知。云諸侯之大夫。邑有三百户之〉 〈制者。謂小國中下大夫也。故鄭注易訟卦云。小國之下大夫。采地方一成。其定梲三百家。故三百户也。其實大國下大夫亦三百户。故論語云管仲奪〉 〈伯氏駢邑三百。注云伯氏齊大夫。是齊爲大國下大夫亦三百家也。其天子公卿大夫。按小司徒職注云百里之國凡四都。五十里之國凡四縣。二〉 〈十五里之國凡四甸。然則大都公之来地方百里。小都卿之采地方五十里。家邑大夫采地方二十五里。熊氏云以此推之。公之大都采地方百里。〉 〈侯伯大都采地方五十里。子男大都采地方二十五里。以畿外地闊。故公之大都與天子大都同也。其中都采地無文。其小都則下大夫三百家一〉 〈成之地也。一成所以三百家者一成九百夫。宫室𡍼巷山澤三分去一餘有六百夫。地又不易再易。通率一家而受二夫之地。是定稅三百家也。云。〉 〈綍引同耳者。其義具在禮弓䟽。要義都家采地之制見前䟽衛湜集說嚴陵方氏曰。載柩有車。車有副焉。而載柩者爲正。大夫殺禮於諸侯。故以茅。〉 〈取其色白冝於㐫禮。且以表哀素之心焉。楚軍前茅。亦以兵㐫器也。鄭氏曰見前注。孔子曰見前䟽。陳澔集說升正柩者。將葬。柩朝祖廟升西階。用〉 〈輁軸載柩于雨楹間而正之也。柩有四綍。枚形似箸。兩端有小繩。衘于口而繋于頸後則不能言。所以止喧嘩也。五百人皆用之。司馬十六人執鐸。〉 〈分居左右。夾柩以號令於衆也。葆形如盖。以羽爲之。御柩者在柩車之前。若道𡍼有低昻傾虧。則以所執者爲抑揚左右之節。使執綍者知之也。引〉 〈即綍。互言之耳。茅。以茅爲麾也。〉孔子曰。管仲鏤簋而朱紘。旅樹而反坫。 山節而藻梲。賢大夫也。而難爲上也。〈鄭玄注言其僣天子諸俟。鏤簋。刻爲〉 〈虫獸也。冠有筓者爲紘。紘在纓。處兩端上。屬。下不結。旅樹。門屏也。反坫。反爵之坫也。山節。薄。櫨刻之爲山。梲。侏儒柱。畫之爲藻文。陸德明音義鏤。音〉 〈陋。簋。音軌。紘。音宏。坫。丁念反。藻。音早梲章。梲反。筓。音鷄。屬。音燭。薄。音慱。又皮麥反。又步慱反。徐又薄歷反。櫨。音盧。侏。音朱。〉晏平仲 祝其先人。豚肩不揜豆。賢大夫也。而難爲下也。〈鄭玄注言〉 〈其偪士庶人也。豚。爼實。豆徑尽。言并豚兩肩不能覆豆。喻小也。陸德明音義揜。於檢反。本亦作揜。併。步頂反。〉君子上不僣 上。下不偪下。婦人非三年之䘮不踰封而弔。〈鄭玄注踰封。越〉 〈竟也。或爲越疆。陸德明音義偪。音逼。本又作損。疆。紀良反。孔頴達䟽孔子至而弔 正義曰。此一節明奪儉失禮之事。 賢大夫也而難爲上也者。〉 〈當時謂管仲是大夫之賢者。鏤簋者。天子諸侯之制。而管仲鏤之。朱紘者。亦天子之紘。而管仲朱之。故祭義云天子冕而朱紘。諸侯冕而青紘。管仲〉 〈大夫當緇組紘而與士同。今僣天子朱紘。旅樹而反玷者是諸侯之禮。論語云邦君樹塞門。邦君爲兩君之好有反坫。今管仲爲之。山節而藻梲者〉 〈天子之廟飾。而管仲亦爲之。是皆僣也。故云賢大夫。是賢者尚爲此僣上之事。是難可爲上者也。言他人在管仲之上者皆被僣之。故云難爲上禮〉 〈噐云君子以爲濫。濫謂盗𥨸。亦上之事也。 注言其至藻文 正義曰。言其僣天子子諸侯者。朱絃。山節。藻梲。鏤簋是僣天子。旅樹反坫者是僣諸〉 〈侯。云鏤簋刻爲蟲獸也者。按梓人云小蟲之屬以爲雕琢。是刻蟲獸也禮噐注云簋。天子飾以玊。此不云者。文不具也。其旅樹山節之屬已具於禮〉 〈噐及郊特牲䟽。故於此不復釋也。 晏平至爲下也。豚肩不揜豆者。依禮豚在於爼。今云不揜豆者。以豆形既小尚不揜豆。明豚小之甚。不謂豚在豆〉 〈也。 而難爲下也者。平仲賢大夫。猶上偪下。是在平仲之下者恒被平仲而偪也。是難可爲下。陳櫟詳觧孔子曰。管仲鏤簋而朱紘。以朱朱之。旅樹〉 〈而反坫。並見論語山節而藻梲。朱紘。天子冕。山節藻梲。天子廟飾。餘並諸俟禮。皆言其奢僣。賢大夫也而難爲上也。仲固賢。然在其上者被其僣。難〉 〈於爲其上也。晏平仲祀其先人豚肩不揜豆。見豚小儉陋。非謂豚在豆也。賢大夫也而難爲下也。嬰固賢。然其下之士庶人被其儉大逼之。難於爲〉 〈其下也。君子上不僣上。下不逼下。君子不奢不儉得其中。則不僣上。不逼。下矣。餘同前注。黄震日抄孔子曰至下不逼下旅。道也。樹。立也。旅樹者。當〉 〈門道而立之屏。反坫。鄭氏以爲反爵之坫。汲冡周書注以爲向外室。未知孰是。山節刻山於屋拱。藻梲。畫藻於短柱。管仲奢而僣上。晏子儉而逼〉 〈下。餘同前注䟽。〉如三年之䘮。則君夫人歸。〈鄭玄注奔父母䘮也。〉夫人其歸 也以諸侯之弔禮。其待之也若待諸侯然。〈鄭玄注謂夫人行道〉 〈車服。主國致禮。〉夫人至入自闈門。升自側階。君在阼。其他如 奔䘮禮然。〈鄭玄注女子子不自同於女賔也。宫中之門曰闈門。爲相通者也。側階。亦旁階也。他。謂笑踊髽麻闈門或爲帷門。陸〉 〈德明音義闈音韋。宫中之門。劉昌宗音暉。髽。側瓜反。〉嫂不撫叔。叔不撫嫂。〈鄭玄注逺别也。陸德明音義嫂〉 〈悉早反。孔頴達䟽如三至禮然 正義曰。此一節明諸俟夫奔父母䘮節也。 如三年之䘮者。如。若也。𠰥遭父母三年之䘮。則雖曰君之夫人。歸徃〉 〈奔䘮也。若非三年之䘮則不謂也。女子出適爲父母期。而云三年者。以本親言也。夫人至入自闈門者。謂夫人至於父母之國。入自旁側闈門。不由正〉 〈門。異於女賔也。升自側階者。謂夫人升自旁側之階。不升正階亦異於女賔也。 君於阼者。謂主國之君待之在阼階之上。不降階而迎也。 其他〉 〈如奔䘮禮然者。他謂哭踊髽麻之屬。如似奔䘮之禮然。嫌諸侯夫人位尊。恐與卿大夫之妻奔䘮禮異。故明之也。 注女子至階也。 正義曰。云不〉 〈自同於女賔也者。按䘮大記夫人弔於大夫士。主人出迎於門外。夫人入升堂即位。是女賔入自大門。升自正階。今此不然。是不自同於女賔。以女〉 〈子子是父母之親。不可同於女賔之䟽也。云宫中之門曰闈門者。釋宫文也。云側階亦旁階也者。闈門是旁側之門。故云側階亦旁階。此謂東旁之〉 〈旁階。故奔䘮禮婦人升自東階。故知側階謂東面階也。衛湜集說孔子曰。至下不偪下。 馬氏曰。管仲以其君霸晏子以其君顯。相齊之業。可謂賢〉 〈矣。然有功而不必有德。有才而不必有禮。故能九合諸侯。而不能治一身。能一言省刑。而不能善一𥙊。此敬仲君子以爲濫。平仲君子以爲隘也。故〉 〈言其功與才。則孔子稱其勳勞。而苟子第其優劣。言其德禮。則曾西所不爲。而孟子所不與也。以是知非有德。不可以知禮。非有禮不足以成德。德〉 〈禮旣備。豈有失哉。婦女非三年之䘮至叔不撫嫂。嚴陵方氏曰。男不入。女不出。則婦人其可以踰封乎。唯弔三年之䘮然後踰封而弔。哀有所〉 〈重故也。禮亏言五十無車者不越疆而弔人者。所以優老也。此之所言持以防微而已。闈門。宫中旁出之門也。撫。謂撫存之也。與不通問同義。 李〉 〈氏曰。榖梁傳曰婦人既嫁不踰竟。踰竟非正。故曰婦人非三年之䘮不踰封而弔。春秋書曰郯伯姬来歸。傳曰大歸也。大歸而猶曰郯夫人之也。故〉 〈曰若待諸侯然。非三年之䘮。則雖衛之亡而許穆夫人不得歸唁者。大夫守之以義故也。鄭氏曰見前注。孔氏曰見前䟽。陳櫟詳解如三年之䘮則〉 〈君夫人歸。雖嫁異國諸侯爲君之夫人。必歸奔父母䘮。夫人其婦也以諸侯之弔禮。夫人之歸。其在𡍼儀衛用諸侯出弔之儀。其待之也若待諸侯〉 〈然主國之致禮持之也。如待諸侯然。尊其爲諸侯之夫人也。夫人至入自闈門升自側階。入不自大門而自闈門。升不自正階而自側階。夫人自視〉 〈則女子。不敢自同於女賔也。其他如奔䘮禮然。待之以夫人。尊夫人也。夫人自待以子。尊父母也。兩得之。嫂不撫叔叔不撫嫂。撫。臨尸而以手撫存〉 〈之也。餘同前注䟽。陳澔集說孔子曰至爲上也。鏤簋。簋有雕鏤之飾也。紘冕之飾。天子朱。諸侯青。大夫士緇。旅。道也。樹。屏也。立屏當所行之路以〉 〈蔽内外也。及坫。土爲之。在兩楹間。山節。刻山於柱頭之斗拱也。藻。水草。藻杭畫藻於梁上之短柱也。難爲上。言僣上也。晏平仲至下不偪下 大〉 〈夫𥙊用少牢。不合用豚肩。在爼不在豆。此但喻其極小。謂併豚兩肩亦不能掩豆耳。難爲下言偪下也。 婦人非三年之䘮至䘮禮然。三年之䘮。〉 〈父母之䘮也。女嫁者爲父母期。此以本親言也。踰封。越疆也。言國君夫人奔父母之䘮。用諸侯弔禮。主國待之亦用待諸侯之禮。闈門非正門。宫中〉 〈徃来之門也。側階非正階。東房之房階也。此皆異於女賔。主國君在阼階上不降迎也。奔䘮禮。謂哭踊髽麻之類。嫂不撫叔。叔不撫嫂。撫死而撫其〉 〈尸也。嫂叔宜逺嫌故皆不撫。未申句解孔子曰管仲鏤簋而朱紘見禮器。旅樹而及坫。樹屏於門及爵於坫。山節而藻梲。見禮器解。賢大夫也。以其〉 〈君霸。而難爲上也以奢而𢡚上故難爲上。晏平仲祀其先人。見禮器解。豚肩不揜豆。同上賢大夫也。以其君顯而難爲下也。以儉而偪下。故難爲下〉 〈君子上不僣上。不過奢以僣上下不偪下。不過儉以偪下。〉君子有三患。未之聞。患弗得 聞也。旣聞之。患弗得學也。既學之。患弗能行也。君 有五恥居其位無其言。君子恥之。有其言無其。行。 君子恥之。旣得之而又失之。君子恥之。地有餘而 民不足。君子耻之。衆寡均而倍焉。君子耻之。〈鄭玄注耻民不〉 〈足者。古者居民。量地以制邑。麂地以居民。地邑民居。必參相得也。衆寡均。謂俱有役事。人數等也。倍焉。彼功倍已也。陸德明音義其。行下孟反。孔頴〉 〈達䟽君子至耻之 正義曰。此一節明君子有三患五耻之事。此君子謂在位之君子。未聞患弗得聞也者。言人須多聞多識。𠰥未聞知古事。恒憂〉 〈患不得聞也。 地有餘而民不足君子耻之者。以地邑民居必參相得今不能撫養使民逃散。是土地有餘而民不足。故君子耻之。衆寡均而倍焉〉 〈君子耻之者。言役用民衆。彼之與已民衆寡均等。而他人績倍多於已。由不能勸課督率。故君子耻之。衛湜集說嚴陵方氏曰。弗聞則無由知。弗學〉 〈則無由能。弗行則無由至道。始於聞而知。中於學而能。卒於行而至。雖然。聞之矣而不能學。則與無聞同。學之矣而弗能行。則與不學同。故君子每〉 〈以是爲患焉。昔舜居深山聞一善言。則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禦。此其至也。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又其次也。若冉求對孔子以非不說子〉 〈之道。力不足也。豈知所謂聞而能學乎。齊王欲孟子姑舍爾所學而從我。豈知所謂學而能行乎。君子居其位。將以行道。道非言無自而行。居其位而〉 〈無其言。是備位耳。孟子曰。立乎人之本朝而道不行。耻也。其謂是歟。言之者衆而行之者寡。言之爲易而行之爲難。有其言而無其行。是空言耳。孔〉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又曰君子耻其言而過其行。其謂是歟。君子進以禮。位固不可以苟得退以義。則位又不可以苟夫。既得之而〉 〈又失之。則非義而退矣。孔子曰邦有道貧且賤焉。耻也。其謂是歟。政不足以聚人則民不繁。民不繁則有曠土矣。故地有餘而民不足。曲禮曰地廣〉 〈大荒而不治。此亦士之辱也。其謂是歟。術不足以使人則事不逮。事不逮則有廢功。故衆寡均而倍焉。孟子曰地醜德齊。莫能相尚。其謂是歟。所謂〉 〈衆寡均而倍者。彼力均於此。而我功少於彼也。雖然。孔子𠹉謂鄙夫事君。其未得之患不得之既得之。患失之。此乃言旣得之。又失之。盖鄙夫之心惟〉 〈在乎固其位。君子之心在乎稱其位。勢不足以固其位而失之者。鄙夫所患也。德不足以稱其位而失之者。君子所耻也。此所以爲異。三患之所言〉 〈者道。故曰患。五耻之所言者事。故曰耻。此所以言三患於前而後言五耻。唯其知所患。故能終至於無患。唯其知所耻。故能終至於無耻。廬陵胡〉 〈氏曰。楚許伯樂伯攝叔致師。能行其所聞而復者。能力行也。故聞也。學也。患弗得。不患弗能。唯行也。患弗能也。能猶力也。衆寡均而倍焉。𠰥鄰國之〉 〈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也。鄭氏曰見前注。孔氏曰見前䟽。陳櫟詳觧君子至聞也。患未聞善。則無由知之。既聞至學也。既聞而如之。患弗學則〉 〈無習之。既學至行也。學之而弗能行。則徒知之。習之無由踐。其實以至之。是謂三患。君子有五至耻之。有職位。無建明。有其至耻之。徒能言不能〉 〈行。既得之至耻之。耻倘然得之而局然失之。此與鄙夫既得之又患失之之意不同。地有餘至耻之。土曠民稀。必無以得民心故也。衆寡至耻之。舉〉 〈事人力均。而彼功倍於已。由不能得人力故也。陳澔集說君子有三患至君子耻之。 三患言爲學之君子。五耻言爲政之君子也。居位而無善言〉 〈之可聞。是不能講明政事。一耻也。有言無行。是言行不相顧。二耻也。始以有德而進。今以無德而退。三耻也。不能撫民。使之逃散。四耻也。國有功役。〉 〈己與彼衆寡相等。而彼之功績倍於己。是不能作興率勵其下。五耻也。朱申句解君子有五耻。其目在下。有其言。徒能議論。無其行。不能踐履。君子〉 〈耻之。耻空言也。既得之。倘然而得而又失之。局然而失。君子耻之。耻無功業也。衆寡均。役事相等。而倍焉。他人功倍。君子耻之。耻不若人也。彭氏纂〉 〈圖註義君子有三患至患弗能行也。 此及下文所載。皆與本篇不類。或亦因禮而戒。君子有五耻至君子耻之。 君子不必於有言。亦不必於〉 〈無言。惟其時而已。時乎無位。則不可以有言。時乎有位。則不可以無言。言則發於聲。行則施於事。君之言行既得矣。當守之。不能守。復失之。君子〉 〈耻之。餘同注䟽衛湜集說。〉孔子曰凶。年則乘駑馬。杞以下牲。〈鄭玄注自貶損。亦取〉 〈易供也。駑馬六種最下者。下牲少牢。若特豕特豚也。陸德明音義駑。音奴。貶。必檢反。易共上以豉反。下音恭。種。章勇反。〉恤由之喪。 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學士喪禮。士喪禮於是乎書。 〈鄭玄注時人轉而僣上。士之䘮禮已廢矣。孔子以教孺悲。國人乃復書而存之。陸德明音義孺。而樹反。本亦作孺。復。扶又反。孔頴達䟽孔子至下牲〉 〈正義曰。此一節明凶荒之年。君自貶損也。乗駑馬者。駑馬六種之最下者也。馬有六種。一曰種馬。天子玊路所乗。二曰戎馬。兵車所乗。三曰齊馬。金〉 〈路所乗。四曰道馬。象路所乗。五曰田馬。木路所乗。六曰駑馬。負重載逺所乗。𠰥年歲凶荒。則人君自貶。故乗駑馬也。 杞以下牲者。諸侯常𥙊大牢。〉 〈𠰥凶荒則用少牢。大夫士各降一等。並用下牲也。 注自貶至豚也。 正義曰。云自貶損者。言乗駑馬。降牲牢。是貶損也。云駑馬六種最下者。按校〉 〈人云種馬一物。戎馬一物。齊馬一物。道馬一物。田馬一物。駑馬一物。是六種馬中最下也。云下牲少牢𠰥特豕特豚也者。天子諸侯及天子大夫常〉 〈祭用大牢。𠰥凶年降用少牢。諸侯之卿大夫常𥙊用少牢。降用特豕。士常祭用特豕。降用特豚。如此之屬皆爲下牲也。要義孔子以士䘮禮教孺悲。〉 〈禮得存。見前注衛湜集說孔子曰至此以下牲。 嚴陵方氏曰。馬不良謂之駑。牲非純全謂之下。 山陰陸氏曰。下牲蓋猶用其本牲之下者也。故〉 〈祭凶年不儉。 恤由之䘮至於是乎書。 嚴陵方氏曰。䘮禮將亡。聖人不可以不書。必待孺悲學之。然後孔子書之者。以明禮之不廢亦有所因也。〉 〈山陰陸氏曰。儀禮士䘮禮是歟。鄭氏曰見前注。孔氏曰見前䟽。陳澔集說孔子曰凶年則乗駑馬杞以下牲。 下牲。如常𥙊用大牢者降用少牢。少〉 〈牢者降用特牲。特豕者降用特豚之類。以凶年故貶損也。王制云凡祭。豐年不奢。凶年不儉與此不同。未詳。餘同前注䟽。〉子貢觀 於蜡。孔子曰。賜也樂乎。對曰。一國之人皆𠰥狂。賜 未知其樂也。〈鄭玄注蜡也者。索也。𡻕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祭也。國索鬼神而𥙊祀。則黨正以禮屬民。而飯酒于序。以〉 〈至齒位。於是時民無不醉者。如狂矣。曰未知其樂。怪之。陸德明音義蜡。仕嫁反。樂。音洛。下及注同。索。色白反。下同屬。音燭。〉子曰。百 日之蜡。一日之澤。非爾所知也。〈鄭玄注蜡之祭。主先嗇也。大飲烝。勞農以休息之。言〉 〈民皆勤稼穡。有百日之勞。喻乆也。今一日使之飲酒燕樂。是君之恩澤。非女所知。言其義大。陸德明音義嗇。音色。烝。之承反。勞。力報反。女。音汝。孔〉 〈頴達䟽子貢至知也 正義曰。此一節明蜡月鄉飲酒之樂。各依文解之。蜡。謂王者各於建亥之月報萬物。息老休農。又各燕會飲酒於黨學中。故〉 〈子貢徃觀之也。孔子曰賜也樂乎者。呼子貢名而問之。云汝觀蜡飲燕。見此之事。是歡樂否乎。對曰一國之人皆若狂賜未知其樂也者。子貢以謂〉 〈禮儀有序。乃可是樂今此蜡。人恣性酣飲。載號載呶。大小悉爾。故云一國之人皆若狂也。既皆如狂。則非歡樂。故云未知其樂也。 注蜡也至怪之〉 〈正義曰。云蜡也者索也至而索饗之。皆郊特牲文。言經之蜡者。是索饗之祭也。云𡻕十二月者。周正建亥之月。云國索鬼神而祭祀。則黨正以禮〉 〈屬民。而飲酒于序者。謂州黨之學。云以正齒位者。以歲終事畢。黨正屬民以正齒位。若鄉飲酒義云。六十者生。五十者立。壹命齒于鄉里之屬。云於〉 〈是時民無不醉者如狂矣者。以飲初之時正齒位。及飲未醉無不如狂者也。 子曰百日之蜡。一日之澤。非爾所知也者。孔子觧蜡是樂之義也。言〉 〈此蜡而飲。是報民一年勞苦。故云百日之蜡也。言百日者。舉其全數。喻乆矣。實一年之勞苦也。本一日歡休。故恣其醉如狂。此是由於君之恩澤。故〉 〈云一日之澤也。其理深逺。故曰非爾所知也。 注蜡之至義大 正義曰。云蜡之𥙊主先嗇也者。謂以先嗇神農爲主。云大飲烝。勞農以休息之者。〉 〈謂於時天子諸侯與群臣大飲於學。烝。升也。謂升牲體於爼。於此之時。慰勞農人使令休息。云言民皆勤稼穡。有百日之勞。喻乆也者。觧經百日之〉 〈蜡。言百日勞苦而有此蜡。其實一年而云百日。舉其成數以喻其乆也。云今一日使之飲酒燕樂是君之恩澤者。觧經一日之澤。言一日之中由君〉 〈之恩澤。陳櫟詳觧賜未知其樂也子曰百日之蜡。秋成至十二月有百日。終𡻕勤勳而後有百日之蜡。一日之澤。休老勞農而賜以飲燕者。乃君一〉 〈日之恩耳。非爾所知也。 其義非爾所知也。餘同前注。陳澔集說子貢觀於蜡至非爾所知也。 蜡𥙊見郊特牲。若狂。言飲酒醉甚也。未知其樂。言〉 〈醉無禮儀。方且可惡。何樂之有。孔子言百日勞苦而有此蜡。農民終𡻕勤動。今僅使之爲一日飲酒之歡。是乃人君之恩澤。非爾所知。言其義大也。〉 〈未申句觧子貢觀於蜡。蜡。音乍。孔子曰賜也樂乎。既蜡而息民。故飲之酒而使之和樂。孔子問子貢知其樂否。對曰一國之人皆若狂。古人皆飲酒〉 〈而醉若狂也。賜未知其樂也。但見其狂不知其樂。〉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 張。文武弗爲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鄭玄注張弛。以弓弩喻人也。弓〉 〈弩乆張之則絶其力。乆弛之則失其體。陸德明音義弛。尸是反。下及注同。弩。乃古反。孔頴達䟽張而至道也 正義曰。此孔子以弓喻於民也。張。謂〉 〈張弦。弛。謂落弦。若弓乆張而不落弦。則絶其弓力。喻民乆勞而不息。則亦損民之力也。 文武弗能也者。言若使民如此。縱令文武之治。不能使人〉 〈之得所。以言其苦。故稱其不能。弛而不張文武弗爲也者。言弓乆落弦而不張設。則失其弓之徃来之體。喻民乆休息而不勞苦則民有驕逸之志。〉 〈民若如此。文武不能爲治也而事之逸樂。故稱不爲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者。言弓一時須張。一時須弛。喻民一時須勞。一時須逸。勞逸相參。若〉 〈調之以道。化之以理。張弛以時。勞逸以意。則文武得其中道也。使可以治文武爲政之道治民如此。故云文武之道也。衛湜集說子貢觀於蜡至文〉 〈武之道也。 藍田吕氏曰。蜡。索𥙊也。𡻕十二月𡻕將終矣百物成矣。凡物之神苟有功于人。無不舉而𥙊之。故司嗇也。百種也。農也。郵表畷也。猫也。虎〉 〈也。坊也。水也。謂之八蜡。祭之道至于蜡。則報之禮備矣。故曰仁之至。義之盡也自秋成至于十二月有百日。在百日中索是鬼神以脩蜡禮。故曰百〉 〈日之蜡。至十二月乃𥙊。𥙊而遂息田夫。故曰一日之澤。一方不成。則蜡不行於其方。謹愛民財而不可費也。順成之方。蜡𥙊乃行。必使不成之方移〉 〈民而就粟也。 嚴陵方氏曰。蜡者。既勞之而報之也。澤者。欲息之而加之惠也。勞之其来也乆。故言百日之蜡。息之其及也均。故言一日之澤。方其〉 〈勞之之初。猶弓之張而有爲也。及其息之之後。猶弓之弛而無作也。張之以武。所以告始。弛之以文。所以成終。百日之蜡始於春。一日之澤終於冬。〉 〈亦是意也。 馬氏曰。王者奉天牧民以施政。春夏使之耕作。秋冬使之收成。欲其富也。能勿勞乎。致其勞也。能勿息乎。既蜡而收。民息已。則飲之酒。〉 〈使其相樂是也。子貢觀蜡但見其狂。是上不知觀天道。下不能酌民情。故孔子告之以百日之蜡。一日之澤。而又言張而不弛。文武不能。弛而不張。〉 〈文武不爲。盖推蜡之澤以治民。推民之意以承天。則不爲乆張以著其仁。不爲乆弛以著其義。自非聖人安能明此。山陰陸氏曰。弛而不張。聖人〉 〈有所不爲。張而不弛。聖人有所不能。鄭氏曰見前注。孔子曰見前䟽。陳櫟詳觧文武弗能也。文武二聖王。弗能如此也。文武弗爲也。文武亦弗爲此〉 〈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一張喻終𡻕之勞。一弛喻一日之飲。張弛得宜聖人之道也。餘同前䟽。陳澔集說張而不弛至文武之道也。 張張弦〉 〈也。弛。落弦也。孔子以弓喻民。謂弓之爲噐乆張而不弛。則力必絶。乆弛而不張。則體必變。猶民乆勞苦而不休息。則其力憊。乆休息而不勞苦。則其〉 〈志逸弓必有時而張。有時而弛。民必有時而勞。有時而息。文武弗能言雖文王武王亦不能爲治也。一於逸樂則不可。故言文武弗爲。朱申句觧一〉 〈張一弛。一張。喻百日之蜡一弛。喻一日之澤。文武之道也仁之至義之盡。故日文武之道。黄震日抄子貢觀於蜡至文武之道也。張弛以弓喻張〉 〈喻勞民。弛喻息民。張之爲武。弛之則爲文。餘同前注䟽。〉孟獻子曰。正月日至。可以有事 於上帝。七月日至。可以有事於祖。七月而禘。獻子 爲之也。〈鄭玄注記魯失禮所由也。孟獻子魯大夫仲孫蔑也。魯以周公之故。得以正月日至之後郊天。亦以始祖后稷配之。獻子〉 〈欲尊其祖。以郊天之月對月禘之。非也。魯之宗廟。猶以夏時之孟月爾明堂位曰季夏六月以禘禮祀周公於大廟。陸德明音義大廟音泰孔頴逵〉 〈䟽孟獻至之也。 正義曰。此一節明魯之郊禘之事。獻子。魯大夫仲孫蔑。謚曰獻子。正月。周正月建子之月也。日至。冬至日也。有事。謂南郊𥙊所出〉 〈之帝也。上帝靈威仰也。而周以十一月爲正。其月日至。主云若天子則圓丘。魯以周公之故得郊天。所以於此月得郊所出之帝靈威仰而已。故云〉 〈正月日至可以有事於上帝也。此言是也。七月日至可以有事於祖者。七月周七月建午之月也。日至。夏至日也有事。謂禘祭於祖廟。故云有事〉 〈於祖。獻子言十一月建子冬至既𥙊上帝。故建午夏至亦可禘祖。以兩月日至相對。故欲𥙊祖廟與天相對也。故云七月日至可以有事於祖也。此言〉 〈非也。所以爲非者。魯之祭祀宗廟。亦猶用夏家之法。凡大祭宜用首時。應禘於孟月孟月於夏家是四月。於周爲六月。故明堂位云季夏六月以禘〉 〈禮祀周公於大廟。是夏之孟月也。獻子捨此義欲以此二至相當。以天對祖。乖失禮意。 七月而禘獻子爲之也者。獻子有此之失。故記其失所由〉 〈也。 注記魯至大廟 正義曰。云記魯失禮所由者。言七月而禘。是魯之失禮。時暫爲之。非是恒行。故春秋獻子之後無七月禘廟之事。又此不云自〉 〈獻子始是不恒行也。云孟獻子魯大夫仲孫蔑也者。以左傳稱孟獻子經書仲孫蔑也。云魯以周公之故得以正月日至之後郊天亦以始祖后稷〉 〈配之者。此是明堂位文。故明堂云魯君孟春乗大路祀帝于郊配以后稷。是后稷配之也。亦者。天子正月郊𥙊以始祖配天。魯以十一月郊𥙊亦以〉 〈后稷配天故云亦也。云魯之宗廟猶以夏時之孟月爾者。以明堂位稱季夏六月以禘禮祀周公於太廟。周之季夏即夏之孟月建己之月。又春秋〉 〈宣八年六月辛巳有事于太廟。謂禘𥙊也。是用建己之月。按春秋宣九年獻子始見經。按僖八年於時未有獻子而七月禘者。鄭荅趙啇云以僖八年〉 〈正月公會王人子洮。六月應禘以在會未還。故至七月乃禘君子原情免之。理不合譏。而書之者。爲致夫人。故書七月禘也。獻子既七月而禘。非時〉 〈失禮。春秋之例非時𥙊者皆書於經以示譏。獻子以後之禘而用七月。不書於經而不譏者。鄭釋廢疾云宣八年六月有事于太廟禘而云有事者。〉 〈雖爲卿佐卒張本而書有事。其實當時有用七月而禘。因宣公六月而禘得禮。故變文言有事。春秋因事變文見其得正也。如鄭此言。則獻子之時〉 〈禘皆非正。因宣公六月禘爲得正。故變文。云有事。以明餘禘之不正也。故餘禘不載於經。唯譏於宣公得正之禘也。鄭又一觧云禮記之言不可合〉 〈於春秋之例。故鄭答趙啇云禮記之云。何必皆在春秋之例。是禮記不與春秋合也。要義孟獻子以郊天之對月禘祖失之。見前注䟽衛湜集說山〉 〈陰陸氏曰。此言冬日至可以有事於上帝。夏日至可以有事於祖。七月而禘。僖公蓋𠹉用此秋七月禘于太廟是也。鄭氏曰見前注。孔氏曰見前䟽。〉 〈吕伯恭音點旁註禘。音第。陳櫟詳觧七月而禘。故魯七月而行禘𥙊。以文王爲始祖所自出之君。𥙊之於始祖周公廟而周公配之。獻子爲之也。乃〉 〈自獻子爲之也。獻子以二至相對以夏至禘相對冬至郊天也。亦記魯失禮所由始。 餘同前䟽衛湜集說陳澔集說孟獻子曰至獻子爲之也。〉 〈此言獻子變禮用七月禘𥙊。然不言自獻子始而但言獻子爲之。蓋一時之事耳。餘同前䟽〉夫人之不命於天 子。自魯昭公始也。〈鄭玄注亦記魯夫禮所由也。周之制。同姓百世昏姻不通。吳大伯之後。魯同姓。昭公取於〉 〈吳謂之吳孟子。不告於天子。自此後取者遂不告於天子。天子亦不命之。孔頴逵䟽夫人至始也。 正義曰。諸侯夫人亦天子所命。或是王后無畿〉 〈外之事。故天子命畿外諸侯夫人。此文是也。若畿内諸侯及卿大夫之妻。則玉藻注云天子諸侯命其臣。后夫人亦命其妻是也。要義以魯昭公取〉 〈同姓。自是夫人不命於天子。見前注䟽〉外宗爲君天人。猶内宗也。〈鄭玄注皆謂嫁於國中者〉 〈也。爲君服斬。夫人齊衰。不敢以其親服服至尊也。外宗。謂姑娣妹之女。舅之女。及從母皆是也。内宗。五屬之女也。其無服而嫁於諸臣者從爲夫之〉 〈君。嫁於庶人。從爲國君。陸德明音義外宗爲。于僞反。注同下爲夫爲之服下注爲其亦同。孔頴逵䟽外宗至宗也。 正義曰。外宗者。謂君之姑娣妹〉 〈之女。及舅之女。及從母皆是也。内宗謂君五屬内之女。君内宗。爲君悉服斬衰。爲夫人齊衰則君之外宗之女。爲君及夫人與内宗同。故云猶内宗〉 〈也。亦即是與諸侯爲兄弟者服斬之例也。 注皆謂至國君 正義曰。知皆謂嫁於國中者。以經云爲君夫人。則君夫人者是國人所稱號。故知嫁〉 〈於國中。國外當云諸侯。云爲君服斬。夫人齊衰。不敢以其親服服至尊也者。按禮族人不敢以其戚戚君。則異族者亦不可以戚戚君。故不得以其〉 〈親服服至尊也。云外宗謂姑娣妹之女。舅之女。及從母皆是也者。古者大夫不外取。故君之姑娣妹嫁於國内大夫爲妻。是其正也。舅之女及從母〉 〈皆是者。謂君之舅女。及君之。從母在國中者。非正也。所以非正者。以諸侯不内取。故舅女及從母不得在國中。諸僕雖曰外取。舅及從母元在他國。〉 〈而舅之女及從母不得来嫁與己國卿大夫爲妻。以卿大夫不外取知宗五屬之女者。以其稱内。故知五屬之女也。凡外宗内宗皆據有爵者。云其〉 〈無服而嫁於諸臣者。從爲夫之君者。總謂外宗内宗之女皆然也。云嫁於庶人從爲國君者。亦内外宗之女並言之。則服齊衰三月。此等内宗外宗。〉 〈熊氏云雖嫁在他國。皆爲本國諸僕服斬也。今依用之若賀循譙周之等。云在已國則得爲君服斬。夫人齊衰若在他國則不得也。今並存焉。任賢〉 〈者擇之。此外宗與䘮服外宗爲君别也。故鄭注彼云外宗。是君之外親之婦。此外宗唯據君之䘮。崔氏云兼據夫人外宗其義非也。又周禮外宗内〉 〈宗。謂外内之女。而崔氏云鄭注特牲云女者。女有出適。嫌有降理。故舉女不言男。其義亦非也。陳澔集說又按儀禮䘮服䟽云。外宗有三。周禮外宗〉 〈之女有爵。道卿大夫之妻一也。雜記註謂君之姑娣妹之女。舅之女。從母皆是二也。若姑之子婦從母之子婦。其夫是君之外親爲君服斬。其婦亦〉 〈名外宗。爲君服期三也。内宗有二。周禮内女之有爵。謂同姓之女悉是一也。雜記註君之五屬之内女二也。䟽曰見前。䟽黄震日抄外宗異姓親。内〉 〈宗同姓親爲君皆服斬衰。爲夫人皆齊衰。彭氏纂圖註義此一節論外宗服君夫人之禮。餘同前注䟽。〉廐焚。孔子拜鄕 人爲火来者。〈鄭玄注拜謝之。〉拜之。士壹。大夫再。亦相弔之 道也。〈鄭玄注言拜之者。爲其来弔已。宗伯職曰以弔禮哀禍災孔頴達䟽廐焚至道也 正義曰。廐焚。孔子馬廐。被火焚也。 孔子拜鄉〉 〈人爲火来者。謂孔子拜謝鄉人爲火而来慰問孔子者。 拜之士壹大夫再者。言拜此鄉人之時。若士則壹拜之。大夫則再拜之。 亦相弔之道者。〉 〈此言雖非大禍災。亦是相哀弔之道也。要義孔子拜弔火者見前注䟽。衛湜集說廐焚至道也 山陰陸氏曰廐焚雖不問馬。然猶爲爲火来者拜〉 〈也。録之以著聖人言動之間。無所不爲法。鄭氏曰見前注孔氏曰見前䟽吕伯恭音點旁註廐。音救。爲並去聲。朱申句觧廐焚。廐。養馬之室火焚也〉 〈也。拜之。言拜之之數。士壹。士来者拜之壹。大夫再。大夫来者拜之再。彭氏纂圖註義廐焚至道也。 此一節記孔子廐焚拜弔者之禮。餘同前注衛湜〉 〈集說〉孔子曰管仲遇盜。取二人焉。上以爲公臣。曰其 所與遊辟也。可人也。〈鄭玄注言此人可也。但居惡人之中使之犯法。陸德明音義土。時掌反。辟。匹亦反。〉 管仲死。桓公使爲之服。宦於大夫者之爲之服 也。自管仲始也。有君命焉爾也。〈鄭玄注亦記失禮所由也。善桓公不忘賢者之舉。宦。〉 〈猶仕也。此仕於大夫。更升於公。與違大夫之諸侯同爾。禮不反服。孔頴達䟽孔子至爾也 正義曰。此一節明大夫之臣雖仕於公。反服大夫之服。〉 〈孔子論說管仲之事。故云孔子曰管仲遇盗取二人焉者。謂管仲逢遇群盗於此。盗中簡取二人焉。 土以爲公臣者。謂管仲薦上此二人以爲桓〉 〈公之臣。 曰其所與遊辟也可人也者。此管仲薦此盗人之辭。言此盗人所與交遊是邪辟之人。故犯法爲盗可人也者。謂其人性。行是堪可之人〉 〈也。可任用之。 管仲死。桓公使爲之服者。謂管仲之死。桓公使此二人著服也。 宦於大夫者之爲之服也自管仲始也者。言依禮仕宦於大夫。升〉 〈爲公臣。不合爲大夫著服。今此二人是仕宦於大夫升爲公臣者之爲大夫而著。服也。從管仲爲始。言自此以後升爲公臣皆服宦於大夫之服也。〉 〈有君命焉爾也者。言此二人所以爲管仲著服者。有桓公之命使之焉爾。作記之者亦記失禮所由。又記桓公不忘賢者之舉也。衛湜集說孔子〉 〈曰至有君命焉爾也。 山陰陸氏曰。言其所以放辟爲盗。以其所遊也。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爲其所爲主服。與違〉 〈大夫之諸侯不同。蓋世衰道微。君不能教。始服其師。君不能舉。而所爲主者有服矣。鄭氏曰見前注。孔氏曰見前䟽。陳櫟詳觧孔子曰管仲遇盗取二〉 〈人焉。於盗中擇二人。上以爲公臣。薦爲公朝之臣。曰其所與遊辟也。其所與遊者邪僻。故䧟於盗。管仲死桓公使爲之服。後仲死。齊桓使二人爲〉 〈之服以報之。宦於大夫者之爲之服也自管仲始也。宦。仕也。仕於大夫者後升於公。其爲故大夫服。盖此二人爲管仲服始。有君命焉爾也。有君命〉 〈命之䟽故也 餘同前䟽陳澔集說孔子曰至有君命焉爾也。 管仲遇羣盗。簡取二人而薦進之使爲公家之臣。且曰爲其所與交遊者是邪僻〉 〈之人。故相誘爲盗爾。此二人本是堪可之人。可任用也。其後管仲死。桓公使此二人爲管仲服。記者言仕於大夫而爲之服自此始。以君命不可違〉 〈也。盖於禮違大夫而之諸侯。不爲大夫反服。桓公之意。盖不忘管仲之舉賢也。朱申句觧孔子曰管仲遇盗盗行刼者。取二人焉以其人可用。故取〉 〈之。上以爲公臣。由家臣而升爲公臣。曰其所與遊辟也謂其所與交遊者辟。故流而爲盗耳。可人也。謂非其人之罪也管仲死。管仲既死桓公使爲〉 〈之服。使二人者爲管仲服。宦於大夫者之爲之服也。家臣爲大夫服禮也。升於公臣而反服其服非也。自管仲始也。亦記失禮之由。有君命焉爾也。〉 〈以其出於桓公之命故也。〉過而舉君之諱則起。〈鄭玄注舉。猶言也。起立者。失言而變自新。〉與君 之諱同則稱字。〈鄭玄注謂諸臣之名也。孔頴達䟽過而至稱字。正義曰。此一節明辟君之諱也。過。謂過誤也。舉。猶〉 〈言也。若過誤言君之諱。則起而改變自新。陳澔集說過而舉君之諱至則稱字。 過。失誤也。舉。猶稱也。起。起立也。失言不自安故起立示改變之意。〉 〈諸臣之名或與君之諱同。則稱字也。〉内亂不與焉。外患弗。辟也。〈鄭玄注謂卿大夫也。同僚將爲〉 〈亂。已力不能討。不與而已。至於鄰國爲𡨥。則當死之也。春秋魯公子友如陳葬原仲。傳曰君子辟内。難而不辟外。難。陸德明音義與。音預。注同。辟。音〉 〈避。注同。僚。本又作寮。力雕反。難。乃旦反。下同。孔頴達䟽内亂至辟也。 正義曰此一經明卿大夫之禮。有内亂力不能討可辟之事。 内亂不與焉〉 〈者。謂國内有同僚爲亂。則身自畏辟不干。與焉。以其力弱不能討也。雖不。與而已。若力能討則當討之。 外患弗辟也者。外謂在外鄰國爲其𡨥患。〉 〈雖力不能討。不得辟之。當盡死於。難也。 注春秋至外難。正義曰。引春秋者莊二十七年公羊。傳文。按彼云公子友如陳葬原仲。大夫不書葬。此〉 〈何以書。通乎季子之𥝠行也。又云君子。辟内。難而不辟外難。内難者何。公子慶文公子牙通乎夫人以脅公季子起而治之。則不得。與于國政。坐而〉 〈視之。則親親。何休云不忍見其如此。故請至于陳而塟原仲。時李友不討慶父爲不。與國政。力不能討。至莊三十二年。季子與國政。故逐慶父而酖〉 〈叔牙也。此注云力不能討。亦謂不。與國政若與國政力能討之而不討。則責之。故宣二年晋史董孤書趙盾以弑君。云子亡不越竟是也。要義内亂〉 〈不與。然力能討則當討之。見前注䟽衛湜集說嚴陵方氏曰。門内之治㤙揜義。内亂不與者。所以重㤙也。門外之治義。斷㤙。外患不辟者。所以重義〉 〈也。鄭氏曰見前注孔氏曰見前䟽陳澔集說内亂謂本國禍難也言卿大夫在國。若同僚中有謀作亂者。力能討則討之。力不能討則謹自畏避。不〉 〈得干與。其或𡨥患在外。如鄰國来攻。或戎狄侵擾。則不可逃避。當盡力捍禦。死義可也。〉贊大行曰圭。公九 寸。侯伯七寸。子男五寸。愽三寸。厚半寸。剡上左右 各寸半。玊也。藻。三采六等。〈鄭玄注賛大行者。書說大行人之禮者名也。藻。薦玊者也。三采六等。〉 〈以朱白蒼畫之再行。也。子男執璧。作此賛者失之矣。陸德明音。户豆反。剡。以冉反。畫。胡卦反。徐胡麥反。再行。户剛反。〉哀公問子 羔曰。子之食奚當。〈鄭玄注問其先人始仕食禄以何君時陸德明音義當如字。注同。舊丁浪反。〉對 曰。文公之下執事也。〈孔頴達䟽賛大至事也。正義曰。此明五等諸侯所執圭玊之制。 賛大行曰者。賛。〉 〈明也。大行謂周禮有大行人篇。掌諸侯五等之禮。舊作記之前。有人說書賛明大行人之事。謂之賛大行。今亦作記者引此舊書。故云賛大行曰。曰。〉 〈發語端也。愽三寸者。謂圭愽三寸也。 厚半寸者。謂圭與璧各厚半寸。剡上左右各寸辛者。謂圭與璧剡。殺也。殺上左右角各寸半也。 玊也者〉 〈言五等諸侯圭璧長短雖異。而俱以玊爲之。故云玊也。 藻三采六等者。藻謂以韋衣板以藉玊者。三采。朱。白。蒼也。六等。六行也。謂盡上三色。每色〉 〈爲二行。。是三采六等。 注賛大至之矣。 正義曰。云書說大行人之禮者名也者。謂作此記之前。别有書論說大行人之禮。其篇明謂之賛大行。云〉 〈三采六等以朱白蒼畫之再行也者。按聘禮記云朝。天子。圭與繅皆九寸。繅三采六等。朱白蒼。朱白蒼是也。既重。云朱白蒼。是一采爲二等相。間而〉 〈爲六等也。若五等諸侯皆一采爲一就。典瑞云公侯伯皆三采三就。謂一采爲一就。故三采三就。其實采别二就。三采則六等也。典瑞又云子男皆〉 〈二采再就。二采謂朱緑也。二采故二就。其實采别二就。二采則四等也。與瑞又云瑑圭璋璧琮繅皆二采一就。以頫聘。此謂卿大夫每采唯一等。是〉 〈二采若一就也。與諸侯不同。天子則典瑞云繅五采五就。亦一采爲一就。五采故五就其實采别二就。五采則十等也。云子男執璧作此賛者失〉 〈之矣者。以此經列公侯伯子男。總云愽三寸。剡上左右各寸半。此謂圭也。今總包子男則子男亦執圭。故云作此賛音失之矣。衛湜集說賛大行曰〉 〈至藻三采六等。 山陰陸氏曰。聘禮記曰所以朝天子圭與藻皆九寸問諸侯朱緑藻八寸。蓋上言所以朝之玊。下言以聘他國者也。藻八寸則圭〉 〈亦八寸可知。故曰緣圭璋八寸璧琮八寸以頫聘。子男執璧以朝。以圭聘頫。今此言圭則子男聘頫之玊也。鄭氏謂子男執璧作此賛者失之矣。誤〉 〈也。正言玊也。則所謂愽三寸厚半寸。剡上左右各寸半。主公言之。其餘以是爲差。上公用龍四玊一石。雖曰玊可也。故曰藻三采六等。據子執榖璧。〉 〈男執蒲璧。繅皆二采再就。 長樂陳氏曰。玊之藉以繅。而繅之長𦕑玊。采以象德之文。就以象文之成。君子以貞剛之質存乎内。而以柔順藉之於〉 〈外。又有文焉。然後可以行禮矣玊五采五就。色不過五也。公侯伯皆三采三就。降殺以兩也。子男二采。而大夫聘玊亦二采者。禮窮則同也。繅或作〉 〈藻。冕繅織絲爲之。則圭繅亦然。鄭氏與杜預皆謂韋爲之亡據也。 哀公問至執事也。嚴陵方氏曰。文公之下執事也。自此而下。宜更有辭。容簡脱〉 〈之耳。鄭氏曰見前注。孔氏曰冕前䟽。陳櫟詳解圭。公九寸。侯伯七寸。子男五寸。令子男亦言圭。則總爲聘頫之玊也。藻三采六等。藻薦玊者。織縣爲之。或謂以韋爲之。〉 〈對曰文公之下執事也。執事之臣言下謙辭。餘同前注䟽衛湜集說。陳澔集說賛大行曰至藻三采六等。賛大行。古禮書篇名也。其書必皆賛〉 〈說大行人之職事。今記者引之。故云賛大行曰。子男執璧。非圭也。記者失之。 哀公問至執事也。 文公至哀公七君。餘同前䟽。黄震日抄賛大行〉 〈曰至三采六等。記者賛助其言。故曰賛行人。藻薦玊者也。哀公問至文公之下執事也。對以文公之下執事。是始於魯文也。餘同前注䟽。彭氏纂圖〉 〈註義哀公問至文公之下執事也。 問其禄秩所當猶王制之中當其下也。其所對則言不忘舊。仁也。位不嫌卑。謙也。可謂恭而有禮矣。餘同前注䟽。〉 成廟則釁之。其禮祝宗人。宰夫。雍人。皆爵弁純衣。 〈鄭玄注廟新成必釁之尊而神之也。宗人光請於君曰。請命以釁某廟君諾之乃行陸德明音義釁。許靳反純側其反。〉雍人拭羊。 宗人祝之宰夫北靣于碑南。東上。〈鄭玄注居上者。宰夫〉 〈也宰夫。攝主也拭靜也陸德明音義拭音式碑彼皮反靚本亦作靜同才性反〉雍人舉羊升屋自中中 屋南靣刲羊血流于前乃降。門。夾室皆用雞。先門 而後夾室其衈皆於屋下。割雞門當門夾室中室。 〈鄭玄注自。由也衈謂將刲割牲以釁先㓕耳旁毛薦之耳聴聲者告神欲其聽之周禮有刉衈陸德明音義刲苦圭反夾古洽反。衈。如志反。刉古代〉 〈反又古對反一音其既反。珥如志反〉有司皆鄕室而立門則有司當門北靣 〈鄭玄注有同宰夫。祝。宗人。陸德明音義鄉許亮反下同。〉旣事。宗人告事畢。乃皆退。〈鄭玄注告〉 〈者。告宰夫。〉反命于君曰。釁某廟事畢。反命于寢君南鄉于 門内。朝服。旣反命。乃退。〈鄭玄注君朝服者。不至廟也。陸德明音義朝。直遥反。注同。〉路 寢成則。考之而不釁。釁屋者。交神明之道也。〈鄭玄注言路寢〉 〈者生人所居。不釁者。不神之也。考之者。設盛食以落之爾。檀弓曰晉獻文子成室。諸大夫發焉是也。〉凡宗廟之噐其 名者成。則釁之以豭豚。〈鄭玄注宗廟名噐。謂尊彞之屬陸德明音義假。音加。彞。以之反。孔頴達䟽〉 〈成廟至殿豚 王義曰。此一節論釁廟及考路寢之事。 成廟則釁之者。謂宗廟初成。則殺羊取血以釁之。尊而神之也。 其禮祝宗人宰夫雍人〉 〈皆爵弁純衣者。其禮謂釁廟之禮。欲釁之時宗人先請於君曰。請命以釁某廟。君諾之乃行事爵弁者。士服也。純衣者謂絲衣則玄衣纁裳也。 雍〉 〈人拭羊者雍人是廚宰之官拭羊謂拭靜其羊拭於廟門外按大戴禮釁廟篇云成廟則釁以羊君玄服立於寢門內南鄉祝宗人宰夫雍人皆云〉 〈服柔人曰請命以釁某廟君曰诺遂入雍人拭羊乃行入廟門碑南北面雍人舉羊升屋自中中屋南面刲羊。血流于前乃降。此皆大戴禮文。既云〉 〈拭羊。乃行入廟門。是拭羊在廟門之外。但初受命於寢門内之時。君與祝宗人宰夫雍人等皆著玄服。謂朝服緇衣素裳等。其祝宗人宰夫雍人等〉 〈皆入廟之時。則爵弁純。衣。雍人舉羊升屋者。熊氏云謂抗舉其羊升於屋。自中者。自。由也。謂升屋之時。由屋東西之中。謂兩階之間而升也。中屋南〉 〈面者。謂當屋棟之上。亦東西之中。而南面刲割其羊。使血流于前。雍人乃降。皇氏云舉羊謂縣羊升屋。謂挂羊於屋。自中謂在屋之中中屋。謂羊在〉 〈屋棟之下。縣之上下處中。余謂屋者。謂室之在上之覆也。前云升屋。下云乃降。與䘮大記復者升屋其文正同。何得以升爲縣。又中屋爲屋棟。去地〉 〈上下爲中。此正得云屋中不得云中屋。若室裹縣羊。血則當羊而下。何得云血流於前。又下文其衈皆於屋下明知其釁則在屋上。撿勘上下。皇氏〉 〈之說非也。 門夾室皆用鷄者。門。廟也。夾室東西廂也。其減於廟室故釁不用羊也。門與夾室谷一鷄。凡用三鷄故云皆也。謂釁門夾室用鷄之時〉 〈如上用羊之法。亦升屋而割之。先門而後夾室者謂先釁門。後釁夾室。又卑於門也。 其衈皆於屋下者。謂未刲割羊與鷄之時。先滅耳旁毛以〉 〈薦神。廟則在廟之屋下。門與夾室則在門夾室之屋下。故云其衈皆於屋下。衈。訖然後升屋而釁也。 門當門。夾室中室者。謂衈訖爲釁之時。門則〉 〈當門屋之上中。夾室則當夾室上之中。以割鷄使血流。故云門當門来室中室。此釁廟以羊。門夾室以鷄。總云其衈。則毛牲羽牲皆謂之衈。而鄭注〉 〈周禮云毛牲曰刉。羽牲曰衈者以此經有羊有鷄。無别刉文。故總以衈包之。周禮刉衈相對。故以毛牲曰刉。羽牲曰衈。 有司皆鄉室而立者。謂釁〉 〈夾室之時宰夫祝宗人皆當於夾室而立。門則有司當門北面而立。 既事宗人告事畢乃皆退者。謂釁事既畢。宗人告攝主宰夫以事畢。宰夫及〉 〈祝宗人等乃退。 反命於寢者。謂釁既畢。反報君命於路寢。 君南鄉于門内朝服者。謂君受命之時南。鄉于路寢門内南面而立。身著朝服。即大〉 〈戴禮云玄衣以不入廟。故朝。服。 路寢成則考之而不釁者。路寢見生人所居。不用神之。故不釁也。考之者。謂設盛饌以落之。如檀弓𣈆獻文子成〉 〈室是也。庾蔚云落謂與賔客燕會。以酒食澆落之。即歡樂之義也。釁屋者。交神明之道也者。釋所以不釁路寢之義。言此屋與神明相交。故釁之也。〉 〈凡宗廟之噐其名者成則釁之以豭豚者。噐之名者。尊彝之屬也。若作名者成則釁之。若細者成則不釁。名噐則殺豭豚血塗之也。不及廟。故不〉 〈用羊也。要義釁廟之禮 路寢生人所居不釁。廟噐釁。釁門夾室皆用鷄。並見前注䟽。衛湜集說成廟則釁至以豭豚。 長樂陳氏曰。釁者塗釁〉 〈以血。交神明之道也。廟成則釁。室成不釁。以室不可以神之也。宗廟之噐其名者釁。非名者不足以神之也。然則周官羊人釁共。羊牲。將以釁廟也。〉 〈鷄人釁共鷄牲。將以釁門及夾室也。犬人幾珥用駹。禮記言宗廟之噐釁之以豭豚。則釁牲不特鷄羊而已。賈公彦曰或犬或羊俱得爲釁是也。古〉 〈之用釁者多矣。若天府釁寳鎮及寳噐。小子釁邦噐及軍噐。龜人釁龜圉人釁廐。以至社稷五祀與夫師行之主。蔵約之户。或釁於始成。或釁於將〉 〈用。其檀豈一端哉。然釁有司行事而君不親犬羊爲牲而牛馬不預。爵弁而不冕。牲駹而不純。則釁之爲禮也小矣。後世有以牛釁鍾。而甚者有叩〉 〈人鼻以衈社。此先王之所棄也。 嚴陵方氏曰。考即宣王考室之考。且考有燕。必用酒者。陽之盛也。寢者人之所居。故以陽之盛者考之。釁有𥙊。𥙊〉 〈止用血。血者陰之至也。廟者神之所居。故以陰之至者釁之。亦各從其類也。衈者。割其耳而薦其毛也。凡噐莫不有名。先儒言名噐謂尊彝之屬者。〉 〈以其名之尤者故也。若名山謂之名亦以是而已。 横渠張氏曰。釁名噐以豭豚。而齊宣王釁鍾以牛。戰國時無復常制。不然又何以欲以羊易之。〉 〈鄭氏曰見前注。孔氏皇氏曰。免前䟽。陳澔集說成廟則釁之至反命乃退。爵弁。士服也。純衣玄衣纁裳也。拭羊。拭之使淨潔也。宗人祝之。其辭未〉 〈聞。碑。麗牲之碑也。在廟之中庭。升屋自中。謂由屋東西之中而上也。門。廟門也。夾室。東西廂也。門與夾室各一鷄。凡三鷄亦升屋而割之廟則在廟〉 〈之屋下。門與夾室則亦在門與夾室之屋下也。門則當門屋之中。夾室則當夾室屋之中。故云門當門。夾室中室也。有司。宰夫祝宗人也。宗人告事〉 〈畢。告于宰夫也。宰夫爲攝主。反命於寢。其時君在路寢也。餘同前注䟽。黄震日抄成廟則釁之至釁之以豭豚。 廟成而釁釁者以血。血陰也。寢〉 〈成而考。考者飲酒。酒陽也。餘固前注䟽。〉諸侯出夫人。夫人。比至于其國以夫 人之禮行。至以夫人入。〈鄭玄注行道以夫人之禮者。棄妻致命其家乃義絶。不用此爲始。陸德明音義。〉 〈比必利反。〉使者將命曰。寡君不敏。不能從而事社稷宗 廟。使使臣某敢告於執事。主人對曰。寡君固前辭 不教矣。寡君敢不敬須以俟命。〈鄭玄注前辭不教。謂納采時也。此辭賔在門外。𢷤者傳焉。〉 〈賔入致命如初。主人卒辭曰。敢不聽命。陵德明音義使。色吏反。〉有司官陳噐皿。主人有司 亦官受之。〈鄭玄注噐皿。其本所齎物也。律弃妻畀所賫。陵德明音義皿武景反。字林又音猛。齎。子兮反。下同。畀。必利反。與也。又〉 〈婢支反。償也。〉妻出。夫使人致之曰。某不敏不能從而共 粢盛。使某也敢告於侍者。主人對曰。某之子不肖 不敢。辟誅。敢不敬須以俟命。使者退。主人拜送之。 〈鄭玄注肖。似也。不似。言不如人。誅。猶罰也。陵德明音義共。音恭。粢盛。上音咨。下音成。肖。音笑。辟音避。〉如舅在則稱舅。 舅沒則稱兄。無兄則稱夫。〈鄭玄注言弃妻者父兄在。則稱之命當由尊者出也。唯國君不稱兄。〉 主人之辭曰。某之子不肖。如姑姊妹亦皆稱之。 〈鄭玄注姑姊妹見弃亦曰某之姑。某之姊若妹不肖。孔頴達䟽諸侯至稱之 正義曰。此一節諸侯夫人及卿大夫以下出妻之事。諸侯出〉 〈夫人者。謂夫人有罪。諸侯出之命歸本國。 使者將命者。使者謂送夫人歸者將行君命以告夫人之國君。寡君不敏不能從而事社稷宗廟者。禮〉 〈尚謙退。不能指斥夫人所犯之罪。故引過自歸。云寡君才智不敏。不能隨從夫人共事社稷宗廟故君使臣某敢告在下之執事。 寡君敢不敬須〉 〈以俟命者。須。待也。俟亦待也。主人報客云君既有命。寡君豈敢不恭敬須徒君命。 有司官陳噐皿者。使者既得主人荅命。故使從已来有司之官〉 〈陳夫人嫁時所齋噐皿之屬以還主國也。 主人有司亦官受之者。主國亦使有司官領受之也。並云官者。明付受悉如法也。 妻出者此以下明〉 〈夫出妻法也。 如舅在則稱舅。舅没則稱兄者。謂凡遣妻必稱尊者之命。舅在稱舅者謂妻之被出則應稱夫名使某来告。𠰥夫之父在則稱父名〉 〈使某来告。是舅在則稱舅也。舅没則稱兄者。謂稱夫兄之名使某来告。不云舅没則稱母者。婦人之名不合外接於人也。若有死䘮則稱母弔。即曾〉 〈子問云母䘮稱母是也。 無兄則稱夫者。謂夫身無兄。則稱夫名使某来告。則上文是也。夫遣人致命則得云某不敏不能從而共粢盛。若夫之父〉 〈兄遣人致命。其致命之辭未聞也。 主人之辭曰某之子不肖者。前文已異。重更發者。馬姑姊妹。張本。故云姑姊妹亦皆稱之。鄭云某之姑。某之姊〉 〈若妹不肖是也。衛湜集說妻出至亦皆稱之。 嚴陵方氏曰。夫婦之道合則納之以禮。不合則出之以義。人倫之際有所不免也。故先王亦存其辭〉 〈馬。鄭氏曰見前注。孔氏曰見前䟽。陳櫟詳解寡君敢不敬須以俟命。有司官陳噐皿。主人有司亦官受之。有司送夫人還之有司。主人有司夫人父〉 〈母之有司。妻出夫使人致之曰。致之。送遣其本家也。 餘同前注䟽衛湜集說。陳澔集說諸侯出夫人至亦官受之。 出夫人。有罪而出之還本〉 〈國也。在道至入猶以夫人禮者。致命其國然後義絶也。將命者謙言寡君不敏不能從夫人以事宗廟社稷。而不斥言夫人之罪。荅言前辭不教。謂〉 〈納采時固𠹉以此爲辭矣。妻出至亦皆稱之。 遣妻必命由尊者。故稱舅稱兄。兄謂夫之兄也。此但言夫致之之辭。未聞舅與兄致之之辭也。上〉 〈文已有主人對辭下文因姑姊妹故重言對言。某之姑不肖。或某之姊不肖。或某之妹不肖。故云亦皆稱之也。䟽曰見前䟽。黄震日抄諸侯出夫人〉 〈至亦官受之。 諸侯出夫人。謂諸侯棄妻。噐皿。其元所賫者。妻出至亦皆稱之。 此又妻棄夫之禮。嗚呼。此亦有禮乎。彭氏纂圖注義諸侯出夫〉 〈人至皆稱之。 家語孔子曰。婦有七出三不去。此夫婦之大變。古人所以立戒也。餘同前注䟽。〉孔子曰吾食於少 施氏而飽。少施氏。食我以禮。〈鄭玄注言貴其以禮待已而。爲之飽也。時人倨慢。若季氏則不〉 〈以禮矣。少施氏。魯惠公子施父之後。陸德明音義少。失召反。下及注同。食我。音嗣。爲于偽反。下来爲亦爲同。倨。音據。慢。武諫反。本亦作慢。父。音甫。〉 吾祭。作而辭曰。䟽。食不足祭也。吾飱。作而辭曰。䟽。 食也。不敢以傷吾子。〈孔頴達䟽孔子至吾子正義曰。此一節明。少施氏以禮而食孔子。吾祭者。謂孔子祭〉 〈也。 作而辭曰。䟽。食不足祭也者作。起也。少施氏起而辭謝。云䟽麤之。食不足祭也。 吾飧者。謂孔子食後而更飱。而强飯以答主人之意。作而〉 〈辭曰䟽食也不敢以傷吾子者。少施氏又起而辭謝。云䟽麤之。食不可强飽以致傷害。故云不敢以傷吾子。衛湜集說孔子曰至不敢以傷吾子。〉 〈横渠張氏曰。後世不安於禮。相見唯務簡便。至如賔主相與爲禮安然不動。復何相勤相敬之意。但以酒食相與醉飽而已。古人非不知此簡便。必〉 〈自進籩豆几席。酌酒而拜。所以致其敬也。末世雖宗廟之饗。父母之養。禮意猶有所闕然。所謂如食宜飫。如酌孔取但取飲食醉飽而已。殊非養老〉 〈之意。老馬反爲駒。不顧其後。孔子食於。少施氏而鮑。必是少施氏有禮也食於季氏不食肉而飱。孔子雖欲行禮施於季氏。必是不知。故不若辭食〉 〈而已。凡禮必施之知者。若爲不知。禮亦難行。 嚴陵方氏曰。孟子曰呼而與之。行道之人不受蹴而與之。乞人則不屑也。孔子食於。少施氏苟非食〉 〈之以禮。又安得爲之飽乎。觀其賔𥙊與飱。主人皆作而辭。則其有禮也可知矣。飱者食後而更飱。傷。謂傷廉也。 山陰陸氏曰。詩所謂既飽以德者〉 〈此歟。鄭氏曰。見前注。孔氏曰。見前䟽。陳澔集說作而辭。起而辭。謝也。䟽。食。麤䟽之食也。飱。以飲澆飯也。禮。食竟更作三飱以助飽實。不敢以傷吾子者。〉 〈言麤䟽之飯不可强食以致傷害也。餘同前注。彭氏纂圖註義食之始必𥙊。食之後必飱。飱謂以飲澆飯於噐中。按家語孔子食於季氏。食𥙊主人〉 〈不辭。不食亦不飲而飱。是季氏無禮。孔子亦不敢盡禮。餘同前注䟽。〉納幣一束。束五兩。兩五尋。 〈鄭玄注納幣。謂昏禮納徵也。十箇為束貴成數。兩兩者合其卷。是謂五兩。八尺曰尋。五兩五尋。則每卷二丈也。合之則四十尺。今謂之匹。猶匹偶之〉 〈云與。陸德明音義飱。音孫。箇。古賀反。卷。音眷徐紀勉反。下同與音餘。〉婦。見舅姑。兄弟姑姊妹皆 立于堂下西面。北上。是見已。〈鄭玄注婦来爲供養也。其見主於尊者。兄弟以下在位。是爲已〉 〈見。不復特見。陸德明音義婦見賢遍反。下注同。供。恭用反。養。羊尚反。復。扶又反。〉見諸父各就其寢。〈鄭玄注旁尊也。〉 〈亦爲見時不來。〉女雖未許嫁。年二十而笄。禮之。婦人執其禮。 〈鄭玄注雖未許嫁。年二十亦爲成人矣。禮之。酌以成之。言婦人執其禮。明非許嫁之筓。〉燕則鬈首〈鄭玄注既笄之後去之猶〉 〈若女有鬌紒也。陸德明音義鬈。音權。又居阮反。去。起居反。鬌丁果反。紒。音計。字又作紒。孔頴達䟽納幣至鬈首。 正義曰。此一節論昬禮婦。見舅姑〉 〈及女未許嫁加笄分别之事。納幣一束者。謂昬禮納財幣之時。其幣一束謂十箇也。束五兩者。兩箇合爲一卷。取配偶之義。是束五兩也。一兩有四〉 〈十尺。八尺曰尋。五八四十是兩五尋也。今謂之匹。由匹偶也。 婦見舅姑者。謂婦来明日而見舅姑也。 兄弟姑姊妹皆立于堂下西面北上者。見〉 〈舅姑之時。則夫之兄弟姑姊妹皆立于舅姑之堂下東邉。西鄉。以北爲上。近堂爲尊也。 是見己者。舅姑在堂上。婦自南門而入。入則從於夫之兄〉 〈弟姑姊妹前度。以因是即爲相見。不復更别詣其室見之。故云是見已。謂是已見也。 見諸父各就其寢者。諸父謂夫之伯叔也。既是旁尊。則婦於〉 〈明日乃各徃其寢而見之。不與舅姑同日也。 女雖未許嫁年二十而笄禮之者。女子十五許嫁而笄。若未許嫁至二十而笄。以成人禮言之。 婦〉 〈人執其禮者。賀瑒云十五許嫁而笄者。則主婦及女賔爲笄禮。主婦爲之著笄。女賔以醴禮之。未許嫁而笄者。則婦人禮之。無主婦女賔。不備儀也。〉 〈燕則鬈首者。謂既笄之後。尋常在家燕居。則去其笄而鬈首。謂分髮爲鬌紒也。此既未許嫁。雖已笄猶爲少者處之。衛湜集說納幣一束至燕則〉 〈鬈首。 嚴陵方氏曰納幣即婚禮所謂納徵。以物言故曰幣。以義言故曰徵。周官媒氏凡嫁子娶妻入幣。純帛無過五兩。王氏謂天數五。地數五。五〉 〈位相得而各有合。五兩則以天地合數爲之節。正謂是矣。鄭氏曰見前注。孔氏曰見前䟽。陳櫟詳觧束五兩兩五等。束帛五兩者五匹也。五疋爲十〉 〈端。十端者五兩也。餘同前注䟽衛湜集說。陳澔集說納幣一束束五兩兩五尋。 一束。十卷也。八尺爲尋。每五尋爲匹。從兩端卷至中。則五匹爲〉 〈五箇兩卷矣。故曰束五兩。鄭氏曰見前注。䟽曰見前䟽。〉韠。長三尺。下廣二尺。上廣一尺。 會去上五寸。紕以爵韋六寸。不至下五寸純以素。 紃。以五采。〈鄭玄注會。謂領上縫也。領之所用。盖與紕同。在旁曰紕。在下曰純。素。生帛也。紕六寸者中執之表裏各三寸也。純紕〉 〈所不至者五寸與。會去上同紃施諸縫中。若今時絛也。陸德明音義韠。音必。長。直諒反。廣。古曠反。下同。會古外反。注同。紕。婢支反。又方移反。注同。純。〉 〈之閏反。又支允反。注同。徐方移反。紃。音巡。徐辭均反。縫。扶用反。下同。絛。本又作條同。吐刀反。孔頴達䟽韠長至五采 正義曰韠。韠也。長三尺。與紳〉 〈齊也。下廣上狹。象天地數也。會去上五寸者。會謂韠之領縫也。此縫去韠上畔廣五寸。謂會上下廣五寸。 紕以爵韋六寸者。謂會縫之下。韠以〉 〈兩邉。紕以爵韋闊六寸倒攝之。兩廂各三寸也。 不至下五寸者。謂紕韠之兩邉。不至韠之下畔闊五寸。 純以素者。素謂生帛。謂紕所不至之處。〉 〈横純之以生帛。此帛上下亦闊五寸也。 紃以五采者。紃。絛也。謂五采之絛置於諸縫之中。 注會謂至上同 正義曰。韠旁緣謂之紕。上緣謂之〉 〈會。以其在下總會之處。故謂之爲會。此上緣緣韠之上畔。其縫廣狹去上畔五寸也。云領之所用盖與紕同者。紕既用爵韋。會之所用無文。會紕同〉 〈類。故知。會之所用與紕同也。云純紕所不至者五寸者。純。緣也。緣之所施。是兩旁之紕不至下五寸之處以素緣之。云與會去上同者。純之上畔去〉 〈韠下畔五寸。會之下畔去韠之上畔五寸。以其俱五寸。故云與。會去上同。如諸儒所說云。會者。是韠之上畔淺緣而已。去上五寸。謂與兩旁之紕去〉 〈韠上畔。會縫之下有五寸。𠰥如此說。何得鄭注與。會去上同。明知。會之闊狹五寸也。衛湜集說長樂陳氏曰。韠長三尺。所以象三才。頸五寸。所以象〉 〈五行。下廣二尺。象地也。上廣一尺。象天也。會。猶書所謂作會也。紕。裨其上與旁也。純。緣其下也。去。會與純合五寸。則其中餘二尺也。紕六寸。則表裏〉 〈各三寸。然韠自頸肩而下則其身也。鄭氏以其身之五寸爲領。而會爲領縫。是肩在領上矣衣之上韠。猶尊上玄酒。爼上生魚也。古者䘮服用韠。無〉 〈所經見。詩曰庶見素韠。是祥𥙊有韠也。鄭氏曰見前注。孔氏曰見前䟽。陳櫟詳觧韠長三尺。韠韍也。會去上五寸。以在總會處名爲會。在上之下五〉 〈寸。紃以五采。施諸縫中𠰥今時縧以五采絲線爲之。上緣謂之會。旁緣謂之紕。下緣謂之純。古䘮服亦用韠。詩庶見素韠兮。盖祥祭有韠也。餘同〉 〈前䟽。彭氏纂圖註義韠長三尺至紃以五采。 韠制又。見玊藻。韠之言敝也。詩曰庶見素韠。朱子注曰蔽膝韠。各象其裳之色。古者䘮服亦有韠。餘〉 〈同前䟽。〉 〈吳澂纂言雜記 此篇汎記諸侯大夫士䘮之雜禮。其事𤨏碎不一之謂雜。又兼他事。非䘮禮者亦附記焉。故名雜記。 復諸侯以襃衣。冕服。爵弁〉 〈服。夫人。稅衣。揄狄。狄稅素沙内子以鞠衣襃衣。素沙。下大夫以禪衣。其餘如士。復。西上。 諸侯行而死於舘。則其復如於其國。如於道。則升其乗車〉 〈之左轂。以其綏復。其輤有裧緇布裳帷。素錦以爲屋而行。至於廟門。不毁牆。遂入適所𣩵。唯輤爲說於廟門外。大夫士死於道。則升其乗車之左轂。〉 〈以其綏復。如於館死。則其復如於家。大夫以布爲輤而行。至於家而說輤。載以輲車。入自門。至於阼階下而說車。舉自阼階升適所𣩵。士輤。葦席以〉 〈爲屋。蒲席以爲裳帷。 爲君使而死。公館復。私館不復。公館者公宫與公所爲也。私館者。自卿大夫以下之家也。 右記復凡三節。鄭氏曰見前注。〉 〈孔氏曰。見前䟽。山陰陸氏方氏胡氏。見衛湜集說。君訃於它國之君。曰寡君不禄。敢告於執事。夫人曰寡小君不禄。大子之䘮曰寡君之適子某死〉 〈凡訃於其君。曰君之臣某死。父母妻長子曰君之臣某之某死大夫訃於同國適者曰某不禄。訃於士亦曰某不禄。訃於它國之君曰君之外臣寡〉 〈大夫某死。訃於適者曰吾子之外私寡大夫某不禄。使某實。訃於士亦曰吾子之外私寡大夫某不禄。使某實。士訃於同國大夫曰某死。訃於士亦〉 〈曰某死。訃於它國之君曰君之外臣某死。訃於大夫曰吾子之外私某死。訃於士亦曰吾子之外私某死。 右記訃凡一節。鄭氏曰見前注孔氏曰〉 〈見前䟽山陰陸氏曰見衛湜集說天子飯九貝。諸侯七。大夫五。士三。 鑿巾以飯。公羊賈爲之也。 公襲卷衣一。玄端一。朝服一。素積一。纁裳一。爵〉 〈弁二。玄冕一。襃衣一。朱緑帶申加大帶於上。 率帶。諸侯大夫皆五采。士二采。 子羔之襲也。繭衣裳與稅衣纁柟爲一。素端一。皮弁一。爵弁一。玄冕〉 〈一。曾子曰不襲婦服。冒者何也。所以揜形也。自襲以至小歛。不設冒則形。是以襲而后設冒也。 小歛環絰。公大夫士一也。 公視大歛。公升商祝〉 〈鋪席乃歛 小歛大歛啓。皆辯拜。 當𥘵。大夫至雖當踊。絶踊而拜之。反改成踊乃襲。於士。既事成踊襲。而后拜之。不改成踊。 公七踊。大夫五踊。〉 〈婦人居間。士三踊。婦人皆居間。 孔子曰。伯母叔母䟽衰踊不絶地姑姊妹之大功。踊絶於地。如知此者由文矣哉。由文矣哉。䘮禮有情有文。誠〉 〈於中者情也。形於外者文也。伯母叔母之踊衰期。其文隆於大功矣。然義服之情輕於骨肉。故踊不絶也。其哀淺也。姑姊妹之大功九月。其文。殺於〉 〈䟽衰矣。然骨肉之情重於義服。故踊絶於地。其哀深也。知此二者。則知哀之淺深由乎其中之情也。豈由乎外之文矣哉。陸說優於鄭注。 嫂不撫〉 〈叔叔不撫嫂。 嫂之於叔。叔之於嫂。生不通問。死不制服。皆逺之也。故於大歛之後不撫其尸方氏謂撫者。撫存之也不觧此撫。爲撫尸之撫。疑非〉 〈記禮者之意。 君不撫僕妾。 君撫大夫及内命婦。大夫君撫室老及姪娣。仕於家曰僕。僕賤於室老者。妾賤於姪娣者。故恩不。及之。 右記飯襲〉 〈歛踊撫凡十三節。鄭氏曰見前注。孔氏曰。見前䟽。山陰陸氏廬陵胡氏應氏曰。見衛湜集說。䘮冠條屬。以别。吉凶。三年之練冠。亦條屬右縫。小功以〉 〈下左。緦冠繰纓。大功以上散帶。 朝。服十五升去其半。而緦加灰錫也。大夫之哭大夫弁絰大夫與𣩵亦弁絰。大夫有私䘮之葛。則於其兄弟之〉 〈輕䘮則弁絰。 凡弁絰其衰侈袂。 執玊不麻。麻者不紳。麻不加於采。端衰䘮車皆無等。 古者貴賤皆杖。叔孫武叔朝。見輪人以其杖關轂而〉 〈輠輪者。於是有爵而后杖也。 馬長子杖。則其子不以杖即位。爲妻。父母在不杖。不。稽顙。母在不稽顙。稽顙者其贈也拜 國禁哭。則止朝之奠。即〉 〈位自因也。 朝夕哭不帷。無柩者不帷。 童子哭不偯。不踊。不杖。不菲。不廬。 右記冠衰絰杖哭凡十。節。鄭氏曰見前注。孔氏曰。見前䟽。山陰陸〉 〈氏方氏曰。見衛湜集說。有𣩵。聞外䘮。哭之它室。入奠。卒奠出。改服即位。如始即位之禮。 大夫士將與祭於公。既視濯而父母死。則猶是與𥙊也。次〉 〈於異宫。既𥙊。釋服出公門外。哭而歸。其它如奔䘮之禮。如未視濯。則使人告。告者反而后哭如諸父昆弟姑姊妹之䘮。則既宿則與𥙊。卒事。出公門〉 〈釋服而后歸。其它如奔䘮之禮。如同宫則次於異宫。 凡異居。始聞兄弟之䘮。唯以哭對可也。其始麻散帶絰。未服麻而奔䘮。及主人之未成絰也。〉 〈䟽者與主人皆成之。親者終其麻帶絰之日數。散帶𡸁。與居家同也。凡䘮小歛而麻。䟽者未小功以下也。親者大功以上也。䟽者及主人之節則〉 〈用之。其不及亦自用其日數。聞兄弟之䘮。大功以上見䘮者之鄉而哭。適兄弟之送葬者弗及。遇主人於道則遂之於墓。 凡主兄弟之䘮。雖〉 〈䟽亦虞之。 姑姊妹其夫死而夫黨無兄弟。使夫之族人主䘮。妻之黨雖親弗主。夫若無族矣。則前後家東西家。無有則里尹主之。或曰主之而附〉 〈於夫之黨。 主妾之䘮。則自附至於練祥皆使其子主之。其𣩵祭不於正室。 士之子爲大夫。則其父母弗能主也。使其子主之。無子則爲之置後〉 〈大夫爲其父母兄弟之未爲大夫者之䘮服如士服。士爲其父母兄弟之爲大夫者之䘮服如士服。 大夫之適子服大夫之服。 皇氏云大夫〉 〈適子若爲士。爲其父唯服。士服鄭注仕至大夫。謂此子若仕官至大夫始得服大夫服。以其賢德著成也。澄按皇說疑非鄭意。 大夫之庶子爲大〉 〈夫。則爲其父母服大夫服。其位與未爲大夫者齒。 違諸侯之大夫不反服。違大夫之諸侯不反服。 孔子曰管仲遇盗。取二人爲上以爲公臣。曰〉 〈其所與遊辟也。可人也。管仲死。桓公使爲之服。宦於大夫者之爲之服也。自管仲始也。有君命焉爾也。 外宗爲君夫人。猶内宗也。 女君死。則妾〉 〈爲女君之黨服。攝女君則不爲先女君之黨服。 右記聞䘮奔䘮主䘮服䘮凡十六節。鄭氏曰。見前注。孔氏曰見前䟽。山陰陸氏方氏朱子清江劉〉 〈氏曰見衛湜集說。諸侯使人弔。其次含檖賵臨皆同日而畢事者也。其次如此也。 弔者即位于門西。東面。其介在其東南。北面。西上。西於門。主孤〉 〈西面。相者受命曰。孤某使某請事。客曰寡君使某如何不淑。相者入告。出曰。孤某須矣。弔者入。主人升堂。西面。弔者升自西階。東面。致命曰。寡君聞〉 〈君之䘮。寡君使某如何不淑。子拜稽顙。弔者降反位。含者執璧將命曰。寡君使某。含。相者入告。出曰。孤某須矣。含者入。升堂致命。子拜稽顙。含者坐〉 〈委于𣩵東南。有葦席。既葬蒲席。降出。反位。宰夫朝。服即䘮屨。升自西階。西面坐取璧降自西階以東。檖者曰寡君使某檖。相者入告。出曰。孤某須矣。〉 〈檖者執冕服。左執領。右執要。入升堂。致命曰。寡君使某檖。子拜稽顙。委衣于𣩵東。檖者降。受爵弁服於門内霤。將命。子拜稽顙。如初受皮弁服於中〉 〈庭。自西階受朝服。自堂受玄端。將命。子拜稽顙。皆如初。檖者降出反位。宰夫五人舉以東。降自西階。其舉亦西面。上介賵。執圭將命曰。寡君使某賵。〉 〈相者入告。反命曰。孤某須矣。陳乗黄大路於中庭北輈執圭將命。客使自下由路西。子拜稽顙坐委于𣩵東南隅。宰舉以東。凡將命鄉𣩵。將命子拜〉 〈稽顙。西面而坐委之。宰舉璧與圭。宰夫舉檖。升自西階。西靣坐取之。降自西階。賵者出。反位於門外。上客臨曰。寡君有宗廟之事。不得承事使一介〉 〈老某相執綍。相者反命曰。孤某須矣。臨者入門右。介者皆從之立于其左東上。宗人納賔升受命於君。降曰。孤敢辭吾子之辱。請吾子之復位。客對〉 〈曰寡君命某母敢視賔客。敢辭。宗人反命曰。孤敢固辭吾子之辱。請吾子之復位。客對曰。寡君命某母敢視賔客敢固辭。宗人反命曰。孤敢固辭吾〉 〈子之辱。請吾子之復位。客對曰。寡君命使臣某母敢視賔客。是以敢固辭。固辭不獲命。敢不敬從客立于門西。介立于其左。東上。孤降自阼階拜之。〉 〈升哭。與客拾踊三。客出。送於門外。拜稽顙。 諸侯相檖以後路與冕服。先路與襃衣。不以檖。冕服以檖。後路以賵。但言相檖者。包賵在其中也。 婦〉 〈人非三年之䘮不踰封而弔。如三年之䘮則君夫人歸。夫人其歸也以諸之弔禮。其待之也若待諸侯然。夫人至入自闈門。升自側階。君在阼。其它〉 〈如奔䘮禮然。 其國有君䘮不敢受弔。 右記弔含檖賵臨凡五節。鄭氏曰見前注。孔氏曰見前䟽。山陰陸氏曰。見衛湜集說。大夫之䘮。大宗人相。〉 〈小宗人命龜。下人作龜。大夫卜宅與葬日。有司麻衣。布衰。布帶。因䘮屨。緇布冠。不蕤。占者皮弁。如筮則史練冠長衣以筮。占者朝服。祝稱卜葬〉 〈虞。子孫曰哀。夫曰乃。兄弟曰某。卜葬其兄。弟曰伯子某。士䘮有與天子同者三。其終夜燎。及乗人專道而行。 升正柩。諸侯執綍五百人。四綍皆〉 〈衘枚。司馬執鐸左八人。右八人。匠氏執羽葆御柩。大夫之䘮。其升正柩也。執。引者三百人。執鐸者左右各四人。御柩以茅。 君若載而后弔之。則主〉 〈人東面而拜。門右北面而踊。出待反而後奠。 大夫之䘮既薦馬。薦馬者哭踊出。乃包奠而讀書。 或問於曾子曰。夫既遣而包其餘。猶既食而褁〉 〈其餘與。君子既食則褁其餘乎。曾子曰。吾子不見大饗乎。夫大饗。既饗卷三姓之爼。歸於賔館。父母而賔客之。所以爲哀也。子不見大饗乎。 遣車〉 〈視牢具。䟽布輤。四面有章。置于四隅。 載粻。有子曰。非禮也。䘮奠脯醢而已。 有子之意。言常時䘮奠只用脯醢而已者。盖以死者不食糧也。故遣〉 〈奠亦只用牲體。而不用黍稷。牲體與常時脯醢之義同。皆是用肉。 大夫不榆絞。屬於池下。 魯人之贈也。三玄二纁。廣尺。長終幅。 醴者。稻醴也。〉 〈甕甒筲衡。實見間而后折入。 非從柩與反哭無。免於堩 弔非從主人也。四十者執綍。鄉人五十者從。反哭。四十者待盈坎。相趍也出宫而退。相〉 〈揖也哀次而退。相問也既。封而退。相見也反哭而退。朋友虞附而退。 右記葬前卜宅以後之事凡十三節。鄭氏曰見前注。孔氏曰見前䟽。陸氏德〉 〈明方氏賈氏曰見衛湜集說。士三月而葬。是月也卒哭。大夫三月而葬。五月而卒哭。諸侯五月而葬。七月而卒哭。士三虞。大夫五。諸侯七。 上大夫〉 〈之虞也。少牢。卒哭成事附皆大牢。下大夫之虞也犆牲。卒哭成事附皆少牢。 重既虞而埋之 暢臼以椈。杵以梧。枇以桑。長三尺。或曰五尺。畢用〉 〈桑長三尺。刊其柄與末。 𥙊稱孝子孝孫。䘮稱哀子哀孫。 自諸侯達諸士小祥之𥙊。主人之酢也嚌之。衆賔兄弟則皆啐之。大祥主人啐之。衆賔〉 〈兄弟皆飲之可也。 凡侍𥙊䘮者。告賔𥙊。薦而不食。祥主人之除也。於夕爲期。朝服。祥因其故服。 子游曰。既祥。雖不當縞者必縞然後反服。〉 〈凡䘮服未畢。有弔者則爲位而哭。拜踊。 有父之䘮如未没䘮而母死。其除父之䘮也服其除服。卒事反䘮服。雖諸父昆弟之䘮。如當父母之䘮。其〉 〈除諸父昆弟之䘮也皆服其除䘮之服。卒事反䘮服。如三年之䘮。則既頴其練祥皆行。 有三年之練冠。則以大功麻易之。唯杖屨不易。 父母之〉 〈䘮將𥙊而昆弟死。既𣩵而𥙊。如同宫。則雖臣委葬而后𥙊。𥙊。主人之升降散等。執事者亦散等。雖虞附亦然。 有父母之䘮尚功衰而附兄弟之殤。〉 〈則練冠附。於殤稱陽童某甫。不名。神也。 王父死未練祥而孫又死。猶是附於王父也。 男子附於王父則配。女子附於王母則不配。 大夫附於〉 〈士。士不附於大夫。附於大夫之昆弟。無昆弟則從其昭穆。雖王父母在亦然。婦附於其夫之所附之。妃。無妃則亦從其昭穆之妃。妾附於妾祖姑。無〉 〈妾祖姑則亦從昭穆之妾。公子附於公子。 君薨大子號稱子。待猶君也。大夫次於公館以終䘮。士練而歸。士次於公館。大夫居廬。士居堊室。 卿〉 〈大夫疾。君問之無筭。士壹問之。君於卿大夫。比塟不食肉。比卒哭不舉樂。爲士。比𣩵不舉樂。 右記塟後終䘮以前之事凡二十節。鄭氏曰。見前注。〉 〈孔氏曰。見前䟽。山陰陸氏方氏陳氏庾氏張子曰見衛湜集說。曾申問於曾子曰。哭父母有常聲乎。曰中路嬰兒失其母焉。何常聲之有。 孔子曰。〉 〈少連。大連。善居䘮。三日不怠。三月不觧。期悲哀三年憂。東夷之子也。 子貢問䘮。子曰。敬爲上。哀次之。瘠爲下。顔色稱其情戚容稱其服。請問兄弟〉 〈之䘮子曰。兄弟之䘮則存乎書策矣。 妻視叔父母。姑姊妹視兄弟。長中下殤視成人。 視君之母與妻。比之兄弟。發諸顔色者亦不飲食也。 縣〉 〈子曰。三年之䘮如斬。期之䘮如剡。 三年之䘮。言而不語。對而不問。廬堊室之中。不與人坐焉。在堊室之中。非時見乎母也不入門。䟽衰皆居堊室〉 〈不廬。廬嚴者也。 凡䘮小功以上。非虞附練祥無沐浴。 孔子曰身有瘍則浴。首有創則沐。病則飲酒食肉。毁瘠爲病。君子弗爲也。毁而死。君子〉 〈謂之無子。 有創瘍須洗滌而不沐浴。有疾病須滋養而不酒肉。毁過而瘠爲病。皆能傷生。夫哀者本是愛親。毁而傷生。則是不愛身也。身者親之〉 〈遺體。不愛身即是不愛親也。故君子弗爲。况毁瘠爲病。不惟傷其生。或至殞其生。夫人之所貴乎有子者。正欲其終父母之䘮也。毁而死則父母之〉 〈有子者無子矣。無子則無人終父母之䘮。可謂孝乎。 䘮食雖惡必充飢。飢而廢事。非禮也。飽而忘哀。亦非禮也。視不明。聽不聦。行不正。不知哀。君〉 〈子病之。故有疾飲酒食肉。五十不致毁。六十不毁。七十飲酒食肉。皆焉疑死。功衰。食菜果。飲水漿。無鹽酪不能食。食鹽酪可也。 有服。人召之食不〉 〈不徃。大功以下既葬適人。人食之。其黨也食之。非其黨不食也。 䘮者不遺人。人。遺之雖酒肉受也。從父昆弟以下。既卒哭遺人可也。 三年之䘮〉 〈如或。遺之酒肉。則受之必三辭。主人衰絰而受之。如君命則不敢辭。受而薦之。 非。爲人䘮。問與賜與。三年之䘮以其䘮拜。非三年之䘮以吉拜。〉 〈䟽衰之䘮既葬。人請見之則見。不請見人。小功請見人可也。大功不以執摯。唯父母之䘮不辟涕泣而見人。 三年之䘮祥而從政。期之䘮卒哭而〉 〈從政。九月之䘮旣葬而從政。小功緦之䘮既𣩵而從政。三年之䘮雖功衰不弔。自諸侯達諸士如有服而將徃哭之。則服其服而徃。期之䘮十一〉 〈月而練。十三月而祥。十五月而禫。練則弔。既葬大功。弔哭而退。不聴事焉。期之䘮未葬。弔於鄉人。哭而退。不聴事焉。功衰弔。待事不執事。小功緦執〉 〈事不。與於禮。 從孔䟽其義爲長。 以䘮冠者。雖三年之䘮可也。既冠於次。入。哭踊。三者三。乃出。 大功之末可以。冠子。可以嫁子。父小功之末可〉 〈以冠子。可以嫁子。可以取婦。已雖小功旣卒哭。可以冠取妻。下殤之小功則不可。 父有服。宫中子不與於樂。母有服。聲聞焉不舉樂。妻有服。不舉〉 〈樂於其側。大功將至辟琴瑟。小功至不絶樂。 卒哭而諱王父母。兄弟世父叔父姑姊妹子與父同諱。母之諱宫中諱。妻之諱不舉諸其側。與。從祖〉 〈昆弟同名則諱。 注云。從祖昆弟於父輕。不爲之諱。與母妻之親同名重。則諱之者。盖已之從祖昆弟。父之。從父昆弟之子也。於父爲子行屬卑且〉 〈䟽。父服小功。其服輕。父不爲諱。故子亦不從諱。若此從祖昆弟之名。與母妻之親名同而相重。則爲母妻之親諱而因爲之諱爾。非正爲。從祖昆弟〉 〈而諱也。 君子不奪人之䘮。亦不可奪䘮也。 親䘮外除。兄弟之䘮内除。免䘮之外行於道路。見似目瞿。聞名心瞿弔死而問疾。顔色戚容必有〉 〈以異於人也。如此而後可以服三年之䘮。其餘則直道而行之是也。 右記䘮禮情文之中凡二十三節。鄭氏曰見前注。孔氏曰見前䟽。馬氏陸氏〉 〈方氏吕氏張子范氏曰見衛湜集說。恤由之䘮。哀公使孺悲之孔子學士䘮禮。士䘮禮於是乎書。 泄柳之母死。相者由左。泄柳死。其徒由右。相由〉 〈右。相。泄柳之徒爲之也。 右記䘮禮存失之由凡二節鄭氏曰。見前注。孔氏曰見前䟽。山陰陸氏曰見衛湜集說。賛大行曰圭。公九寸。侯伯七寸。子〉 〈男五寸。愽三寸。厚半寸。刻上左右各寸半。玊也。藻三寸六等。 釋長三尺。下。廣二尺。上廣一尺。會去上五寸。紕以爵韋六寸。不至下五寸。純以素。紃〉 〈以五采。 大白冠緇布之冠皆不蕤。委武玄縞而后蕤。 大夫冕而𥙊於公。弁而𥙊於已。士弁而𥙊於公。冠而𥙊於已。士弁而親迎。然則士弁而𥙊〉 〈於已可也。 女雖未許嫁。年二十而笄。禮之。婦人執其禮。燕則鬈首。 納幣一束。束五兩兩五尋。 婦見舅姑。兄弟姑姊妹皆立于堂下。西面。北上。〉 〈是見已。見諸父各就其寢。 諸侯出夫人。夫人比至於其國以夫人之禮行。至以夫人入。使者將命曰。寡君不敏。不能從而事社稷宗廟。使使臣某〉 〈敢告於執事。主人對曰。寡君固前辭不教矣。寡君敢不敬須以俟命。有司官陳器皿。主人有司亦官受之。妻出。夫使人致之曰。某不敏。不能從而共〉 〈柒盛。使某也敢告於侍者。主人對曰。某之子不肖不敢辟誅。敢不敬須以俟命。使者退。主人拜送之。如舅在則稱舅。舅没則稱兄。無兄則稱夫。主人〉 〈之辭曰。某之子不肖。如姑姊妹亦皆稱之。 夫人之不命於天子。自魯昭公始也。 凡婦人從其夫之爵位。 孟獻子曰。正月日至。可以有事於上〉 〈帝。七月日至。可以有事於祖。七月而禘。獻子爲之也。 魯之郊上帝。亦但得郊於建寅之月禘則用建已之月。獻子二言皆非。魯之郊禘本非禮。獻〉 〈子欲移其𥙊月則失禮逾甚矣。山陰陸氏曰僖公蓋𠹉用七月禘于大廟也。 子貢觀於蜡。孔子曰賜也樂乎。對曰一國之人皆若狂。賜未知其樂〉 〈也。子曰百日之蜡。一日之澤。非爾所知也。張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張。文武弗爲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也。 孔子曰。凶年則秉駑馬。祀以下〉 〈特。 孔子曰。管仲鏤簋而朱紘。旅樹而反坫。山節而藻棁賢大夫也。而難爲上也。晏平仲祀其先人。豚肩不掩豆。賢大夫也。而難爲下也。君子上不〉 〈僣上。下不逼下。 孔子曰。吾食於少施氏而飽。少施氏養我以禮。吾𥙊作而辭曰。䟽食不足𥙊也。吾飱作而辭曰。䟽。食也不敢以傷吾子。 廐焚孔〉 〈子拜鄉人爲火来者。拜之。士壹。大夫再。亦相弔之道也。士壹。大夫再。言士来者壹拜以謝之。大夫来者再拜以謝之也。 哀公問子羔曰。子之食奚〉 〈當。對曰。文公之下執事也。 過而舉君之諱則起。與君之諱同則稱字。内亂不與焉。外患不辟也。 内亂不。與焉。謂亂之輕小者爾爲亂者於己〉 〈有兄弟之親則誅之逐之有當國政者在己以親親之恩不與聞其事可也。若亂之重且大者。管叔啓武庚而叛周。則周公以弟誅其兄。石厚輔州〉 〈吁而殺君。則石碏以父殺其子。豈得不與乎。 君子有三患。未之聞患弗得聞也。旣聞之患弗得學也。旣學之患弗能行也。君子有五耻。居其位無〉 〈其言。君子恥之。有其言無其行。君子恥之。既得之而又失之。君子恥之。地有餘而民不足。君子恥之。衆寡均而倍焉。君子恥之。 得學得行猶㓜而〉 〈學之之學。壯而欲行之行。行謂見用於時。得行其學也。非行而至之行。旣得之而又失之。按論語言雖得之。必失之。此以學言也。又言旣得之。患失〉 〈之。此以位言也。大學言得衆得國。失衆失國。孟子言得其民。得其心。失其民。失其心。此以土地人民言也。此下言地有餘而民不足衆寡均而倍焉〉 〈則此句亦是以土地人民言。孟子所謂廣土衆民。君子欲之是也。三患之君子。兼該無位有位之人。五恥之君子。兼該北面之臣。南面之君。 右附〉 〈記雜事雜辭凡二十節。鄭氏曰見前注。孔氏曰見前䟽。山陰陸氏長樂陳氏馬氏方氏吕氏張子曰見衛湜集說。鶴山渠陽雜抄雜記上朝夕哭不〉 〈惟。 鄭注緣孝之心欲見𣩵肂也。既出則施其。鬼神尚幽闇也。陸釋字林户臘反。閉同。纂文云古闔字。玊篇羌據公答二反。閉也。正義曰。鄭此〉 〈注會儀禮注也。則是褰舉之名。初哭則褰舉。事畢則施下之。 案義䟽與注釋意異。肩吾云與合同。 免䘮之外行於道路。見似目瞿。聞名心瞿。〉 〈弔死而問疾。顔色戚容必有異於人也。 案此亦是真知實見。 大夫。爲其父母兄弟之未爲大夫者之䘮服如士服鄭氏曰大夫䘮禮逸。與士異〉 〈者未得而聞也。齊晏桓子卒。晏嬰麤衰云云其老曰非大夫之禮也。曰惟卿爲大夫云云士與爲父服異者有麤斬枕草矣。云云王肅難鄭說云䘮〉 〈禮自天子以下無等。云云平仲之言惟卿爲大夫。謂諸侯之卿當天子之大夫。非謙辭也。〉 永樂大典卷之七千四百五十八 皇 録 總 校 官 侍 郎 〈臣 髙 拱〉 學 士 〈臣 陳以勤〉 分 校 官 編 修 〈臣 陶大臨〉 寫 書 官 序 班 〈臣 楊宗傅〉 圖 點 監 生 〈臣 徐 浩〉 〈臣 曲成學〉 |
梦远书城(guxuo.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