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类书 > 永乐大典 | 上页 下页 |
卷一万四千三百八十四 冀 |
|
永乐大典卷之一万四千三百八十四 〈四霁〉 冀〈洪武正韵吉诣切。说文北方也。徐曰。北方之州也。尔雅两河间曰冀州。五代改大名府。又秦巨鹿郡地。魏置北冀州。又姓。又欲也。许慎说文冀。从北〉 〈异声。几利切。刘熈释名冀州。亦取地以为名也。其地有险有易。帝王所都。乱则冀治。弱则冀强。荒则冀丰也。陆法言广韵冀。九州名。冀。上同。见经典〉 〈省。孙愐唐韵居致切。北方州名。故从北。唐玄度九经字様冀。冀北方州也。尧所都。异于余州。故从北从异。上说文。下隶省。徐锴通释讫示反。宋重修〉 〈广韵续汉书安平国。故信都郡。光武师蓟。南行太守任光开出迎。今州城是。又姓。左传晋大夫冀芮。丁度集韵州名张有复古编冀别作冀。非。毛晃〉 〈礼部韵略望也。亦作冀几。戴侗六书故冀。北方州也。借为冀望之冀。与觊通。欧阳德隆押韵释疑左传见冀缺耨。注冀。晋邑也。然其字从两点。韵上〉 〈无。梁冀同。郭守正紫云韵汉梁冀。晋陈頵。与王导书。中兴可冀。郭子仪传。中兴之功。日月可冀。又此冀字广韵云字本作冀。经典省。作冀。押者当依〉 〈韵押。此是此冀字。郑之秀精明韵地名。释行均龙龛手鉴冀。俗。冀。正。又托也。杨桓六书统见母。。统声。冀。隶。。讹。熊忠韵会举要角清音。周魏州。唐〉 〈改冀州。舜以南北阔大。分卫以西为并州。燕以北为幽州。字潫博义吉器切。赵谦声音文字通冀见意切。又强直貌。又狠也。作懻。非。汉地志赵俗懻〉 〈忮。薛瓒曰。今北土谓强直为懻中俗。字。韵会定正字切见计。见经坚冀。〉 兾〈洪武正韵吉诣篆切禹贡作冀州书〉〈父辛旅彝〉〈冀师季敦〉〈绛碧落文〉〈唐古韵〉〈泽碧落文〉 〈贝丘长碑〉〈古尚书〉〈冀师舟〉〈冀卣并杜从古集篆古文韵海〉〈徐铉篆韵〉〈六书统〉 〈并钟鼎文隶六书统书〉〈王纯碑〉〈夏承〉 {{双行注文|碑〈刘衡碑并洪迈汉隶分韵〉〈张纳碑〉〈杨淮碑并真汉隶字源书〉〈钟繇〉〈苏轼〉 〈行书〉〈王羲之〉〈王献之〉〈王涣之〉〈柳公权〉〈苏草轼书〉 〈王廙〉〈王洽〉〈何氏〉〈并张锦溪〉〈鲜于枢〉 中冀〈罗泌路史后纪太吴氏衰。共工惟始作乱。滔洪水以祸天下。隳天纲。绝地纪。覆中冀。振〉迎嚣归 冀〈东汉书隗嚣传。王元入蜀求救。嚣奔西城数月。王元行巡周宗。将蜀救兵五千余人。乘高卒。至。皷噪大呼曰。百万之众方至。汉军大惊。未〉 〈及城陈。元等决围。殊死战。遂得入城。迎嚣归冀。〉复置冀州〈太平御覧魏志曰。太祖拔邺。领冀州牧。或说太祖。宜复古〉 〈置九州。冀州所制者广。天下服矣。太祖将从之。笋或曰。若是。则冀州当得河东。冯翊。扶风。西河。幽并之地。所夺者众。今分冀州。将皆动心。一旦生变。〉 〈天下未易图也。公从之。〉杀龙祭冀州〈晏元献公类要女娲杀黑龙以祭。淮南子曰。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 〈裂。于是女娲杀黑龙以祭冀州。〉冀都风水〈朱子语类冀都正是天地中间。好个风水。山脉从云中发来。云中正高脊〉 〈处。自脊以西之水。则西流入于龙门西河。自脊以东之水。则东流入于海。前面一条黄河环绕。右畔是华山耸立。为虎。自华未至中为嵩山。是为前〉 〈案。遂过去为泰山耸于左。是为龙。淮南诸山。是第二重案。江南诸山。及五岭又为第三四重案。〉 冀州〈书禹贡冀州。注冀州。帝都之地。三面距河。兖河之西。雍河之东豫河之北。周礼职方。河内曰冀州是也。八州皆言疆界。而冀不〉 〈言者。以余州所至可见。晁氏曰。亦所以尊京师。示王者无外之意。既载壶口。注经始治之谓之载。壶口。山名。汉地志。在河东郡北屈县东南。今隰州〉 〈吉乡县也。今按既载云者。冀州帝都之地。禹受命治水所始。在所当先经始壶口等处以杀河势。故曰既载。然禹治水施功之序。则皆自下流始。故〉 〈次兖。次青。次徐。次杨。次𠛼。次豫。次梁。次雍。兖最下故所先。雍最高故独后。禹言予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即其用工之本未。先决九川之水以〉 〈距海。则水之大者有所归。又浚畎浍以距川。则水之小者有所泄。皆自下流以疏杀其势。读禹贡之书。求禹功之序。当于此详之。仁山金氏曰。凡禹〉 〈贡所书之山。多是即山以名其地。非谓独治其山也。治梁及岐。注梁岐。皆冀州山。梁山。吕梁山也。在今石州离石县东北。尔雅云。梁山晋望。即冀州〉 〈吕梁也。吕不韦曰。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又春秋梁山崩。左氏榖梁皆以为晋山。则亦指吕梁矣。郦道元谓吕梁之石崇竦。河流激荡。〉 〈震动天地。比禹既事壶口。乃即治梁岐山。在今汾州介休县狐岐之山。胜水所出。东北流注于汾。郦道元云后魏于狐岐置六壁。防离石诸胡因为〉 〈大镇。今六壁城在胜水之侧。实古河径之险厄。二山河水所经。治之所以开河道也。先儒以为雍州梁岐者非是。曾氏曰。禹于壶口之西关孟门。而〉 〈始事于壶口。于梁山之北辟龙门。而纵事于梁山。吕氏曰。此禹最用功处。故首及之。既修太原。至于岳阳。注修。因鲧之功而修之也。广平曰太原。今〉 〈河东路太原府也。岳。太岳也。周职方冀州其山镇曰霍山。地志谓霍太山即太岳。在河东郡彘县东。今晋州霍邑也。山南曰阳。即今岳阳县地也。尧〉 〈之所都。杨子云冀州箴曰。岳阳是都是也。盖汾水出于太原。经于太岳。东入于河。北刖导汾水也。朱子曰。从太原至岳阳。皆修之也。他所举山川。皆〉 〈光地后绩者。睹成功而言也。壶口梁岐太原。先绩后地者。本用功之始而言也。岂治之有难易欤。覃怀底绩。至于衡漳。注覃怀。地名。地志河内郡有〉 〈怀县。今怀州也。曾氏曰。覃怀。平地也。当在孟津之东。太行之西。涞水出乎其西。淇水出乎其东。方洪水怀山襄陵之时。而平地致功为难。故曰底绩。〉 〈衡湋。水名。衡。古横字。地志漳水二。一出上党沾县大黾谷。今平定军乐平县少山也。名为清漳。一出上党长子县发鸠山。名为浊漳。郑道元谓之衡〉 〈水。又谓之横水。东至邺合清漳。东北至阜城入北河。邺今潞州涉县也。阜城。今定远军东光县也。又按桑钦云二漳异源。而下流相合。同归于海。唐〉 〈人亦言漳水能独达于海。请以为渎。而不云入河者。盖禹之导河自洚水大陆至碣石入于海。本随西山下东北去。周定王五年。河徒砱砾。则渐迁〉 〈而东。汉初。漳犹入河。其后河徙日东。而取漳水益远。至钦时。河自大伾而下已非故道。而漳自入海矣。故钦与唐人所言者如此。厥土惟白壤。注汉〉 〈孔氏曰。无块曰瑰。颜氏曰。柔土曰壤。夏氏曰周官大司徒辨十有二壤之物。而知其种以教榢穑树艺。以土均之法辨五物九等。制天下之他征。则〉 〈夹教民树艺。与因地制贡。固不可不先于辨土也。然辨土之宜有二。白以辨其色。壤以辨其性也。盖草人粪壤之法。驿刚用牛。赤缇用羊。贲壤用麋。〉 〈渴泽有鹿。粪治田畴。各固色性而辨其所当用也。曾氏曰。冀州之土岂皆白壤。云然者。土会之法从其多者论也。陈大猷曰。白言色。壤言质。水患退〉 〈而后土性复。色质辨。始可兴地利。定赋法也。厥赋惟上上错。厥田为中中。注赋。田所出榖米兵车之类。错。杂也。赋第一等。而错出第二等也。田第五〉 〈等也。赋高于田四等者。地广而人稠也。林氏曰。冀州先赋后田者。冀。王戴之地。天子所自治。并于场圃园田添林之类而征之。如周官载师所载赋。〉 〈非尽出于田也。故以赋属于厥土之下。余州皆田之赋也。故先田而后赋。又按九州九等之赋。皆每州岁入总数。以九州多寡相较而为九等。非以〉 〈是等田而责其出是等赋也。冀独不言贡篚者。冀天子封内之地。无所事于贡篚也。来子曰。常出者为正。间出者为错。错在上上之下。则间出第二〉 〈等也。恒卫既从。大陆既作。注恒卫。二水名。恒水。地志出常山郡上曲阳县。恒山北谷。在今定州曲阳县西北恒山也。东入水。薛氏曰。东流合水。〉 〈至瀛州高阳县入易水。晁氏曰。今之恒水。西南流至真定府行唐县。东流入于滋水。又南流入于衡水。非古径矣。卫水。地志出常山郡灵寿县东北。〉 〈即今真定府灵寿县也。东入滹沱河。薛氏曰。东北合滹沱河。遇信安军。入易水。从。从其道也。孙炎曰。大陆巨鹿北广河泽。河所经也。程氏曰。巨鹿去〉 〈古河绝远。河未尝径邢。以行巨鹿之广阿。非是。按尔雅。高平曰陆。大陆云者。四无山阜。旷然平地。盖禹河自澶相以北。皆行西北之麓。故斑马王横〉 〈皆谓载之高地。则古河之在贝冀。以及枯浲之南。率皆穿西山踵趾以行。及其已遇信洚之北。则西山势断。旷然四平。盖以此地谓之大陆。乃与下〉 〈文北至大陆者合。故隋改赵之昭庆以为大陆县。唐又割鹿城置陆浑县。皆疑巨鹿之大陆不与河应。而亦求之向北之地。杜佑。李言甫。以为邢。赵。〉 〈深。三州为大陆者得之。作者言可耕治。水患既息。而平地之广衍者亦可耕治也。恒卫水小而地远。大陆地平而近河。故其成功在于田贼之后。吕〉 〈氏曰。言水土平于田赋之前者。其害大。当先治也。言于田赋之后者。其害小。徐治之也。岛夷皮服。注海曲曰岛。海岛之夷以皮服来贡也。夹右碣石〉 〈入于河。注碣石。地志在北平郡骊城县西南河口之地。今平州之南也。冀州北方贡赋之来。自北海入河。南向西转。而碣石在其右转屈之间。故曰〉 〈夹右也。程氏曰。冀为帝都。东西南三面距河。他州贡赋皆以达河为至。故此三方亦不必书。而其北境则汉辽东。西右北平渔阳上谷之地。其水如〉 〈辽。濡。滹。易。皆中高。不与河通。故必自北海。然后能达河也。又按郡道元言骊城棿海。有石如甬道数十里。当山顶有大石如柱形。韦昭以为碣石。其〉 〈山昔在河口海滨。故以志其入贡河道。历世既久。为水所渐沦入于海。已去岸五百余里矣。战国策以碣在常山郡。九门县者恐名偶同。而郑氏以〉 〈为九门无此山也。苏氏曰。夹。挟也。自海入河。逆流而西。右顾碣石。如在挟掖也。薛季宣地理丛考禹敷土。随山刊木。止入于河。禹治水在唐虞间。舜〉 〈肇十有二州之后。而禹贡为夏书者。治水之后。十二州复为九。故虞书九共。州自为篇。其平贡以别九州。皆禹之事而舜无与也。孔氏传谓禹以是〉 〈王。故禹贡为夏书。考之于序。盖夏史追记禹迹。书其任土作贡之本米。自为夏书之首。非如诸儒之说为孔子迁其篇第也。敷土。行水也。禹之行水。〉 〈先有规模。随山刊木以通其道。定高山大川以导其流。敷土之事。规模先定者如此。冀州不言疆界所至。王都所在。以四境见之也。水之患无大于〉 〈河患。冀州东兖。南豫。西雍。三面临河。碣石又河下流。且其地在京圻。敷土固所先也。壶口山在今慈州吉乡县。梁山在同州韩城县。而干州好畤县〉 〈亦有梁山在邠岐间。非禹贡之梁山也。岐山在凤翔岐山县。太原春秋亦曰。大卤在太原榆次县。岳。即霍泰山也。今晋州有岳阳县在岳山南。军怀。〉 〈古河内地。今为怀州武陟县。浊漳水出潞州长子县。东至磁州武安县入清漳。清漳出平定军乐平县。合呼沱易水。东北至沧州清池县入海。清漳。〉 〈即衡水也。恒水出中山曲阳县。东流合𣻎水。至瀛州高阳县入易。卫水出真灵寿县。东北合呼沱过信安军入阳。大陆地在河北。河道未改。诸水〉 〈皆入河也。岛夷。海上诸夷濊貊肃慎之属。碣石在平州石城县。梁山在河上。岐山在渭上。禹平冀州水患。先治壶口。道梁岐水道。则冀州上游水患〉 〈已去。复定太原垂阳诸川。而覃怀以东。衡漳以西。因可致功。土色既辨。种祖有宜。而赋税为可作矣。白壤。白土也。白土最肥。赋上上错。杂出第一第〉 〈二等赋。厥田中中。地高下适中也。都畿有赋而无贡。先赋而后田者。贡者诸侯之贡。圻内固无之矣。京师者用取诸圻内。冀州赋税不一而足。非若〉 〈圻外之赋。专以田为准也。赋上上错。而田中中者。地之肥瘠。不系乎曰之高下。高下以施地力之政。赋税视肥瘠尔。恒卫治。而大陆之地可以耕作。〉 〈记于田赋之后者。冀州河患为大。二水以余力治之也。岛夷以皮为服之国朱王之道。由碣石之道循海入河。至于冀州云。夹右者。海堧在其左也。〉 〈禹贡冀州而及梁岐之治。互见之尔。传称禹凿孟门。儒者多未之信。夏书既载壶口。不可诬也。尔雅南河间曰冀州。郭璞注。自东河至西河。邢昺疏〉 〈释曰。图礼职方氏云。河内曰冀州。禹贡不说境界。孔安国云。此州帝都不说境分。以余州所至即可知。以其禹贡兖州云济河自东河以东也。豫州〉 〈云荆河自南河以南也。雍州云西河自西河以西也。明东河之西。西河之东。南河之北。是冀州之境也。言东河。西河。南河者。皆据帝都冀州而言也。〉 〈按禹贡。导河自积石龙门南流谓之西河。至于毕阴折而东经底柱孟津间洛汭皆东流。谓之南河。至于大伾折而北流周峰水至于大陆。又北播〉 〈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谓之束河。此惟云两河者从可知。李巡曰。两河间其气清。厥性相近。故曰冀。冀。近也。春秋本末冀。今平阳府蒲州有冀亭。〉 〈僖公传二年。周惠王十九年。春。晋献荀息请以屈产之乘。与垂棘之璧。假道于虞以伐虢。荀息。荀叔也。届地生良马。垂棘出美玉。故以为名。四马曰〉 〈乘。自晋适虢。道出于虞。故借道。曰。冀为不道。入自颠軨。伐鄍三门。前年冀伐虞至鄍。鄍。虞邑。河东大阳县东北有颠軨阪。冀之既病则亦唯君故。言〉 〈虞报伐冥使病。将欲假道。故称虞强以说其心。冀。国名。平阳皮氏县东北有冀亭。軨。贵零。文献通考春秋时可考者。二十三国。晋卫邢魏〉 〈霍耿北燕邘杨冀郇尹鼓肥黎潞阳共鲜虞赤狄无终山戎秦时为郡十三巨鹿郡。邯郸郡。〉 〈太原郡。上党郡。河东郡。三川郡。北境雁门郡。辽西郡。右北平郡。渔阳郡。上谷郡。代郡。云中郡。西汉书地理志河内曰冀〉 〈州。其山镇曰霍山。颜师古注在平阳永安县东北。其泽薮曰杨纡。颜师古注尔雅曰。秦有杨纡。而此以为冀州。未详其义。及所在。其川漳。其浸汾潞。〉 〈颜师古注漳水出上党长子。汾水出汾阳北山。潞出归德。其利松柏。其民五男三女。其畜宜牛羊。其榖宜黍稷。〉 〈续后汉书冀州。十一郡。汉九。魏二。冀州。禹贡河内之域。建安十七年。曹操自领州牧。割河内之荡阴。朝歌。林卢。东郡卫国。顿丘东武阳。发干巨〉 〈鹿之瘿陶曲阳南和。广平之广平任城。赵国之襄国。邯郸易阳。以益魏郡。十八年。分魏郡为东西部。置左右都尉。曹丕篡代。以魏郡东部为阳平。西〉 〈部为广平云。魏郡。汉置。县八。邺。长乐。魏。斥丘。安阳。荡阴。内黄。〉 〈黎阳。巨鹿郡。汉置。县二。廮陶。巨鹿。〉 〈广平郡。魏置。县十五。广平。邯郸。易阳。武安。涉。襄国。南和。任。曲梁。列人。肥乡。临水。广年。斥漳。〉 〈平恩。阳平郡。魏置。县七。元城。馆陶。清泉。发干。束武阳。阳平。〉 〈乐平。赵国。汉置。县九。房子。元氏。平棘。高邑。中丘。柏人。〉 〈平乡。下曲阳。鄥。常山国。汉置。县八。真定。石邑。井陉。上曲阳。蒲吾。南行唐。〉 〈党寿。九门。中山国。汉置。县八。卢奴。魏昌。新市。安喜。蒲阴。望都。〉 〈唐。北平。安平国。汉置。县十二。信都。下博。武邑。武遂。观津。扶柳。〉 〈广宗。经。安平。饶阳。南深泽。安国。勃海郡。汉置。县十四。南皮。东光。浮阳。饶安。高城。〉 〈重合。东安陵。蓨。广川。阜城。东平舒。文安。章武。东州。〉 〈河间国。汉置。县十。乐城。武垣。郑。易城。中水。成平。博陆。高阳。北新城。蠡吾。〉 〈清河国。汉置。县六。清河。东武城。绎幕。具丘。灵。鄃。文献通考汉时为郡国二十四。县三百七十三。〉 〈恒山郡十八县。元氏。石邑。桑中。灵寿。蒲吾。上曲阳。九门。井陉。房子。中丘。封斯。关。平棘。鄗。乐阳。〉 〈平台。都卿。南行唐。魏郡十八县。邺。馆陶。斥丘。沙。内黄。清渊。魏。〉 〈繁阳。元城。梁期。黎阳。即裴。武始。邯会。阴安。平恩。邯沟。武安。〉 〈巨鹿郡二十县。巨鹿。南蛮。广阿。象氏。廮陶。宋子。杨氏。临平。下曲阳。贳。郥。新市。堂阳。安定。敬武。〉 〈历乡。乐信。武陶。栢乡。安乡。赵国四县。邯郸。易阳。栢人。襄国。〉 〈真定国四县。真定。藁城。肥累。绵曼。河间国四县。乐城。侯井。武隧。弓高。〉 〈广平国十六县。广平。张。朝平。南和。列人。斥章。任。曲周。南曲。曲梁。广乡。平利。平乡。阳台。广年。〉 〈城卿。中山国十四县。卢奴。北平。北新城。唐。深泽。苦陉。安国。〉 〈曲逆。望都。新市。新处。母极。陆成。安险。河内郡十八县。怀。汲。武德。波。山阳。河阳。州。〉 〈共。平皋。朝歌。修武。温。野王。获嘉。轵。沁水。隆虑。荡阴。〉 〈信都国十七县。信都。历。扶柳。辟阳。南宫。下博。武邑。观津。高堤。广川。乐乡。平堤。桃。西梁。昌成。〉 〈东吕。修。太原郡二十一县。晋阳。葰人。界休。榆次。中都。丁离。兹氏。〉 〈狼孟。邬。孟。平陶。汾阳。京陵。阳曲。大陵。原平。祁。上艾。虑虎。阳邑。广武。〉 〈广阳国四县。蓟。方城。广阳。阴卿。涿郡二十九县。涿。遒。榖丘。故安。南深泽。范阳。蠡吾。〉 〈容城。易。广望。郑。高阳。州卿。安宁。樊舆。成。良卿。利卿。临卿。益昌。阳卿。西卿。饶阳。〉 〈中水。武垣。阿陵。阿武。高郭。新昌。上党郡十四县。长子。屯留。余吾。铜鍉。沾。𣵀氏。襄垣。〉 〈壶关。泫氏。高都。潞。猗氏。阳阿。榖远。河东郡二十四县。安邑。大阳。猗氏。解。蒲坂。河北。〉 〈左邑。汾阴。闻喜。濩泽。端氏。临汾。垣。皮氏。长修。平阳。襄陵。彘。杨。北屈。蒲子。绛。〉 〈狐讘。骐。西河郡三十六县。富昌。驺虞。鹄泽。平定。美稷。中阳。〉 〈乐街。徒经。皋狼。大成。广田。圜阴。益阑。平周。鸿门。蔺。宣武。千章。增山。圜阳。广衍。武车。〉 〈虎猛。离石。榖罗。饶。方利。博陵。隰成。临水。土军。西都。平陆。阴山。是。盐官。〉 〈雁门郡十四县。善无。沃阳。繁峙。中陵。阴馆。楼烦。武州。湟陶。剧阳。崞。平城。埓。马邑。强阴。〉 〈代郡十八县。桑干。道人。当城。高析。马城。班氏。延陵。狝氏。广昌。且如。平邑。阳原。东安阳。参合。平舒。〉 〈代。灵丘。卤城。云中都十一县。云中。咸阳。陶陵。桢陵。犊和。沙陵。〉 〈原阳。河南。北舆。武泉。阳寿。定襄郡十二县。成乐。桐过。都武。武进。襄阴。武皋。骆。〉 〈安陶。武城。武安。定襄。复陆。上谷郡十五县。沮阳。泉上。潘。军都。居庸。雊瞀。夷舆。〉 〈下落。昌平。广宁。涿鹿。且居。茹。女祁。宁。渔阳郡十二县。渔阳。狐奴。路。雍奴。泉州。平谷。安乐。〉 〈厗奚。犷平。要阳。白檀。滑盐。右北平郡十六县。十刚。无终。石城。延陵。俊靡。薋。〉 〈徐无。聚阳。土垠。白狼。夕阳。昌城。骊成。广成。字。平明。〉 〈辽西郡十四县。且虑。海阳。新安平。柳城。令支。肥如。宾从。交黎。阳乐。狐苏。徒河。又成。临渝。絫。〉 〈晋书地理志冀州。按禹贡周礼并为河内之地。舜置十二牧。则其一也。春秋元命包云昴毕散为冀州分。为赵国。其地有险有易。帝王所都。乱则冀〉 〈安。弱则冀强。荒则冀丰。舜以冀州南北阔大。分卫以西为并州。燕以北为幽州。周人因焉。及汉武置十三州。以其地依旧名为冀州。历后汉至晋不〉 〈改。州统郡国十三。县八十二。户三十万六千。赵国。汉置统县九。户四万二千。房子。元氏。平棘。高邑。公国相。〉 〈中丘。相人。平乡。下曲阳。故皷子国。鄥。巨鹿国。秦置统县二。户一万四千。廮陶。巨鹿〉 〈安平国。汉置统县八。户二万一千。信都。下慱。武邑。武遂。观津。侯相。扶柳。广宗。侯相。经。〉 〈平原国。汉置统县九。户三万一千。平原。高唐。荏平。慱平。聊城。安德。西平。昌。般鬲。〉 〈乐陵国。汉置统县五。户三万三千。厌次。阳信。漯沃。新乐。乐陵。有都尉居。〉 〈勃海郡。汉置统县十。户四万。南皮。东光。浮阳。饶安。高城。重合。东安。陵蓨。广川。侯相阜城。〉 〈章武国。泰始元年置统县四。户。一万三千。东平舒。文安。章武。束州。〉 〈河间国。汉置统县六。户二万七千。乐城。侯相武垣。鄚。侯相易城。中水。成平。〉 〈高阳国。泰始元年置统县四。户七千。慱陆。高阳。北新城。侯相蠡吾。慱陵国。汉置统县四。户一万。安平。饶阳。南深泽。安国。〉 〈清河国。汉置统县六。户二万二千。清河。东武城。绎募。侯相贝丘。灵。鄃。〉 〈中山国。汉置统县八。户三万二十。卢奴。魏昌。新市。安喜。蒲阴。望都。唐。北平。〉 〈常山郡。汉置统县八。户二万四千。真定。石邑。井陉。上曲阳。恒山在县西北有版号飞狐口。蒲吾。南行唐。灵寿。九门。侯相〉 〈惠帝之后。冀州沦没于石勒。勒以太兴二年僭号于襄。国称赵。后为慕容隽所灭。慕容氏又为符坚所灭。孝武太元八年坚败。其地人慕容垂。垂僭〉 〈号于中山。是为后燕。后燕卒灭于魏。杨正衡音义鄥。口尧反。廮陶。上婴井反。下音遥。荏平。仕疑反。厌次。三琰反。漯。他合反。蓨。音调。蠡。音礼。鄃。式朱反。〉 〈陉。音刑。文献通考晋时为郡国二十九。县一百九十五。〉 〈安平国八县。信都。下慱。武邑。武遂。观津。扶柳。广宗。经赵国九县。房子。元氏。平棘。高邑。中丘。栢人。平乡。〉 〈邬。下曲阳。巨鹿国二县。廮陶。巨鹿。〉 〈章武国四县。东平舒。文安。章武。束州。顿丘郡四县。顿丘。繁阳。阴安。卫。〉 〈魏郡八县。邺。长乐。魏。斥丘。安阳。荡阴。内黄。黎阳。〉 〈汲郡六县。汲。朝歌。共。林虑。获嘉。修武。河内郡九县。野州。怀。平皋。河阳。沁水。轵。〉 〈山阳。温。慱陵国四县。安平。饶阳。安国。南深泽。〉 〈常山郡八县。真定。石邑。灵寿。上曲阳。蒲吾。井陉。九门。南行唐。〉 〈河间国六县。乐城。武垣。成平。易成。中水。鄚。中山国八县。卢奴。魏昌。新市。安喜。蒲阴。望都。唐。北平。〉 〈乐平郡五县。沾。上艾。寿阳。轑阳。乐平。大原国十三县。潞阳。阳曲。榆次。于离。盂。狼孟。阳邑。〉 〈大陵。祁。平陶。京陵。中都。邬。上党郡十县。潞。屯留。壶关。长子。泫氏。高都。铜鍉。〉 〈𣵀氏。襄垣。武乡。广平郡十五县。广平。邯郸。易阳。武安。涉。襄国南和。〉 〈任。曲梁。列人。肥乡。临水。广年。斥漳。平恩。河东郡九县。安邑。闻喜。垣。分阳。大阳。猗氏解。〉 〈蒲坂。河北。高阳国四县。慱陆。高阳。北新城。蠡吾。〉 〈平阳郡十二县。平阳。杨。端氏。永安。蒲子。狐讘。襄陵。绛邑。濩泽。临汾。北屈。皮氏。〉 〈雁门郡八县。广武。崞。湟陶。平城。葰人。繁峙。原平。马邑。〉 〈西河国四县。离石。隰城。中阳。介休。代郡四县。代。广昌。平舒。富城。〉 〈新兴郡五县。九原。定襄。云中。广收。晋昌。范阳国八县。涿。良乡。方城。长乡。遒。故安。范阳。〉 〈容城。北平郡四县。徐无。土垠。俊靡。无渗。〉 〈燕国十县。蓟。安次。昌平。军都。广阳。潞。安国。泉州。雍奴。弧奴。〉 〈广宁郡三县。下洛。涿鹿。番。辽西郡三县。阳乐。肥如海阳。〉 〈上谷郡二县。沮阳。居庸。隋书地理志冀州于古。尧之都也。舜分州为十二。冀州析置幽并。其于天〉 〈文自胃七度。至毕十一度。为大梁。属冀州。自尾十度。至斗十一度。为析木。属幽州。自危十六度。至奎四度。为娵訾。属并州。自柳九度。至张十六度。为〉 〈鹑火。属三河。则河内河东也。准之星次本皆冀州之域。帝居所在。故其界尤大。至夏废。幽并入焉。得唐之旧矣。信都清河河间慱陵恒山赵郡武安〉 〈襄国。其俗颇同。人性多敦厚。务在农桑。好尚儒学。而伤于遟重。前代称冀幽之士钝如锥。盖取此焉。俗重气侠。好结朋党。其相赴死生。亦出于仁义。〉 〈故班志述其土风。悲歌忼慨。椎剽掘蒙。亦自古之所患焉。前谚云仕官不偶。遇冀部实弊此也。魏郡邺都所在。浮巧成俗。雕刻之工特云精妙。士女〉 〈被服咸以奢丽相高。其性所尚习。得京洛之风矣。语曰。魏郡清河。天公无奈何。斯皆轻校所致。汲郡河内。得殷之故壤。考之旧说。有纣之余教。汲又〉 〈卫地。习仲由之勇。故汉之官人得以便宜从事。其多行杀戮。本以此焉。今风俗颇移。皆向于礼矣。长平上党人多重农桑。性尤朴直。盖少轻诈。河东〉 〈绛郡文城临汾龙泉西河。土地沃少瘠多。是以伤于俭啬。其俗刚强。亦风气然乎。太原山川重复。实一都之会。本虽后齐别都。八物殷阜。然不甚机〉 〈巧。俗与上党颇同。人性劲悍。习于戎马。离石雁门马邑定襄楼烦涿郡上谷渔阳北平安乐辽西。皆连接边郡。习尚与太原同俗。故自古言勇侠者。〉 〈皆椎幽并云。然涿郡太原自前代已来。皆多文雅之士。虽俱曰边郡。然风教不为比也。〉 〈文献通考隋时为郡三十。县二百丹七。常山郡八县。真定。行唐。石邑。滋阳。九门。井陉。房山。〉 〈灵寿。长平郡六县。丹川。沁水。端氏。濩泽。高平。陵川。〉 〈魏郡十一县。安阳。邺。临漳。成安。泉。尧城。洹水。滏阳。临水。林虑。临淇。〉 〈汲郡八县。卫。汲。隋兴。黎阳。内黄。汤阴。临河。澶水。〉 〈文成郡四县。吉昌。文成。伍城。昌宁。临分郡七县。临汾。襄陵。冀氏。杨。霍邑。汾西。岳阳。〉 〈龙泉郡五县。隰川。永和。楼山。石楼。蒲。西河郡六县。隰城。介休。永安。平遥。灵石。绵上。〉 〈离石郡五县。离石。修化。定胡。平夷。太和。雁门郡五县。雁门。繁峙。灵丘五台。崞。〉 〈马邑郡四县。善阳。神武。云内。开阳。楼烦郡三县。静乐。临泉。秀容。〉 〈定襄郡一县。大利。太原郡十五县。晋阳。太原。交城。汾阳。文水。祁。寿阳。〉 〈榆次。太谷乐平。和顺。辽山。平城。石艾。孟。襄国郡七县。龙冈。南和。平乡。沙河。巨鹿。内丘。栢仁。〉 〈武安郡八县。永年。肥乡。清漳。平恩。洺水。武安。邯郸。临洺。〉 〈河东郡十县。河东。桑泉。汾阴。龙门。芮城。夏。河北。猗氏。虞乡。安邑。〉 〈绛郡八县。正平。冀城。绛。曲沃。稷山。闻喜。太平。垣。安乐郡二县。燕乐。宻云。〉 〈慱陵郡十县。鲜虞。北平。唐。恒阳。新乐。隋昌。母极。义丰。深泽。安平。〉 〈河内郡十县。河内。温。济源。河阳。安昌。王屋。获嘉。新乡。修武。共城。〉 〈河间郡十三县。河间。文安。乐寿。束城。景城。高阳。饶阳。慱野。清苑。长卢。平舒。曾城。郑。〉 〈信都郡十二县长乐。堂阳。衡水。枣强。武邑。武强。南宫。斌强。鹿城。下慱。蓚。阜城。〉 〈赵郡十一县。平棘。高邑。赞皇。元氏。廮陶。栾城。大陆。栢乡。房子。藁城。鼓城。〉 〈上党郡十县。上党。长子。潞城。屯留。襄垣。黎城。涉。乡。铜鍉。沁源。〉 〈涿郡九县。蓟。良乡。安次。涿。固安。潞。雍奴。昌平。怀戎。〉 〈上谷郡六县。易。渗水。遒。遂城。永乐。飞狐。辽西郡一县。柳城。〉 〈北平郡一县。卢龙。渔阳郡一县。无终。〉 〈杜佑通典右冀州禹贡曰。冀州既载。载。始也。冀州尧都。故禹理水自此而始也。以唐虞之都不言封略。余州所至。即是其境矣。壶口雷首。至于太岳。〉 〈壶口山在今文城郡吉昌县。太岳在今平阳郡霍邑县。即霍山也。雷首在今河东郡河东县。北山凡有八名。即历山。首阳山。薄山。襄山。甘枣山。中条〉 〈山。梁猪山。独山等名是也。既修太原。至于岳阳。太原。今太原府。岳阳。即霍山也。亦曰太岳。覃怀底绩。至于衡章。覃怀。近河地名。今河内郡也底。致也。〉 〈绩。功也。衡章。谓漳水横流而入河。在今广平郡西北肥乡县界也。厥土惟白壤。柔土曰壤。恒卫既从。大陆既作。恒卫。二水名也。恒水出恒山。在今慱〉 〈陵郡恒阳县界。卫水在今常山郡。灵寿县西山所出。大陆泽。郑玄云在巨鹿。此言水徙故道。可以耕作。今赵郡象城县界。岛夷皮服。每曲曰岛。活岛〉 〈夷而衣其皮。夹右碣石入于河。碣石。海边山名。在今北平郡卢龙县也。言禹夹行此山之右。入河逆上也。舜以冀州南北阔大。分卫水为并州。燕以〉 〈北为幽州并置牧。周礼职方曰。河内曰冀州。山曰霍。薮曰杨纡。尔稚云秦有杨纡。而此以为冀州薮。未详其义。及所在也。川曰漳浸曰汾潞。漳水出〉 〈今上党郡长子县界。汾水出今楼烦郄静乐县山。潞水出今宻云郡宻云县也。其利松栢。人五男三女。畜宜牛羊。榖宜黍稷。其地险易。帝王所都。乱〉 〈则冀安。弱则冀强。荒则冀丰。故曰冀州。其在天官昂毕则赵之分野。汉之真定常山中山。涿郡之高陵州乡广半巨鹿。河间渤海之东平舒中邑。又〉 〈安东州成平章武河以北也。南至浮水繁阳内黄斥丘。西有太原定襄云中五原上党皆其分也。今邺郡广平巨鹿信都赵郡常山博陵河间文安〉 〈饶阳高平上党乐平阳城太原定襄云中单于雁门之西南境。楼烦之南境。西河之东境。皆是也。箕则燕之分野。汉之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上谷〉 〈代郡雁门涿郡之易容城范阳北新城故安涿县良乡新昌及渤海之安次皆其分也。今上谷范阳顺义归化归德妫川渔阳宻云北平柳城马邑〉 〈安边雁门之东北境。楼烦之北境。皆是也。兼得秦魏卫之交。汉之西河。今昌化之北境。西河之西境。宜属秦汉之高陵以东尽河内。今河东平阳文〉 〈城大宁昌化之南境。绛郡陕郡之河北地河内之西境。并宜属魏。汉之河南野王朝歌。今河内之东境。汲郡皆宜属卫矣。秦平天下。置郡为巨鹿。今〉 〈常山信都赵郡之东北境。博陵郡之西境。巨鹿之北境。饶阳之南境。兼兖州之域。景城之南境。皆是也。邯郸。今广平邺郡巨鹿之南境。赵郡之西南〉 〈境。皆是也。上谷。今上谷范阳文安河间妫川归化顺义归德饶阳之北境。赵博陵之东境。及兖州之域。景城之北境。皆是也。渔阳。今渔阳宻云郡地〉 〈皆是也。右北平。今北平郡。辽西。今柳城及北平郡之东境。皆是也。河东。今河东绛郡陕郡之北境。平阳大宁文城等郡。皆是也。上党。今上党高平乐〉 〈平阳城等郡。皆是也。太原。今太原西河昌化定襄。及雁门之南境。楼烦等郡地。皆是也。代郡。今安边及马邑之北境。皆是也。雁门。今马邑之南境。雁〉 〈门之北境。皆是也。云中。今云中单于府是也。及三川郡之北境。今河内郡。汉武置十三州。此为冀州。领郡国九。幽州。领郡国十。并州。领郡九。古冀州〉 〈西境。则属司隶。今河东绛郡平阳河内汲郡。后汉并因前代为冀州。理于鄗。鄗今赵郡高邑县。袁绍曹公理邺。邺今郡县。鄗。呼各反。幽州。理蒯。今范〉 〈阳郡县。并州。理晋阳。今太原府。魏并因之。晋置冀州。领郡国十三。理房子。今赵郡县。幽州。领郡国七。理涿。今范阳郡是也。并州。领郡国六。惠帝之后。〉 〈其地沦没于刘元海。石勒。慕容隽。又为符坚所陷。坚败。慕容垂据之。后属后魏。自此分割不可详焉。大唐分置十五部。此为河北道。范阳。汲郡。邺郡。〉 〈广平。饶阳。河间。常山。博陵。信都。赵郡。巨鹿。文安。上谷。北平。宻云。妫川。渔阳。柳城。归德。顺义。归化等郡。河东道。河东绛郡。北平。平阳。太原。上党。西河。高〉 〈平。大宁。昌化。文城。阳城。定襄。乐平。雁门。楼烦。安边。云中。马邑等郡。兼分入都畿。河内郡。关内道。单于。〉 〈河内郡。东至汲郡二百六十里。南至原本缺西至河南府济阴县七十三里。北至高平郡一百四十里。〉 〈东南到荣阳郡一百五十里。西南到河南府百四十里。西北到河南府界百七十里。东北到汲郡二百六十里。〉 〈去西京九百八十里。去东京一百八十里。户五万四千一百。口三十一万五千三百七十。〉 〈怀州。今理河内县。领县五。河内。汉野王县有沁水。自河南府济源界流入。修武。本殷宁邑。韩诗外传曰。武王伐纣。勒兵于宁。故曰修武。有古南阳〉 〈城。汉山阳县故城。在今县西北。有浊鹿地。汉献帝为山阳公居于此。获嘉。汉武幸缑氏。至汲县之新中乡。得南越相吕嘉首。因立获嘉县。后周置修〉 〈武郡。隋置殷州是也。武德。周司寇苏忿生之邑。东魏置武德郡。汉射大故城在今城北。又有汉平皋县故城。在今县西。〉 〈汲郡。东至灵昌郡一百十里。南至灵昌郡酸枣县七十五里。西至河内郡二百六里。北至邺郡一百九十里。〉 〈东南到灵昌郡一百三十里。西南到河内郡二百六十里。西北到高平郡陵川县四十里。东北到邺郡临河县一百六十里〉 〈去西京一千七百九十里。去东京三百九十里。户四万六千九百八十。口二十万七千九百八十。〉 〈卫州今理汲县。领县五。汲。汉旧县收野之地。即纣都近郊三十里即此也。卫。汉朝歌县。古殷朝歌城在今县西。纣都有鹿台。谓之殷墟上宫台。诗〉 〈曰。要我于上宫。即此也。今县西北有黑山。苏门山。孙登隐处。淇水出共山。东至今县界入河。谓之淇水口。汉建安中。曹公于水口下大枋木以成堰。〉 〈遏淇水东入白沟以通漕运。故时人号其处为枋头。晋大将军桓温为慕容暐将慕容垂所败于枋头。即此也。枋。音方。淇。音其。新乡。县西南三十二〉 〈里有墉城。即墉国。共城。右共伯国故城。在县东汉共县。黎阳。汉旧县。魏置黎州。及黎阳。有白马津。即郦生所云杜白马之津是也。后魏改为黎阳津。〉 〈又有枉人山。古凡伯国在此有大岯山。今名黎阳东山。又名青擅山。在县南七里。其张揖云成皋山是大岯山。谬也〉 〈邺郡。东至魏郡二百十里。南至汲郡百九十里。西至上党郡三百里。北至广平郡百八十里。〉 〈东南到汲郡黎阳县一百六十里。西南到高平郡三百二十里。西北到上党郡黎城县三百里。东北到广平郡肥乡县一百四十里。〉 〈去西京一千四百二十五里。去东京五百六十里。户十万九千四百五十。口五十九万一百九十六。〉 〈相州今理安阳县。领县十一。安阳。汉魏郡域。在今县东北。有韩陵山。即高欢破尔来北之所。又有丹蓝嵯山。尧城。有丹朱陵。又有羛阳聚故城。在〉 〈今县东。左传云。晋笋盈卒于戏阳。注云。内黄县戏阳城。戏与羛同。许宜反。洹水。有洹水。音桓。滏阳。有漳河滏水。隋置慈州。滏。音父。内黄。汉旧县。有繁〉 〈河。汉繁阳县故城。在今县西北。邺。后汉木。冀州刺史尝理于此。有魏武帝。文帝。甄后等三陵台。东魏北齐皆都于此。后周置相山。后徙相州于安阳〉 〈山。漳水在县西。晋史曰。石勒诸将佐议欲都于邺。将攻三台。张宾进曰。三台险固。攻守未可卒下。于是进据襄国。林虑。汉为隆虑。后汉避殇帝讳。改〉 〈为林虑。临河。有王莽河。古淇河。及颛顼陵在焉。汤阴。古羑里城。纣拘周文王之所。汉荡阴县。荡。音汤也。成安。汉斥丘县。故城在东南。地斥卤。故名焉。〉 〈临漳。广平郡。东至清河郡临清县一百二十里。南至邺郡百八十里。〉 〈西至上党郡涉县界二百五十里。北至巨鹿郡南和县五十里。东南到魏郡魏县界九十里。西南到郡滏阳县界七十里。〉 〈西北到巨鹿郡沙河县界六十里。东北到清河郡宋城县百十里。去西京一千五百八十里。去东京七百六十里。〉 〈户八万九千二百九十。口六十六万二千八百一十。洺州。今理永年县。领县十。永年。汉曲梁县地。又汉广平县故城。在今县〉 〈地。隋以炀帝讳。改曰永年。鸡泽。有沙河。曲周。汉旧县故城。在今县西南。纣巨桥仓亦在于此。清漳。南逝漳水。邯郸。战国时。赵团所都。自敬侯始都之。〉 〈有丛台。洪波台。亦汉旧县。邯。山名。郸。尽也。汉赵王如意温明殿在此焉。临洺。汉易阳县。北齐置襄郡。武安。汉旧县。有武安县。赵奋与秦军战。皷噪。武〉 〈安屋瓦皆震。即此也。洺水。有衡漳渎。或云禹贡曰。覃怀底绩。至于衡章。即此也。肥乡。汉到人县故城。在今县东北。有漳水。平恩。汉旧县。〉 〈巨鹿郡。东至清河郡二百三十里。南至广平郡临洺县六十五里。西至乐平郡界二百四十里。北至赵郡一百七十里。〉 〈东南到广平郡曲周县百十里。西南到广平郡武安县百二十里。西北到太原府乐平县五十里。东北到信都县二百六十里。〉 〈去西京千六百七十里。去东京八百五十里。户六万七千六百六十。口四十六万二千七百八十。〉 〈邢州。今理龙岗县。领县九。龙岗。秦为信都县。项羽改为襄国。汉至隋。始改为龙岗。夷仪领在县化百五十里。左传云邢迁于夷仪即此。南和汉旧〉 〈县后周置南和郡。平乡。亦汉旧县地。或云秦置巨鹿郡于此。即古大鹿之野。有沙丘之台。纣所筑。即始皇死处。巨鹿。汉南栾县地。汉巨鹿县。今平乡〉 〈县地。沙河。汉襄国县地。隋置。任。汉张县地。内丘。汉曰中丘。隋以国讳改之。青山。隋置。尧山。〉 〈信都郡。东至平原都二百十里。南至清河郡百三十里。西至赵郡百六十里。北至河间郡二百三十里。〉 〈东南到博平郡三百里。西南到巨鹿郡二百六十里。西北到饶阳郡百三十里。东北到景城郡三百五十里。〉 〈去西京一千九百五十里。去东京一千一百里。户十一万一千八百八十。口八十二万六千七百七十。〉 〈今之冀州。理信都县。领县九。信都。汉旧县。禹导河北过降水。即此。亦曰。枯降渠。西南自南宫县界入。汉旧城县故城。在今县北。又有汉扶柳县故〉 〈城。在今县西。南宫。汉旧县。汉吕后封张敖子偃为南宫侯。即此。降水故渎。南自清河郡经城县界入。堂阳。汉旧县。在堂水之阳。武强。汉武隧县。下博。〉 〈汉旧县。枣强。汉旧县。文有汉广川县故城。在今县东北。衡水。有衡章故渎。阜城。汉旧县。武邑。汉旧县。降水西南自衡水县界。而东北经县城西北。〉 〈旧唐书地理志冀州。隋信都郡。武德四年。改为冀州。领信都。衡水。武邑。枣强。南官。堂阳。下博。武强。八县。六年置总管府。移治所于下博。管冀。月。深。宗。〉 〈四州。贞观元年废都督府。移州治于信都。又以下博武强二县属深州。十七年以废深州之下博。武强。鹿城。废观州之阜城。来属。龙朔二年改为魏〉 〈州都督府。咸亨三年复旧。先天二年割下博。武强。鹿城。三县属深州。开元二年复以下博武强还冀州。天宝元年改为信都郡。乾元元年复为冀州。〉 〈旧领县六。信都。南宫。堂阳。枣强。式邑。衡水。户一万六千二十三。口七万二千七百三十三。天宝领县九。户一十万三千八百八十五。口八十〉 〈三万五百二十。京师东北一千九百七十八里。至东都一千一百里。赵郡东至信都郡一百六十里。南至巨鹿郡一百七十九里。〉 〈西至太原府五百五十九里。北至常山郡一百里。东南到信都邹隔河相去一百六十五里。西南到巨鹿郡一百九十五里。〉 〈西北到常山郡一百七十里。东北到博陵郡三百十七里。去西京一千八百五十里。去东京一千三百十里。〉 〈户六万一千一百六十三。口三十七万四千七百十二。赵州。今理平枣县。领县九。平棘。汉南平棘县故城。在今县南。又有汉不〉 〈子县故城。在今县北有槐水。元氏。汉旧县。汉常山郡故城。在今县西。后汉光武征彭宠。阴后生明帝于此。昭庆。汉广河县。俊魏置殷州。及高南巨鹿〉 〈郡。后改为南赵郡。隋为大陆县。有大陆泽。旧是象城。天宝中改焉。栾城。汉之关县地。赞皇。有赞皇山。高邑。汉之鄗县。光武即位。更名高邑。鄗。音呼各〉 〈反。柏乡。汉鄗县地。汉光武即位坛在此。汉高栾县故城。在今县东北。临城。汉旧县也。有泫水。旧是房子。天宝中改焉。宁晋。旧廮陶县。〉 〈常山郡。东至博陵郡四百二十四里。南至赵郡一百里。西至太原府五百十六里。北至安边郡四百九十里。〉 〈东南到博陵郡彭城县一百九十里。西南到太原府乐平县三百二十里。西北到雁门郡五百四十里。东北到博陵郡一百二十里。〉 〈去西京一千七百七十里。去东京一千一百三十里。户五万三千五百十。口三十一万七千七百十七。〉 〈恒州。今理真定县。领县九。真定。汉中山国之东柏邑。亦汉旧县。汉新市县故城。在东北也。鹿泉。井陉口在此。今谓之土门。汉韩信破赵军。杀陈余〉 〈于此。井陉。汉旧县古井陉。武德初置并州。今县城实中甚固。灵寿。本中山国之都也。汉旧县故城。在今西北。卫水在今西山东北。入滹沱河。滹音乎。〉 〈沱。音陁。豪城。后周置巨鹿郡。隋置廉州。汉豪县故城。在今县西垒。故肥字国汉以为县。亦在今县西南。九门。汉旧县。石邑。汉旧县。井陉山甚险阻。改〉 〈李左车说陈余曰。井陉车不得方軓。骑不得成列。请守之。不从。故城在今县西北。俗谓之人文城。有卑山。卑。音蔽。今名袍犊山。四面危绝。山顶有二〉 〈泉。后魏葛荣乱。百姓抱犊上山。因名焉。房山。汉蒲吾县。后汉房山县。在西北。俗曰王母山。上有西王母祠。行唐。汉旧县。滋水所出。〉 〈博陵郡。东至河间郡二百八里。南至赵郡三百十七里。西至常山郡一百二十四里。北至安边郡四百九十里。〉 〈东南到饶阳郡一百七十里。西南到常山郡一百二十里。西北到常山郡行唐县七十里。东北到文安郡二百五十里。〉 〈去西京二千一百里。去东京一千二百里。户七万六千六百。口四十七万七十二百六。〉 〈定州。今理安喜县。领县十一。安喜。古中山鲜虞地。汉卢奴县。有卢水。水黑曰虞。不流曰奴。固名焉。北平。秦曲逆县。汉为蒲阴县。蒲水所出。在今县〉 〈西北。鼓城。春秋皷子国也。汉临平县故城。在东南。又有汉下曲阳县在西。常阳。汉上曲阳县也。常山在县北一百四十里。常水所出。新乐。春秋时鲜〉 〈虞国。汉新市县地。盖帝尧始封之唐国。丰义。汉安国县。又有汉解渎亭。在今县东北。望都。汉旧县。尧始封于此。尧山在此。尧母庆都山在南。有中人〉 〈亭。左人亭。即今县地也。倒马故关。在县西北。极险要也。母极。汉旧县。唐昌。汉苦陉县。又有中山故城。在县东北。有汉石口河。又西北有故关邑城。即〉 〈汉关县。深泽。汉南深泽县。陉邑。河间郡。东至景城郡二百里。南至信都郡二百三十里。〉 〈西至博陵郡二百八里。北至文安郡一百八里。东南到景城郡弓高县一百四十七里。西南到饶阳郡一百五十里。〉 〈西北到上谷郡二百十里。东北到景城郡鲁城县二百五十七里。去西京二千二百里。去东京一千三百四十里。〉 〈户九万五千二百四十。口六十四万二千五百六十二。瀛州。今理河间县。领县六。河间。汉州乡县。后汉改武垣县。汉武帝得钩〉 〈弋夫人于此。博野。汉博威郡。后徙安平。又有汉蠡吾县故城。在今县西。蠡。音礼。东城。汉旧县。后魏置东州。乐寿。汉曰乐城县故城。在今县西北。汉又〉 〈曰。水中县。居两河之间。故曰水中。高阳。汉旧县。后置高阳郡。郡有易水。平舒。晋置章武郡。〉 〈文安郡。东至原本缺南至河间郡一百八里。西至上谷郡灵山一百七十里。北至范阳郡二百八十里。〉 〈东虞到景城郡二百六十里。西南到博陵郡二百五十里。西北到上谷郡一百八十里。东北到北平郡八百里。〉 〈去西京二千三百十里。去东京一千四百四十四里。户五万五百十。口三十二万六千四百五十。〉 〈莫州。今理郑县。领县六。鄚。汉旧县。清苑。汉乐乡县。汉高帝过赵。封乐毅之后乐巨叔于此。任兵。有狐狸淀。淀。堂练反。文安。汉旧县故城。在东北。长〉 〈丰。唐兴。饶阳郡。东至景城郡三百十五里。南至魏郡五百里。〉 〈西至常山郡一百八十里。北至上谷郡三百里。东南到信都郡一百三十里。西南到赵郡一百九十里。〉 〈西北到博陵郡一百七十里。东北到河间郡一百五十里。去西京二千五十里。去东京一千二百五十里。〉 〈户四万八千八百五十八。口三十四万六千四百七十二。深州。今理陆泽县。领县四。饶阳。汉旧县。有芜蒌亭在此。又有古博陵城。〉 〈饶阳城。滹沱河旧在县南。即光武所渡。魏武王因饶河故渎。夫今北注新沟。所以今在县北。蒌。力俱反。安平。汉旧县。鹿城。汉贯县故城。在西南。又有〉 〈汉郭城在东。衡漳水。今名卫水。亦名苦水。西南自赵郡宁晋县界。流入贯。音夜反。𨜔音。苦尧反。陆泽。禹贡大陆泽亦在此。〉 〈上谷郡。东至范阳郡二百十四里。南至文安郡一百八十里。西至安边郡飞狐县一百四十里。北至妫川郡怀戎县南界废固城镇。〉 〈东南到文安郡一百八十里。西南到博陵郡北平县一百四十里。西北到安边郡三百三十里。东北到范阳郡良乡县界八十里。〉 〈去西京二千二百九十七里。去东京一千四百六十二里。户四千九百一十二。口二十四万五千八百七。〉 〈易州。今理易县。领县八。易。汉故安县故城。在今县南。有涞易二水。有燕台。昭王求仙处。又有汉范阳县故城。在县东南。遂城。古遂武也。秦筑长城〉 〈之所起。涞水。汉之遒县。遒。即由反。容城。汉旧县。满城。五回。楼亭。坂城。〉 〈范阳郡。东至渔阳郡二百十里。南至文安郡二百八十里。西至上谷郡二百十四里。北至妫川郡二百十里。〉 〈东南到西南到原本缺西北到原本缺东北到归化郡八十里。〉 〈去西京二千五百二十三里。去东京一千六百八十里。户七万九百六口三十九万五百八十五。〉 〈幽州。今理蒯县。领县十一。蒯。燕国都碣石宫。汉为蒯县。旧置燕都。有桑干水。慕容隽都于此也。归义。汉易县也。公孙瓒于此筑城。名曰易京。后汉〉 〈史曰。瓒修营垒栖。观临易河。通辽海。以铁为门。乃曰。兵法云百楼不攻。今吾诸营栖橹千重。积谷三百万斛。足以待天下之变。为袁绍所破。后石李〉 〈龙征慕容隽回。恶其固而毁之。在今县南十八里。又有臣马水。范阳。汉涿县在范水之阳。汉涿郡故城。亦在此。又有汉广阳国城。亦在西南。有督亢〉 〈陂。溉田膏腴。荆轲献图于秦。安次。汉旧县。固安。汉方城县地也。昌平。汉旧县故城。在今县东南。古居庸关。在县西北。齐改为纳疑。淮南子云。天下九〉 〈塞。居庸是其一也。旧置东燕州。潞。汉旧县有潞河。汉平谷县故城。在今县北。又汉安乐县古城。在西北。永清。旧是会昌。天宝中改焉。良乡。汉旧县。武〉 〈清。广宁。顺义郡。置在范阳郡城内去西京。及四至八到。并与范阳郡同。〉 〈户五千七百十八。口一万八千一百五十。顺州。理宾义县。领县一。宾义。〉 〈归化郡。东至渔阳郡二百十五里。西至范阳郡八十里。南至妫川郡二百里。北至宻云郡七十里。〉 〈东南到渔阳郡二百十里。西南到范阳郡八十里。西北到东北到宻云郡七十里。〉 〈去西京二千七百里去东京一千八百五十里。户八百七十七。口三千三百六十九。〉 〈顺州之北境。理怀桑县。天宝初。置归化郡。与顺义郡。领县一。怀柔。归德郡东至宻云郡八十里。南至范阳郡九十里。〉 〈西至范阳郡昌平县五十里。北至山五里。东南到后魏废易京城四十里。西南到芹城五里。〉 〈西北到干河山五里。东北到末城镇二十五里。去西京二千一百六十三里。去东京一千八百七十六里。〉 〈户一千二百四十六。口一万一千五百九十一。燕州秦上谷郡地。历代土地与范阳郡同。隋文帝时。栗末靺鞨有厥稽〉 〈部渠长率数千人举部落内附。处之柳城燕郡之北。炀帝为置辽西郡。以取秦汉辽西之名也。统辽西。怀远。垆河三县。大唐为燕州。或为归德郡。领〉 〈县一。辽西。妫川郡。东至宻云郡二百十里。南至范阳郡二百里。〉 〈西至安边郡二百二十九里。北至张说新筑长城九十里。东南到范阳郡一百五十里。西南到安边郡四百四十里。〉 〈西北到新长城为界二百八十里。东北到九十八里长城为界。去西京二千九百五十里。去东京一千九百里。〉 〈户二千三百五十。口一万五百四十。妫州。今理怀戎县。领县二。怀戎。汉潘县地。汉上谷郡城在此。有涿鹿山。〉 〈及蚩尤城。阪泉地。及涿水羹颉山。涿泉鸣鸡山。本名磨筓山。赵襄子灭代。其姊磨算自杀。因为名。代人怜之。立祠。有群鸡鸣于祠上。故名鸣鸡山史〉 〈记云燕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造阳即此。汉武破匈奴取河南地。弃上谷之斗僻县造阳地以与胡。辛昭云在上谷。晋太康地志又云在五原塞之〉 〈北。疑太康志误。妫川。渔阳郡。东至北平郡三百里。南至三会海口一百八十里。〉 〈西至范阳郡二百十里。北至庆长城塞二百三十五里。东南到北平郡石城县一百八十五里。西南到范阳郡雍奴县界百二十五里。〉 〈西北到宻云郡二百十七里。东北到北平郡石城县界废卢龙戍二百里。去西京二千八百二十里。去东京二千二十里。〉 〈户四千八百二十九。口二万五千四百八十七。蒯州。今理渔阳县。文献通考。蒯作蓟。领县三。渔阳。汉旧县。有鲍丘水。又〉 〈名路水。古北戎无终子国也。一名山戎。凡三名。七国时属燕。燕后以为右北平郡。三河。玉田。〉 〈宻云郡。东至渔阳郡二百十七里。南至范阳郡潞县界五十五里。西至范阳郡昌平县一百三十里。北至长城四十五里。〉 〈东南到范阳郡三河县七十五里。西南到范阳郡平昌县界七十里。西北到长浓水镇四十五里。东北到长城塞一百十里。〉 〈去西京二千六百八十里。去东京一千八百四十五里。户六千一百三十八。口三万一千六百三十七。〉 〈檀州。今理宻云县。领县二。宻云。有潞水自塞外流入。燕乐。后魏广阳郡。有长城。〉 〈北平郡。东至柳城郡七百里。南至海二百里。西至渔阳郡三百里。北至上洛口八十里。〉 〈东南到榆林关一百八十里。西南到马城县一百八十里。西北到石城县一百四十里。东北到柳城郡七百里。〉 〈去西京四千三百二十里。去东京三千五百二十里。户三千三十一。口一万三千七百七十五。〉 〈平州。今理卢龙县。领县三卢龙。汉肥如县有碣石山碣石碣碣然而立。因名之。晋太康地志云。秦筑长城。所起自碣石。在今丽旧界。非此碣石〉 〈也。汉辽西郡故城。在今郡东。又有汉令支县城临闾关。今名临榆关。在县城东一百八十里。卢龙塞在城西北二百里。石城。汉旧县。马城。〉 〈柳城郡。东至辽河四百八十里。南至海二百六十里。西至北平郡七百里。北至契丹界五十里。〉 〈东南到安东府二百七十里。西南到北平郡七十里。西北到契丹界七十里。东北到契丹界九十里至契丹衙怅四百里。〉 〈去西京五十里。去东京四千一百十里。户八百七十四。口三千。〉 〈营州。今理柳城县。领县一。柳城。有龙山。鲜卑山。在县东南二百里。棘城之东塞外亦有鲜卑山。在辽西之北一百里。来详孰是。青山石门山白狼山白狼〉 〈水。又有汉扶黎县故城在东南。其龙山即慕容皝祭龙所也。有饶乐水。汉故徒河县城。和龙城。宫韦。靺鞨。诸部并在东北。远者六十里。近者〉 〈二十余里。西北与奚接。北与契丹相接。河东郡。东至绛郡三百七十里。南至弘农郡百七十里。〉 〈西至冯翊郡八十里。北至绛郡二百七十里。东南到陕郡二百九十里。西南到华阴郡一百五十里。〉 〈西北到冯翊郡韩城县百四十里。东北到绛郡三百七十里。去西京三百六十里。去东京五百四十里。〉 〈户七万二百七。口四十六万一千八十。蒲州。今理河东县。领县八。河东。汉蒲坂县。春秋秦晋战于河曲。即其地〉 〈也。有蒲津关。后魏大统四年造浮桥。九年筑城为防。大唐开元十二年。河两岸开东西门。各造铁牛四。铁人四。其牛下并铁柱连腹。人地丈余。并前〉 〈后铁柱十六。妫汭水今有舜庙在焉。其庙周宇文护所造。又有雷首山。夷齐居其阳。所谓首阳山也。有风陵堆与潼关相对。桑泉。有二疑山。汉解县〉 〈故城。今县东南。猗氏。汉旧县。猗频所居。古邭国也。有占令狐城。左传云。晋文公从秦返国。齐河围令狐即此。安邑。尧舜旧邻。今县西有鸣条陌。汤与〉 〈桀战于此。汉旧县。觧。隋曰虞乡。武德元年改之。虞乡。汉解县地。后于虞乡城置解县。更于解西五十里别置虞乡县。宝鼎。汉汾阴县。有后土祠。汤庙。〉 〈永乐。武德二年。分芮城县置。绛郡。东至高平郡四百五十里。南至陕郡二百二十里。〉 〈西至冯翊郡四百十里。北至文城郡二百七十里。东南到河南府五百里。西南到江东郡三百七十里。〉 〈西北到文城郡三百里。东北到平阳郡一百四十里。去西京五百二十里。去东京六百三十里。〉 〈户八万二千二百。口五十一万七千三百十。绛州。今理正平县。领县十一。正平。汉临汾县地有汾浍二水。有高齐故〉 〈武平关。在今县西三十里。故家雀关在县南七里。并是镇处。曲沃。汉绛县地。春秋时晋曲沃地。台骀神在此。翼城。古晋之翼邑。汉绛县地。绛。春秋晋〉 〈武公自曲沃徙此。汉闻喜县地。闻喜。亦汉曲沃地。汉左邑县之桐乡。汉武行奉至此。闻南越破。以为闻喜县。东北有董池陂。杨柳可为箭。高候原在〉 〈县北。即十六国刘曜破石勒将石李龙处也。垣。汉旧县。东北有屋山。流水所出。有古皋落城。西魏于此置邵郡以备东魏。夏。汉安邑县地。盖以夏禹〉 〈所都为名。夏都安邑城。在今县北十五里。龙门。古耿国。有龙门山。即大禹所凿。三秦记云鱼鳖上之即为龙。否则点额而还。汉度氏县故城。在今县〉 〈南。今县则后魏秦州所理。稷山。汉闻喜县地。后魏龙门郡。后周勋州故城。在今县西南十二里。即王思政所筑玉壁城。为周氏重镇。齐神武再攻围〉 〈皆不利。万泉。汉汾阴县。太平。汉汾临县。平阳郡。东至上党郡三百九十里。南至绛郡一百四十里。〉 〈西至文城郡二百十五里。北至西河郡三百九十里。东南到高平郡四百十里。西南到文城郡二百十里。〉 〈西北到太宁郡二百五十里。东北到阳城郡二百五十里。去西京七百五十里。去东京七百二十里。〉 〈户六万四千八百。口四十二万一千八百八十。晋州。今理临汾县。领县九。临汾。汉平阳县。有姑射山。又有故尧城县。襄〉 〈陵。汉旧县。有赵襄子墓。又有晋襄公之陵。因以为名。后魏擒赫连昌。又分此县置擒昌县。霍邑。汉彘县。隋置今县。周厉王无道。周人流王于彘。即此〉 〈地。又霍山。即职方冀州之镇。一名太岳山。禹贡所谓岳阳。翼氏。汉陭县地。后魏置翼氏县。陭音。居义反。汾西。后魏置汾西郡。洪洞。春秋杨国。晋灭之〉 〈为杨邑。汉为杨县也。故洪城在今县北。东魏北齐镇也。四顾重复。控据要险。神山。武德二年置浮山县。后改焉。赵城。古造父邑。岳阳。汉榖远县地。〉 〈隋改之。有千亩原。左传曰。晋侯千亩之战。即此。高平郡。东至汲郡四百十里。南至河内郡一百四十里。〉 〈西至绛郡二百五十里。北至上党郡一百九十里。东南到内郡武德县三百里。西南到河南府二百八十里。〉 〈西北到平阳郡四百十里。东北到邺郡三百二十里。去西京一千四十里。去东京六百六十里。〉 〈户二万七十五十。口十四万三千七百。泽州。今理晋城县。领县六。晋城。汉曰高都县。隋曰丹川。有天井关在县〉 〈南太行山上。关南有大井泉三所。陵川。汉泫氏县地。隋开皇中置泫。胡畎反。沁水。后魏秦宁县。端氏。七国时韩魏赵分晋。封晋君于端氏也。汉为县〉 〈故城在今县西。高平。汉泫氏县。西北有泫谷水。故为名。头颅山。秦白起坑赵卒。筑台于垒中。因山为台。故光狼城白起筑。阳城。汉曰濩泽县也。有嶕〉 〈峣山。濩泽水。析成山。禹贡所谓砥柱析城也。上党郡。东至邺郡三百里。南至高平郡一百九十里。〉 〈西至平阳郡三百九十里。北至乐平郡四百七十里。东南到邺郡林虑县原一百四十里。西南到阳城郡沁县界一百九十里。〉 〈西北到太原府四百五十里。东北到广平郡武安县界二百四十里。去西京一千一百九十里。去东京四百六十里。〉 〈户六万七千九百四十四。口三十七万二千三百六十。潞州。今理上党县。领县十。上党。古黎侯国。西自戎参即此。汉为壸关县。〉 〈长子。汉旧县。漳水所出。周史新甲所封。左传曰。晋人执卫石买于长子。即此。潞城。卷秋潞子国。汉旧县。壸关。古黎国地。有羊肠坂。王莽命左威将王〉 〈嘉曰。羊头之厄。北当燕赵。后魏移壸关县于此。有壸山。铜鞮。水名。汉县。春秋晋国铜鞮邑。羊舌赤为邑大夫。有阏与故城。汉韩信擒代相夏说于此。〉 〈武乡。汉垣县地。屯留。汉旧县。又有汉徐吾故城。在今县西北。有鹿渎山。绛水出。黎城。汉潞县地。隋改置之。因县东故黎城为名。有壸口故关。涉。汉旧〉 〈县有清漳水襄垣汉旧县乐平郡。东至广平郡三百六十里。南至上党郡四百七十里。〉 〈西至太原府四百三十里。北至太原府乐平。县二百六十里。东南到上党郡九十里。西南到上党郡一百里。〉 〈西北到太原府三百四十里。东北到巨鹿郡二百四十里。去西京一千三百九十里。去东京七百九十里。〉 〈户九千五百六十。口五万二百九十六。仪州。今理辽山县。领县四。辽山。汉垣县。晋为辽阳县。隋置今县。北有鬼〉 〈谷。榆社。汉垣县地。晋于此置武乡县。石勒是此县人。有石勒沤麻池。和顺。汉沽县地。即韩之阏与邑。平城。汉垣县地。〉 〈阳城郡。东至上党郡铜兴县七十里。南至平阳郡冀氏县一百五十里。西至平阳郡二百五十里。北至西河郡二百八卜里。〉 〈东南到上党郡屯留县百四十里。西南到平阳郡二百五十里。西北到西河郡二百八十里。东北到上党界九十里。〉 〈去西京一千七十里。去东京六百四十里。户六千一百六十六。口三万三十三百九十。〉 〈沁州。今理沁源县。领县三。沁源。汉榖远县。后魏改为泌源。有沁水。和川。绵上。〉 〈大宁郡。东至平阳郡二百五十里。南至文城郡二百里。西至延安郡三百九十里。北至昌化郡二百五十里。〉 〈东南到平阳郡二百五十里。西南到文城郡二百里。西北到黄河为界百八十里。东北到西河郡二百六十里。〉 〈去西京九百十里。去东京八百八十里。户一万九千二百十。口十三万四千四百二十。〉 〈隰州。今理隰川县。领县六。隰川。汉蒲子县。春秋时蒲城晋重耳所居。大宁。汉北屈县地。石楼。有石楼山。汉吐浑县。后魏吐京郡。永和。汉狐讘县。后〉 〈周临河郡。讘。章涉反。温泉。蒲。汉蒲子县地。文城郡。东至平阳郡二百十里。南至绛郡二百七十里。〉 〈西至咸宁郡一百七十里。北至大宁郡二百里。东南到绛郡三百里。西南到冯翊郡韩城县界百七十里。〉 〈西北到延安郡二百九十里。东北到西河郡五百里去西京七百二十里。去东京六百九十里。〉 〈户一万一千五百六十。口六万六千三十。慈州。今理吉昌县。领县五。吉昌。汉北屈县。左屈曰。晋有屈产之乘。此有〉 〈骏马。有壸口山。故姚襄城在县西。即姚襄所筑。西临黄河。控带龙门孟门之险。周齐交争之处。仵城。汉北屈县地。后魏仵城郡。文城。有孟门山与龙〉 〈门相对。龙门之上吉龙门。禹所凿。汉北屈县地。吕香。汉临汾县地。昌宁。汉临汾县地。后魏内阳郡。〉 〈西河郡。东至上党郡四百四十里。南至平阳郡三百九十里。西至昌化郡百六十里。北至太原府二百里。〉 〈东南到阳城郡二百八十里。西南到大宁郡二百六十五里。西北到楼烦郡中间有界相隔山谷险隘。〉 〈东北到大宁郡二百里。去西京千二百六里。去东京九百三十里。户五万八千五十。〉 〈口三十二万六千二百八十。汾州。今理隰城县。领县五。隰城。汉慈氏县。今有美稷乡。即汉美稷县地。〉 〈又有原本缺县。即晋赵文子与叔向观于九原之所。介休。有绵上山。介之推祠。汉旧县也。昭余祁俗名邬城泊。职方并州之数。灵石。有介山。汉介〉 〈休县地。今县东南有高壁岭。雀鼠谷。汾水关。皆险固之处。孝义。汉中阳县。平遥。〉 〈太原府。东至赵郡五百五十里。南至上党郡四百五十里。西至昌化郡三百九十里。北至定襄郡一百八十里。〉 〈东南到乐平郡二百四十里。西南到西河郡二百里。西北到楼烦地二百五十里。东北到雁门郡五百里。〉 〈去西京一千三百里。去东京八百八十五里。户十三万六千一百九。口七十六万八千四百六十四。〉 〈并州。今理晋阳太原二县。领县十三。太原。汉晋阳县也。隋文帝移晋阳县于州城中。旧晋阳置今县有晋水。晋阳。隋文帝新移。有龙山蒙山。文水。〉 〈汉大陵县。有文水泌水。阳曲。汉狼孟县故城。在县东北。河千里一曲当其阳。故曰阳曲。汉阳曲县。今定襄郡定襄县是也。后汉移置今县。有干烛谷。〉 〈即羊肠坂也。乐平。旧乐平郡。隋置辽州。清源。汉榆次县地。隋于古梗阳城置今县。有清源水。太谷。县西有太谷。汉阳邑县地。祁。汉旧县。晋大夫祁奚〉 〈之邑。晋灭祁氏。分为已县。以贾辛为祁大夫。后汉忠烈湿序墓在西北。榆次。春秋晋魏榆地石言于此。汉旧县。孟。汉旧县。有虖池水。自雁门郡来。寿〉 〈阳。晋旧县。广阳。汉上艾县。后汉改曰石艾。国家又改之。县东有故关甚险固。交城。有羊肠山。隋焬帝改为深谷岭。〉 〈昌化郡。东至西河郡二百六十里。南至大宁郡二百五十里。西至上郡二百三十里。北至楼烦郡二百三十里。〉 〈东南到大宁郡二百五十里。西南到大宁郡石楼县百五十里。西北到楼烦郡二百三十里。东北到太原府三百九十里。〉 〈去西京千二百三十里。去东京千一百十里。户一万三千三百七十。口六万四千三百四十。〉 〈石州。今理离石县。领县五。离石。汉旧县。后南单于庭左国在。北有离石水。一名赤洪水。高欢大破尔朱兆于赤洪岭。盖近此。定胡。汉离石县地。后〉 〈周置定胡郡。在今县西。隋置孟门关。其地险固。平夷。临泉。方山。有赤洪水源。东流入离石县界。〉 〈楼烦郡。东至定襄郡界二百四十里。南至昌化郡界二百三十里。西至榆林郡界一百八十里。北至马邑郡三百里。〉 〈东南到太原府二百五十里。西南到银川郡三百里。西北到榆林郡九十里。东北到雁门郡三百里。〉 〈去西京一千四百里。去东京一千二百二十里。户一万五千六百八十。口七万二千二百六。〉 〈岚州。今理宜芳县。领县四。宜芳。有古秀容城。即汉汾阳县。属太原郡积粟所在。谓之羊肠仓。石蹬萦委若羊肠焉。合河。汉汾阳县地。北齐曰蔚汾〉 〈县。合和开在此。静乐。汉阳县地。有隋炀帝汾阳宫。有管岑山。刘曜败处。汾水所出。岚谷。〉 〈雁门郡。东至安边鵘二百六十里。南至太原府五百里。西至楼烦郡一百六十里。北至马邑郡一百四十里。〉 〈东南到常山郡五百四十里。西南到定襄郡二百五十里。西北到马邑郡二百二十里。东北到安边郡界三百十里。〉 〈去西京一千六百四十里。去东京一千三百二十里。户二万一千二十。口十万一千四百五十。〉 〈代州。今理雁门县。领县五。雁门。汉广武县故城。在西南。又有故平县。后汉末平城县也。有夏屋山。赵襄子会代王。因杀之于此。有句汪山。一名西〉 〈陉也。五台。汉虑虎县。随改卢夷县。为五台。有台山。虞。音庐。虎。音夷。繁畤。汉旧县。有虖阤河源出县东南孤阜山。嵉。汉旧县。又有汉楼烦县故城。在今〉 〈县东。东魏置廊州。崞。音郭。唐林。定襄郡。东至雁门郡界九十里。南至太原府一百八十里。〉 〈西至楼烦郡二百四十里。北至雁门郡二百五十里。东南到太原郡界一百二十里。西南到太原府及楼烦郡界百二十里。〉 〈西北到楼烦郡一百二十里。东北到雁门郡界二百五十里。去西京一千四百八十里。去东京一古六十里。〉 〈户一万五千三十八。口七万七千九百三十。忻州。今理秀容县。领县二。秀容。汉分阳县有岚水。定襄。汉阳曲县。有石〉 〈岭关甚险固。安边郡。东至上谷郡三百二十里。南至常山郡四百里。〉 〈西至雁门郡二百六十里。北至蕃境无郡。东南到博陵郡四百九十里。西南到雁门郡三百十里。〉 〈西北到马邑郡四百六里。东北到妫川郡四百四十里。去西京九百里。去东京一千五百里。〉 〈户四千六百十。口一万八千二百。蔚州。今理灵丘县。领县三。灵丘。汉旧县。有赵武灵王陵。飞狐。汉广昌县〉 〈地。飞狐口在县北。即汉之飞狐道。通妫川郡。怀武县。又有磨筓山。与妫川郡山相连。隋置今县。安边。〉 〈马邑郡。东至安边郡四百六十里。南至雁门郡百四十里。西至楼烦郡三百四十里。北至单于府三百五十里。〉 〈东南到雁门郡百二十里。西南到楼烦郡三百里。西北到单于府三百五十里。东北到故云州二百六十里。〉 〈去西京一千七百七十里。去东京一千三百四十里。户六千三百。口二万五千八百。〉 〈朔州。今理善阳县。领县二。善阳。有秦马邑城。武州塞。即此地。亦汉定襄县地。后魏桑干郡。北齐广安郡。有紫河发源于此。马邑。汉旧县。〉 〈云中郡。东至桑干郡督宅百五十里。南至雁门郡界百六十里。西至东尖谷五十里。北至长城蕃界三百里。〉 〈东南到榆林郡四百里。西南到神推栅九十里。西北到蕃栅百六十里。东北到阳阿谷三百四十里蕃界。〉 〈去西京二千七十里。去东京一千六百四十里。户三千一百六十。口七千九百三十。〉 〈云州。今理云中县。领县一。云中。汉旧县。隋曰云内县。白登山。白登台。汉高帝初破匈奴围于此。有故高柳城。参合陂。后魏盛乐县亦在今郡界。单〉 〈于台在今县西北百余里。汉光武元封元年勒兵十八万骑出长城。北登单于台。〉 〈单于。东至。南至榆林郡一百二十里。西至。北至。〉 〈东南到马邑郡三百五十里。西南到。西北到。东北到。〉 〈去西京一千三百五十里。去东京二十里。户二千一百。口一万三千。〉 〈单于大都护府。领县一。金河。风俗。〉 〈冀州尧都所。在坛域尤广。梁州境宇虽遐远。而杂以夷獠。中夏唯冀州最大。山东之人性缓尚儒。仗气任侠。火行恒山之东。而邺郡高齐国都。浮巧〉 〈成俗。自北齐之灭。衣冠士人多迁关内。惟𠆸巧啇贩。及乐户移实郡郭。由是人情险诐。至今好为诉讼。山西土瘠。其人勤俭。而河东魏晋以降。文学〉 〈盛兴。魏丰乐侯杜君畿为河东守。开置学官。亲执经执授。郡中化之。自后河东特多儒者。闾井之间习于程法。并州近狄。俗尚武艺。左右山河。古称〉 〈重镇。韩信谓陈豨曰。代。天下精兵处也。后汉末。天下扰乱。高干为并州刺史。李招说干曰。并州左有恒山之险。右有大河之固。北有强胡。可以守也。〉 〈寄任之者。必文武兼资焉。文献通考唐时为州四十三。县二百二十一。县名已见各州条下。此不重具。〉 〈恒州九县。相州十一县。邢州九县。定州十一县。怀州五县。磁州三县。深州四县。瀛州六县。莫州六县。冀州九县。〉 〈赵州九县。并州十三县。潞州十县。晋州九县。代州五县。绛州七县。蒲州八县。泽州六县。汾州五县。忻州二县。〉 〈隰州六县。慈州五县。仪州四县。宪州三县。岚州四县。沁州三县。营州一县。平州三县。檀州二县。蓟州三县。〉 〈幽州十一县。涿州五县。顺州三县。妫州二县。蔚州三县。朔州二县。云州一县。易州六县。应州二县。新州二县。〉 〈儒州一县。武州一县。单于大都护府一县。唐末营平二州陷于契丹。梁初刘仁恭父子据幽燕。继而为晋王所灭。晋〉 〈灭梁。称唐。唐末。石敬瑭叛。以幽。涿。蓟。檀。顺。瀛莫。蔚。朔云。应新。妫。儒。武。寰。十六州赂契丹。资其兵伐唐为晋。晋亡。汉继之。汉亡为周。刘旻据河东。周世〉 〈宗伐契丹。取瀛。莫。二州。〉 永乐大典卷之一万四千三百八十四 重录緫校官侍郎〈臣高拱〉 论德〈臣瞿景淳〉 分校官编修〈臣张四维〉 书写儒士〈臣陆万春〉 圈点监生〈臣毕三留〉 〈臣傅道生〉 |
梦远书城(guxuo.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