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类书 > 永乐大典 | 上页 下页
卷七千三百八十六 丧


  永乐大典卷之七千三百八十六〈十八阳〉

  丧〈丧礼四十六〉

  〈国朝国朝礼书咸穆贵妃丧礼〉

  〈服制东宫亲王于〉

  〈妃。皆称庶母。吴王于〉

  〈妃称慈母。一十月初二日。翰林宋学士传奉〉

  〈圣旨。凡庶母服制。东宫亲王服朞年。公侯服九月。百官服五月。庶民服三月。钦此。今拟〉

  〈东宫亲王为庶母服齐衰朞。用细麻布冠。九輙仿九梁细麻布衣裳。葬毕。服常服。以孝服蔵于灵位之所。遇节序。服以𥙊奠。周年〉

  〈除灵日焚之。吴王为慈母齐衰三年。麻布冠。麻布衣裳。麻腰绖。葬毕。素服。遇节序。服孝〉

  〈服𥙊奠。满日焚之。公主齐衰麻布大衫楷子。长裙。麻布盖头。麻布鞋。既葬。常服。遇节序。仍服〉

  〈𥙊奠。满日焚之。众妃举哀临𥙊。俱服白布团领衫。〉

  〈靖江王服小功。白布冠。白布衣裳带。既葬。服常服。以孝服置于灵所。遇节序𥙊奠服之。满日焚之。〉

  〈敛仪一饭含以珠及玉颗纳口中〉

  〈一入敛里用常服。外用礼服。〉

  〈面衣一。以皂绢红里。方一尺二寸。盖其面。握手二。以皂绢红里。长一 尺二寸。裹两手。〉

  〈充耳二。以白绵如枣样。塞耳中。一铭旌〉

  〈用红纻彩长九尺。以粉笔书题曰。故成穆贵妃孙氏之柩。上缀木刻。彩画荷叶盖。下缀木刻彩画 莲花座。悬〉

  〈以凤头竿。承以红木座。置于灵柩之右。一魂帛〉

  〈用生绢结魂帛置灵座上。一敛毕。停柩于室中。设白绢帷幔于棺外。覆棺以紫罗帷。设床帐于〉

  〈棺之左。面盆衣架如平时。一掩棺毕。设灵座于柩前。又设供卓陈设𥙊物。〉

  〈吴王公主以下服孝服。序立哭。两拜。奠酒。又两拜。一每日早晚进膳如平时。〉

  〈赠谥一九月  日。礼部牛尚书等官题〉

  〈奏。古者宫妃有德。足以辅内治。既薨之后。必有赠谥之典。恭惟贵妃孙氏。德冠嫔御。宜加赠谥。以表推崇。谨按谥法。夙夜儆戒曰成。德化和〉

  〈肃曰穆。请谥曰成穆。奉圣旨是。要写来焚黄。钦此。〉

  〈一𠕋文 维洪武七年。岁次甲寅。十月癸巳朔。〉

  〈皇帝制曰。朕闻古者宫妃。其德有以辅内治。厚𢑱伦者。既薨之后。必有定谥之礼焉。惟尔贵妃孙氏。以笃慎之资。纯淑之行。勤于事〉

  〈上。慈于抚下。当国家 开创之初。备儆戒相成之道德实冠于嫔御。功用助于中闱。方期享于贵荣。竟莫跻〉

  〈于寿考。宜加赠谥。以表推崇。可谥曰成穆。尔其有知。服兹宠命。〉

  〈一焚黄。用黄绢装楷如𠕋样。两叶。写册文。其日。陈设祭仪一猪。一羊。毕。以祝及𠕋文案置于灵前。〉

  〈吴王以下立于灵柩前。赞礼赞鞠躬。两拜兴。平身。赞跪。王跪执事者以爵进于〉

  〈王之右。赞受爵。献爵王受爵献爵赞读祝。读祝者取祝跪读赞宣册。宣册女官取册立宣讫。赞俯伏。兴。平身复位。王俯伏。兴。平〉

  〈身。复位。赞鞠躬。两拜。礼毕。焚祝及册一祝文〉

  〈维洪武七年岁次甲寅。十月癸巳。吴王  敢昭告于〉

  〈慈母成穆贵妃之灵曰钦奉上命赠谥〉

  〈慈母为成穆贵妃。谨用焚黄。伏惟鉴知。尚享。外命妇奉慰仪〉

  〈一其日外命妇具山松特髻大衫。诣坤宁宫丹墀序立四拜。班首升〉

  〈殿跪致词云贵妃薨逝敬惟〉

  〈皇后殿下不胜感悼。班首复位。四拜礼毕。退改服庆云冠。白团衫。白布盖头。诣贵妃灵位前两拜。班首诣前跪三奠酒。执事者跪。读𥙊文讫班首兴。复位。〉

  〈两拜礼毕。一𥙊文〉

  〈维洪武七年。岁次甲寅。九月癸亥朔。三十日 壬辰。魏国夫人谢氏等。谨致奠于〉

  〈成穆贵妃之灵。惟灵天赋淑德行表妇仪。安享贵荣。岂期薨逝。谢氏等。追仰音容。不胜哀悼。〉

  〈谨以牲醴致奠。伏惟尚享。修设好事〉

  〈一洪武七年十月初三日奏准为成穆贵妃修设好事于初四日早发疏。启建省官于城隍庙发咨。请〉

  〈守护坛场。一城隍咨中书省钦奉〉

  〈圣旨。洪武七年。九月二十八日。贵妃孙氏。以疾亡故。于十月初四日为始。命僧 于朝阳门外𣩵所建坛。修设好事。看诵大蔵经文。十〉

  〈四日。修设水陆大斋。至十六日礼请释迦牟尼佛证明功德。钦此除钦遵外。合行移咨请〉

  〈照验。烦为即日率领神官将吏。钦依圣旨事意监护坛场。须至咨者〉

  〈一发疏仪注其日清晨。内使监陈设御位香案于〉

  〈奉天殿丹陛上正中北向。尚宝司设宝案于香案之东南。仪鸾司设常朝仪仗。并设黄伞遮护疏函。装金表匣〉

  〈侍仪司设百官陪拜位于丹陛下。设进疏官位于香案之东。捧疏官位于香案之西。通赞二人位于〉

  〈丹陛下。东西相向执事者设龙亭香亭皷乐仪从于午门外。侍仪舍人设诏舆于〉

  〈丹陛下。引礼引百官朝服入拜位上位于武楼下具皮弁服。侍仪奏外办。导驾官导引至〉

  〈御位。礼部官捧御疏用宝讫。用奉天之宝内赞奏请鞠躬。拜。兴拜。兴〉

  〈上位两拜平身通赞唱鞠躬。拜兴。拜兴平身百官两拜平身内赞奏诣前。赞跪。赞搢圭。通赞唱百官皆跪进疏官取函跪进。〉

  〈上位受函。授捧疏官。捧疏官跪接。置于案内赞赞出圭。俯伏。兴。平身复位。上位出圭。俯伏。兴。平身。复位。通赞唱俯伏。兴。平身。百官俯伏。兴。平身。内赞赞鞠〉

  〈躬。拜兴。拜兴。平身。上位两拜平身。通赞唱鞠躬。拜。兴。拜兴。平身。百官两拜。平身。内赞赞礼毕。百官〉

  〈东西对立。捧疏官捧疏 函由中陛下。置诏舆内。舍人捧诏舆由中道出〉

  〈午门。导驾导上位还武楼下捧疏官至〉

  〈午门。以疏函置于龙亭。仪从皷乐导引至斋所。一疏文〉

  〈大明国洪武七年。岁次甲寅。十月癸巳朔。初四日丙申。皇帝谨斋沐𥡴首载拜奉疏〉

  〈释迦牟尼佛伏以天地不言。以四时而示信。〉

  〈圣神代理。达万化以通情。惟如来者。驾白象而神宫降诞。游四户而悟入雪山。六年善行。感覆载以鉴勤。五〉

  〈演妙音。证 金仙之上果。示现三十二相。大会四十九秋。谈空有之无穷。翊王纲而易治。方便度人。以开愚〉

  〈昧。道通造化。庶广益于古今。光烛幽𠖇。致冤愆而解脱。大千普照。六道俱超。德无不备。非天者欤。兹为成〉

  〈穆贵妃孙氏。享年三十二岁。于今年九月二十八日。以疾倾逝。欲伸追荐。特命阇黎就于𣩵所结坛。以十〉

  〈月初四日。扬旙发符。看诵大蔵经文。十四日。修设水陆大斋三昼夜。十六日。行礼献供施斛燃灯。至日。伏愿〉

  〈如来不违本誓。降临法筵。大开方便之门。广示超升之路。谨奉疏。伏惟佛慈鉴知。谨疏。〉

  〈一供佛仪注 前期。仪鸾司设御住于坛之中。盥洗住于坛之东南。帛案于盥洗位之北。捧帛官于案之东。西〉

  〈向典仪二人于百官拜位之北。东西相向通赞二人位于典仪之南。东西相向掌𥙊官位于坛内之东。西〉

  〈向进帛官读祝官位于坛内之西。东向乐工设舞位于坛前。百官班分东西乐工舞位在中间光禄司官〉

  〈备茶供以候。其日申时。众僧于宝座前。望空启请〉

  〈如来。依科法事讫。执事者各司其事。陪位官入就位。导引官于御幕前跪奏。请行礼。〉

  〈上位具皮弁服升坛。典仪唱迎佛。和声郎唱迎佛乐奏善世之曲。赞礼赞鞠躬。拜。兴。拜兴。平身。〉

  〈上位两拜。平身。通赞唱鞠躬。拜。兴。拜。兴。平身。陪位官皆两拜。乐止。典仪唱奠帛 献茶礼。和声郎唱奠帛献茶乐奏昭信之曲。导引官〉

  〈奏请行奠帛献茶礼。导引官导上位至盥洗位。盥洗讫。请诣〉

  〈佛前。赞礼赞跪。搢圭。上位跪。搢圭。赞进帛。执事者以帛进。赞受帛。奠帛。〉

  〈上位受帛。以授执事者。美于   赞出圭。俯伏。兴。平身。复位。上位出圭。俯伏。兴。平身。复位。赞鞠躬。拜。兴拜。兴。平身。〉

  〈上位 鞠躬。两拜。平身。乐止。典仪唱初献供。和声即唱初献乐奏延慈之曲。导引官奏。请行初献。供礼导引〉

  〈上位诣佛前。赞礼赞跪。搢圭。〉

  〈上位跪。搢圭。赞献供。执事者以供进。上位受供。授执事者。莫于   前赞出圭。〉

  〈上位出圭。赞读祝。读祝官跪读祝讫。俯伏。兴。平身。复位。上位俯伏。兴。平身。复位。赞鞠躬。拜。兴。拜。兴。平身。〉

  〈上位两拜。平身。典仪唱亚献供。和声即唱亚献乐奏法善之曲。掌𥙊捧供诣佛前置于案讫。乐止赞鞠躬。拜。兴。拜。兴。平身。〉

  〈上位两拜。平身。典仪唱三献供。和声即唱三献乐奏禅悦之曲。掌𥙊官捧供诣佛前置于案讫。乐止赞鞠躬。拜。兴。拜。兴。平身。〉

  〈上位两拜。平身。典仪唱众僧参礼如来。导引官奏请还〉

  〈御幕。导引上位还御幕。众僧旋绕讽咒。恭礼〉

  〈真如。一引妃灵诣浴堂。一引众魂诣沐浴所毕。一引〉

  〈妃灵诣坛所幕次。一引众魂诣坛所。法师说法。戒师说戒。一迎灵还祠堂。一引众魂诣斛所判斛。法事将毕。导引官奏请升坛。〉

  〈导引上位至坛所。陪拜官复就位。典仪唱彻豆。和声即和唱彻豆乐奏遍应之曲。乐〉

  〈止赞礼赞鞠躬。拜。兴。拜。兴。平身。上位两拜。平身。通赞唱鞠躬。拜。兴。拜。兴。平身。陪位官两拜。平身。典仪唱送佛。和〉

  〈声即唱送佛乐奏妙济之曲。乐止赞礼唱鞠躬。拜。兴。拜。兴。平身。〉

  〈上位两拜。平身。通赞唱鞠躬。拜。兴。拜。兴。平身。陪位官两拜平身。典仪读祝官捧祝。进帛官捧帛。各诣燎所。和声即唱望燎乐奏善成〉

  〈之曲。赞礼奏望燎。请诣望燎位。燎半。乐止赞礼奏礼毕。导引官导〉

  〈上位还幕次。一供佛乐章〉

  〈迎佛奏善世之曲。体虚凝𠔃真常。妙应化𠔃无方。启崇筵𠔃。日吉辰良。〉

  〈礼孔修𠔃。眇躬斋庄。目眷眷𠔃遥望。感必通𠔃在诚。紫磨躯𠔃。白玉毫光。驾云车𠔃。旌旙侍傍。眷阃浮𠔃〉

  〈斯格。仰圣容𠔃洋洋。奠帛献茶奏昭信之曲。〉

  〈维此妙香。五方普熏。筐篚斯实。有玄有纁。物微礼具。敬奉慈尊。庶其鉴止。展我殷勤。〉

  〈初献供奏延慈之曲。尼连先馈。纯陀后供。进兹肴饍。间奏皷钟。皿器斯絜。〉

  〈参稷惟丰。无远弗届。至诚乃通。亚献供奏法善之曲。〉

  〈仁风广被。春日载熈。天人共仰。显幽靡遗。岂惟华竺。覃及岛夷。因斋以颂。于礼攸宜。〉

  〈终献供奏禅悦之曲。礼成在敬。三献靡加。释尊燕喜。乐奏无哗。明征瑞应。〉

  〈昭著光华。冥幽漙济。蒙被祯嘉。彻豆奏遍应之曲。〉

  〈飶馨既歆。笾豆尚列。姑终匪懈。肃雍以彻。礼文有序。乐舞有𥱳。洋洋在上。无意不达。〉

  〈送佛奏妙济之曲。赫其临𠔃优游。俄复去𠔃难留。八部从𠔃如毛。俨先〉

  〈后𠔃灵辀。凝睇𠔃夷犹。冀慈云𠔃遐周。望燎奏善成之曲。〉

  〈瞻燎于西。慧焰腾空。馔帛遄帛。干竺之宫。仰慈于玄。祀礼有终。企而眷之。大地真风。〉

  〈一祝文维洪武七年。岁次甲寅。十月癸巳朔。十六日戊申。〉

  〈大明皇帝         敢昭告于西方教主大觉金僊释迦牟尼佛曰。予有贵妃孙氏。侍予十有五年。生女四人。〉

  〈见存者三。所亡者一。不期今年九月二十一日夜中疾。至二十八日命终。于是命官选阴宅于褚冈。营缮〉

  〈陵。所以安神魂。予恐其生前或有不善之过。即于十月初四日遥拜疏文。以阿阇𥠖专符使以西驰。诣灵〉

  〈山而礼请。今者如来降临法筵特陈情旨。愿〉

  〈佛慈悲。若有宽愆。解纷涤利。及诸鬼魂等。一切不滞幽冥庶不失如来之本誓。有求皆应。无愿不从。大开方便之门哀怜摄受尚享。〉

  〈一十月初四日。僧众六百一十七名启建。初五日至初十日。每日留僧一百名诵经。十一日至十六日。每日僧七百五十〉

  〈名诵经法事。十六日。上位亲诣斋坛行礼。文官三品以上。武官指挥佥事以上陪拜。〉

  〈葬仪一〉

  〈方相一。纸旙十对。纸幢十对。纸花四卓。纸驼二疋。每疋。纸内。使二人控。纸马二疋。每疋。纸内。使二人控。〉

  〈纸金银锭四案。        纸钱四案一仪仗〉

  〈红杖二   清道旗二   绛引旙二   戟氅旙二戈氅二   仪锽氅二   钺斧二    仪刀二 〉

  〈班剱二   梧仗二    红伞一    红销金伞一卧瓜二   立瓜二    响𥱳四    镫仗二 〉

  〈骨朶二   红方扇四   红团扇二   青团扇二红纱灯笼二 间镀金银水盆一       间镀金银水罐一〉

  〈镀金银唾壶一       酒注     托子按酒果莱楪共一十二    茶钟     烛䑓〉

  〈碗     酒盏     台盏     香炉香合    鉴妆     匙筯连瓶   香匙筯箸连瓶 〉

  〈已上锡造剪子    镜      火莇     熨斗 〉

  〈锅连盖   火炉连架   灶    已上铜造 〉

  〈笓子    笥      篚      笣筲   已上竹造〉

  〈绵被    夹被     卧单     席褥子    枕〉

  〈器物五榖仓。以木为小屋。阔长一尺二寸。高一尺。入深九寸。分为五〉

  〈间。以安五榖。翣六。二柄画云气。二柄画黼。二柄画黻。行丧在棺左右。筑毕。置圹内〉

  〈交椅脚踏一用银箔妆饰  屏风一  酒卓面盆    香卓    面架   提桶 〉

  〈焙笼    手巾架   浴盆   脚盆春台    春凳    箱    衣架〉

  〈轿     箱床    床    尺镜架    木梳    小辇   梁浆瓶 〉

  〈已上木造酒缸并杓  灯台盏   茶瓶   壶瓶〉

  〈衿     鞶     脚踏褥  纱帐暖帐    牙刷    油刷   手巾  〉

  〈巳上用本色造一玄纁玉璧匣。用红木匣造。临下棺时。纳于圹内。〉

  〈玄帛二 纁帛二 玉璧一已上本色造〉

  〈一神主用栗木。以白粉涂面。题曰。故慈母成穆贵妃孙氏神主。盛以黑漆檔。覆以紫罗帷。座用紫罗褥。〉

  〈一圹内长一丈五尺。阔五尺五寸。圹北正中开砖房安 五榖仓。上安玄纁玉璧匣。左右小房安梁浆瓶。圹左开寝室。安床。〉

  〈帐。衾。席。卓。凳。奁具等物。圹右开厨房。安锅。灶。碗。楪。等物。圹左右开小廊。安女侍一十二人。圹前安门神四〉

  〈神。设座位安仪仗。女乐。香卓。酒卓。辈轿等物。堂前近圹安圹志。〉

  〈一十月十六日晚辞灵。用猪一。羊一。吴王与公主序立于灵柩前哭。两拜。跪奠酒。读祝讫。又两拜。〉

  〈一十七日清晨。举棺𥙊莫。礼物及行礼同前一十七日。举棺之前。执事者先以方相旙幢灵车驰马皷乐等。以次〉

  〈排列于玄武门外。内。使捧铭旌魂帛导 引棺出〉

  〈玄武门外。丧夫捧棺就轝。内官以魂帛置小车中。一宫人以下送者。于布惟内随柩行。不送者。止于〉

  〈玄武门外。柩前拜辞。一外命妇送葬者随于后。〉

  〈一近灵柩。除抬材捝歌执翣人外。其余擎执用内。使。并净军前面旙幢香纸案等。于都督府拨军应用。〉

  〈一灵柩前仪仗内用女乐二十四人。并花旙雪柳女队子 二十人。女将军一十人。〉

  〈一送殡文官五品以上。武官指挥佥事以上。先行。次僧道。俱于方相后行。〉

  〈一棺至坟所。置棺于圹前。候执事者整理圹中。安顿玄纁玉璧匣。五榖仓。下椁毕。然后下棺。并以铭旌魂帛置棺上。翣六。〉

  〈置棺之两傍。一下棺后。将掩圹。执事者捧神主置于座。陈设𥙊物毕。〉

  〈吴王公主序立于前哭。两拜。奠酒读祝。又两拜。笑纸钱及祝文。执事者掩圹。捧所题神主置灵轿遂行。仪从前导。〉

  〈吴王乘马随行。一下棺时。执事者将方相。纸驼。焉。车。轿。仪仗。冠服。俱于圹前焚化。〉

  〈一掩圹后。遣内官𥙊后土。用牲一。祝一。〉

  〈一灵轿至玄武门。仪仗止于门外。灵轿入〉

  〈内宫门。执事捧神主入置灵座。设棹𥙊物。吴王公主序立哭。再拜。跪奠酒。读祝讫。俯伏。兴。又两拜毕。内官以仪仗车〉

  〈轿俱于坟所享堂安奉。一省府台五品以上。文武官于朝阳门内外设𥙊。外命 妇于圹所致𥙊。〉

  〔插图〕
  〔插图〕
  〔插图〕
  〔插图〕

  〈圹志成穆贵妃孙氏。其先世居陈州。父和卿。仕元朝。因家江南毗陵。母晁〉

  〈氏。妃。禀性贤淑。聦慧过人。父母既亡。长兄楧治家事。值元末。天下大乱。妃年十三。随次兄蕃。避兵扬州。遇青军陷城。一时离散。蕃不知所〉

  〈在。元帅马世熊妻。遂育妃为义女。年十八未聘。上闻其有容德。诏纳宫中。及至。言。行皆有礼法。如古贤女。尝请于〉

  〈上。访求楧得相见。上即位。册为贵妃。位居众妃之首。妃益小心恭谨。事〉

  〈上甚至有儆戒相成之助。佐皇后以理内。治壸雍肃。上下咸无怨者。侍〉

  〈上十有五年。生四女。其第二蚤卒。洪武七年。秋九月癸未。妃得疾。至庚寅薨。年三十有二。〉

  〈上为之感悼。诏谥成穆。复缘人情定议。命东宫亲王持服一期。〉

  〈敕有司营葬具甚厚。念其无子。赐田租三百石。令楧供岁时𥙊祀之费。卜日未得吉。停柩宫中者兼旬。至十月己酉。始权厝京城朝阳门外褚之〉

  〈原。礼也。涂𣩵有期。谨用书其卒葬岁月。纳诸圹中。呜呼哀哉。翰林侍讲学士。中顺大夫。知制诰同修国史。臣宋濂。奉  敕撰。〉

  〈洪武七年。十一月日。礼部牛尚书。翰林乐学士等官奏。谨按王制曰。丧三年不𥙊。惟𥙊天地社稷。注云。不敢以卑废尊也。宋真宗有内〉

  〈丧。太常礼院言。准礼。宜𥙊天地社稷。其太庙暂停。俟后致𥙊。今拟十一月冬至。大祀〉

  〈围丘。合依期致𥙊。又按礼曰。宫中有丧。三月不举𥙊。注云。谓丧柩未葬。既葬即可𥙊。不待三月也。魏有宫中丧。高堂隆议春𥙊不宜阙礼也。今拟〉

  〈太庙时享。葬事毕。择日行礼。奉圣旨是。钦此。〉

  〈谢妃丧礼服制〉

  〈一洪武九年。五月初十日。翰林学士宋濂等官题奏。唐时皇帝为皇妃等举哀。临丧素服。举哀毕。则常服。宋时皇帝为皇〉

  〈亲举哀。素纱软脚幞头。白罗衫。黑银腰带。今定合斟酌用唐宋的礼。奉〉

  〈圣旨依着唐宋的礼行。晋王用夫为妻斋。哀服。钦此。一〉

  〈上位中宫〉

  〈东宫亲王举哀用素服。〉

  〈晋王齐。裹期年。服麻布冠。九仿做九梁麻布衣裳带。麻腰绖。麻鞋。妃父谢左相大功九月。细麻布冠。衣裳带。麻履。〉

  〈妃兄弟同。 妃母细麻布盖头大衫。 妃姊妹同。妃房叔舅母缌麻服。用白生绢盖头团领衫。 本宫〉

  〈女使用麻布盖头团领衫。 本府内使用麻布头巾。麻布衫。〉

  〈一同日。翰林学士宋濂。礼部员外郎张筹等官奏准。一应穿孝服的人。只在王宫门裹穿。出门。只穿常服。直至送妃出𣩵时。〉

  〈本宫合穿服的。穿着送出去。回来脱了孝服。穿常服。敛仪〉

  〈一饭舍。一入敛。〉

  〈裹用常服。外用礼服。面衣一。以皂绢红裹。方一尺二寸。盖其面。〉

  〈握手二。以皂绢红裹。长一尺二寸。阔五寸。裹两手。充耳二。用白绢如枣様。察耳中。〉

  〈故妃谢氏柩。掩棺后。置于灵座之右。一魂帛。 用生绢结魂帛置灵座上。〉

  〈一棺罩。 用紫罗惟。一惟慢。 用白绢为慢设于柩前。〉

  〈一其日。敛毕。设灵座铭旌。又设供卓于灵座之前。陈设常馔。晋王成服诣前哭。两拜。奠酒又两拜。   〉

  〈𥙊奠。一〉

  〈东宫妃秦王妃𥙊祀主奠酒。〉

  〈燕王吴王以下𥙊祀两拜。奠酒。又两拜。燕王妃及公主𥙊祀两拜。奠酒。又两拜。〉

  〈靖江王及妃𥙊祀两拜。奠酒。又两拜。修设好事〉

  〈一于西华街西搭盖佛堂席屋七间。两廊各三间。临街七间。厨库房各三间。坛东一十丈设幕次。又东一十文设〉

  〈妃灵位幕次。五月十六日扬旙诵经。十八日圆满。用天界蒋山僧三百名。十八日夜。朝天宫道士三十三名。于新开河内点放〉

  〈水灯。一疏文〉

  〈大明国洪武九年。岁次丙辰。五月甲寅朔。十六日。晋王      谨斋沐𥡴首拜疏〉

  〈释迦牟尼佛。伏以天地不言。以四时而示信。〉

  〈圣神代理。违万化以通情。惟如来者。驾白象而神宫降诞。游四户而悟入雪山。六年善。行。感一覆载以鉴勤。五〉

  〈演妙音。证金仙而上果。示现三十二。相。大会四十九秋。谈空有之无穷。翊王纲而易治。方便度人。以开愚〉

  〈眛。道通造化。庶广益于古今。光烛幽冥。致宽愆而解脱。大千普照。六道俱超。德无不备。非天者欤。兹为故〉

  〈妃谢氏。享年二十一岁。于今年五月。以疾倾逝。某欲伸追荐。特命阁黎于   结坛。以五月十六日扬〉

  〈旙发符。看诵大蔵经文。十七日修设水陆大斋。十八日行礼。献供施斛燃灯。至日。伏愿〉

  〈如来不违本誓。降临法莚。大开方便之门。广施超升之路。谨奉疏伏惟佛慈鉴知。谨疏。〉

  〈一寒林榜文右伏以一尘不立。本无世界。众生诸法皆空。宁有圣〉

  〈贤妙觉。由毫厘之系念。随业感以殊形。如爝火不息而燎原。譬滥觞积𣴑而为海。贪欲交蔽。沉沦鬼趣之〉

  〈幽迷。妄。相生造。成地狱之惨历。穷刼而积饥积渴。以一日而万死万生。不有大教之垂慈。则使尔类之沦〉

  〈弃。新鬼大。故鬼小。空见于书。七日戒。三日斋。唯存诸𥙊。令说法以开汝真性。复施食以济汝饥虚。一念知〉

  〈归。变洋铜为醍醐甘露。称心具足。驭宝车乘楼阁香云。息尔尘劳。入〉

  〈佛境界。谨榜。一祝文〉

  〈维洪武九年。岁次丙辰。五月甲寅朔。十八日辛未。晋王         敢昭告于〉

  〈西方教主大觉金仙释迦牟尼佛曰。某故妃谢氏。年二十有一岁。不期今年五月初十日。以疾倾逝。今迁阴宅于蒋山之南。以安神〉

  〈魂。恐其生前或有不善之过。钦奉圣旨。于五月十六日遥拜疏文。以阿阇黎专符。使以西驰。诣灵山而礼请。今者〉

  〈如来降临法莚。特陈情悃。愿佛慈悲。若有宽愆。解纷涤利。及诸鬼魂等。凡有冤愆。一切超脱。庶不失〉

  〈如来之本誓。尚享。一十八日未时。〉

  〈晋王登坛行礼。其日晡时。众僧皆于宝座前望空启请〉

  〈如来。依科法事。诸执事者各司其事。本府陪拜官入就位。导引官于幕前启请行礼。〉

  〈王常服升坛就位。典仪唱迎佛。赞礼唱鞠躬。拜。兴。拜。兴。平身。王两拜。陪位拜。典仪唱行奠帛献茶礼。引礼引〉

  〈王诣盥洗位。盥洗讫。诣佛前。赞礼赞跪。王跪赞搢圭。王搢圭赞进帛。执事者以帛进赞受帛。王受帛赞奠帛。王以帛授执事者〉

  〈奠于佛位前赞进茶。执事者以茶进赞受茶。王受茶赞献茶。王以茶授执事者奠于佛位前赞俯伏。兴。平〉

  〈身。复位。王俯伏。兴。复位。赞鞠躬。拜。兴。拜。兴。平身。王两拜。平身。典仪唱初献供。引礼引〉

  〈王诣佛前赞跪。王跪搢圭。王搢圭赞献供。执事者以供进。王受供。以供授执事者奠于佛位前。赞 读祝。读祝讫。俯伏。兴。平身。王〉

  〈俯伏。兴。平身。赞复位。王复位赞鞠躬。拜。兴。拜。兴。平身。王两拜。平身。典仪唱三献供。掌𥙊官捧供诣佛前。置〉

  〈于案讫。赞鞠躬。拜。兴。拜。兴。平身。王两拜。平身。典仪唱众僧参礼〉

  〈如来。导引官启请王还幕次。众僧旋绕讽咒。恭礼真如。一引妃诣浴堂。一引众魂诣沐浴所〉

  〈毕。一引妃灵诣坛所参礼。谢舍执旙代拜一引众魂诣坛所。一迎灵还祠堂。谢舍执旙前行一引众魂诣〉

  〈斛所判斛。法事将毕。引礼引王诣坛所。陪拜官各就位。典仪唱彻豆。赞礼鞠躬。拜。兴。拜。兴。王两拜。陪位〉

  〈官皆。两拜。兴。典仪唱送佛。赞礼唱鞠躬。拜。兴。拜。兴。王两拜。陪位官皆两拜。平身。典仪唱读祝官捧 祝。进帛〉

  〈官捧帛。各诣燎所。赞礼跪。启。请诣望燎位。燎半。赞礼毕。〉

  〈一僧人做好事。照旧例。阇黎表白写疏。与钞二贯四百文。余僧各与六百文。〉

  〈葬仪一方相。纸旙幢。冥器等物。俱与成穆贵妃同。〉

  〈一女乐内不用花旙雪柳队。并女将军。一神主题曰。〉

  〈故妃谢氏神主。一抬材人夫六十人。挽歌郎十二人。各给麻布衣巾锡纸花各一朶。〉

  〈一执仪仗内。使二百六十二名。各给白苎布带一条。凈军一百三十名。每名麻布衣巾带。军人七十八名。各给麻布巾。〉

  〈一十八日晚辞灵。用牲酒晋王行礼。两拜。奠酒。读祝。又两拜。〉

  〈上位中宫〉

  〈东宫。秦。燕。吴。楚。靖江王。各一坛。一十九日举棺𥙊奠礼仪同上。〉

  〈一同日五更。先于玄武门外陈设丧仪。前方相。次旙幢。次驼马次皷乐。次纸花纸钱案。次冥〉

  〈器等案。次女乐。次仪仗。执事者捧铭旌导灵柩出。置魂帛 于灵轿以序行。〉

  〈一设布帷六十丈于灵柩后。内人送葬。并本府女使送葬者。俱于帷内行。〉

  〈一晋王孝服送葬。常服还宫。安灵𥙊祀仍用孝服。𥙊 毕常服。〉

  〈燕。吴。楚。靖江王。俱素服送至坟所。一公侯省府台官命妇。于坟所陈设物。灵柩至。总设一𥙊。两拜。奠〉

  〈酒。读𥙊文。两拜。𥙊毕先回。一至坟所安棺讫。将举火。奉迎神主置于座。陈设祭物。𥙊毕。奉神主〉

  〈置轿中。仪仗前导。迎灵还宫。一方相。纸仪仗。旙幢。车轿等。俱于坟前焚化。〉

  〈一圹内冥器。及玄纁匣铭旌等。为妃子浅葬。难以安顿。俱于坟前焚化。〉

  〈一迎灵还宫。用仪仗等导至玄武门。〉

  〈晋王先行。内官捧神主至宫中安奉。用牲酒𥙊祀行礼同前仪仗仍送坟所享堂内安奉。〉

  〈𥙊文维洪武九年。岁次丙辰。五月甲寅朔。十八日辛未。〉

  〈皇帝同皇后以牲醴𥙊于新妇晋妃谢氏之灵〉

  〈曰。吾与尔父。昔同乡里。因兵又得相从。数年之后。吾生尔夫晋王。尔父亦生尔女子于家。当是时。尔与吾儿皆未及十岁。而吾〉

  〈与尔父结为姻亲者何。盖为乡里之旧。念尔父开拓之功。协和上下。保众安人。是致尔于洪武六年。八月二十四日。入吾晋宫。〉

  〈为吾儿妇。经今四年矣。巳生子善庆。又将过周而欲言。吾尝提携而引。于心喜不自胜。何期尔今年产后疾笃。诸药不痊。一旦〉

  〈长往。致吾与皇后诸眷属一齐哀恸。恐尔宿有冤愆。已命僧礼佛。涤利解纷。明旦出灵。特辞而谕。呜呼。死生之道。世人之常。或〉

  〈夭而或寿。今前世修。尚享。晋王𥙊〉

  〈辞灵兹者卜以明旦。以尔灵柩就道。先用牲醴致𥙊。灵其不昧。尚享。〉

  〈举轝今者迁柩就轝。特用牲醴致𥙊。惟灵不昧。尚享。〉

  〈题神主兹既权厝。用题神主。惟尔淑灵。是凭是依。特以牲醴致𥙊。尚享。〉

  〈𥙊后土今为故妃谢氏。权厝于兹。谨以牲醴致𥙊。神其鉴知。尚享。〉

  〈安神主兹者权厝已毕。宜安神主。感念畴昔。追悼无已。特以牲醴致𥙊。〉

  〈灵其来格。尚享。首七〉

  〈维洪武九年。岁次丙辰。五月甲寅朔。十六日。晋王        致𥙊于〉

  〈故妃谢氏之灵曰。夫妇之道。最为至亲。一旦长逝。不胜伤感。日月如𣴑。忽经七〉

  〈日。兹以牲醴致𥙊。惟灵不昧。尚享。二七〉

  〈曰自尔之亡。不胜伤感。日月如𣴑。忽经二七。兹以牲醴致𥙊。惟灵不昧。尚享。〉

  〈三七至终七𥙊文同坟所享堂内陈设𥙊器。〉

  〈抺金锡器皿。花瓶一副 香炉一个 烛台一对 碗并橐各二个 〉

  〈茶钟二个 匙筯并瓶一副 大小楪一十五个香合一个 爵盏一个 唾盂一个 酒注瓶一个 〉

  〈面盆一个 鉴妆一个内有小合见五个 交椅脚踏一副香匙筯连瓶一副    壶瓶台盏马盂一副〉

  〈红漆等器。烛台一对  琉璃灯一椀  抺金木镜架一座带镜 〉

  〈红漆矮卓三只      青纱罩三个 烧纸铁架一个红袱二条上尽鸾凤    红油面盆架一个 〉

  〈锡沙池一个 锡香匙一个  铁大筯一双红绫缴壁顶幔各一件〉

  〈大明集礼緫序周官㐫礼之目有五。曰丧。曰荒。曰吊。曰禬。曰恤。秦汉以来。载籍残阙。惟丧礼粗备至唐恶㐫礼。徙其次第于五。而李义甫。许敬宗〉

  〈辈。又以为㐫事。非臣子宜言。遂去国恤之条。故开元制礼。惟着天子赈恤。问疾。举哀。除服。临丧。册赠。及中宫。东宫。东宫妃。举哀。成服。奔丧。临丧之仪〉

  〈而已。宋兴因之。微加损益。元有赈恤之典。而丧葬各因其俗。今拟国朝。自账抚以下。凡十有七篇。其行事各见于仪注。 问疾遣。使。劳问王〉

  〈公公主以下疾 礼曰卿大夫疾。君问之无算。士壹问之。汉东平宪王苍。还国疾病明帝驰遣名医小黄门侍疾。使者冠盖不绝于道。𣵀阳公主疾。〉

  〈令。从官古霸往问。晋宗正卿王覧以疾乞骸骨。赐钱二十万。又遣殿中医疗疾给药。唐员外散。骑常侍褚亮寝疾。诏遣医药救疗。中。使候问不绝。宁王〉

  〈宪寝疾。玄宗令中。使送医药。及珍膳相望于路。宋诸王公主宗室将军以上疾。皆乘与临问。宰相。使。相驸马都尉疾。亟幸其第。或赐。劳加礼。而亦有〉

  〈遣。使。劳问之𥱳。至若皇后皇太子于诸王妃主宗戚问疾之礼。唐宋以来并与天子遣使。劳问之仪同。讣奏。临吊会丧乘与为王公以下举哀〉

  〈周制王哭诸侯大宗伯为上相。檀弓曰。天子之哭诸侯也。爵弁缁衣。自周以降。天子为诸王妃主。大臣宗戚。外祖父母。后父母。内命妇。及蕃国主〉

  〈之丧。皆有举哀之礼。汉东海恭王薨。明帝幸津门亭发哀。晋长乐长公主扶风王亮薨。武帝并举哀三日。唐永安王孝基薨。高祖为之发哀。宋汝南〉

  〈郡王晋王夫人符氏薨天子皆为之素服举哀。此为诸王妃主而举哀也。魏大司马曹真薨。帝幸城东张帐而哭之。唐太子右卫率李大亮卒。太宗〉

  〈为之举哀于别殿。宋太师赵普薨。太宗为之素服举哀。乐安郡公惟正薨。仁宗素服发哀于后苑。此为大臣宗戚而举哀也。魏明帝外祖母安成乡〉

  〈敬侯夫人之丧。张帷幄端门外之左。帝黑介帻进贤冠皂服哭之十五举声。后魏肃宗外祖父胡谷珍薨。为之服小功举哀于太极东堂。此为外祖〉

  〈父母后父母而举哀也。唐三夫人以上薨。设大次于肃章门外。皇帝素服哭十五举声。其日仍晡哭。九嫔以下一举哀而止。宋宸妃李氏。贵妃沈氏〉

  〈薨。天子皆为之举哀。此为内命妇而举哀也。唐突厥什钵苾可汗卒。太宗为之举哀。吐蕃弄赞卒。高宗亦为之举哀。并张帷幔于城外向其国而哭〉

  〈之。宋契丹隆绪卒。夏国主曩霄卒。仁宗皆为发哀于苑中。此为蕃国主而举哀也。 乘与临王公以下丧 周制。王。为三公六卿锡缞。为诸侯缌缞。〉

  〈为大夫士疑缞。其首服皆弁绖。注云。君。为臣服。吊服也。又丧祝王吊则与巫前。故礼记云。君。临臣丧。以巫祝桃茢执戈恶之也。自汉以下。天子于诸〉

  〈王妃主。大臣宗戚。外祖父母后父母之丧皆有亲。临之礼。魏任城王薨。高祖亲。临哭之。唐诸王以下丧。皇帝素服亲。临哭十五举声。宋雍王元份薨。〉

  〈真宗。临丧奠哭。曹王夫人王氏薨。楚国大长公主薨。仁宗皆。临奠之。此。临诸王妃主之丧也。汉大司马大将军霍光薨。帝及皇后亲。临丧。成武孝侯〉

  〈顺卒。光武。临吊。唐太子太师魏征薨。太宗亲。临恸哭。宋太尉王旦薨。真宗。临奠。此。临大臣宗戚之丧也。唐外祖父母后父母丧。皇帝素服亲临哭十〉

  〈五举声。宋钦圣宪肃皇后父向经卒。神宗素服。临丧哭十五举音。此。临外祖父母后父母之丧也。 遣使吊赙王公以下丧 周制。宰夫凡邦之吊〉

  〈事。掌其戒令。与其弊器财用。凡所供者。又太保掌三公孤卿之吊。劳。疏云。王有故不得亲往。故使太仆也。由周以降。天子于诸王妃主。大臣宗戚。外〉

  〈祖父母后父母。及蕃国主之丧。并有吊赙之礼。汉诸侯王薨。天子遣。使者素服往吊。皇子始封者薨。赙钱三千万。布三万匹。嗣王薨。赙钱千万。布万〉

  〈匹。唐诸王妃主丧。吊。使与赗赙者。俱至丧者第。使以吊书授主人。赗赙者陈与物及马于庭。主人迎受。宋制使者常服诣丧所。以诏书授主人。主人〉

  〈跪受。若致赗及赙。如受吊书之仪。此吊赙诸王妃主之丧也。汉司空杨赐。薨。赠以东园梓器穟服。赐钱三百万。布五百疋。唐尚书左仆射张九成卒。〉

  〈令九品以上。就第哭比敛。中。使三至赙绢布八百叚。米粟八百石。宋太师赵普薨于西京。以范果为吊𥙊。使。赠绢布各五百疋。余物有差。此吊赙大〉

  〈臣宗戚之丧也。唐皇亲外戚之丧。赙物并凖职品。天子为外祖父母服小功。赙物凖三品。物百数。粟百石。为后父母服缌麻。赙物凖从四品。物六十〉

  〈数粟六十石。其遣。使之仪。并同诸王。宋孝明皇后母秦国夫人薨赙钱百贯绢百疋。余物有差。此吊赙外祖父母后父母之丧也。汉南单于比薨。遣〉

  〈中郎。将叚郴。将兵赴吊𥙊以酒未。比弟左贤王莫立。帝遣。使者镇慰赐绢四千疋。其后单于薨。吊𥙊慰赐以此为常。唐突厥毗伽可汗薨。玄宗诏宗〉

  〈正卿李诠往申吊𥙊回。纥毗伽阙可汗薨。以鸿胪卿摄御史中丞李通充吊𥙊。使。宋交趾李公藴卒。命兵部贠外郎章频为吊𥙊。使。赐绢布各五百〉

  〈疋。余物有差。夏国主曩霄卒。命工部郎中直史馆曹隶叔为𥙊奠。使。达州刺史邓保吉为吊𥙊。使。此吊赙蕃国主之丧也。制遣百官会王公以下〉

  〈丧 古者。王公以下之丧。天子有遣百官会丧会葬之礼。汉征虏将军颕阳候𥙊遵卒。于军丧至河南县。诏遣百官会于丧所。唐礼部尚书王珪卒。〉

  〈太宗诏魏王泰率百官亲往。临哭。鄂国公尉迟敬德薨。高宗令京官五品以上。及朝。集。使赴宅哭之。宋王公以下丧制。遣百官集于丧者之庭哭十〉

  〈五举音。此会王公以下之丧也。汉左将军孔光薨。公卿百官会吊送葬。唐粛王详薨。发引之日。百官于通化门外列位哭送。内史令窦威卒。诏太子〉

  〈及百官并出。临送。此会王公以下之葬也。遣使册赠诸王大臣  周制。有谥无赠。汉孔光为左将军。成帝召光当拜。已刻候印书赞。光薨。使九卿〉

  〈策赠。后汉杨赐薨。策赠特进。唐诸王大臣外祖父母后父母薨。皆遣。使策赠。其仪。使副并公服从朝。堂受册。载于犊车。往丧者大门外以案迎册入。〉

  〈使者立于柩东北厢南面读册。主人哭拜。𥡴颡受册奠于柩东。宋有赠官之典。而不行册礼。元有赠谥。而亦无遣册之制。遣使致奠诸王以下丧〉

  〈唐诸王妃主。大臣宗戚。外祖父母。后父母薨。皆遣。使策奠。其仪。使者公服至丧者第。升自东阶立于柩东南面。执事者陈牢馔于柩东。酌酒西面〉

  〈奠于席。使者称亡者官封云。制使者某奠。主人北面哭拜。𥡴颡于阶间。宋制因之。使者常服至丧者第。升自东阶立于柩前之左。有司陈牢馔于柩〉

  〈前。使者称亡者官封及谥云。诏使某奠。主人降诣阶间举哭。再拜𥡴颡。中宫为祖父母父母以下举哀隋制。皇太后皇后。为本服内亲一举哀。〉

  〈唐制。后。为祖父母父母。并设哭位于别殿。哭必尽哀。其日晡哭如初。三日乃成服。为外祖父母。则设次于别宫。其日晡后临。凡三朝。临而止。宋钦圣〉

  〈宪肃皇后父定国军𥱳度观察留后向经卒。举哀成服于私第。此为祖父母父母以下而举哀也。唐诸王妃主薨。皇后。为之服大功者。其日晡再哭〉

  〈而止。服小功以下者。一举哀而止。宋诸王以下丧。皇后。为之并素服。诣次哭十五举音。此为诸王妃主而举哀也。至于。为内命妇举哀之礼。惟见于〉

  〈唐。其仪。三夫人以上。日晡再哭而止。九嫔以下。一举哀而止。中宫为祖父母父母成服后魏。灵太后之父胡国珍薨。太后成服于九龙殿。唐皇〉

  〈后为父母祖父母成齐哀期之服。并设位于举哀别殿。其日。皇后即位服哀。哭尽哀。退舍别殿。日晡哭临如初。既成服之明日乃奔丧。若。为外祖父〉

  〈母成服。临丧。并与。为祖父母之仪同。宋皇后。为父母祖父母成服。则于外氏私第。设次于正寝之东。皇后至次成服哭十五举音。为外祖父母成服〉

  〈之制无所考。中宫遣使吊诸王以下丧周制。内宗凡卿大夫之丧。掌其吊。临。又寺人掌内之禁令。凡内人吊临则帅而往。立于其前而诏相之。〉

  〈唐诸王妃主之丧。皇后遣内给事二人为。使。素服至丧者第。立于阶间南面。以吊书授主人。主人哭拜𥡴颡。受吊书奠于柩东。宋制固之。以内给事〉

  〈一人为。使。常服至丧者第。立于阶间南向。以令书授主人。主人哭拜𥡴颡。受令书奠于柩东。 东宫为诸王以下举哀 唐。皇太子为诸王妃主举〉

  〈哀。设次于宜秋门外。其日。皇太子素服腰舆诣次。哭十五举声。日晡哭如初。若本服期者。三朝哭而止。服大功者。其日晡哭而止。服小功者。一举哀〉

  〈而止。为外祖父母服小功。为妃父母服缌麻。并设举哀位于东宫别殿。皇太子素服即位。哭十五举声。乃变哀。又哭。其日晡哭如初。三日而止。为良〉

  〈娣举哀。则设位于内别殿。三朝哭而止。为良媛一举哀而止。。为师传保宗戚宫臣礼同诸王。但一举哀而止。宋制。皇太子。为诸王以下皆素服即位。〉

  〈哭十五举音。东宫临诸王以下丧唐皇太子为诸王妃主。外。祖父母。妃父母。及师传保宫臣宗戚之丧。并。临哭之。其仪。设哭位于丧者第堂上。〉

  〈皇太子至即位。举哭尽哀。前执主人手抚慰。复位哭。又尽哀。凡所临非本服五属之亲。则一举哀而止。宋为诸王以下。临奠。先设次于丧者第之𠫇〉

  〈西。皇太子常服就次。内侍引诣灵几上香。奠酒。主人诣前拜哭。皇太子抚慰毕。乃降出。 东宫遣。使吊赙诸王以下丧 唐制与乘舆遣。使吊赙之〉

  〈礼同。宋不着其仪。 东宫遣。使致奠诸王以下丧 唐制与乘与遣。使致奠之礼同。宋不着其仪。东宫妃。为祖父母父母以下举哀唐制。皇太〉

  〈子妃。为祖父母父母。并设哭位于别殿。哭必尽哀。其日晡哭如初。三日乃成服。为外祖父母则设次于别宫。其日晡后。临。凡三朝临而止。为诸王妃〉

  〈主服大功者。其日晡。临而止。小功以下一举哀而止。。为宗戚良娣与。为诸王妃主同。为良媛以下一举哀而止。宋制。为祖父母父母举哀于外氏私〉

  〈第。其。为外祖父母以下则素服。诣哀次哭十五举音。 东宫妃。为祖父母父母成服 唐制。皇太子妃。为祖父母父母成齐哀期之服。并设位于举〉

  〈哀别殿。其日妃即位服哀。哭尽哀。退舍别殿。日晡哭如初。既成服之明日乃奔丧。为外祖父母无成服之制。而。临丧则随时禀旨。其仪与奔丧同。宋〉

  〈制。为祖父母父母成服。并于外氏私第。设次于正寝东阶下。皇太子妃至诣次。服素服。哭十五举音。为外祖父母成服之制无所考。 乘舆。为王公〉

  〈大臣举哀仪注 凡王公薨。讣报太常司告示百官。拱卫司前期于西华门内壬地设御幄南向。陈御座于正中。上置素褥。侍仪司设讣者位于御〉

  〈幄前之南。设文武官陪哭位于幄前。东西相向。奉慰位于讣者位之北。北向。设赞礼二人位于讣者拜位之北。东西相向。引讣者二人位于赞礼之〉

  〈南。东西相向。引文武官四人位于文武官之北。东西相向。其日。拱卫司俻仪仗于 奉天门奉迎 车驾。引礼引文武官百官素服。由西华门入就〉

  〈陪哭位。引讣者亦由西华门入。立位于西南。侍仪版奏外办。皇帝素服未与诣幄。仪仗分列于幄前之左右。和声即陈乐于御幄之南。设而不〉

  〈作。太常卿于幄西跪奏。某官来讣。某年。某月。某日。臣某官。以某疾薨。请举哀。 皇帝哭。右十五声文武官在位者皆哭。其哭音随上为节太常卿跪〉

  〈奏。请止哭。 皇帝止哭。百官在位者皆止哭。引礼引文武官就奉慰位北向立。引班首诣 御前唱跪。赞礼同唱跪。班首及百官皆跪。班首奉慰。引〉

  〈礼同赞礼唱俯伏兴。平身。班首及百官皆俯伏兴。平身。引礼引文武官分班立。引礼引讣者就拜位。赞礼唱鞠躬。拜兴。拜兴。拜兴。拜兴。平身。引礼引〉

  〈讣者退。太常卿跪奏礼毕。 皇帝兴御兴还宫。引礼引讣者。及文武百官以次出。东宫为王公举表仪同。但设幄于东宫西门外。陪哭者皆东宫官〉

  〈属。乘与受蕃国王讣奏仪注 凡蕃国王薨。使者讣奏至 京。太常司告示有司。拱卫司前期于西华门内壬地设 御幄南向。陈 御座于正中。〉

  〈上置素褥。侍仪司设讣者位于 御幄前之南。设文武官侍立位于 幄前东西相向。设赞礼二人位于讣者拜位之北。东西相向。引讣者二人位〉

  〈于赞礼之南。引文武官四人位于文武官侍立位之北。东西相向。其日。拱卫司备仪仗于 奉天门外奉迎 车驾。引礼引百官素服由 西华门〉

  〈入。立于 御幄前之西。侍仪奏外辨。 皇帝素服乘兴诣幄。仪仗分立于幄前之左右。和声即陈乐于 御幄之南。设而不作。太常卿跪奏。某国世〉

  〈子遣陪臣某官某奏。某国王臣某薨。俯伏兴。引礼引讣者入就拜位。赞礼唱鞠躬。拜兴。拜兴。平身。讣者皆鞠躬。拜兴。拜兴。平身。承 制官前跪承〉

  〈制。由中道出至使者前。称有制。赞礼唱。使者跪听 制。承 制官宣制曰。 皇帝致问尔某国王某。得何疾而逝。使者答云云。赞礼唱俯伏。兴。〉

  〈平身。承 制官由西道入跪奏宣 制毕。礼唱鞠躬。拜兴。拜兴。平身。讣者以下皆鞠躬。拜兴。拜兴。平身。太常卿奏礼毕。赞礼唱礼毕。皇帝兴御〉

  〈与还宫。仪仗导卫如初。引礼引讣者。及文武百官以次由西门出。乘兴临王公大臣丧仪注讣奏毕。太常司移文太史监择皇帝。临丧日。以〉

  〈择到日期奏闻。告示拱卫司前期于丧家大门外设大次南向。中设御座置素褥。又设御座于丧家正𠫇之中南向。有司设文武官次于大〉

  〈次之左右。侍仪司设文武官陪立位于𠫇前之左右。引礼四人位于文武官之北。东西相向。设丧主以下拜位于𠫇前北向。设主妇以下妇人哭位〉

  〈于𣩵北慢中。其日。侍仪奏请鐢驾出宫。侍仪兵卫导从如常仪。驾至丧者门外 大次。侍仪跪奏请降辂。 皇帝降辂御与。侍仪导引入 大次。〉

  〈仪仗兵卫陈列于 大次之左右。御用监令奏请易服。 皇帝易素服。文武官亦于使次易素服。引礼先引文武官入就𠫇前分班侍立。皇帝御〉

  〈与出次。侍卫如常。引礼引丧主以下免绖去杖丧服。出迎于大门外。望见乘与止哭。赞礼唱鞠躬。拜兴。拜兴。平身。丧生以下皆鞠躬。拜兴。拜兴。平身。〉

  〈引礼先引丧主以下入立于门内之西。皇帝御与入门。将军四人前导。将军四人后从入至正𠫇。侍仪跪奏。请降与。皇帝降与升自中阶。太常〉

  〈卿跪奏诣灵座前。导引 皇帝至灵座前。文武百官随从立于其后。太常卿跪奏举哀。 皇帝哭。以恩深浅为节百官皆哭。太常跪奏止哭。 皇帝〉

  〈止哭。百官皆止哭。太常卿奏上香。上香。三上香。皇帝立上香毕。太常卿奏𥙊酒。𥙊酒。三𥙊酒。 皇帝立𥙊酒毕。太常卿请诣 御座。导引 皇帝〉

  〈至正𠫇 御座。将军分立于左右。引礼引主丧以下诣𠫇下拜位。赞礼唱鞠躬。拜兴。拜兴。平身。承 制官前跪承 制兴。诣丧主前云有 制。赞礼〉

  〈唱跪。丧至以下皆跪。承制官宣制云云。赞礼唱俯伏兴。拜兴。拜兴。平身。丧主以下皆俯伏兴。拜兴。拜兴。平身。引礼引丧主以下退立于𠫇西。太〉

  〈常卿跪奏礼毕。 皇帝与。侍仪奏请升兴。 皇帝升兴御与以出。导从侍卫如初。丧主随出立于 大次之前。文武官以次出。 皇帝至大次。侍仪〉

  〈奏降与。 皇帝降与即 御座。御用监官奏。请释素服。 皇帝易服讫。御与以出。引礼引丧主以下诣前。赞礼唱鞠躬。拜兴。拜兴。平身。引礼引丧主〉

  〈以下退。拱卫司进辂。侍仪跪奏。请降与升辂。 皇帝升辂。百官导引仪仗兵卫导引如来仪。丧主杖哭而入。 遣。使吊王公大臣丧仪注 讣奏毕。〉

  〈太常司奏 旨遣官往吊。前期有司设。使者宣 制位。于丧家正𠫇之北南向。设丧主受予位于正𠫇之南北向。设主妇以下妇人立哭位于𣩵北〉

  〈幙下。其日。使者至丧家。引礼引丧主去杖免绖豪服止哭。出迎于中门外。复先入就听前拜位。赞礼引。使者入。内外止哭。使者入就𠫇上位立定。称〉

  〈有 制。东宫。使者称有令下同赞礼唱鞠躬。拜兴。拜兴。平身。丧主以下皆鞠躬。拜兴。拜兴。平身。赞礼唱跪。丧主以下皆跪。使者稍前宣 制曰。 皇〉

  〈帝闻某官薨。遣臣某吊。宣毕。赞礼唱鞠躬。拜兴。拜兴。平身。丧主以下皆鞠躬。拜兴。拜兴。平身。礼毕。内外皆哭。赞礼引。使者出。引礼引丧主随出。至中〉

  〈门外拜送。使者。引礼引丧主杖哭而入。使者还奏。 遣。使赙王公大臣丧仪注 前期有司于丧家设。使者位。宣 制于𠫇上之东北。设主丧者以〉

  〈下拜位于𠫇前。设主妇以下妇人哭位于𣩵北慢下。其日。使者于 午门前。以 龙亭盛赙物。用仪仗导引至丧家。引礼引丧主以下去杖免绖表〉

  〈服止哭。出迎于大门外。执事兴 龙亭先入。就𠫇上置于正中南向。引礼引。使者入主于东北。引礼引丧至以下入就位。。使者称有 制。赞礼唱鞠〉

  〈躬。拜兴。拜兴。平身。丧主以下皆鞠躬。拜兴。拜兴。平身。赞礼唱跪。丧主以下皆跪。使者稍前宣 制曰。 皇帝以某官薨。遣臣某赙赠以助丧事。宣〉

  〈制毕。赞礼唱鞠躬。拜兴。拜兴。平身。丧主以下皆鞠躬。拜兴。拜兴。平身。拜毕。内外皆哭。执事者受赙物。赞礼引。使者出。执事舁龙亭以出。引礼引丧〉

  〈主随出中门外拜送。使者还。引礼引丧主杖哭而入。使者还奏。遣百官会王公大臣丧仪注 前期有司于丧家𣩵前设百官位。又设丧主以下〉

  〈主哭位于殡前之东。又设主妇以下妇人立哭位于殡北幙下。其日。百官应会吊者素服至丧家。引礼引丧主以下就东阶哭位。主妇以下就𣩵北〉

  〈哭位。赞礼以次引百官入就前位。赞礼唱哭。百官哭。主丧主妇以下皆哭。赞礼唱止哭。百官及主丧主妇以下皆止哭。赞礼唱鞠躬。拜兴。拜兴。平身。〉

  〈百官皆鞠躬。拜兴。拜兴。平身。主丧以下皆答拜。拜毕。引礼引班首诣丧主前展慰毕。引百官以次出。引礼引丧主随至大门外拜送百官还。引礼引〉

  〈丧主杖哭而入。会葬仪同遣。使册赠王公大臣仪注 前期礼部奏准制册。翰林院取 旨制文。如不用册则吏部用诰命中书省礼部奏。请某官〉

  〈为。使。发册之日。祠部设龙亭香亭于 午门前正中。执事于受册者之家。设宣 制官位于正𠫇之东北南向。丧主代受册命者位于𠫇前北向。至〉

  〈期礼部官封 册文以尽匣盛之。黄袱也裹置于 龙亭中。用仪仗歧乐前导至受 册者之家。代受 同者出迎于大门外。执事升 龙亭置于〉

  〈𠫇上正中南向。引礼引。使者立于东北。引代受 册者入拜位。赞礼唱鞠躬。拜兴。拜兴。平身。丧主代受 册者鞠躬。拜兴。拜兴。平身。使者前称有〉

  〈制。赞礼唱跪。代受 册者跪。使者宣 制曰。 皇帝遣臣某。 册赠故某官某。为某勲。某爵。宣讫。赞礼唱鞠躬。拜兴。拜兴。平身。代受 册者鞠躬。拜〉

  〈兴。拜兴。平身。使者于 龙亭取 册授代受册者。代受 册者受 册捧置于灵座前。使者出。代受 册者送至大门外。使者还奏。丧主代受 册〉

  〈者。以册文录黄设𥙊仪于灵前。引礼引代受 册者至灵前拜位。赞礼唱鞠躬。拜兴。拜兴。平身。丧主代受 册者以下皆鞠躬。拜兴。拜兴。平身。赞礼〉

  〈唱上香。上香。三上香。丧主三上香毕。赞礼唱𥙊酒。𥙊酒。三𥙊酒。丧主三𥙊酒毕。赞礼唱读黄。执事者展黄立读于灵座前之左读毕。赞礼唱鞠躬。拜〉

  〈兴。拜兴。平身。丧主以下眦鞠躬。拜兴。拜兴。平身。赞礼唱焚黄。引礼引丧主诸燎所。执事捧黄置于燎中。焚讫。赞礼唱礼毕。 遣。使致奠王公大臣仪〉

  〈注 前期有司于丧家灵前陈设𥙊仪几案。设。使者致奠位于灵前。读祝文位于灵右。丧主以下立位于灵右。读祝文位于灵左。设主妇以下妇人〉

  〈立哭位于𣩵北幔下陈设。其日。执事者陈设𥙊仪。使者至丧家。引礼引丧主去杖免绖止哭。出迎。使者于大门外。复先入立于灵前之右。引礼引。使〉

  〈者入就致奠位。读祝丈者入就住。引礼引。使者进诣香案前。可香捧香进于。使者之左。赞礼唱上香。上香。三上香。使者立上香。司酒者以爵酒进于。〉

  〈使者之右。赞礼唱𥙊酒。𥙊酒。三𥙊酒。使者立𥙊酒讫。引礼引。使者退。复位立定。赞礼唱读祝者取祝文立。读讫。赞礼唱焚祝。读祝者捧祝文诣燎所〉

  〈燎昼。引礼引。使者出。丧主以下拜送于大门外。引礼引丧主杖哭而入。使者回奏。 中宫为父母祖父母举哀 凡中宫父母薨。讣报太常司。太常〉

  〈司报内。使监官讣奏讫。内。使监官前期于别殿东壁下。设荐为 皇后举哀位。设内命妇以下哭位于 皇后别殿。内。使监官导引 皇后出诣别〉

  〈殿哭位。内。使监令跪奏。考某官以某月某日薨。母则云妣某夫人。祖则云祖考某官。祖母则云祖妣某夫人。皇后哭。内命妇以下皆从哭尽哀。皇〉

  〈后问故。又哭昼哀。乃变素服。内命妇皆易素服。内。使监令跪奏。请止哭。皇后止哭。内命妇以下皆止哭。内。使监官导引 皇后还宫。内命妇随从〉

  〈如常仪。如本日未即奔丧则临晡。复于别殿哭位。如为诸王外戚奉来。仍于别殿南向。不设荐位。中宫为父母祖父母奔丧仪注 举哀毕。内。使监〉

  〈令奏闻奉 旨。 皇后奔丧前期于丧主之家设荐席。为 皇后哭位于丧寝之东。设从临内命妇哭位于 皇后哭位之下。设主丧以下哭位于〉

  〈丧寝之西。主妇以下妇人哭位于丧寝之北幔下。是日。内使监进垩车。俻仪仗如常。导引 皇后素服出宫升与。三面周以白布行帷。至阁外降与〉

  〈升垩车。导从如常。内命妇皆乘车从行。 皇后至丧家大门内降车哭入。仍以行帷围护。从临命妇皆哭入。仪仗列于大门之外。丧主以下降诣西〉

  〈阶下立哭。侍女扶引皇后升自东阶进至尸东凭尸而哭。从。临命妇皆哭于左右。丧主升自西阶俱哭于尸西。 皇后哭昼哀。侍女扶引至荐席哭〉

  〈位。从临命妇亦退于位。内。使监令跪请止哭。 皇后止哭。诸命妇皆止哭。应奉慰者诣 皇后前奉慰如常礼。如 皇后候成服而还则依时临尸〉

  〈哭。仪仗及从临命妇应还者先还。其应从者留。 中宫为父母祖父母成服仪注 前期内使监令尚服。制 皇后齐衰。及应从。临命妇孝服。俟丧〉

  〈家成服之日。尚服奉齐衰进于 皇后服讫。侍女扶引 皇后哭诣灵前。从。临命妇亦孝服立哭于其后。赞礼唱拜兴。拜兴。皇后与命妇皆拜兴。〉

  〈拜兴。 皇后诣灵前。司香以香进于 皇后之左。赞礼唱上香。上香。三上香。 皇后上香讫。复位。赞礼唱拜兴。拜兴。 皇后与命妇皆拜兴。拜兴。侍〉

  〈女扶引皇后复哭位。如还宫。则内。使监告示仪仗垩车御兴行帷导引如来仪。〉

  永乐大典卷之七千三百八十六

  重 绿 总 校 官 侍 郎 〈臣 高拱〉

  学 士 〈臣 陈 以勤〉

  分 校 官 编 修 〈臣 孙 铤〉

  书 写 儒 士 〈臣 韩继荣〉

  图 点 监 主 〈臣 林民表〉

  〈臣翁嘉言〉


梦远书城(guxuo.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