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总集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 上页 下页
卷一百八 子部十八


  卷一百八 子部十八

  術數類一

  術數之興,多在秦、漢以後。要其旨不出乎陰陽五行,生剋制化,實皆《易》之支派1,傅以雜説耳2。物生有象,象生有數,乘除推闡,務究造化之源者,是為數學。星土雲物,見於經典,流傳妖妄,寢失其真,然不可謂古無其説,是為占候。自是以外,末流猥雜,不可殫名,史志總概以五行。今參驗古書,旁稽近法,析而别之者三,曰相宅相墓,曰占卜,曰命書相書。並而合之者一,曰陰陽五行。雜技術之有成書者,亦别為一類附焉,中惟數學一家為《易》外别傳,不切事而猶近理,其餘則皆百偽一真,遞相煽動。必謂古無是説,亦無是理,固儒者之迂談;必謂今之術士能得其傳,亦世俗之惑志,徒以冀福畏禍。今古同情,趨避之念一萌,方技者流各乘其隙以中之3。故悠謬之談,彌變彌夥耳。然衆志所趨,雖聖人有所弗能禁。其可通者存其理,其不可通者姑存其説可也。

  【彙訂】

  1.“支派”,殿本作“支流”。

  2.陰陽五行之説,所起甚早。《漢書·藝文志》云:“春秋時,魯有梓慎,鄭有裨竈,晉有卜偃,宋有子韋;六國時,楚有甘公,魏有石申夫;漢有唐都。”皆東周術數之士。(張舜徽:《四庫提要敘講疏》)

  3.殿本“各”上有“遂”字。

  太元經十卷(編修勵守謙家藏本)1

  漢揚雄撰,晉范望註2。《漢書·藝文志》稱:“揚雄所序三十八篇,《太元》十九。”其本傳則稱:“《太元》三方、九州、二十七部、八十一家、二百四十三表、七百二十九贊,分為三卷,曰一、二、三,與《太初曆》相應。”又稱:“有《首》、《衝》、《錯》、《測》、《攡》、《瑩》、《數》、《文》、《掜》、《圖》、《告》十一篇,皆以解剝《元》體,離散其文,章句尚不存焉。”與《藝文志》十九篇之説已相違異。桓譚《新論》則稱《太元經》三篇,傳十二篇,合之乃十五篇,較本傳又多一篇。案阮孝緒稱:“《太元經》九卷,雄自作章句”,《隋志》亦載雄《太元經章句》九卷。疑《漢志》所云十九篇,乃合其章句言之。今章句已佚,故篇數有異。至桓譚《新論》則世無傳本,惟諸書遞相援引,或譌“十一”為“十二”耳。以今本校之,其篇名、篇數一一與本傳皆合,固未嘗有脱佚也。註其書者,自漢以來,惟宋衷、陸績最著。至晉范望,乃因二家之註,勒為一編。雄書本擬《易》而作,以家準卦,以首準彖,以贊準爻,以測準象,以文準文言,以攡、瑩、掜、圖、告準繫詞,以數準説卦,以沖準序卦,以錯準雜卦,全仿《周易》。古本經、傳各自為篇。望作註時,析《元首》一篇分冠八十一家之前,析《元測》一篇分繫七百二十九贊之下,始變其舊,至今仍之。其書《唐藝文志》作十二卷,《文獻通考》則作十卷,均名曰《太元經註》。此本十卷,與《通考》合,而卷端標題則稱“晉范望字叔明解贊”。考《元測》第一條下有附註曰:“此是宋、陸二家所註,即非范望註也。蓋范望採此註意,自解經贊3。儒有近習,罔知本末,妄將此註升於‘測曰’之上,以雜范註,混亂義訓。今依范望正本,移於‘測曰’之下,免誤學者。已下七百二十九測註並同”云云。考望自序,亦稱:“因陸君為本,錄宋所長,捐其所短。並《首》一卷本經之上,散《測》一卷註文之中,訓理其義,以《測》為據。”然則望所自註,特其贊詞,其他文則酌取二家之舊,故獨以解贊為文。今概稱望註,要其終而目之耳。卷端列陸績《述元》一篇,據陳振孫《書錄解題》為范本所舊有。又列王涯《説元》五篇,又列《釋文》一卷,則不知何人附入。其太元圖旁、范望序末及元首、元測之首尾,凡附記九條4,卷末又有一跋,均不署名氏。考序後附記,稱“近時林瑀”。瑀與賈昌朝同時,則此九條當出北宋人手。又王涯《説元》之末附題一行云:“右迪功郎充兩浙東路提舉茶鹽司幹辦公事張實校勘”,則附記或出於實歟?其《釋文》一卷亦不著名氏。考鄭樵《通志》,《太元經釋文》一卷亦林瑀撰。疑實刊是書時,並以涯之《説》、瑀之《釋文》冠於編首也。

  【彙訂】

  1.文淵閣《四庫》本尚有卷首一卷附《釋音》一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2.依《總目》體例,當補“雄有《方言》,已著錄”。

  3.“自解經贊”,底本作“自經解贊”,據此書卷一“測曰:昆侖旁薄,思諸貞也”註文及殿本改。

  4.“附記九條”,當作“附記八條”,否則下文不得云“卷末又有一跋……則此九條當出北宋人手”。(江慶柏等整理:《四庫全書薈要總目提要》)

  太元本旨九卷(江蘇巡撫採進本)1

  明葉子奇撰。子奇字世杰,號靜齋,龍泉人。明初以薦官巴陵縣主簿。揚雄以《元》擬《易》,卷首所列舊圖,具七十二候。晁説之《易元〔玄〕星紀譜》亦以星候為機括。子奇獨謂《太元》附會律曆節候而强其合,不無臆見。歷舉所求而未通者八條,以明未足盡《易》之旨。而又稱其能自成一家之學,在兩漢不可多得,因别為詮釋,以正宋、陸舊註之譌。蓋亦如説《易》之家廢象數而言義理也。考《太元》大意雖不盡涉乎飛伏互應,與焦、京之説有别,然《漢書》雄本傳稱:“《元》首四重者非卦也,數也。”其用自天元推一晝一夜陰陽數度律曆之紀,九九大運,與天終始,與《太初曆》相應,亦有顓頊之曆焉。漢儒所述,其説至明,子奇必以為不協律曆,其説殊戾。然《元》文艱澀,子奇能循文闡發,使讀者易明,亦有一節之可取。數百年來,註是書者寥寥,存以備一家可也。

  【彙訂】

  1.文淵閣《四庫》本尚有卷首一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元包五卷附元包數總義二卷(浙江汪啟淑家藏本)

  北周衛元嵩撰,唐蘇源明傳,李江註,宋韋漢卿釋音。其《總義》二卷則張行成所補撰也。楊楫嘗序其書云:“元嵩,益州成都人。明陰陽曆算,獻策後周,賜爵持節蜀郡公。”胡應麟《四部正譌》則云:“元嵩,後周人。所撰述有《齊三教論》七卷,見鄭樵《通志》。又《隋志》釋氏類稱‘蜀郡沙門衛元嵩上書,言僧徒猥濫,周武帝下詔一切廢毁’,即其人也。楊楫本序頗與《隋志》合。序稱元嵩有傳,考《北史》無之,楊氏誤也。”案應麟謂元嵩先為沙門,所考較楫為詳。然《北史》載元嵩《藝術傳》中,應麟求之於專傳,不見其名,遂以為《北史》不載。則楫不誤而應麟反誤。至《崇文總目》以為唐人,《通志》、《通考》並因之,則疏舛更甚矣。唐釋道宣《廣宏〔弘〕明集》於元嵩深有詆詞,蓋以澄汰僧徒,故緇流積恨1。然温大雅《創業起居註》載元嵩造謠讖,裴寂等引之以勸進,則亦妖妄之徒也。是書體例近《太元》,序次則用《歸藏》,首坤而繼以乾、兑、艮、離、坎、巽、震卦,凡七變合本卦,共成八八六十四。自繫以辭,文多詰屈。又好用僻字,難以猝讀。及究其傳註音釋,乃别無奧義,以艱深而文淺易,不過效《太元》之顰。宋紹興中,臨邛張行成以蘇、李二氏徒言其理,未知其數,復遍採《易》説以通其旨,著為《總義》。元嵩書《唐志》作十卷,今本五卷,其或並或佚,蓋不可考。楊楫序稱:“大觀庚寅,前進士張昇景初攜《元包》見遺,曰自後周歷隋、唐,迄今五百餘載,世莫得聞。頃因楊公元〔玄〕素内翰傳祕閣本2,俾鏤版以傳。”然此書《唐志》、《崇文總目》並著錄,何以云五百餘年世莫得聞?王世貞疑為依託,似非無見。今術數家從無用以占卜者,徒以流傳既久,姑錄存之。行成書《玉海》作二卷,與今本合,與《元包》本别著錄。然考昇子張洸跋,已稱以行成《疏義》與臨邛韋漢卿《釋音》合為一編,則二書之並,其來已久。毛晉刊版,蓋有所本,今亦仍之。其《釋音》漏題漢卿名,則晉之疏耳。

  【彙訂】

  1.釋道宣實際極力為衛元嵩滅佛辯護,稱其“無言毁佛,有葉真道”。(金生楊:《漢唐巴蜀易學研究》)

  2.“公”,殿本脱,據《學津討原》本此書楊楫序原文。

  潛虚一卷附潛虚發微論一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宋司馬光撰。光有《温公易説》,已著錄。是編乃擬《太元》而作。晁公武《讀書志》曰:“此書以五行為本1,五行相乘為二十五,兩之為五十。首有氣、體、性、名、行、變、解七圖,然其辭有闕者,蓋未成也。其手寫草稿一通,今在子建姪房。”朱子《跋張氏〈潛虚圖〉》亦曰:“范仲彪炳文家多藏司馬文正公遺墨,嘗示予《潛虚》别本,則其所闕之文甚多。問之,云‘温公晚著此書,未竟而薨,故所傳止此。’近見泉州所刻,乃無一字之闕。始復驚疑,讀至數行,乃釋然曰此贗本也2。”其説與公武合。此本首尾完具,當即朱子所謂泉州本,非光之舊。又公武言氣、體、性、名、行、變、解七圖,熊朋來則言《潛虚》有氣圖,其次體圖,其次性圖,其次名圖,其次行圖,其次命圖,其目凡六。而張氏或言八圖者,行圖中有變圖、解圖也。是命圖為後人所補。公武言“五行相乘為二十五,兩之為五十3”,而今本實五十五行,是其中五行亦後人所補,不止增其文句已也。吳師道《禮部集》有此書後序,稱初得《潛虚》全本,又得孫氏闕本,續又得許氏闕本。“歸以參校,用朱子法,非其舊者,悉以朱圈别之。”然其本今亦不傳。林希逸嘗作《潛虚精語》一卷,今尚載《鬳齋十一稿》中。凡所存者,皆闕本之語,而續者不載,尚可略見大概。然於闕本中亦不全取,究無以知某條為贗本。蓋世無原書久矣,姑以源出於光而存之耳。陳淳譏其所謂虚者,不免於老氏之歸。要其吉、臧、平、否、凶之占,以氣之過、不及為斷,亦不失乎聖賢之旨也。張敦實《論》凡十篇,據吳師道後序,則元時已附刻於後,今亦並存4。敦實,婺源人,官左朝奉郎監察御史。其始末無考。考《太元經》末有“右迪功郎充浙江提舉鹽茶司幹辦公事張實校勘”字,疑即一人。或南宋避寧宗諱,重刻《太元經》時删去“敦”字歟5?是不可得而詳矣6。

  【彙訂】

  1.“以”,殿本作“是”,誤,據衢本《郡齋讀書志》卷十《潛虚》條原文。

  2.朱子《書張氏所刻〈潛虚圖〉後》(載《晦菴文集》卷八一)云:“近得泉州季思侍郎所刻,則首尾完具,遂無一字之闕。始復驚異,以為世果有完書而疑炳文語或不可信,讀至《剛行》,遂釋然曰此贗本也……”《潛虚》以五十五行擬《周易》之六十四卦,《剛行》為其第四卦名,以前《元》、《裒》、《柔》三行之解辭皆協韻,至《剛行》之解忽不韻,故朱子知其為贗本。《總目》引作“讀至數行”,誤。(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3.殿本“十”下有“首”字,衍。

  4.宋刊本已附張敦實《發微論》於後。(胡玉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

  5.寧宗名擴,不名惇或敦(敦即惇,故《書·禹貢》“終南惇物”,《史記·夏本紀》即作“終南敦物”)。其父光宗名惇,見《宋史·光宗紀》。南宋後期刻書避“敦(惇)”字,即避光宗諱也。(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6.明弘治《徽州府志》卷八《張敦頤傳》云:“弟敦實,紹興五年進士登第,歷仕監察御史,知無不言。户部退駁鄉邑絹萬六千疋,敦實抗疏至再,有旨收付左藏。後遷樞密院檢詳諸房文字,兼直慶王府贊讀,請老而歸。築佚老堂,自為《記》。有《潛虚發微》及《文集》、《奏稿弘詞》。”據此可知,張敦實並未“充浙江提舉鹽茶司幹辦公事”,張實與張敦實非一人。(胡玉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

  皇極經世書十二卷(通行本)1

  宋邵子撰。據晁説之所作《李之才傳》,邵子數學本於之才,之才本於穆修,修本於种放,放本陳摶。蓋其術本自道家而來。當之才初見邵子於百泉,即授以義理、物理、性命之學,《皇極經世》蓋即所謂物理之學也。其書以元經會,以會經運,以運經世。起於堯帝甲辰2,至後周顯德六年己未,凡興亡治亂之蹟,皆以卦象推之。厥後王湜作《易學》,祝泌作《皇極經世解起數訣》,張行成作《皇極經世索隱》,各傳其學。《朱子語錄》嘗謂:“自《易》以後,無人做得一物如此整齊,包括得盡。”又謂:“康節《易》看了,都看别人的不得。”其推之甚至。然《語錄》又謂:“《易》是卜筮之書,《皇極經世》是推步之書。《經世》以十二辟卦管十二會,繃定時節,却就中推吉凶消長,與《易》自不相干。”又謂:“康節自是《易》外别傳。”蔡季通之數學亦傳邵氏者也,而其子沈作《洪範皇極内篇》,則曰:“以數為象,則畸零而無用,《太元》是也;以象為數,則多耦而難通,《經世》是也。”是朱子師弟於此書亦在然疑之閒矣。明何瑭議其天以日月星辰變為寒暑晝夜,地以水火土石變為風雨露雷,涉於牽强。又議其乾不為天而為日,離不為日而為星,坤反為水,坎反為土,與伏羲之卦象大異。至近時黄宗炎、朱彝尊,攻之尤力。夫以邵子之占驗如神,則此書似乎可信,而此書之取象配數,又往往實不可解。據王湜《易學》所言,則此書實不盡出於邵子。流傳既久,疑以傳疑可矣。至所云:“學以人事為大”,又云:“治生於亂,亂生於治,聖人貴未然之防,是謂《易》之大綱”,則粹然儒者之言,非術數家所能及。斯所以得列於周、程、張、朱閒歟?

  【彙訂】

  1.文淵閣《四庫》本為十四卷,書前提要不誤。(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2.“堯帝”,殿本作“帝堯”。

  皇極經世索隱二卷(永樂大典本)

  宋張行成撰。行成字文饒,一作子饒,臨邛人。始末不甚可考。其進所著《易説七種》表稱:“自成都府路提轄司幹辦公事丐祠而歸”,《玉海》稱:“乾道二年六月,以行成進《易》可採,除直徽猷閣。”汪應辰《玉山集》有《論鄧深按知潼川府張行成狀》。殆由直閣出守歟?此編即所進七書之一。朱彝尊《經義考》註云“未見”。今見《永樂大典》中者,别載序文、《總要》及《機要》二圖,而所解《觀物》諸篇乃散綴於邵伯温解各段之下。蓋割裂分附,殊失其舊。今摘錄敘次,以還其原第,遂復為完書。邵子數學源出陳摶,於羲、文、周、孔之《易》理截然異途。故嘗以其術授程子,而程子不受。朱子亦稱為《易》外别傳。非專門研究其説者不能得其端緒。儒者或引其書以解《易》,或引《易》以解其書,適以相淆,不足以相發明也。行成於邵子之學用力頗深,以伯温之解於象數未詳,復為推衍其意義,故曰“索隱”。《宋史·藝文志》作一卷。考行成進書原表自稱二卷,《宋史》顯為字誤。今以原表為據,釐為二卷云。

  皇極經世觀物外篇衍義九卷(永樂大典本)

  宋張行成撰。是書專明《皇極經世外篇》之義,亦所進七《易》之一也。《皇極經世内篇》前四卷,推元會運世之序,後四卷辨聲音律吕之微。《外篇》則比物引類,以發揮其蘊奧。行成以《内篇》理深而數略,《外篇》數詳而理顯,學先天者當自《外篇》始。因補闕正誤,使其文以類相從,而推繹其旨,以成是編。上三篇皆言數,中三篇皆言象,下三篇皆言理。皆行成以意更定,非復舊第。然自明以來刻本,率以《外篇》居前。題為《内篇》,未免舛互失序。賴行成此本,尚可正俗刻之譌。且原書由雜纂而成,本無義例,行成區分排比,使端緒易尋,亦頗有條理。雖乾坤闔辟,變化無窮,行成依據舊圖,循文生義,於造化自然之妙未必能窺。至於邵氏一家之學,則可謂心知其意矣。魏了翁嘗稱其能得《易》數之詳,而書不盡傳,則宋代已不免散佚。朱彝尊《經義考》但載《皇極經世索隱》而不及此書,則沈湮已久。惟《永樂大典》所載尚為完本1。今據原目,仍釐為九卷著於錄。

  【彙訂】

  1.此書今存明刻全本。(王重民:《中國善本書提要》)

  易通變四十卷(永樂大典本)

  宋張行成撰。亦所進《易説》七種之一也。其説取陳摶至邵子所傳《先天卦數》等十四圖,敷演解釋以通其變,故謂之“通變”。案以數言《易》,本自漢儒。然孟喜之《易》,言六日七分而已;至京房之《易》,言飛伏納甲而已;費直之《易》,言乘承比應而已。至魏伯陽作《參同契》,借《易》以明丹訣,始言甲壬乙癸之方位。而《易緯是類謀》亦謂冬至日在坎,春分日在震,夏至日在離,秋分日在兑;《易通卦驗》又謂乾西北主立冬,坎北方主冬至,艮東北主立春,震東方主春分,巽東南主立夏,離南方主夏至,坤西南主立秋,兑西方主秋分。蓋《易》之支流,有此衍説。至宋而陳摶作圖,由穆修以遞授於邵子,始借儒者之力,大行於世。故南宋之後,以數言《易》者皆以陳、邵為宗。又以陳本道家,遂諱言陳而惟稱邵。行成於蜀中作守1,籍吏人之家,得邵子所傳十四圖,因著此書。其自序謂康節之學主於《交泰》、《既濟》二圖,而二圖尤以卦氣為根柢。參伍錯綜以求之,而運世之否泰,人物之盛衰,皆莫能外。其自許甚高。其中如人之五臟,亦以《易》數推之,謂當重幾斤幾兩,殊為穿鑿。李心傳譏其牽合2,祝泌謂其發明處甚多,而支蔓處亦甚多。然其説亦自成理。自袁樞、薛季宣以下雖往往攻之,迄不能禁其不傳也。此本流傳甚少,外閒僅有宋刻本及明費宏家鈔本。今以《永樂大典》所載參互勘校,錄而存之,以備數術之一家。是書之名,《永樂大典》作《易通變》,費宏本作《皇極經世通變》,宋本但題曰《通變》而無“易”字,亦無“皇極經世”字。蓋原刻其全書七種,此乃其一,故有細目而無大名,不能據以斷兩本之是非。以《永樂大典》所題在費氏本前,當為舊本,今姑據以著錄焉。

  【彙訂】

  1.“守”,殿本疑脱,文淵閣本書前提要此句作“行成於蜀中估籍吏人之家”。

  2.殿本“李”上有“故”字。

  觀物篇解五卷(兩江總督採進本)附皇極經世解起數訣一卷(浙江汪啟淑家藏本)

  宋祝泌撰。泌字子涇,鄱陽人,自號觀物老人。書首署銜稱承直郎充江淮荆浙福建廣南路都大提點坑冶鑄錢司幹辦公事,而《起數訣》内又自署提領所幹辦公事,不知其終於何官也。案朱彝尊《經義考》有泌所撰《皇極經世鈐》十二卷,此本題作《觀物篇解》。又止五卷,與彝尊所記目次不合。而别載泌自序一篇,所陳大旨又頗與此本義例相近。或一書兩名,而後人合併之歟1?又案泌自序末署“端平乙未”,而《起數訣》序内題“淳祐辛丑”,上距乙未六年,在《皇極經世鈐》已成之後。且今《起數訣》乃單本别行,而《觀物篇解》第四卷中亦有“並以起法、用法别載成卷”語,是當與用法别為一書。而用法已佚,即《起數訣》所存亦僅《聲韻》一譜,已非其舊。今姑附入《觀物篇解》後,以存其概。泌所言大、小運數,雖皆歸宿於卦圖2,其斷法則不專在卦而在四象。大旨先用四爻藏閏,次用四爻直事,大運起泰,小運起升,於牛思純《寶局》、張行成《通變》多所駁正。然如邵子言四象相交而成十六事,泌遂創為二十五變之説;邵子言姤、復小父母,泌遂創為同人起分、秒之説,皆與《經世書》乖異不合。其推大、小運,一變不協則再變,至三變、四變以求協者,尤非出於自然。至於聲音律吕之學,邵子得之其父古,古書備見《正音敘錄》,軌轍可尋。泌乃取三十六字母之翻切,以聲起數,以數合卦,僅與壬遁同用,求深反淺。且《聲音韻譜》所説,以夫普旁母字當字母之用,既屬支離。至所云人用分數,物用秒數,數起同人之類,尤為迂曲難解。似非盡出於邵氏本意。然《永樂大典》别載有祝氏占例,所言實皆奇中。陶宗儀《輟耕錄》載泌精《皇極》數,其甥傅立傳其術,為元世祖占卜,尚能前知。則亦小道之可觀者。蓋其學雖宗康節,而亦自别有所得,故其例頗與《經世書》不符,而其推占亦往往著驗。方技之家,各挾一術,邵子不必盡用《易》,泌亦不必盡用邵子,無庸以異同疑也。二書世所鈔傳,閒有譌脱。諸本並同,無從訂正,今亦姑仍之云。

  【彙訂】

  1.《皇極經世書鈐》者,所以明邵子先天之十四圖(據《經義考》引泌自序),猶張行成之《易通變》。《觀物篇解》者,解《觀物篇》,猶張行成之《皇極經世索隱》,書中每提及邵子之十四圖而未詳言,必詳論於《皇極經世書鈐》。(潘雨廷:《讀易提要》)

  2.“卦圖”,底本作“卦一圖”,據殿本改。

  皇極經世書解十四卷1(直隸總督採進本)2

  國朝王植撰。植有《四書參註》,已著錄。案《皇極經世書》,邵伯温以為共十二卷,一至六則元會運世,七至十則律吕聲音,十一、二為《觀物篇》。趙震又分元會運世之六卷為三十四篇,律吕聲音之四卷為十六篇。《性理大全》則合内篇十二、外篇二,共為六十四篇。又謂《律吕聲音》十六篇,共圖三千八百四十。明嘉興徐必達所刻《邵子全書》,細目復以元經會分十二會為十二篇,以會經運分二百四十運為十二篇,以運經世分十篇3,律吕聲音則合有字有聲及無字無聲,平上去入各九百六十圖。植為此書,則並元會運世為三卷,律吕聲音為一卷,内篇、外篇共為卷者八。而又標蔡元定原纂圖十,及所補錄圖五、新附圖三於卷首。其於舊本,多所更定。如午會之六世之巳,書“秦奪宣太后權”,黄畿註未錄入,此補錄之;《聲音篇》之配以卦,黄畿以為出於祝氏《鈐》,此一切芟汰之。又廣引諸家之説以相發明,其考究頗為勤摯。邵子之數雖於《易》為别派,然有此一家之學,亦不可磨滅於天地之閒。植之所説,雖未必盡得本旨。而自宋以來,註是書者不過數家,存之亦足資旁證也。

  【彙訂】

  1.“皇極經世書解”,殿本作“皇極經世解”,誤,據文淵閣庫書及《清史稿·藝文志》著錄。

  2.文淵閣《四庫》本尚有卷首二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3.“十篇”,殿本作“為九篇”,誤,徐必達刻《邵子全書》本《皇極經世書》卷五、六為“以運經世”一至十,即《觀物篇》二十五至三十四。

  易學一卷(内府藏本)

  宋王湜撰。是書《宋志》不著錄。其名見晁公武《讀書志》,但稱“同州王湜”,而不詳其始末。張世南《游宦記聞》稱:“康節先生《皇極經世》,其學無傳,此外有所謂《太乙數》。渡江後,有北客同州免解進士王湜潛心是書,作《太乙肘後備檢》三卷,為陰、陽二遁繪圖一百四十有四。上自帝堯以來,至紹興六年丙辰”云云,是南宋初人矣。今《太乙肘後備檢》未見傳本,此書則《通志堂經解》刊之。書中首論太極、兩儀、四象、八卦,而以夜半日中心腎升降之氣明之。又有取於《莊子》“肅肅出乎天,赫赫發乎地”之語,全本於道家之説。其自序則稱於陳摶、穆修、李之才、劉牧之書兼而思之,是以先天之學出於鑪火之證也。然其論先天之圖,謂:“希夷而前,莫知其所自來”。其時距邵子未遠,而其言如是也。可以知傳自伏羲,遭秦焚書,流於方外之説,出於後儒之附會。其末為《皇極經世節要》。自序有云:“康節遺書,或得於家之草稿,或得於外之傳聞,閒有譌謬。於是決擇是非,以成此書,示讀《皇極》者以門户。亦可知《皇極經世》一書,不盡出於邵子。”其言可謂皎然不欺,有先儒淳實之遺矣。

  洪範皇極内篇五卷(永樂大典本)1

  宋蔡沈撰。沈父元定究心《洪範》之數,未及論著,嘗曰“成吾書者沈也”。沈反覆數十年,然後成書,分内、外篇。而釋數之辭尚未備,故各條之下有但標“數曰”二字而無其文者。《永樂大典》及《性理大全》皆作《洪範内篇》,惟熊宗立註本以論三篇為《内篇》,數八十一章為《外篇》。考是書數八十一章擬《易》六十四卦,當為《内篇》。論三篇擬《易》《繫辭》、《説卦》等傳,當為《外篇》。今各本皆以論三篇列於前,而八十一章列於後,倫序頗為不協。疑《性理大全》與《永樂大典》同時纂輯,所據同一誤本,未及詳考歟?明余深著《洪範疇解》,曹溶稱為釋蔡氏《内篇》,疇即八十一章之數也。程宗舜作《洪範内篇釋》,其自序曰:“釋八十一數”,亦不指三篇之論。韓邦奇引《論》中“象以偶為用”數語,作《洪範傳》,傳以别於經2,即《外篇》矣。意其時必有流傳善本,與永樂閒書局所據不同,故諸家之言如此,其譌似無可疑。然余深等所據之本今不復見,未敢輕改古書,姑仍其舊第編之。又考王應麟《玉海》載此書名《洪範數》,王圻《續通考》作《洪範皇極内外篇》,朱彝尊《經義考》作《洪範内外篇》。今詳考其書,當以《續通考》所名為是3。《續通考》不載卷數,《經義考》作七卷。今以類相從,編為五卷。考洛書之名見於《易》,不見於《書》,《洪範》之文以明理,非以明數,其事絕不相謀。後人以《乾鑿度》太乙行九宫法指為洛書(案,《史記·日者列傳》所載占日七家,太乙家居其一《漢書》載太乙諸術,亦列於五行家。明為方技之説,事不出於經義矣)。盧辯註《大戴禮記·明堂篇》始附合於龜文(案,盧辯,北齊人,其説最為晚出,朱子引此註以證龜書,指為鄭康成撰。朱子博極羣書,豈不知康成未註《大戴禮記》?特欲申龜文之説,别無古證,是不得不移之鄭康成耳4)。至宋而圖書之説大興,遂以為《洪範》確屬洛書,洛書確屬龜文,龜文確為“戴九履一”等九數,而聖人敘彝倫之書變為術家談奇耦之書矣。沈作是書,附會劉歆河圖、洛書相為表裏,八卦、九章相為經緯之説,借《書》之文以擬《易》之貌。以九九演為八十一疇,仿《易》卦八八變六十四之例也;取《月令》節氣,分配八十一疇,陰用孟喜解《易》卦氣值日之術也;其揲蓍以三為綱,積數為六千五百六十一,陰用焦贛六十四卦各變六十四卦之法也。大意以《太元》、《元包》、《潛虚》既已擬《易》,不足以見新奇,故變幻其説,歸之《洪範》。實則朝三暮四,朝四暮三,同一僭經而已矣。此在術數之家,已為重儓之重儓,本不足道。以自沈以後,又開演《範》之一派,支離轇轕,踵而為之者頗多。既有其末,不可不著其本。故錄而存之,而别著錄於術數類。明非説經之正軌、儒者之本務也。

  【彙訂】

  1.“内篇”,殿本作“内外篇”,誤,文淵閣《四庫》本為《内篇》五卷。

  2.“傳”,殿本無。

  3.清雍正元年刊本書名題作《洪範數》,與《玉海》合。書分三帙,首帙各篇為四庫本所無,次帙小題曰《洪範皇極内篇》,三帙小題曰《洪範皇極外篇》,疑王圻未見首帙,或雖見而不數之歟?(倫明:《洪範數提要》)

  4.“是”,殿本作“故”。

  天原發微五卷(兩淮鹽政採進本)1

  宋鮑雲龍撰。雲龍字景翔,歙縣人。景定中鄉貢進士,入元不仕以終。是書以秦、漢以來言天者或拘於數術,或淪於空虚,致天人之故鬱而不明。因取《易》中諸大節目,博考詳究,先列諸儒之説於前,而以己見辨論其下。擬《易大傳》天數二十有五,立目二十五篇。曰太極,以明道體。曰動靜,以明道用。曰靜動2,以明用本於體。曰辨方,言一歲運行,必胎坎位。曰元渾,言萬物終始,總攝天行。曰分二,言動靜初分。曰衍五,言陰陽再分。曰觀象,言四象生兩儀之故。曰太陽,曰太陰,曰少陽,曰少陰,以日月星辰分配,用邵子之説,與《大傳》旨異。曰天樞,言北辰。曰歲會,言十二次。曰司氣,言七十二候。曰卦氣,言焦、京學為《太元》所出。曰盈縮,言置閏。曰象數,言圖、書。曰先後,言先、後天。曰左右,言左旋、右旋。曰二中,言五、六為天地中。曰陽復,言復為天心。曰數原,言萬變不出一理。曰鬼神,言後世所謂鬼神多非其正。曰變化,言天有天之變化,人有人之變化,而以朱子主敬之説終之。其中或泛濫象數,多取揚雄舊説,不免稍近於雜。要其條縷分明,於數學亦可云貫通矣。元元貞閒,鄭昭祖刊行其書,方回、戴表元皆有序。至於明初,其族人鮑寧本趙汸之説,附入辨正百餘條。剖析異同,多所推闡。又作篇目《名義》,及採雲龍與方回問答之語為《節要》一卷,冠之於首。蓋亦能發明雲龍之學者。然於原文頗有所删改,非復元貞刊本之舊矣。

  【彙訂】

  1.文淵閣《四庫》本尚有附錄二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2.“靜動”,殿本作“靜道”,誤,此書卷一第三篇即《靜動》。

  大衍索隱三卷(永樂大典本)

  宋丁易東撰。易東有《周易象義》,已著錄。是書專明大衍之數,臚採先儒緒論,而以己意斷之。王宏撰《山志》曰:“丁氏萃五十七家之説為《稽衍》,又自為《原衍》、《翼衍》。”據易東自序云:“既成《原衍》、《翼衍》二書,復為《稽衍》。”則王氏未見原本也。其書篇第,蓋自“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九”以下三十六圖為《原衍》,自“圖五十五數,衍成五十位”以下二十九圖為《翼衍》,自《乾鑿度》以下列諸家之説而系以論斷者為《稽衍》,凡三卷,卷各有序。《永樂大典》既脱去目錄及《原衍》之序,又譌《翼衍》為《翼行》,而錯《稽衍》篇題於《翼衍》内,前後至為紊雜。朱彝尊《經義考》則誤以《原衍》序為全書自序,而世所傳别本又全佚去《稽衍》一篇。蓋流傳既稀,益滋譌謬。幸别本所載,原目尚有全文。謹據《永樂大典》補足《稽衍》一卷。其次序之凌亂者,則據原目釐正,仍為完帙焉。

  易象圖説内篇三卷外篇三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元張理撰。理有《大易象數鉤深圖》,已著錄。是書内篇凡三,曰本圖書,曰原卦畫,曰明蓍策。外篇亦三,曰象數,曰卦爻,曰度數。其於元會運世之升降,歲時寒暑之進退,日月行度之盈縮,以及治亂之所以倚伏,理欲之所以消長,先王製禮作樂,畫井封疆,一切推本於圖、書。蓋與張行成《易通變》相類,皆《皇極經世》之支流也。圖、書之學,王湜以為自陳摶以前莫知所自來,而説者則謂為祕於道家,至摶乃顯。此書引《參同契》“巽辛見平明十五乾體就”云云,以明圓圖,引“朔旦為復,陽氣始通,姤始紀緒,履霜最先”云云,以明方圖,其説頗相脗合。意所謂遭秦焚書,此圖流於方外者,即影附此類歟?黄虞稷謂鄧錡《大易圖説》與理此書俱為《道藏》所錄,今以白雲霽《道藏目錄》考之,實在《洞真部·靈圖類》“靈”字號中。則其説出道家可知矣。

  三易洞璣十六卷(福建巡撫採進本)1

  明黄道周撰。道周有《易象正》,已著錄。是編蓋約天文、歷數歸之於《易》。其曰“三《易》”者,謂伏羲之《易》,文王之《易》,孔子之《易》也。曰“洞璣”者,璣衡古人測天之器,謂以《易》測天,毫忽不爽也。一、二、三卷為《伏羲經緯》上2、中、下,即陳、邵所傳之先天圖。四、五、六卷為《文圖經緯》上、中、下,即《周易》上、下經次序。七、八、九卷為《孔圖經緯》上、中、下,即《説卦傳》“出震齊巽”之方位。十卷、十一、二卷為雜圖經緯上、中、下,則《雜卦傳》之義。十三卷為《餘圖總緯》,則因《周官》太卜而及於占夢之六夢、眂祲之十煇,以及後世奇門太乙之術。十四、十五、十六卷為《貞圖經緯》上、中、下,與雜圖相準,有衡、有倚、有環。衡者平也,倚者立也,環者圓也。其自述曰:“夫子有言,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凡《易》之言語文字,僅修辭尚玩之一端。即焦、京、管、郭幽發微中,取驗不過一時,揲扐不過數策。聖人之不為此鑽仰,亦已明矣。舍此二條,夫子所謂‘三極並立,窮變極賾,範圍曲成,與天地相似’者,果為何物。蓋天、地、人之象數,皆具於物3。布而為曆,次而為律4,統而為《易》。去其圖蓍,别其虚實,以為《春秋》、《詩》。”又以孟子所言“千歲之日”至“五百興王”為七十二相承之曆。故是書之作,意欲網羅古今,囊括三才,盡入其中。雖其失者時時流於禨祥,入於駁雜。然《易》道廣大,不泥於數,而亦不離於數;不滯於一端,而亦不遺於一端。縱横推之,各有其理。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序云:“鄭多參天象,王全釋人事。天道難明,人事易習。《易》之為道,豈偏滯於天、人哉!”故道周此書,乍觀似屬創獲。然鄭康成解隨之初九云:“震為大塗,又為日門,當春分陰陽之所交。”此道周言歲氣之所本也。故云“晷益則日損,晷損則日益。”康成解比之初六云:“有孚盈缶,爻辰在未,上值東井,井之水人所汲,故用缶。”此道周言星名之所本也。故云:“坤為箕,復為尾,斗之翕舌則為噬嗑,牛之任重致遠則為隨。”卦氣值日始於京房,充之則為元會之運。推策定曆,詳於一行,衍之則為章蔀之紀。推其源流,各有端緒。史稱其歿後家人得其小册,自推終於丙戌年六十二,則其於藏往知來之道,蓋非徒託空言者。然旁見側出,究自為一家之學。以為經之正義則不可,退而列諸術數,從其類也。

  【彙訂】

  1.文淵閣《四庫》本尚有附錄一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2.此書一、二、三卷為《宓圖經緯》上、中、下。

  3.“物”,殿本作“易”,疑誤。

  4.“布而為曆,次而為律”,殿本作“布而為圖,次而為曆”。

  右術數類“數學”之屬,一十六部,一百四十七卷,皆文淵閣著錄。

  案,《太元經》稱準《易》而作,其揲法用三十六策。王讜《唐語林》曰:“王相涯註《太元》1,嘗取以卜,自言所中多於《易》筮2”,則《太元》亦占卜書也。然自涯以外,諸儒所論,不過推其數之密,理之深耳,未聞用以占卜者,亦未有稱其可以定吉凶、決疑惑者。即王充以下諸儒,遞有嗤點,亦未有詆以占卜無驗者。則仍一數學而已。故今仍隸之數學,不入占卜3。《元包》、《潛虚》以下亦以類附焉。《皇極經世》雖亦《易》之餘緒,而實非作《易》之本義。諸家著錄,以出於邵子,遂列於儒家。然古之儒者,道德仁義,誦説先王;後之儒者,主敬存誠,闡明理學。均無以數為宗之事,於義頗屬未安。夫著述各有體裁,學問亦各有派别。朱子《晦菴大全集》,皆《六經》之旨也,而既為詩文,不得不列為集;《通鑑綱目》亦《春秋》之義也,而既為編年,不得不列為史。此體例也。《陰符經刊誤》、《參同契刊誤》,均朱子手著,而既為黄老神仙之説,不得不列為道家。此宗旨也。邵子既推數以著書,則列之術數,其亦更無疑義矣。

  【彙訂】

  1.“註”,殿本作“法”,誤,據《國史補》卷中、《唐語林》卷一原文。

  2.《唐語林》乃純取唐人之雜家小説分門編輯,無一條為王讜自撰。《總目》所引實出自李肇《國史補》卷中。(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3.《吳志·陸凱傳》曰:“手不釋書,好《太玄論》,演其意以筮,輒驗。”柳宗元《文集》卷二《解祟賦序》云:“柳子既放,猶懼不勝其口,筮以《玄》,遇幹之八,曰赤舌燒城,吐水於瓶。其測曰君子解祟出,喜而為之賦。”則以《太玄》為占卜之書者非僅王涯一人。(同上)

  靈臺祕苑十五卷(浙江鮑士恭家藏本)

  北周太史中大夫新野庾季才原撰,而宋人所重修也。季才之書見於《隋志》者一百十五卷,《周書》季才本傳又作一百十卷。此為北宋時奉敕删訂之本,祇存十五卷。目錄後題編修官司天監丞管勾測驗渾儀刻漏于大吉、司天中官正權判司天監丁洵同、看詳官奉議郎輕車都尉歐陽發、看詳官翰林學士承議郎知制誥權判尚書吏部判集賢院提舉司天監公事上騎都尉王安禮諸臣銜名。案發字伯和,修之長子。史稱其天文地理靡不悉究,官至殿中丞,而不言其嘗為此書。安禮字和甫,安石之弟,其為翰林學士在元豐初,乃未改官制以前,故太史局猶稱司天監。《宋史·藝文志》有安禮所撰《天文書》十六卷,殆以其研究是術,故俾司看詳歟?錢曾《讀書敏求記》載有是書之目,稱其“考核精確,非聊爾成書者。”朱彝尊跋則謂:“季才完書必多奧義,諸人芟削,僅摘十一,若作酒醴去其漿而糟醨在矣。”今觀所輯,首以《步天歌》及圖,次釋星驗,次分野土圭,次風雷雲氣之占,次取日月五星、三垣列宿,逐次詳註。大抵頗涉占驗之説,不盡可憑。又篤信分野次舍,以州郡强為分析,亦失之穿鑿附會。然其所條列,首尾詳貫,亦尚能成一家之言。宋世司天台所修各書如《乾象新書》、《大宋天文書》、《天經》、《星史》等類,見於《文獻通考》者,今俱佚弗傳。惟蘇頌《儀象法要》與此本僅存。一則詳渾儀測驗之製,一則誌日官占候之方,雖禨祥小術,不足言觀文察變之道。顧《隋志》所載天象諸書,今無一存。此書既據季才所撰為藍本,則周以前之古帙尚藉以略見大凡。存為考證之資,亦無不可也。

  唐開元占經一百二十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唐瞿曇悉達撰。《唐書·藝文志》載一百十卷。《玉海》引《唐志》亦同,又註云:“《國史志》四卷,《崇文目》三卷。”此本一百二十卷,與諸書所載不符,當屬後人分卷之異。自一卷《天占》至一百十卷《星圖》,均占天象。自一百十一卷《八穀占》至一百二十卷《龍魚蟲蛇占》,均占物異。或一百十卷以前為悉達原書,故與《唐志》及《玉海》卷數相符。其後十卷,後人以雜占增附之歟?卷首標銜,悉達曾官太史監事。考《玉海》開元六年詔瞿曇悉達譯《九執曆》,則悉達之為太史監,當在開元初。卷首又標“奉敕撰”,而奉敕與成書年月皆無可考,惟其中載歷代曆法止於唐《麟德曆》,且云:“李淳風見行《麟德曆》”。考唐一行以開元九年奉詔創《大衍曆》,以開元十七年頒之。其時《麟德曆》遂不行。此書仍云:“見行《麟德曆》”,知其成於開元十七年以前矣。所言占驗之法,大抵術家之異學,本不足存,惟其中卷一百四、一百五全載《麟德》、《九執》二曆。《九執曆》不載於《唐志》,他書亦不過標撮大旨。此書所載,全法具著,為近世推步家所不及窺。又《玉海》載《九執曆》以開元二年二月朔為曆首,今考此書明云:“今起明慶二年丁巳歲(案,改顯慶為明慶,蓋避中宗諱)二月一日以為曆首”,亦足以訂《玉海》所傳之誤。至《麟德曆》雖載《唐志》,而以此書校之,多有異同。若推入蝕限術、月食所在辰術、日月蝕分術諸類,《唐志》俱未之載。又此書載章歲、章月、半總、章閏、閏分、曆周、月法、弦法、氣法、曆法諸名,與《新唐書》所載全不合,其相合者惟辰率、總法等目。蓋悉達所據當為《麟德曆》,見行本《唐志》遠出其後,不無傳聞異詞。是又可訂史傳之譌,有裨於考證不少矣。又徵引古籍,極為浩博。如《隋志》所稱緯書八十一篇,此書尚存其七八,尤為罕覯。然則其術可廢,其書則有可採也。卷首有萬曆丁巳張一熙識語,謂:“是書曆唐迄明約數百年,始得之挹元〔玄〕道人。”鉤沈起滯,非偶然已。

  右術數類“占候”之屬,二部,一百三十五卷,皆文淵閣著錄。

  案,作《易》本以垂教,而流為趨避禍福;占天本以授時,而流為測驗災祥。皆末流遷變,失其本初。故占候之與天文,名一而實則二也。王者無時不敬天,不待示變而致修省;王者修德以迓福,亦不必先期以告符命。後世以占候為天文,蓋非聖人之本意。《七略》分之,其識卓矣。此類本不足錄,以《靈臺祕苑》、《開元占經》皆唐以前書,古籍之不存者多賴其徵引以傳。故附收之,非通例也。


梦远书城(guxuo.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