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总集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 上页 下页
卷四九 史部五


  卷四九 史部五

  紀事本末類

  古之史策,編年而已,周以前無異軌也。司馬遷作《史記》,遂有紀傳一體,唐以前亦無異軌也。至宋袁樞,以《通鑑》舊文,每事為篇,各排比其次第,而詳敘其始終,命曰“紀事本末”,史遂又有此一體。夫事例相循,其後謂之因,其初皆起於創。其初有所創,其後即不能不因。故未有是體以前,微獨紀事本末創,即紀傳亦創,編年亦創。既有是體以後,微獨編年相因,紀傳相因,即紀事本末亦相因。因者既衆,遂於二體之外,别立一家。今亦以類區分,使自為門目。凡一書備諸事之本末,與一書具一事之本末者,總彙於此。其不標紀事本末之名,而實為紀事本末者,亦併著錄。若夫偶然記載,篇帙無多,則仍隸諸雜史傳記,不列於此焉。

  通鑑紀事本末四十二卷(通行本)

  宋袁樞撰。樞,字機仲,建安人。孝宗初,試禮部詞賦第一。歷官至工部侍郎。以右文殿修撰知江陵府,尋提舉太平興國宫。事蹟具《宋史》本傳。案唐劉知幾作《史通》,敍述史例,首列六家,總歸二體。自漢以來,不過紀傳、編年兩法,乘除互用。然紀傳之法,或一事而復見數篇,賓主莫辨;編年之法,或一事而隔越數卷,首尾難稽。樞乃自出新意,因司馬光《資治通鑑》區别門目,以類排纂。每事各詳起訖,自為標題。每篇各編年月,自為首尾。始於三家之分晉,終於周世宗之征淮南。包括數千年事蹟,經緯明晰,節目詳具。前後始末,一覽了然。遂使紀傳、編年貫通為一,實前古之所未有也。王應麟《玉海》稱:“淳熙三年十一月,參政龔茂良言,樞所編《紀事》有益見聞。詔嚴州摹印十部,仍先以繕本上之1。”《宋史》樞本傳又稱孝宗讀而嘉歎,以賜東宫及分賜江上諸帥,曰“治道盡在是矣”。朱子亦稱其書“部居門目,始終離合之閒,皆曲有微意,於以錯綜温公之書,乃《國語》之流。”蓋樞所綴集,雖不出《通鑑》原文,而去取翦裁,義例極為精密。非《通鑑》總類諸書割裂撦撏者可比。其後如陳邦瞻、谷應泰等,遞有沿仿。而包括條貫,不漏不冗,則皆出是書下焉。

  【彙訂】1.今存淳熙二年嚴陵郡庠刻本,為此書初印本,可知《玉海》“淳熙三年”當為“淳熙二年”之誤。(陳尚君、張金耀主撰:《四庫提要精讀》)

  春秋左氏傳事類始末五卷(江蘇巡撫採進本)1

  宋章沖撰。沖,字茂深,章惇之孫也,淳熙中嘗知台州。其妻乃葉夢得女。夢得深於《春秋》,故沖亦頗究心於《左傳》。取諸國事蹟,排比年月,各以類從,使節目相承,首尾完具。前有沖自序及謝諤序。考沖與袁樞俱當孝宗之時。樞排纂《資始通鑑》,創紀事本末之例,使端緒分明,易於循覽,其書刊於淳熙丙申。沖作是書,亦同斯體。據自序刊於淳熙乙巳,在樞書之後九年,殆踵樞之義例而作。雖篇帙無多,不及樞書之淹博,其有裨學者則一也。惟《通鑑》本屬史家,樞不過理其端緒。《春秋》一書,經則比事屬詞,義多互發;傳文則或先經以始事,或後經以終義,或依經以辨理,或錯經以合異。絲牽繩貫,脈絡潛通。沖但以事類裒集,遂變經義為史裁,於筆削之文渺不相涉。舊列經部,未見其然。今與樞書同隸史類,庶稱其實焉。

  【彙訂】1.文淵閣《四庫》本尚有附錄一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三朝北盟會編二百五十卷(左都御史張若溎家藏本)

  宋徐夢莘撰。夢莘,字商老,臨江人。紹興二十四年進士,為南安軍教授,改知湘陰縣,官至知賓州。以議鹽法不合,罷歸。事蹟具《宋史·儒林傳》。夢莘嗜學博聞,生平多所著述。史稱其“恬於榮進。每念生靖康之亂,思究見顛末,乃網羅舊聞,薈稡同異,為《三朝北盟會編》。自政和七年海上之盟,迄紹興三十一年,上下四十五年。凡敕制、誥詔、國書、書疏、奏議、記序、碑志,登載靡遺。帝聞而嘉之,擢直祕省”云云。今其書鈔本尚存,凡分上、中、下三帙。上為政、宣二十五卷,中為靖康七十五卷,下為炎、興一百五十卷。其起訖年月,與史所言合。所引書一百二種,雜考私書八十四種,金國諸錄十種,共一百九十六種,而文集之類尚不數焉。史所言者殊未盡也。凡宋、金通和用兵之事,悉為詮次本末。年經月緯,案日臚載。惟靖康中帙之末有《諸錄雜記》五卷,則以無年月可繫者,别加編次,附之於末。其徵引皆全錄原文,無所去取,亦無所論斷。蓋是非並見,同異互存,以備史家之採擇,故以《會編》為名。然自汴都喪敗及南渡立國之始,其治亂得失,循文考證,比事推求,已皆可具見其所以然,非徒餖飣瑣碎已也。雖其時説部糅雜,所記金人事蹟,往往傳聞失實,不盡可憑。又當日臣僚劄奏,亦多夸張無據之詞。夢莘概錄全文,均未能持擇。要其博贍淹通,南宋諸野史中,自李心傳《繫年要錄》以外,未有能過之者,固不以繁蕪病矣。考夢莘成書後1,又以前載不盡者五家,續編次於中、下二帙,以補其闕。靖康、炎興各為二十五卷,名曰《北盟集補》。今此本無之。殆當時二本各行,故久而亡佚歟?1.殿本“書”上有“此”字。

  蜀鑑十卷(兩淮鹽政採進本)

  不著撰人名氏。前有方孝孺序,稱:“宋端平中,紹武李文子嘗仕於蜀。蒐採史傳,起秦取南鄭,至宋平孟昶,上下千二百年事之繫乎蜀者,為書十卷”云云。世遂題為文子作。《考亭淵源錄》亦載李文子字公瑾,光澤人(案光澤即紹武之屬縣,今尚仍古名)。李方子之弟。紹興四年進士。官至知太安軍,綿、閬州,潼川府。著《蜀鑒》十卷。然考端平三年文子所作序中稱:“燕居深念,紬繹前聞,因俾資中郭允蹈緝為一編”云云,則此書為資州郭允蹈所撰,文子特總其事耳。世即以為文子作,亦猶《大易粹言》本曾穜命方聞一作,而《直齋書錄解題》遂誤以為穜作也。其書每事各標總題,如袁樞《通鑑紀事本末》之例;每條有綱有目有論,如朱子《通鑑綱目》之例。其兼以考證附目末,則較《綱目》為詳贍焉。宋自南渡後,以荆、襄為前障,以興元、漢中為後户,天下形勢,恒在楚、蜀。故允蹈是書所述,皆戰守勝敗之蹟。於軍事之得失、地形之險易,恒三致意。而於古人用兵故道,必詳其今在某處。其經營擘畫,用意頗深。他如辨荆門之浮橋,引《水經注》以證《荆州記》之誤;陳倉之馬鳴閣,引《蜀志》以證《寰宇記》之誤;斜谷之遮要,引《興元記》以補裴松之注之闕;諸葛亮之築樂城,引《通鑑》以辨《華陽國志》、《寰宇記》之異同,於地理亦頗精核。又所載羅尚之抗李雄、張羅之據犍為,亦較《晉書·載記》及《十六國春秋》為詳,皆足裨史乘之考證1。唯所論蜀之地勢,可以北取中原,引漢高祖為證,則與李舜臣《江東十鑑》同意,姑以勵恢復之氣耳。諸葛亮所不能為,而謂後人能之乎?末二卷敘西南夷始末。其載犍為郡之置,始於漢代。不知唐之莊、琰﹝琬﹞、播、郎等州即其故地。又所載南詔始末,謂驃信敗於韋皋,而南蠻始衰。不知敗於高駢,而蠻乃不振。所記未免稍略。然其時方慮内訌,無暇外攘。著書之志,主於捍拒秦隴之師,振控巴渝之險。其他邊徼之事,固在所略,亦其時勢為之矣。

  【彙訂】1.本書卷四《羅尚抗李雄篇》所敘之事,皆見於《華陽國志》卷八《大同志》中,至於張羅之事,已具於《十六國春秋》卷七十七《李雄錄》中。(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2.“琰”,殿本作“琬”,底本避嘉慶諱改。

  炎徼紀聞四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明田汝成撰。汝成,字叔禾,錢塘人。嘉靖丙戌進士,官至廣西布政司右參議。事蹟具《明史·文苑傳》。史稱其“博學工古文,尤善敍述。歷官西南,諳曉先朝遺事,撰《炎徼紀聞》”,即此編也。書凡十四篇。首紀王守仁征岑猛事,次紀岑璋助擒岑猛事,次紀趙楷、李寰事,次紀黄(王+宏)請立東宫事,次紀征大藤峽事,次紀奢香事,次紀安貴榮事,次紀田琛事,次紀楊輝事,次紀阿溪事,次紀阿向事,次紀雲南諸夷,次紀猛密、孟養,次雜紀諸蠻夷。每篇各繫以論,所載較史為詳。前有汝成自序,稱:“自涉炎徼,所聞諸事,皆起於撫綏闕狀,賞罰無章”,切中明代之弊。其論田州之事,歸咎於王守仁之姑息;論黄之事,歸咎於于謙之隱忍,亦持平之議,不蹈門户之見。史稱:“汝成分守右江時,龍州土酋趙楷、憑祥州土酋李寰各弑主自立,與副使翁萬達密討誅之。努灘賊侯公丁為亂,斷藤峽羣賊與相應。汝成復偕萬達設策誘擒公丁,而進兵討峽賊,大破之。又與萬達建善後七事,一方遂靖”云云,則汝成於邊地情形得諸身歷。是書據所見聞而記之,固與講學迂儒貿貿而談兵事者迥乎殊矣。

  宋史紀事本末二十六卷(兩淮鹽政採進本)1

  明陳邦瞻撰。邦瞻字德遠,高安人。萬曆戊戌進士,官至兵部左侍郎。事蹟具《明史》本傳。初,禮部侍郎臨朐馮琦欲仿《通鑑紀事本末》例,論次宋事,分類相比,以續袁樞之書,未就而沒。御史南昌劉曰梧得其遺稾,因屬邦瞻增訂成編。大抵本於琦者十之三,出於邦瞻者十之七。自太祖代周,訖文、謝之死,凡分一百九目。於一代興廢治亂之蹟,梗概略具。袁樞義例最為賅博,其鎔鑄貫串亦極精密。邦瞻能墨守不變,故銓敘頗有條理。諸史之中,《宋史》最為蕪穢,不似《資治通鑑》本有脈絡可尋。此書部列區分,使一一就緒。其書雖稍亞於樞2,其尋繹之功,乃視樞為倍矣3。惟是書中紀事既兼及遼、金兩朝,當時南北分疆,未能統一4,自當稱《宋遼金三史紀事》,方於體例無乖。乃專用《宋史》標名,殊涉偏見。至《元史紀事本末》,邦瞻已别有成書。此内如《蒙古諸帝之立》、《蒙古立國之制》諸篇,皆專紀元初事實,即應析歸《元紀》之中,使其首尾相接。乃以臨安未破,一概列在宋編,尤失於限斷。此外因仍《宋史》之舊,舛譌疏漏,未及訂正者,亦所不免。然於記載冗雜之内,實有披榛得路之功。讀《通鑑》者不可無袁樞之書,讀《宋史》者亦不可無此一編也。

  【彙訂】1.文淵閣《四庫》本為二十八卷,書前提要不誤。(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2.“稍”,殿本無。

  3.此書與《元史紀事本末》取材實多出於薛應旂《宋元通鑑》,所以能各用一年左右時閒完成。(王樹民:《宋元紀事本末的編著和流傳》)

  4.“未”,殿本作“不”。

  元史紀事本末四卷(江蘇巡撫採進本)1

  明陳邦瞻撰。凡列目二十有七。其“律令之定”一條下注一“補”字,則歸安臧懋修所增也。明修《元史》,僅八月而成書,潦草殊甚。後商輅等撰《續綱目》,不能旁徵博採,於元事亦多不詳。此書採掇不出二書之外,故未能及《宋史紀事》之賅博。又於元、明閒事,皆以為應入明國史。遂於徐達破大都、順帝駐應昌諸事,皆略而不書。夫元初草創之迹,邦瞻既列於宋編,又以燕京不守,元帝北徂為當入明史。是一代興廢之大綱,皆沒而不著。揆以史例,未見其然。至至正二十六年韓林兒之死,乃廖永忠沈之瓜步。洪武中,寧王權作《通鑑博論》,已明著其事。不過以太祖嘗奉其年號,嫌於項羽、義帝之事,歸其獄於永忠耳。邦瞻更諱之書“卒”,尤為曲筆。庫庫特穆爾自順帝北遷之後,尚為元盡力,屢用兵以圖興復。故太祖稱“王保保真男子”,以為勝常遇春。後秦王樉妃即納其女。邦瞻乃以為不知所終,亦不免於失實。特是元代推步之法、科舉學校之制,以及漕運、河渠諸大政,措置極詳。邦瞻於此數端,紀載頗為明晰。其他治亂之迹,亦尚能撮舉大概,攬其指要。固未嘗不可以資考鏡也。

  【彙訂】

  1.此書原刻本六卷,萬曆三十五年黄吉士合刻本乃改為四卷。(王樹民:《<宋元紀事本末>的編著和流傳》)

  平定三逆方略六十卷

  康熙二十一年大學士勒德洪等奉敕撰。紀平定逆藩吳三桂、尚之信、耿精忠事。初,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均以故明將佐,於太祖時率衆來歸,隨八旗征討,多立戰功。有德封定南王,可喜封平南王,仲明封靖南王。吳三桂本明總兵,世祖驅除流寇,定鼎燕京,亦以效命執殳,得邀榮錫封平西王。後有德死殉孤城,至今廟食。惟仲明分藩於福建,可喜分藩於廣東,三桂亦分藩於雲南,膺股肱心膂之寄,恩最洪深。後仲明先歿,以其子精忠嗣封。可喜年老乞閑,以其子之信攝軍事。吳三桂遂獨稱宿將,列重鎮於西南。乃虺毒潛吹,狼心叵測,於康熙十二年十一月稱戈抗命,進薄衡湘,與官軍相距於常德。之信、精忠亦乘機蠢動。聖祖仁皇帝特簡八旗勁旅,迅掃欃槍。相度機宜,指授方略,剿撫並用,以次戡平。三桂勢蹙憂怖,旋伏冥誅,僅孽孫世璠游魂釜底。既而之信、精忠窮迫歸正,均正刑章。至康熙二十年十月,世璠惶懼自戕,三逆並滅。蓋開國之初,殷頑未靖,其勢易於煽惑。其地皆襟帶山海,勢逾於唐之藩鎮。其黨羽皆百戰之餘,嫻習攻守,力逾於漢之七國。故一時蠭起,敢肆披猖。我聖祖時在沖齡,乃從容鎮定而掃蕩之。自兹以後,大定永清,豈非亘古所未有歟?伏讀《實錄》,載康熙二十五年十一月,大學士勒德洪以此書進呈。蒙諭其中舛錯,如王輔臣由雲南援剿總兵官授為陝西提督,今謂由陝西總兵官陞任。至論贊中援宋太祖杯酒釋兵權事,吳三桂非宋功臣可比,乃唐藩鎮之流,飭酌改之。仰見深籌遠慮,事事皆經聖心,即一二小節,亦毫髮無遺。益徵神謀獨斷,非廷臣所能參贊者矣。當時尚未奉刊佈1,僅有寫本,尊藏大内。今蒙皇上宣示,特命繕錄,編入《四庫》。臣等校錄之餘,既欣睹聖祖仁皇帝實兼守成創業之隆,亦彌仰我皇上覲揚光烈之盛云。

  【彙訂】

  1.“尚”,殿本無。

  親征朔漠方略四十八卷1

  康熙四十七年,大學士温達等撰進。聖祖仁皇帝御製序文,深著不得已而用兵之意。蓋噶爾丹凶頑爽誓,寖為邊患。因於康熙三十五年二月,親統六師往征。鋒蝟斧螳,慴慄遠遁,噶爾丹僅以身免,大軍凱旋。是年九月,再幸塞北,諭噶爾丹以束身歸罪,並納其所屬之歸降者。迨明年二月,復統大軍親征。刑天之技既窮,貳負之尸遂桎。於是廓清沙漠,輯定邊陲,為萬古無前之偉績。書中所紀,始於康熙十六年六月厄魯特噶爾丹奉表入貢,及賜敕諭,令與喀爾喀修好,以為緣起。訖於三十七年十月策妄阿拉布坦獻噶爾丹之屍而止。其閒簡煉將卒,經畫糧餉,翦除党惡,曲赦脅從,以及設奇制勝之方,師行緩急之度,凡稟之睿算者,咸據事直書,語無增飾。首載《御製紀略》一篇,後載告成太學及勒銘察罕七羅、拖諾、昭木多、狼居胥山諸碑文。恭誦之餘,仰見大聖人不恃崇高,不懷燕逸,櫛風沐雨,與士卒同甘苦。用能於浹歲之中,建非常之業。竹册昭垂,非獨比隆訓誓矣。

  【彙訂】

  1.“四十八卷”,底本作“四十卷”,據殿本改。文淵閣、文津閣《四庫》本此書及文溯閣本《總目》均作四十八卷。另有卷首一卷。(王重民:《跋新印本<四庫全書總目>》)

  欽定平定金川方略三十二卷

  乾隆十三年大學士來保等恭撰奏進2。凡二十六卷。後恭錄御製詩文一卷,又附載諸臣紀功詩文五卷。金川土司在四川徼外,本吐蕃之遺種,即《明史》所謂金川寺者是也。國朝康熙中,其土舍色勒奔初慕化歸誠,奉職惟謹。雍正中,頒給印信號紙,俾世守故疆。其子郎卡襲職,漸肆鴟張,稍搏噬其族類。守臣請加征討,以寧九姓之宗。我皇上以荒憬蠻陬,自相蠶食,不足以勞我六師,惟敕慎固邊圉,以防其變。而沙羅奔狼性原貪,鴞音弗改,不思緩行九伐,為寬以悔過之途,仍肆凶殘,自干天討。乃於乾隆十三年冬,特簡大學士傅恒為經略,董率熊羆,翦除蛇豕,靈夔聲震,山鬼伎窮,掃穴焚巢,在於指顧。始知螳螂之臂不足抗拒雷霆,窮蹙乞降,籲呼請命。於時桓桓七萃,猶思直斬樓蘭。而我皇上聖度符天,宏開湯網,閔其知罪,許以自新。特詔班師,貸存餘息。計自禡牙以迄飲至,往返一、二萬里,為期不及兩年。蓋終沙羅奔之身,蜷伏荒巖,莫敢吹虺毒,厲豺牙焉。雖文王因壘而崇降,舜帝舞干而苗格,豐功盛德,何以加於兹乎?其閒決機制勝,悉稟睿謨。是編所載詔諭之指授,章奏之批答,隨在可見神武不殺之至意。併以見厥後索諾木夜郎自大,終戮藁街,實辜德逞凶,禍由自取。於理於勢,皆不可姑容。非聖人之有意於用兵也。

  【彙訂】

  1.“三十二卷”,殿本作“三十八卷”,誤,參文淵閣《四庫》本此書,書前提要不誤。(修世平:《<四庫全書總目>訂誤十七則》)

  2.《清高宗實錄》卷三三五記載,乾隆十四年二月始發出諭旨,至四月才正式開始編纂。《清史列傳》卷十五《來保傳》亦云乾隆十四年二月,金川凱旋,四月充《平定金川方略》正總裁。(喬治忠:《<四庫全書總目>清代官修史書提要訂誤》)

  御定平定準噶爾方略前編五十四卷正編八十五卷續編三十三卷1

  乾隆三十七年大學士傅恒等恭撰奏進2。凡分三編。考準噶爾部落系出元阿魯台,譯語轉音,故稱厄魯特。太祖高皇帝時,嘗遣使入貢。世祖章皇帝時,錫以封爵,俾自領其衆。迨噶爾丹肆其豕心,侵擾喀爾喀諸部,聖祖仁皇帝親討平之,北邊於以敉寧。其姪策妄阿拉布坦,先與噶爾丹搆釁,跳而西遁,跧伏伊犁,後生息漸蕃,稍為邊患。由我聖祖仁皇帝3、世宗憲皇帝屢申撻伐,折其逆萌。澤旺阿拉布坦之子噶爾丹策凌震我天聲,始戢鋒受命。我皇上化周六幕,威惠交孚,示以綏柔,許通貢市,用廣幬載之仁。後達瓦齊戕噶爾丹策凌之子喇嘛達爾札4,屬擁衆自立5。部曲不附,紛紛然内向款關,準噶爾遂大亂。是書《前編》五十四卷,所紀自康熙三十九年七月乙未,至乾隆十七年九月壬申,即詳述其緣起也。嗣杜爾伯特台吉策凌、策凌烏巴什、輝特台吉阿睦爾撒納等先後來歸,籲請天討。以人心之大順,如帝命之式臨,特詔六師,分行兩道。降蕃負弩,忭舞前驅。餘黨倒戈,駢羅膜拜。兵不血刃,五月而定伊犁,俘達瓦齊於圖爾滿。既而阿睦爾撒納豺狼反噬,旋見函顱。波羅尼都、霍集占梟獍齊鳴,亦隨獻馘。天山南北,桴鼓不鳴,展拓黄圖凡二萬餘里。是書《正編》八十五卷,所紀自乾隆十八年十一月甲戌,至二十五年三月戊申,即備錄其始末也。至《續編》三十三卷,則乾隆二十五年三月庚戌以後,至三十年八月乙亥,凡一切列戍開屯、設官定賦、規畫久遠之制,與討定烏什及絕域諸蕃,占風納賮者咸載焉。自有書契以來,未有威弧之所震,如是其遠,皇輿之所拓6,如是其廓者;亦未有龍沙蔥雪之閒,控制撫綏,一如中冀,如是之制度周詳者。而運籌策於幾先,計久長於事後,一一出睿謨之獨斷。豈非天錫勇知,以光列聖之緒,而貽奕世之謨哉!伏讀是編,知舜德之賓王母、禹迹之被流沙,均不足與聖功比也。

  【彙訂】

  1.文淵閣《四庫》本《前編》有卷首一卷,《續編》為三十二卷,書前提要不誤。(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2.書前清高宗序明言作於三編皆已修成後,署乾隆三十五年庚寅。《清史列傳》卷十五《來保傳》、十九《汪由敦傳》、卷二十《傅恒傳》皆言三人於乾隆二十年七月充任《平定準噶爾方略》正總裁。(喬治忠:《<四庫全書總目>清代官修史書提要訂誤》)

  3.“由”,殿本無。

  4.“淩”,殿本脱。

  5.“屬”,殿本無。

  6.“拓”,殿本作“括”。

  欽定平定兩金川方略一百五十二卷1

  乾隆四十六年,大學士阿桂等恭撰奏進。凡御製序文、紀略一卷,天章八卷冠於前,臣工詩文八卷附於末。所紀平定兩金川事,自乾隆二十年六月癸亥起,至乾隆四十四年十一月壬午止。金川自郎卡歸命之後,威棱所憺,已不敢復逞凶鋒。而狼更生貙,野心不改。其子索諾木與其頭人丹巴沃雜爾煽惑小金川酋僧格桑,鯨吞九姓,無故稱戈。諭之不從,彌滋狂悖。蓋十稔之將盈,故兩階之弗格也。且夫貪殘無厭2,谿壑難盈,密邇維州,將生窺伺。與其後來貽患,待之於邊陲3,不如先發制人,蹙之於巢穴。是以力排浮議,天斷獨行,再舉六師,重申九伐。雖逆酋恃其地險,暫肆披猖,而震我雷硠,終歸魚爛。僧格桑專車之骨,先獻旌門。既而轉鬭千盤,鏟平三窟。索諾木力窮勢蹙,亦泥首而就俘焉。蓋自三古以來,中國之兵力未有能至其地者。惟我皇上睿算精詳,天聲震疊,始開闢化外之草昧。是以語其道里,視河源萬里為近;考其疆界,視天山兩道為狹;計其生齒,不能敵三十六國之一。而頌聖武者乃覺與乙亥西征,擴地二萬餘里,後先同軌。豈非以涉歷之遠,至伊犁而極;山川之險,至兩金川而極,均為克千古之所不能克哉!恭讀是編,具詳決機制勝之始末,益知戊辰之役,為天心仁愛,不欲窮兵,非力有所不能至也。

  【彙訂】

  1.文淵閣《四庫》本為一百三十六卷卷首八卷藝文八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2.“貪殘”,底本作“食殘”,據殿本改。(陳乃乾:《讀<四庫全書總目>條記》)

  3.“邊陲”,殿本作“邊疆”。

  欽定臨清紀略十六卷

  乾隆四十二年大學士于敏中等恭撰奏進。乾隆三十九年九月,山東壽張逆寇王倫反,突掠陽穀,趨臨清。直隸、山東合兵蹙之,而大學士舒赫德奉詔統八旗勁旅亦至。王倫窮迫自焚死。盡俘其黨,械送京師,磔於市。因命述戡定始末為此編。我朝自列聖以來,醲化懿綱,重熙累洽,普天率土,含識知歸。我皇上念切痌癏,德符幬載,求寧求瘼,宵旰憂勞,恒恐一夫之不獲。深仁厚澤,縷數難窮。即田賦之蠲除動千百萬,漕粟之寬貸亦動千百萬,水旱偶沴,賑卹頻仍,更不知其幾千百萬。數十年來,述聖政者亦不勝其紀載。四瀛之内,遍沃衢尊,蓋莫不食福飲和,熙春泳化。無論圓顱方趾,具有彝良。即悍戾鷙忍之徒,亦皆當革彼鴞音,化其鷹眼。王倫等乃肆萌逆節,敢亂天常,遂煩鄭澤之攻,自取貝州之戮。蓋天地之大,無所不生。狼貪實出於性成,虺毒自為其種類。初則事魔喫菜,託以斂財,繼乃聚衆焚香,因而成黨。自知妖言左道,聖世不容,遂僥倖苟延,鋌而走險。變生意外,蓋以此也。然而運策九重,指揮七萃,不旋踵而斧螳鋒蝟殘滅無遺。奏功之速,未有過於是役者。豈非人心之所共憤,即天道之所必誅乎?是編所錄,詳述制勝之機宜,並明倡亂之緣起,所以為天下萬世自外生成之炯戒也。至於安輯流亡,撫綏困乏,兵燹之餘,所以善籌其後者,謀畫無所不周,惠養無所不至。益足見聖德如天,而王倫等之辜恩謀逆,為罪深於梟獍矣。

  欽定蘭州紀略二十卷

  乾隆四十六年奉敕撰。考回人散處中國,介在西北邊者尤獷悍。然其教法,則無異劉智《天方典禮擇要解》,即彼相沿之規制也。其祖國稱默德那,其種類則居天山之南北。後準噶爾據有山北,乃悉避處於山南。今自哈密、吐魯蕃以外,西暨和闐、葉爾羌,皆所居也。迨我皇上星弧遙指,月窟咸歸,諸回部並隸版圖,為我臣僕。中國回人亦時時貿遷服賈,來往其閒。姦黠之徒遂詭稱傳法於祖國,别立新教,與舊教搆爭。守臣狃於晏安,不早為防微杜漸。互相讎殺,乃馴至嘯聚稱戈。辛丑四月,循化廳逆回蘇四十三等突陷河州,復擁衆犯蘭州。會援師既集,斷其歸路。而羽林勍卒、益部蕃兵,亦皆奉詔遄征,剋期並赴。逆回飛走路絕,乃退據城南十里龍尾山,扼險死守。然釜魚暫活,褌蝨終殲。填塹焚巢,百道俱進,蹙之於華林寺。或俘或馘,無一人倖漏網焉。蓋是役也,平日釀釁之漸,在大吏之積薪厝火,故猝發而不及防;臨時制勝之方,在聖主之省括張機,故一奉而無不克2。是編所錄,始末釐然。至於規畫兵制,慎固邊防,一切敷陳批答,亦皆備書。併足見長駕遠馭之謀,杜漸防微之略,所以貽萬世之安者,睿慮尤深且遠也。

  【彙訂】

  1.文淵閣《四庫》本尚有卷首一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2.“奉”,殿本作“舉”。

  欽定石峯堡紀略二十卷

  乾隆四十九年奉敕撰。初,撒拉爾逆回之變,渠魁蘇四十三等雖全就殲戮,而馬明心餘孽猶多。我皇上天地為心,兼包並育,不欲盡翦其族類,特命陝甘總督李侍堯密為經理,以杜亂萌,務曲導其自新而陰鋤其怙惡。乃李侍堯籌畫未周,疏於防制。致逆回田五噓馬見心已燼之焰,詭稱官軍將盡剿新教,恐脅回衆。轉相煽惑,醜黨遂繁。因而據險營巢,伏戎于莽。以乾隆四十九年四月十五日,猝起變於小山。迨田五為提督剛塔所敗,勢蹙自戕。餘黨張文慶、馬四娃等復乘機嘯聚,與剛塔相拒於馬家堡。剛塔不能仰承指示,預斷其飛走之路,致翻山宵遁。遂蔓延四出,肆其猖獗。賴我皇上魁柄親操,威弧遐指,赫然天斷,易將臨戎。特命兵部尚書福康安為陝甘總督,統兵進討,復詔大學士阿桂督師策應。摧鋒轉戰,捷書旅來。逆回無路可逃,釜底游魂,羣聚守於石峯堡。石峯堡者,通渭之所屬也。萬山環抱,孤峯云舉,羊腸鳥道,詰屈僅通,自前代號天險。阿桂、福康安等恭承方略,先列柵樹砦,使聲勢相連,以防衝突。復斷其水道,使困暍難存。生路既窮,迫而宵潰。是歲七月初五日,焚巢掃穴,並俘致行殿,明正典刑。鯨鯢梟獍,所殲戮幾及萬人。而後淨盡根株,西陲大定。館臣因恭錄諭旨、奏章,編次月日,勒為一編,以昭睿謨之廣遠。臣等鞠跽恭讀,而深繹戡定之聖算。蓋秦隴左右,跬步皆山,深巖巨谷,繚繞潛通,雖土著或不得其端緒。而逆回陰鷙狡黠,又其天性。故力足抗則鴟張,勢不敵則鼠竄,藉幽蹊曲徑為蔽藏,得以出入無常,聚散不定。或方在於此,忽移而在彼;方在於前,忽轉而在後。諸臣用兵之始,但躡其蹤而尾追之,是以左右周章,卒莫得其要領。我皇上坐照如神,通籌全局,先命斷其去路,然後合圍而蹙之。故賊之險阻不足據,賊之詭譎無所施。本欲求為流寇以牽制官軍,至是乃窮而負嵎,苟延殘喘,遂一鼓而無噍類。仰見睿鑒無遺,超乎萬古。凡聖諭所預籌,一一炳燭先幾,驗如操券。益信前此之囊括濛汜,底定冉?,皆早握萬全之略,非一時偶致也。勒諸册府,洵足垂范千古矣。

  欽定臺灣紀略七十卷1

  乾隆五十三年奉敕撰。臺灣孤懸海外,自古不入版圖,然實閩、粵兩省之屏障。明代為紅毛所據,故外無防禦。倭患蔓延後,鄭芝龍據之,亦負嵎猖獗。誠重地也。聖祖仁皇帝七德昭宣,削平鯨窟,命靖海侯施琅等俘鄭克慡而郡縣其地,設官置戍,屹為海上金城。徒以山箐叢深,百產豐溢,廣東及漳州、泉州之民爭趨其地。雖繁富日增,而姦宄亦因以竄蹟。故自朱一桂以後,針蝟斧螳,偶或竊發,然旋亦撲滅。惟林爽文、莊大田等逆惡鴟張,凶徒蟻附,致稽藁街之誅。仰賴神謨,指揮駕馭,乃渠首就檻,炎海永清。蓋始由官吏之貪黷,司封疆者未察巢穴2。而其所以蕩平者,則仰藉皇上坐照幾先,於鮫室鯨波,視如指掌。事事皆預為策及,早設周防。又睿鑒精詳,物無匿狀,申明賞罰,百度肅清。弛者改而奮,怯者改而勇。並凜凜天威,近猶咫尺。而重臣宿將乃得以致力其閒,生縛猰貐,以申國憲。威棱所慴,併内臺生番亘古未通中國者,亦先驅效命,助翦元兇,稽首闕廷,虔修職貢。中外臣民,跽讀御製《紀事語》二篇3,以手加額,謂軒轅之戮蚩尤,猶親在行閒;武丁之克鬼方,非路經海外。今皇上運籌九天之上,而坐照萬里之外。亘古聖帝明王,更無倫比。至江漢、常武諸什,僅在近地者,更無足道矣。奏凱之後,廷臣敬輯諭旨、批答奏章,分析月日,編排始末,勒成是編,以垂示萬古。臣等回環跽讀,仰見聖神文武,經緯萬端。雖地止一隅4,而險阻重深。委曲籌畫,實與伊犁5、回部、金川三大事功烈相等。載筆之下,彌覺歌頌之難罄也。

  【彙訂】

  1.文淵閣《四庫》本為六十五卷卷首五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2.此處有脱文,當據閣本提要作:“蓋始由官吏之貪黷,司封疆者未察,繼由將帥之觀望,議攻守者多歧,致賊得招聚逋逃,葺營巢穴。”(黄煜:《<四庫全書總目>與閣本提要差異情形及其原因之考察》)

  3.“語”,底本作“詩”,據殿本改。此書卷首有御製文二篇《剿滅臺灣逆賊生擒林爽文紀事語》、《福康安奏報生擒莊大田紀事語》。

  4.“一隅”,殿本作“偏隅”。

  5.“伊犁”,底本作“伊部”,據殿本改。《剿滅臺灣逆賊生擒林爽文紀事語》篇首云:“平伊犁、定回部、收金川,是三事皆關大政,各有專文。”

  綏寇紀略十二卷(浙江巡撫採進本)1

  國朝吳偉業撰。偉業,字駿公,號梅村,太倉人。崇禎辛未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入國朝,官至國子監祭酒。是編專紀崇禎時流寇,迄於明亡,分為十二篇,曰《澠池渡》,曰《車箱困》,曰《真寧恨》,曰《朱陽潰》,曰《黑水擒》,曰《穀城變》,曰《開縣敗》,曰《汴渠墊》,曰《通城擊》,曰《鹽亭誅》,曰《九江哀》,曰《虞淵沈》。每篇後加以論斷。其《虞淵沉》一篇,皆記明末災異,與篇名不相應。考朱彝尊《曝書亭集》有此書跋云:“梅村以順治壬辰舍館嘉興之萬壽宫,輯《綏寇紀略》。久之,其鄉人發雕。是編僅十二卷而止,《虞淵沉》中、下二卷未付棗木傳刻。《明史》開局,求天下野史,盡上史館,於是先生是本出。予鈔入《百六叢書》。歸田之後,為友人借失”云云。意者明末降闖勸進諸臣子孫尚存,故當時諱而不出歟?此本為康熙甲寅鄒式金所刻,在未開史局之前,故亦闕《虞淵沈》中2、下二卷。而彝尊所輯《百六叢書》為人借失者,雖稱後十八年從吳興書賈購得,今亦不可復見。此二卷遂佚之矣3。彝尊又稱其書以三字標題,仿蘇鶚《杜陽雜編》、何光遠《鑑戒錄》之例。考文章全以三字標題,始於繆襲《魏鐃歌詞》,鶚、光遠遂沿以著書4。偉業敍述時事,乃用此例,頗不免小説纖仄之體。其回護楊嗣昌、左良玉,亦涉恩怨之私,未為公論。然記事尚頗近實,彝尊所謂:“聞之於朝,雖不及見者之確切,而終勝草野傳聞,可資國史之採輯。”亦公論也5。

  【彙訂】

  1.“浙江巡撫採進本”,殿本作“江蘇巡撫採進本”,誤,《四庫採進書目》中“浙江續購書”、“浙江採集遺書總錄簡目閏編”皆著錄此書。(江慶柏:《殿本、浙本<四庫全書總目>著錄圖書進獻者主名異同考》)

  2.“闕”,殿本作“無”。

  3.吳偉業手稾本《虞淵沈》實存未佚,然並無涉及降闖勸進諸臣之語。(張元濟:《涵芬樓燼餘書錄》)

  4.“遂”,殿本無。

  5.殿本“亦”下有“屬”字。

  滇考二卷(浙江巡撫採進本)1

  國朝馮甦撰,甦字再來,臨海人,順治戊戌進士,官至刑部侍郎。是書乃康熙元年蘇為永昌府推官時作。凡一切山川、人物、物產,皆削不載。惟自莊蹻通滇至明末國初,撮其沿革之舊蹟、治亂之大端,標題記述,為三十七篇2。每事皆首尾完具,端緒分明,非採綴瑣聞,條理不相統貫者比。其名似乎輿記,其實則紀事本末之體也。其中《建文遯蹟》一篇,雖不免沿《致身錄》之説。至其《征麓川》、《三宣六慰》、《鎮守太監》、《議開金沙江》諸篇3,皆視史傳為詳。且著書之時,距今僅百餘年。所言形勢,往往足以資考證。愈於標題名勝,徒供登臨吟詠者多矣。

  【彙訂】

  1.此條底本置於《明史紀事本末》條之後,與文淵閣庫書次序不符,據殿本改。

  2.是書記事至壬寅(康熙元年)冬,則成書當在該年之後。實有四十六篇。(方國瑜:《雲南史料目錄概説》)

  3.“議開”,殿本脱,此書卷下有《議開金沙江》。

  明史紀事本末八十卷(通行本)

  國朝谷應泰撰1。應泰,字賡虞,豐潤人。順治丁亥進士,官至浙江提學僉事。其書仿袁樞《通鑑紀事本末》之例,纂次明代典章事蹟。凡八十卷,每卷為一目。當應泰成此書時,《明史》尚未刊定,無所折衷。故紀靖難時事,深信《從亡》、《致身》諸錄,以惠帝遜國為實,於滇、黔游蹟,載之極詳。又不知懿安皇后死節,而稱其“青衣蒙頭,步入成國公第”。俱不免沿野史傳聞之誤。然其排比纂次,詳略得中,首尾秩然。於一代事實,極為淹貫。每篇後各附論斷,皆仿《晉書》之體,以駢偶行文。而遣詞抑揚,隸事親切,尤為曲折詳盡。考邵廷采《思復堂集·明遺民傳》,稱:“山陰張岱嘗輯明一代遺事為《石匱藏書》。應泰作《紀事本末》,以五百金購請,岱慨然予之2。”又稱:“明季稗史雖多,體裁未備,罕見全書。惟談遷編年、張岱列傳,兩傢俱有本末,應泰並採之以成《紀事》。”據此,則應泰是編取材頗備,集衆長以成完本。其用力亦可謂勤矣。

  【彙訂】

  1.此書實成於衆手,除張岱為主要作者之一,負責編纂史事本末敍述部分的尚有徐倬、張子壇等人。而其篇目及每篇後的史論部分“谷應泰曰”與明末清初人蔣棻《明史紀事》(稾本今存)雷同,應係抄襲蔣作。

  2.張岱《與周戩伯書》(《琅嬛文集》卷三)曰:“今幸逢穀霖蒼文宗欲作《明史紀事本末》,廣收十七朝邸報,充棟汗牛。弟於其中,簸揚淘汰,聊成本紀,並傳崇禎朝名世諸臣,計有數十餘卷。悉送文幾,祈著丹鉛,以終厥役。”可知張岱確實受聘助修過《明史紀事本末》,但所謂穀氏以五百金購其書顯然不是事實,而系傳聞。(陳錦忠:《<明史紀事本末>之作者與史源》;胡益民:《張岱卒年及<明史紀事本末>作者問題再考辨》;徐泓:《<明清紀事本末·南宫復辟>校讀:兼論其史源、編纂水準及作者問題》)

  繹史一百六十卷(通行本)1

  國朝馬驌撰。驌有《左傳事緯》,已著錄。是編纂錄開闢至秦末之事。首為《世系圖》、《年表》,不入卷數。次太古十卷,次三代二十卷,次春秋七十卷,次戰國五十卷,次别錄十卷。仿袁樞《紀事本末》之例,每一事各立標題,詳其始末。惟樞書排纂年月,鎔鑄成篇,此書則惟篇末論斷出驌自作。其事蹟皆博引古籍,排比先後,各冠本書之名。其相類之事則隨文附注,或有異同譌舛以及依託附會者,並於條下疏通辨證。與朱彝尊《日下舊聞》義例相同。其《别錄》則一為《天官》,二為《律吕通考》,三為《月令》,四為《洪范五行傳》,五為《地理志》,六為《詩譜》,七為《食貨志》,八為《考工記》,九為《名物訓詁》,十為《古今人表》。蓋以當諸史之表、志。其九篇亦薈稡諸書之文,惟《古今人表》則全仍《漢書》之舊2。以所括時代與《漢書》不相應,而與此書相應也。雖其疏漏牴牾,閒亦不免,而蒐羅繁富,詞必有徵,實非羅泌《路史》、胡宏《皇王大紀》所可及。且史例六家,古無此式。與袁樞所撰均可謂卓然特創,自為一家之體者矣。

  【彙訂】

  1.文淵閣《四庫》本卷首尚有《世系圖》一卷《年表》一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2.“則”,殿本無。

  左傳紀事本末五十三卷(浙江巡撫採進本)1

  國朝高士奇撰。士奇有《春秋地名考略》,已著錄。此書因章沖《左傳事類始末》而廣之。以列國事蹟,分門件繫。其例有曰“補逸”,則雜採諸子史傳與左氏相表裏者;曰“考異”,則與左氏異詞,可備參訂者;曰“辨誤”,則糾其傳聞失實,踳駁不倫者;曰“考證”,則取其事有依據,可為典要者;又時附以己見,謂之“發明”。凡周四卷、魯十一卷、齊七卷2、晉十一卷、宋三卷、衛四卷、鄭四卷、楚四卷、吳三卷、秦二卷3、列國一卷。目各如其卷之數。大致亦與沖書相類。然沖書以十二公為記,此則以國為記,義例略殊。又沖書門目太傷繁碎,且於左氏原文頗多裁損,至有裂句摘字,聯合而成者。士奇則大事必書,而略於其細。部居州次,端緒可尋。與沖書相較,雖謂之後來居上可也。

  【彙訂】

  1.“五十三卷”,殿本作“五十四卷”,誤,清康熙四十年刻本及文淵閣《四庫》本均為五十三卷。

  2.“七卷”,底本作“十卷”,誤,據殿本改。

  3.“秦二卷”當作“秦一卷”,即書中卷五十二。

  平臺紀略一卷附東征集六卷(江西巡撫採進本)1

  國朝藍鼎元撰。鼎元字玉霖,號鹿洲,漳浦人。由貢生官至廣州府知府。是編紀康熙辛丑平定臺灣逆寇朱一貴始末。始於是年四月,迄於雍正元年四月,凡二年之事。前有自序,稱有市《靖臺實錄》者,惜其未經身歷目睹,得之傳聞。其地其人,其時其事,多謬誤舛錯。乃詳述其實為此編。蓋鼎元之兄廷珍,時為南澳總兵官,與福建水師提督施世驃合兵進討。七日而恢復臺灣,旋擒一貴。俄世驃卒於軍。其後餘孽數起,廷珍悉剿撫平之。事後經畫,亦多出廷珍之議。鼎元在廷珍軍中,一一親見,故記載最悉。其敍述功罪,亦無所避忌,頗稱直筆。所論半線一路,地險兵寡,難於鎮壓。後分立彰化一縣,竟從其説,至今資控制之力。亦可謂有用之書,非紙上談兵者矣。《東征集》六卷,皆進討時公牘書檄,雖廷珍署名,而其文則皆鼎元作。舊本别行,今附載是書之後,俾事之原委相證益明。其第六卷中紀地形七篇,於山川險要,尤言之井井,可資考證。雍正壬子,鼎元旅寓廣州,始鋟版。天長王者輔序之2。又有廷珍舊序一篇,作於康熙壬寅,稱擇可存者百篇。而此刻之文止六十篇。蓋鼎元又加删削,存其精要也。

  【彙訂】

  1.“平臺紀略一卷”,底本作“平臺紀十一卷”,據殿本改。文淵閣、文津閣《四庫》本此書及文溯閣本《總目》均作《平臺紀略》一卷。(王重民:跋新印本《四庫全書總目》)

  2.“王者輔”,殿本作“王輔”,誤,《平臺紀略》卷末有天長王者輔跋。

  右紀事本末類,二十二部,一千二百四十七卷1,皆文淵閣著錄。

  【彙訂】

  1.“一千二百四十七卷”,殿本作“一千二百五卷”,誤。殿本實際著錄一千二百五十二卷。

  紀事本末類存目

  鴻猷錄十六卷(通行本)

  明高岱撰,岱,字伯宗,京山人。嘉靖庚戌進士,官至景王府長史1。是書乃岱官刑部主事時作。仿紀事本末之體,所錄凡六十事,每事標四字為題,前敘後論。起於龍飛淮甸,終於追戮仇鸞,皆事之關於用兵者也。前有自序曰:“歷代實錄,祕不可見。惟是諸臣傳誌書疏,參質考證,稍得要領。暇日論次,錄而成帙”云。

  【彙訂】

  1.“至”,殿本脱。

  永陵傳信錄六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明戴笠撰。笠,字耘野,吳江人。是書用紀事本末之體。一曰《興獻大禮》,一曰《更定郊祀》,一曰《欽明大獄》,一曰《二張之獄》,一曰《曾、夏之獄》,一曰《經略倭寇》。事各為卷,每卷皆先敘而後斷1。其論河套事,謂為難效之功,幸觸犯上怒,其事中止。不然,“請兵轉餉,工役騷擾,禍患將有大於是者”云云。則自宋以來儒者因循苟且之見,所以終明之世無一日無邊患也。

  【彙訂】

  1.“而”,殿本無。

  高廟紀事本末無卷數(浙江汪啟淑家藏本)

  舊本不著名氏。黄虞稷《千頃堂書目》載有是書,亦云不知撰人。王鴻緒《明史例議》引《紀事本末》,辨太祖葬孝陵之日為閏五月辛酉,而此編無之。則鴻緒所引又别一書矣。其書仿《通鑑紀事本末》之例,載明祖事蹟為四十篇,大抵鈔撮《實錄》之文。如載韓林兒以太祖與張天祐為左、右副元帥,太祖不受。及懿文太子卒,太祖欲立第四子為太子,劉三吾對“何以處秦、晉二王?”此皆《實錄》之説,永樂諸臣之誣詞,非可以傳信者也。

  三藩紀事本末四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國朝楊陸榮撰。陸榮有《易互》,已著錄。是編成於康熙丁酉。首紀福王、唐王1、桂王始末,及四鎮,兩案,馬、阮之姦。次紀順治初年平浙、平閩、平粵、平江右事蹟,及魯王、益王之亂,饒州死難諸人,金聲桓之亂,及大兵南征,何騰蛟、瞿式耜之死,孫可望、李延齡之變。次為桂王入緬,蜀亂,閩亂及雜亂。其凡例自云:“蒐羅未廣,頗有疏漏。”又閒有傳聞異詞者。如《明史·文苑傳》載艾南英以病死,而此載其自縊殉節。亦僅據其耳目所及,未一一詳核也。

  【彙訂】

  1.“唐王”,底本作“康王”,誤,據殿本改。唐王朱聿鍵,稱帝號隆武。清康熙五十六年刻本此書首篇《三藩僭號》記其與福王、桂王始末。

  右紀事本末類,四部,二十六卷,内一部無卷數。皆附存目。


梦远书城(guxuo.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