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总集 >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 上页 下页 |
卷三五 經部三十五 |
|
卷三五 經部三十五 四書類一 《論語》、《孟子》,舊各為帙,《大學》、《中庸》,舊《禮記》之二篇。其編為《四書》,自宋淳熙始。其懸為令甲,則自元延祐復科舉始。古來無是名也。然二戴所錄《曲禮》、《檀弓》諸篇,非一人之書,迨立名曰《禮記》,《禮記》遂為一家。即王逸所錄屈原、宋玉諸篇,《漢志》均謂之賦。迨立名曰《楚詞》,《楚詞》亦遂為一家。元邱葵《周禮補亡》序稱“聖朝以《六經》取士”,則當時固以《四書》為一經。前創後因,久則為律,是固難以一說拘矣。今從《明史·藝文志》例,别立《四書》一門,亦所謂禮以義起也。朱彝尊《經義考》於《四書》之前仍立《論語》、《孟子》二類,黄虞稷《千頃堂書目》凡說《大學》、《中庸》者,皆附於《禮》類,蓋欲以不去餼羊略存古義。然朱子書行五百載矣。趙岐、何晏以下,古籍存者寥寥1。元、明以來之所解,皆自《四書》分出者耳2。《明史》併入《四書》,蓋循其實。今亦不復强析其名焉。 【彙校】 1.底本此句下有“梁武帝《義疏》以下,且散佚並盡”,據殿本删。案《義疏》當作《講疏》,即《隋書·經籍志》禮類著錄之梁武帝《中庸講疏》一卷。然《中庸》之有註解,非始於此。《漢書·藝文志》六藝略禮類已著錄《中庸說》二篇。(吕友仁李正輝:《四庫全書總目》補正十六則) 2.殿本“皆”上有“則”字。 孟子正義十四卷(內府藏本) 漢趙岐註,其疏則舊本題宋孫奭撰。岐字邠卿,京兆長陵人,初名嘉,字臺卿。永興二年,辟司空掾,遷皮氏長。延熹元年,中常侍唐衡兄玹為京兆尹,與岐夙隙。岐避禍逃避四方,乃自改名字。後遇赦得出,拜并州刺史。又遭黨錮十餘歲。中平元年,徵拜議郎,舉燉煌太守。後遷太僕,終太常。事蹟具《後漢書》本傳。奭字宗古,博平人。太宗端拱中《九經》及第,仁宗時官至兵部侍郎、龍圖閣學士。事蹟具《宋史》本傳。是註即岐避難北海時,在孫賓家夾柱中所作1。漢儒註經,多明訓詁名物,惟此註箋釋文句,乃似後世之口義,與古學稍殊。然孔安國、馬融、鄭元之註《論語》,今載於何晏《集解》者,體亦如是。蓋《易》、《書》文皆最古,非通其訓詁則不明;《詩》、《禮》語皆徵實,非明其名物亦不解;《論語》、《孟子》詞旨顯明,惟闡其義理而止,所謂言各有當也。其中如謂宰予、子貢、有若緣孔子聖德高美而盛稱之,孟子知其太過,故貶謂之污下之類,紕繆殊甚。以屈原憔悴為徵於色,以寧戚扣角為發於聲之類,亦比擬不倫。然朱子作《孟子集註》、《或問》,於岐說不甚掊擊。至於書中人名,惟盆成括、告子不從其學於孟子之說,季孫、子叔不從其二弟子之說,餘皆從之。書中字義,惟“折枝”訓案摩之類不取其說,餘亦多取之。蓋其說雖不及後來之精密,而開闢荒蕪,俾後來得循途而深造,其功要不可泯也。胡爌《拾遺錄》據李善《文選註》引《孟子》曰:“墨子兼愛,摩頂致于踵”,趙岐曰:“致,至也。”知今本經文及註均與唐本不同。今證以孫奭《音義》所音,岐註亦多不相應(語詳《孟子音義》條下),蓋已非舊本。至於《盡心下》篇“夫子之設科也”,註稱“孟子曰:夫我設教授之科”云云,則顯為“予”字,今本乃作“夫子”。又“萬子曰”句,註稱“萬子,萬章也”,則顯為“子”字,今本乃作“萬章”。是又註文未改,而經文誤刊者矣。其疏雖稱孫奭作2,而《朱子語錄》則謂邵武士人假託3,蔡季通識其人。今考《宋史·邢昺傳》稱昺於咸平二年,受詔與杜鎬、舒雅、孫奭、李慕清、崔偓佺等校定《周禮》、《儀禮》、《公羊》、《穀梁春秋傳》、《孝經》、《論語》、《爾雅》義疏,不云有《孟子正義》。《涑水紀聞》載奭所定著有《論語》、《孝經》、《爾雅正義》,亦不云有《孟子正義》。其不出奭手,確然可信。其疏皆敷衍語氣,如鄉塾講章。故《朱子語錄》謂其全不似疏體,不曾解出名物制度,只繞纏趙岐之說。至岐註好用古事為比,疏多不得其根據。如註謂非禮之禮,若陳質娶妻而長拜之;非義之義,若藉交報仇。此誠不得其出典。案藉交報讎,似謂藉交游之力以報讎,如朱家、郭解,非有人姓藉名交也。疑不能明,謹附識於此4。至於單豹養其內而虎食其外,事出《莊子》,亦不能舉,則弇陋太甚。朱彝尊《經義考》摘其欲見西施者人輸金錢一文事,詭稱《史記》。今考註以尾生為不虞之譽,以陳不瞻為求全之燬,疏亦並稱《史記》。尾生事實見《莊子》,陳不瞻事實見《說苑》(案《說苑》作“陳不占”,蓋古字同音假借)5,皆《史記》所無。如斯之類,益影撰無稽矣。以久列學官,姑仍舊本錄之爾。 【彙校】 1.據《後漢書》卷六四趙岐本傳,“孫賓”乃“孫賓石”之誤。(胡玉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 2.“其疏雖稱孫奭作”,殿本作“孫奭之疏”。 3.“而《朱子語錄》則謂邵武士人假託”,殿本作“《朱子語錄》謂邵武士人所假託”。 4.《史記》所謂“以軀藉交報仇”者,乃謂以其身代為交友報仇。(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 5.陳不瞻事見《新序·義勇》篇,非出《說苑》。(同1) 論語義疏十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魏何晏註,梁皇侃疏。書前有《奏進〈論語集解〉序》,題光祿大夫關內侯孫邕、光祿大夫鄭沖、散騎常侍中領軍安鄉亭侯曹羲、侍中荀顗、尚書駙馬都尉關內侯何晏五人之名。《晉書》載“鄭沖與孫邕、何晏、曹羲、荀顗等共集《論語》諸家訓詁之善者,義有不安,輒改易之,名《集解》。”亦兼稱五人。今本乃獨稱何晏。考陸德明《經典釋文》於“《學而》第一”下題“集解”二字,註曰:“一本作何晏《集解》。”又《序錄》曰:“何晏集孔安國、包咸、周氏、馬融1、鄭元、陳羣、王肅、周生烈之說,并下己意為《集解》。正始中上之,盛行於世。今以為主”云云,是獨題晏名,其來久矣。殆晏以親貴總領其事歟?邕字宗儒,樂安青州人。沖字文和,滎陽開封人。羲,沛國譙人,魏宗室子。顗字景倩,荀彧之子。晏字平叔,南陽宛人。何進之孫,何咸之子也。侃,《梁書》作偘,蓋字異文。吳郡人,青州刺史皇象九世孫。武帝時官國子助教,尋拜散騎侍郎,兼助教如故。大同十一年卒。事蹟具《梁書·儒林傳》。《傳》稱所撰《禮記義》五十卷,《論語義》十卷。《禮記義》久佚,此書《宋國史志》、《中興書目》、晁公武《讀書志》、尤袤《遂初堂書目》皆尚著錄。《國史志》稱:“侃疏雖時有鄙近2,然博極羣言,補諸書之未至,為後學所宗。”蓋是時講學之風尚未甚熾,儒者說經亦尚未盡廢古義,故史臣之論云爾。迨乾、淳以後,講學家門户日堅,羽翼日衆,剷除異已,惟恐有一字之遺,遂無復稱引之者。而陳氏《書錄解題》亦遂不著錄,知其佚在南宋時矣。惟唐時舊本流傳,存於海外。康熙九年,日本國山井鼎等作《七經孟子考文》,自稱其國有是書,然中國無得其本者,故朱彝尊《經義考》註曰“未見”。今恭逢我皇上右文稽古,經籍道昌,乃發其光於鯨波鮫室之中,藉海舶而登祕閣。殆若有神物撝訶,存漢、晉經學之一線,俾待聖世而復顯者。其應運而來,信有非偶然者矣。據《中興書目》,稱侃以何晏《集解》去取為《疏》十卷。又列晉衛瓘、繆播、欒肇、郭象、蔡謨、袁宏、江厚、蔡溪、李充、孫綽、周懷3、范寧、王珉等十三人爵里於前,云:“此十三家是江熙所集。其解釋於何集,案“何集”二字不甚可解,蓋何氏《集解》之省文,今姑仍原本錄之。無妨者引取,以廣異聞4”。此本之前,列十三人爵里,數與《中興書目》合。惟“江厚”作“江淳”、“蔡溪”作“蔡系”、“周懷”作“周壞5”,殆傳寫異文歟?其經文與今本亦多異同。如“舉一隅”句下有“而示之”三字,頗為冗贅,然與《文獻通考》所引石經《論語》合;“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下有“已矣”二字,亦與錢曾《讀書敏求記》所引高麗古本合6。其疏文與余蕭客《古經解鉤沉》所引,雖字句或有小異,而大旨悉合。知其確為古本,不出依託。觀《古文孝經》孔安國《傳》,鮑氏知不足齋刻本信以為真,而《七經孟子考文》乃自言其偽。則彼國於授受源流,分明有考,可據以為信也。至“臨之以莊則敬”作“臨民之以莊則敬”,《七經孟子考文》亦疑其“民”字為誤衍,然謹守古本而不敢改。知彼國遞相傳寫,偶然訛舛或有之,亦未嘗有所竄易矣。至何氏《集解》,異同尤夥。雖其中以“包氏”為“苞氏”,以“陳恒”為“陳桓”之類,不可據者有之,而勝於明刻監本者亦復不少,尤可以旁資考證也。 【彙校】 1.“馬融”,殿本作“馬氏”,誤,據《經典釋文·序錄》原文。 2.“時”,殿本脱,據《玉海》卷四一“梁《論語疏》”條引《國史志》。 3.“江厚、蔡溪……周懷”,底本作“江淳、蔡系……周瓌”,據《玉海》卷四一“梁《論語疏》”條引《中興書目》及殿本改。 4.“引取,以廣異聞”,底本作“亦引取為說,以示廣聞云云”,據《玉海》卷四一“梁《論語疏》”條引《中興書目》及殿本改。 5.“周壞”,殿本作“周瓌”,誤,據文淵閣庫書序文後所列人名。 6.《讀書敏求記》卷一著錄高麗舊抄本何晏《集解》云:“此書乃遼海蕭公諱應宫監軍朝鮮時所得。甲午初夏,予以重價購之公之乃孫。”甲午即順治十一年,早於康熙九年十七載。(徐鵬劉遠遊:《四庫提要補正》) 論語正義二十卷(內府藏本) 魏何晏註,宋邢昺疏。昺字叔明,曹州濟陰人。太平興國中擢《九經》及第,官至禮部尚書。事蹟具《宋史》本傳。是書蓋咸平二年詔昺改定舊疏,頒列學官,至今承用,而傳刻頗訛。《集解》所引十三家,今本各題曰“某氏”,皇侃《義疏》則均題其名。案奏進序中稱:“集諸家之善,記其姓名。”侃疏亦曰:“何《集註》皆呼人名,惟包獨言‘氏’者,包名咸,何家諱咸,故不言也。”與序文合。知今本為後來刊版之省文1。然周氏與周生烈遂不可分,殊不如皇本之有别。考邢昺疏中亦載皇侃“何氏諱咸”之語,其疏“記其姓名”句則云:“註但記其姓,而此連言名者,以著其姓所以名其人,非謂名字之名也。”是昺所見之本已惟題姓,故有是曲說。《七經孟子考文》稱其國皇侃《義疏》本為唐代所傳,是亦一證矣。其文與皇侃所載亦異同不一,大抵互有短長。如《學而篇》“不患人之不己知”章,皇疏有王肅註一條;《里仁篇》“君子之于天下也”章,皇疏有何晏註一條,今本皆無。觀顧炎武《石經考》以石經《儀禮》校監版2,或併經文全節漏落,則今本《集解》傳刻佚脱,蓋所不免。然蔡邕石經《論語》於“而在蕭牆之內”句兩本並存,見於《隸釋》。陸德明《經典釋文》於諸本同異,亦皆並存。蓋唐以前經師授受,各守專門。雖經文亦不能畫一,無論註文。固不必以此改彼,亦不必以彼改此。今仍從今本錄之,所以各存其舊也。昺疏,《宋志》作十卷。今本二十卷,蓋後人依《論語》篇第析之。晁公武《讀書志》稱其“亦因皇侃所採諸儒之說刊定而成3。”今觀其書,大抵翦皇氏之枝蔓,而稍傅以義理。漢學、宋學,兹其轉關。是疏出而皇疏微,迨伊、洛之說出而是疏又微。故《中興書目》曰:“其書於章句訓詁名物之際詳矣。”蓋微言其未造精微也。然先有是疏,而後講學諸儒得沿溯以窺其奧。祭先河而後海,亦何可以後來居上,遂盡廢其功乎? 【彙校】 1.清胡克家刻《文選》李善註中引包咸註二十七處,或稱名,或稱氏。然今本李善註前後未必出自李善一人,則其見書,當皆為寫本無疑。(汪習波:《隋唐文選學研究》) 2.殿本“武”下有“之”字。 3.晁公武《郡齋讀書志》衢本卷四“論語正義”條原文作:“右皇朝邢昺等疏。先是梁皇侃採衛瓘、蔡謨等十三家說為疏,昺等因之成此書。”袁本前志卷一下解題迥異:“右梁王侃(一云皇甫侃)採衛瓘、蔡謨等十三家說為疏,國朝邢昺等因之撰此書。”《文獻通考·經籍考》卷十一解題作:“皇朝邢昺等撰,亦因皇侃所採諸儒之說刊定而成書。”當出馬端臨改寫,非公武原文。(孫猛:《郡齋讀書志校正》) 論語筆解二卷(浙江鄭大節家藏本) 舊本題唐韓愈、李翱同註。中閒所註以“韓曰”、“李曰”為别。考《張籍集》祭韓愈詩有“《論語》未訖註,手跡今微茫”句,邵博《聞見後錄》遂引為《論語註》未成之證。而李漢作《韓愈集》序,則稱有《論語註》十卷,與籍詩異,王楙《野客叢談》又引為已成之證。晁公武《讀書志》稱《四庫》、《邯鄲書目》皆無之,獨田氏《書目》有韓氏《論語》十卷,《筆解》兩卷。是《論語註》外别出《筆解》矣。《新唐書·藝文志》載愈《論語註》十卷,亦無《筆解》。惟鄭樵《通志》著錄二卷,與今本同。意其書出於北宋之末1。然唐李匡乂,宣宗大中時人也。所作《資暇錄》一條云2:“《論語》‘宰予晝寢’,梁武帝讀為寢室之寢,‘晝’作胡卦反,且云當為‘畫’字,言其繪畫寢室。今人罕知其由,咸以為韓文公所訓解。”又一條云:“‘傷人乎,不問馬’,今亦謂韓文公讀‘不’為‘否’。”然則大中之前已有此本,未可謂為宋人偽撰3。且“晝寢”一條今本有之,“廄焚”一條今本不載。使作偽者剽掇此文,不應兩條相連,摭其一而遺其一,又未可謂因此依託也。以意推之,疑愈註《論語》時,或先於簡端有所記錄,翱亦閒相討論,附書其閒。迨書成之後,後人得其稿本,採註中所未載者,别錄為二卷行之4。如程子有《易傳》,而《遺書》之中又别有論《易》諸條;朱子有《詩傳》,而朱鑑又為《詩傳遺說》之例。題曰《筆解》,明非所自編也5。其今本或有或無者,則由王存以前世無刊本,傳寫或有異同。邵博所稱“三月”字作“音”一條,王楙所見本亦無之,則諸本互異之明證矣6。王存本今未見。魏仲舉刻《韓文五百家註》,以此書附末,今傳本亦稀。此本為明范欽從許勃本傳刻,前載勃序7,仍稱“《筆解論語》一十卷”,疑字誤也8。又趙希弁《讀書附志》曰:“其閒‘翱曰’者,李習之也9。”明舊本愈不著名,而翱所說則題名以别之。此本改稱“韓曰”、“李曰”,亦非其舊矣。 【彙校】 1.宋趙希弁《讀書後志》卷一云《田氏書目》“元祐中袁默為之序”,王應麟《玉海》卷四一釋唐《論語筆解》條曰:“《宋咸增註論語》十卷,序云:‘《韓愈註論語》與《筆解》大概多竊先儒義而遷易其辭,因擇二書是否並舊註未安,辨正焉。’”《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一八六云“嘉祐二年(1057)……十一月癸酉朔……己亥,屯田員外郎宋咸上所註《論語》。”則在元祐中成書的《田氏書目》之前,有更早的史料可證《韓愈註論語》與《筆解》絕非一書,成書時閒也不會是北宋之末。(李最欣:《論語筆解》提要補正) 2.“《資暇錄》”,殿本作“《資暇集》”。 3.據《資暇錄》卷上,“宰予晝寢”條讀晝為畫者乃梁武帝,非韓愈;而“傷人乎不問馬”條“今亦謂韓文公讀不為否……況又非韓公所訓。案,陸氏《釋文》已云:一讀至不字句絕。則知以不為否,其來尚矣。”已明云“非韓公所訓”。(徐鵬劉遠遊:《四庫提要補正》) 4.文讜於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進呈的《新刊經進詳註昌黎先生文集》所附錄的《論語筆解》錄有許勃序,經過文字比對知,此文讜本《論語筆解》二卷確實是從許勃的《韓文公論語筆解》十卷本而來。“别錄為二卷”的說法不成立。(李最欣:《論語筆解》提要補正) 5.替别人編文集或者記錄别人言行而成書,與以“筆解”為書名並無關聯。“筆”即書寫之意。(同上) 6.邵博《聞見後錄》卷四所云“今世所傳”者,顯指韓愈《論語》傳或者韓愈《論語》註,而不會指《論語筆解》。(同上) 7.范欽刻本雖載許勃序,實出自文讜本。(同上) 8.衢本《郡齋讀書志》卷四著錄韓、李《論語筆解》十卷,《天祿琳琅書目》卷三、《故宫善本書目》亦著錄十卷本。是確有其書,非許勃序字誤也。(崔富章:《四庫提要補正》) 9.趙希弁《讀書附志》所云“其閒‘翱曰’者,李習之也”,乃據許勃序“其閒‘翱曰’者,蓋李習之同與切磨”而來。館臣不直引許勃語而轉引趙希弁語,捨近求遠,顯然是一時疏忽。(李最欣:《論語筆解》提要補正) 孟子音義二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宋孫奭撰。唐陸德明《經典釋文》於羣經皆有《音義》,獨闕《孟子》。奭奉敕校定趙岐註,因刊正唐張鎰《孟子音義》及丁公著《孟子手音》二書1,兼引陸善經《孟子註》以成此書。其序文前半與世傳奭《孟子正義》序同,蓋《正義》偽序即緣此序而點竄也。書中所釋,稱一遵趙註,而以今本校之,多不相符。如《梁惠王篇上》曰集穆、曰大平、曰譎,《篇下》曰恂、曰無墮、曰夫將;《公孫丑篇上》曰介者,《篇下》曰素餐、曰藉道、曰危行、曰食功;《滕文公篇上》曰景行、曰論語、曰力行近仁、曰師知,《篇下》曰素餐、曰湼、曰駢躓、曰周公卬思;《離婁篇上》曰踣、曰恐栗、曰三省、曰而錯、曰桐子,《篇下》曰不比、曰由天、曰風諭、曰見幾、曰好言、曰忮、曰之行、曰行其、曰五伯、曰辟害、曰跌、曰汙;《萬章篇上》曰百行、曰舍小,《篇下》曰沮溺、曰景行、曰伊發有莘;《告子篇上》曰長義、曰好下、曰幾成,《篇下》曰雨雪、曰瀌瀌、曰見睍、曰或折;《盡心篇上》曰遠之、曰下賤、曰邪辟、曰辟若、曰蟠辟、曰論之一簣2、曰瞀、曰柚??3、曰和寡,《篇下》曰遠禍、曰惡殺、曰舍生、曰為之、曰造、曰臧否、曰自遺、曰子率、曰剖其末、曰孟子;《篇敘》曰其行、曰當期、曰括。凡六十有九條,皆今本註文所無4。惟《孟子註》之單行者,世有傳鈔宋本,尚可稽考。偽《正義》删改其文,非復趙岐原書,故與《音義》不相應也。因是書可以證岐註之舊,並可以證奭疏之偽。則其有功典籍,亦不細矣。 【彙校】1.“丁公著”,殿本作“丁公註”,誤,此書自序云:“為之註者,則有趙岐、陸善經,為之音者,則有張鎰、丁公著。”《宋史·藝文志》著錄丁公著《孟子手音》一卷,其書今存。 2.“一簣”,殿本脱,據此書卷下《盡心章句上》原文。 3.“柚??”,殿本作“柚莘”,誤,據此書卷下《盡心章句上》原文。 4.所舉各例,《梁惠王篇》六條,《公孫丑篇》五條,《滕文公篇》八條,《離婁篇》十七條,《萬章篇》五條,《告子篇》七條,《盡心篇》十九條,《篇敘》三條,共七十條。(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 案,宋《禮部韻略》所附條式,自元祐中即以《論語》、《孟子》試士。是當時已尊為經。而晁氏《讀書志》,《孟子》仍列儒家。至陳氏《書錄解題》,始與《論語》同入經部。蓋宋尊《孟子》,始王安石。元祐諸人務與作難,故司馬光《疑孟》、晁說之《詆孟》作焉。非攻《孟子》,攻安石也。白珽《湛淵靜語》所記,言之頗詳。晁公武不列於經,猶說之之家學耳。陳振孫雖改晁氏之例,列之於經。然其立說,乃以程子為詞。則亦非尊《孟子》,仍尊程子而已矣。考趙岐《孟子》題詞,漢文帝時已以《論語》、《孝經》、《孟子》同置博士。而孫奭是編,實大中祥符閒奉敕校刊《孟子》所修。然則表章之功,在漢為文帝,在宋為真宗;訓釋之功,在漢為趙岐,在宋為孫奭。固不始於王安石,亦不始於程子。紛紛門户之愛憎,皆逐其末也。 論語拾遺一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宋蘇轍撰。轍有《詩傳》,已著錄。是書前有自序,稱少年為《論語略解》,其兄軾謫黄州時,撰《論語說》,取所解十之二三。大觀丁亥,閒居潁川1,與其孫籀等講《論語》,因取軾說之未安者,重為此書。軾書《宋志》作四卷,《文獻通考》作十卷。今未見傳本,莫詳孰是,其說亦不可復考。此書所補凡二十七章,其以“思無邪”為無思,以“從心不踰矩”為無心,頗涉禪理。以“苟志於仁矣,無惡也”為有愛而無惡,亦冤親平等之見。以“朝聞道,夕死可矣”為雖死而不亂,尤去來自如之義。蓋眉山之學本雜出於二氏故也。其顯駁軾說者凡三條。“請討陳恒”一章,軾以為能克田氏則三桓不治而自服,孔子欲借此以張公室。轍則以為雖知其無益,而欲明君臣之義。“子見南子”及“齊人歸女樂”二章2,軾以為靈公未受命者故可,季桓子已受命者故不可。轍則以為諸侯之如衛靈公者多,不可盡去。齊閒孔子,魯君大夫已受其餌,孔子不去則坐受其禍。“泰伯至德”一章,軾以為泰伯不居其名,故亂不作;魯隱、宋宣取其名,是以皆被其禍。轍則以為魯之禍始於攝,宋之禍成於好戰,皆非讓之過。其說皆較軾為長。他如以“剛毅木訥”與“巧言令色”相證,以“六蔽”章之“不好學”與“入孝出弟”章之“學文”互勘,亦頗有所發明。歷來著錄,今亦存備一家焉。 【彙校】1.“閒居”,殿本作“閒居”,誤,據此書自序原文。 2.“齊人歸女樂”,殿本作“齊歸女樂”,誤,據《論語·微子》原文。 孟子解一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宋蘇轍撰。舊本首題“潁濱遺老”字,乃其晚歲退居之號。以陳振孫《書錄解題》考之,實少年作也。凡二十四章。一章謂聖人躬行仁義而利存,非以為利。二章謂文王之囿七十里,乃山林藪澤與民共之。三章謂小大貴賤,其命無不出於天,故曰畏天、樂天。四章引責難於君,陳善閉邪,畜君為好君。五章謂浩然之氣即子思之所謂誠。六章論養氣在學,而待其自至。七章論“知言”,曰知其所以病。八章以“克己復禮”解“射者正己”。九章論貢之未善,由先王草創之初,故未能周密。十章論陳仲子之廉,病在使天下之人無可同立之人。十六章論孔子以微罪行,為上以免君,下以免我。十八章論事天、立命。十九章論“順受其正”。二十二章論進銳退速。二十四章論擴充仁義。立義皆醇正不支。二十章以《周官》八議駁竊負而逃,二十三章以司馬懿、楊堅得天下,言仁不必論得失,亦自有所見。惟十一章謂學聖不如學道,十二章、十三章、十四章以孔子之論性難孟子之論性,十五章以智屬夷、惠,力屬孔子,十七章以“貞而不亮”難“君子不亮”,二十一章以“形色天性”為强飾於外,皆未免駁雜。蓋瑕瑜互見之書也。然較其晚年著述純入佛老者,則謹嚴多矣。 論語全解十卷(浙江汪啟淑家藏本) 宋陳祥道撰。祥道有《禮書》,已著錄。晁公武《讀書志》云:“王介甫《論語註》,子雱《口義》1,其徒陳用之作《解》2。紹聖後皆行於場屋,為當時所重。”又引或人言,謂:“用之書乃鄒浩所著,託之用之。”考《宋史·藝文志》别有鄒浩《論語解義》十卷,則浩所著原自為一書,並未託之祥道,疑或人所言為誤。此本有祥道自序,首題“門人章粹校勘”,而每卷皆標曰“重慶陳用之真本入經論語全解”,未詳其義3。豈爾時嘗以是本為經義通用之書,故云然耶?祥道長於《三禮》之學,所作《禮書》,世多稱其精博。故詮釋《論語》,亦於禮制最為明晰。如解“躬自厚而薄責于人”章,則引《鄉飲酒》之義以明之;解“師冕見”章,則引《禮》“待瞽者如老者”之義以明之。雖未必盡合經義,而旁引曲證,頗為有見。又如“臧文仲居蔡”章,則云:“冀多良馬稱驥,瀘水之黑稱盧,蔡出寶龜稱蔡”;於“《關雎》之亂”章,則云:“治汙謂之汙,治弊謂之弊,治荒謂之荒,治亂謂之亂。”此類俱不免創立别解。而連類引伸,亦多有裨於考證。惟其學術本宗信王氏,故往往雜據《莊子》之文以作證佐4,殊非解經之體5。以其閒徵引詳覈,可取者多,故不以一眚掩焉。 【彙校】1.“其子雱作《口義》”,殿本作“子雱《口義》”。 2.“作”,殿本無。 3.今存明、清抄本此書每卷皆題“重廣陳用之真本入經論語全解義”,或“用之”下增“學士”二字。(崔富章:《四庫提要補正》) 4.“文”,殿本作“說”。 5.書中廣引及孟子、荀子、揚雄等諸儒之說,只是諸儒對此書思想的影響不如老莊而已。(鍾彩鈞:《游酢的經學思想》) 孟子傳二十九卷(內府藏本) 宋張九成撰。九成字子韶,自號無垢居士。其先開封人,徙居錢塘。紹興二年進士第一人,授鎮東軍僉判,歷宗正少卿,兼侍講,權刑部侍郎。忤秦檜,誣以謗訕,謫居南安軍。檜死,起知溫州,匄祠歸。卒贈太師、崇國公,諡文忠。事蹟具《宋史》本傳。《宋史·藝文志》載九成《孟子拾遺》一卷,今附載《橫浦集》中。《文獻通考》載九成《孟子解》十四卷,朱彝尊《經義考》註云“未見”。此本為南宋舊槧1,實作《孟子傳》,不作《孟子解》。又《盡心篇》已佚,而《告子篇》以上已二十九卷,則亦不止十四卷,蓋《通考》傳寫誤也2。九成之學出於楊時,又喜與僧宗杲遊,故不免雜於釋氏。所作《心傳》、《日新》二錄,大抵以禪機詁儒理。故朱子作《雜學辯》,頗議其非。惟註是書,則以當時馮休作《删孟子》,李覯作《常語》,司馬光作《疑孟》,晁說之作《詆孟》,鄭厚叔作《藝圃折衷》,皆以排斥《孟子》為事。故特發明於義利經權之辨3,著《孟子》尊王賤霸有大功,撥亂反正有大用。每一章為解一篇,主於闡揚宏旨,不主於箋詁文句。是以曲折縱橫,全如論體。又辨治法者多,辨心法者少,故其言亦切近事理,無由旁涉於空寂。在九成諸著作中,此為最醇。至於草芥寇讎之說,謂人君當知此理,而人臣不可有此心。觀其“眸子”之說,謂瞭與眊乃邪正之分,不徒論其明暗,又必有孟子之學識,而後能分其邪正。尤能得文外微旨。王若虚《滹南老人集》有《孟子辨惑》一卷,其自述有曰:“孟子之書,隨機立教,不主故常,凡引人於善地而已。司馬君實著所疑十餘篇,蓋淺近不足道也。蘇氏解《論語》,與《孟子》辨者八,其論差勝。及細味之,亦皆失其本旨。張九成最號深知者,而復不能盡。如論‘行仁政而王’、‘王者之不作’,曲為護諱,不敢正言,而猥曰‘王者,王道也’,此猶是鄭厚叔輩之所見。至於對齊宣湯武之問、辨任人食色之惑,皆置而不能措口”云云,蓋於諸家註中獨許九成,而尚有所未盡慊。不知“行仁政而王”之類,文義分明,九成非不能解。特以孟子之意欲拯當日之戰爭,九成之解則欲防後世之僭亂。雖郢書燕說,於世道不為無益。至於湯武放伐、任人食色,闕其所疑,正足見立說之不苟。是固不足為九成病也。 【彙校】1.四庫底本乃琴川毛氏影宋抄本,今存。(崔富章:《四庫提要補正》) 2.《直齋書錄解題》卷三著錄張九成《孟子解》十四卷,《文獻通考·經籍考》因之,非傳寫之誤。(同1) 3.“於”,殿本無。 尊孟辨三卷續辨二卷别錄一卷(永樂大典本) 宋余允文撰。允文字隱文,建安人。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載是書1,卷數與今本合。朱彝尊《經義考》僅云附載《朱子全集》中,而條下註“闕”字。蓋自明中葉以後,已無完本矣。今考《永樂大典》所載,凡辨司馬光《疑孟》者十一條,附《史剡》一條,辨李覯《常語》者十七條,鄭厚叔《藝圃折衷》者十條2。《續辨》則辨王充《論衡·刺孟》者十條,辨蘇軾《論語說》者八條。此後又有《原孟》三篇,總括大意,以反覆申明之。其《尊孟辨》及《續辨》、《别錄》之名,亦釐然具有條理,蓋猶完書。今約略篇頁,以《尊孟辨》為三卷,《續辨》為二卷,《别錄》為一卷。冠原序於前,而系朱子《讀余氏〈尊孟辨〉說》於後。首尾完具,復還舊觀,亦可謂久湮復顯之祕帙矣。考朱子集中有《與劉共父書》,稱允文干預宋家產業,出言不遜,恐引惹方氏復來生事,令陳、吳二婦作狀經府告之。則允文蓋武斷於鄉里者,其人品殊不足重。又周密《癸辛雜識》載晁說之著論非《孟子》。建炎中,宰相進擬除官。高宗以《孟子》發揮正道,說之何人,乃敢非之,勒令致仕3。然則允文此書,其亦窺伺意旨,迎合風氣而作,非真能闢邪衛道者歟?然當羣疑蜂起之日,能别白是非而定一尊,於經籍不為無功。但就其書而觀,固卓然不磨之論也。 【彙校】1.《直齋書錄解題》卷九有《尊孟辨》七卷,建安余允文隱之撰。可知“字隱文”乃“字隱之”之誤。(崔富章:《四庫提要補正》) 2.《藝圃折衷》作者名鄭厚,字叔友,《文獻通考·經籍考》誤引為鄭厚叔,朱彝尊《經義考》《尊孟辨》條引陳振孫語,亦誤為鄭厚叔。(同1) 3.此條記載不見於《癸辛雜識》,實出自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七。(張劍:《晁說之研究》) 大學章句一卷論語集註十卷孟子集註七卷中庸章句一卷(通行本) 宋朱子撰。案《論語》自漢文帝時立博士。《孟子》據趙岐《題詞》,文帝時亦嘗立博士。以其旋罷,故史不載。《中庸說》二篇見《漢書·藝文志》。戴顒《中庸傳》二卷,梁武帝《中庸講疏》一卷,見《隋書·經籍志》。惟《大學》自唐以前無别行之本。然《書錄解題》載司馬光有《大學廣義》一卷,《中庸廣義》一卷,已在二程以前,均不自洛、閩諸儒始為表章。特其論說之詳,自二程始;定著《四書》之名,則自朱子始耳。原本首《大學》,次《論語》,次《孟子》,次《中庸》。書肆刊本以《大學》、《中庸》篇頁無多,併為一册,遂移《中庸》於《論語》前1。明代科舉命題,又以作者先後,移《中庸》於《孟子》前。然非宏旨所關,不必定復其舊也。《大學》古本為一篇。朱子則分别經、傳,顛倒其舊次,補綴其闕文。《中庸》亦不從鄭註分節。故均謂之《章句》。《論語》、《孟子》融會諸家之說,故謂之《集註》。猶何晏註《論語》,裒八家之說稱《集解》也。惟晏註皆標其姓,朱子則或標或不標,例稍殊焉。《大學》章句,諸儒頗有異同。然“所謂誠其意者”以下並用舊文,所特創者不過補傳一章,要非增於八條目外。既於理無害,又於學者不為無裨,何必分門角逐歟?《中庸》雖不從鄭註,而實較鄭註為精密。蓋考證之學,宋儒不及漢儒;義理之學,漢儒亦不及宋儒。言豈一端,要各有當。況鄭註之善者,如“戒慎乎其所不睹”四句,未嘗不採用其意;“雖有其位”一節,又未嘗不全襲其文。觀其去取,具有鑒裁,尤不必定執古義以相爭也2。《論語》、《孟子》亦頗取古註。如《論語》“瑚璉”一條與《明堂位》不合,《孟子》“曹交”一註與《春秋傳》不合,論者或以為疑。不知“瑚璉”用包咸註,“曹交”用趙岐註,非朱子杜撰也。又如“夫子之牆數仞”註“七尺曰仞”,“掘井九仞”註“八尺曰仞”,論者尤以為矛盾。不知“七尺”亦包咸註,“八尺”亦趙岐註也。是知鎔鑄羣言,非出私見。苟不詳考所出,固未可概目以師心矣。大抵朱子平生精力,殫於《四書》。其剖析疑似3,辨别毫髮,實遠在《易本義》、《詩集傳》上。讀其書者要當於大義微言求其根本。明以來攻朱子者務摭其名物度數之疏,尊朱子者又併此末節而回護之。是均門户之見,烏識朱子著書之意乎? 【彙校】1.四種著作非一時所成,在修訂刊刻過程中,既有分别單行,也有合刻,鬆散組合,未必有嚴格的次序。倒是《論語集註》與《孟子集註》,《大學章句》與《中庸章句》往往一組。(顧歆藝:《四書章句集註》成書考略) 2.“以”,殿本無。 3.“剖析”,殿本作“判析”。 四書或問三十九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宋朱子撰。朱子既作《四書章句集註》,復以諸家之說紛錯不一,因設為問答,明所以去取之意,以成此書。凡《大學》二卷,《中庸》三卷,《論語》二十卷,《孟子》十四卷。其書非一時所著。《中庸或問》原與《輯略》俱附《章句》之末,《論語》、《孟子》則各自為書。其合為一帙,蓋後來坊賈所併也。中閒《大學或問》用力最久。故朱子答潘恭叔問,嘗自稱:“諸書修得一過,《大學》所改尤多,比舊已極詳密。”《中庸或問》則朱子平日頗不自愜。《語類》載游某問:“《中庸》編集如何?”曰:“緣前輩諸公說得多了,其閒儘有差舛處,又不欲盡駁難他底,所以難下手。不比《大學》,都未曾有人說。”又載朱子以《中庸或問》授黄?云:“亦未有滿意處。如評論程子、諸子1,說處尚多粗”云云。是其意猶以為未盡安也。至《論》、《孟或問》,則與《集註》及《語類》之說往往多所牴牾,後人或遂執《或問》以疑《集註》。不知《集註》屢經修改,至老未已,而《或問》則無暇重編。故《年譜》稱:“《或問》之書,未嘗出以示人。書肆有竊刊行者,亟請於縣官,追索其版。”又《晦庵集》中有《與潘端叔書》曰:“《論語或問》,此書久無工夫修得。只《集註》屢更不定,卻與《或問》前後不相應”云云。可見異同之跡,即朱子亦不諱言。並錄存之,其與《集註》合者,可曉然於折衷衆說之由;其於《集註》不合者,亦可知朱子當日原多未定之論。未可於《語錄》、《文集》偶摘數語,即為不刊之典矣2。 【彙校】1.“諸子”,底本作“朱子”,據《朱子語類》卷六十二原文及殿本改。 2.殿本“為”上有“據”字。 論孟精義三十四卷(江蘇巡撫採進本)1 宋朱子撰。初,朱子於隆興元年輯諸家說《論語》者為《要義》,其本不傳。後九年為乾道壬辰,因復取二程、張子及范祖禹、吕希哲、吕大臨、謝良佐、游酢、楊時、侯仲良、尹焞、周孚先等十二家之說,薈稡條疏,名之曰《論孟精義》,而自為之序。時朱子年四十三。後刻版於豫章郡,又更其名曰《要義》。《晦庵集》中有《書〈論語孟子要義〉序後》,曰:“熹頃年編次此書,鋟版建陽,學者傳之久矣。後細考之,程、張諸先生說尚或時有所遺脱。既加補塞,又得毗陵周氏說四篇有半於建陽陳焞明仲,復以附於本章。豫章郡文學南康黄某商伯既以刻於其學,又慮夫讀者疑於詳略之不同也,屬熹書於前序之左,且更定其故號《精義》者曰《要義》”云云,是其事也。後又改其名曰《集義》2,見於《年譜》。今世刊本仍稱《精義》,蓋從朱子原序名之也。凡《論語》二十卷,《孟子》十四卷。又各有《綱領》一篇,不入卷數。朱子初集是書,蓋本程氏之學以發揮經旨。其後採攝菁華,撰成《集註》,中閒異同疑似,當加剖析者,又别著之於《或問》。似此書乃已棄之糟粕。然考諸《語錄》,乃謂:“讀《論語》須將《精義》看”,又謂:“《語孟集義》中所載諸先生語,須是熟讀。一一記於心下,時時將來玩味,久久自然理會得。”又似不以《集註》廢此書者。故今亦仍錄存之焉。 【彙校】1.文淵閣《四庫》本尚有《綱領》一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2.“其”,殿本無。 中庸輯略二卷(江蘇巡撫採進本) 宋石??編。朱子删定。??字子重,號克齋,新昌人1。紹興十五年進士,官至太常主簿,出知南康軍。《中庸》為《禮記》第三十一篇,孔穎達疏引鄭元《目錄》云:“此於《别錄》屬通論2。”《漢書·藝文志》有《中庸說》二篇3,顏師古註曰:“今《禮記》中有《中庸》一篇,亦非本禮經,蓋子思之作。”是書本以闡天人之奧,漢儒以無所附麗,編之《禮記》。實於五禮無所屬,故劉向謂之“通論”,師古以為“非本禮經”也。梁武帝嘗作《義疏》,見於《隋志》,然其書不傳。迨有宋諸儒研求性道,始定為心傳之要4,而論說亦遂日詳。故??輯是編,斷自周子、二程子、張子,而益以吕大臨、謝良佐、游酢、楊時、侯仲良、尹焞之說。初名《集解》。乾道癸巳,朱子為作序,極稱其謹密詳審。越十有六年,淳熙己酉,朱子作《中庸章句》,因重為删定,更名《輯略》,而仍以《集解》原序冠其首。觀朱子《中庸章句》自序,稱:“既定著《章句》一篇,以俟後之君子,而一二同志復取石氏書删其繁亂,名以《輯略》,且别為《或問》以附其後”云云。據此,則是編及《或問》皆當與《中庸章句》合為一書。其後《章句》孤行,而是編漸晦。明嘉靖中,御史新昌吕信卿始從唐順之得宋槧舊本,刻之毗陵。凡先儒論說見於《或問》所駁者,多所芟節。如第九章游氏“以舜為絕學無為”之說、楊氏“有能斯有為”之說、第十一章游氏“離人立於獨未發有念”之說,多竟從删薙,不復存其說於此書。至如第一章內所引程子答蘇季明之次章,《或問》中亦力斥其記錄失真,而原文乃仍載書中。或為失於刊削,或為别有取義,則其故不可得詳矣。 【彙校】1.康熙《臨海縣志》卷七《人物傳》:“石憝(塾之訛),字子重,其先新昌人,大父公孺遷居臨海。”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七六《石墪(塾之訛)傳》引《台學源流》所載同。民國《新昌縣志》卷一二《石塾傳》引《兩浙防護錄》亦謂石氏“後徙居臨海”。臨海屬台州,新昌屬紹興府。(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2.底本“此”下有“書”字,據《禮記·中庸》孔穎達疏及殿本删。 3.“《中庸說》”,底本作“《中庸傳》”,據《漢書·藝文志》及殿本改。 4.“心傳”,殿本作“傳心”。 石鼓論語問答三卷(江蘇巡撫採進本)1 宋戴溪撰。溪有《續吕氏家塾讀詩記》,已著錄。是書卷首有寶慶元年許復道序,稱淳熙丙午2、丁未閒,溪領石鼓書院山長,與湘中諸生集所聞而為此書。朱子嘗一見之,以為近道。陳振孫《書錄解題》所載與序相符。其書詮釋義理,持論醇正,而考據閒有疏舛。如解“緇衣羔裘”節,先加明衣親身,次加中衣,冬則次加裘,裘上加裼衣,裼衣之上加朝服。其說本於崔靈恩,不為無據。然《詩·羔裘》篇孔疏謂:“《玉藻》:‘君衣狐白裘,錦衣以裼之’,又云:‘以帛裏布3,非禮也’。鄭註云:‘冕服中衣用素,朝服中衣用布。若皮弁之下即以錦衣為裼,即是以帛裹布。故知中衣在裼衣之上。’”其文甚明。溪蓋未之深考。又解“吉月必朝服而朝”節,謂《玉藻》“天子元端而朝日於東門之外”,不必依鄭註改“端”為“冕”,蓋稱端者通冠冕言之。其說亦據《樂記》“端冕而聽古樂”鄭註“端為元衣”、孔疏“端為元冕。凡冕服皆其制正幅,故稱端也”。然《玉藻》“天子元端而朝日於東門之外”與下文“元端而居”對舉見異,故“朝日元冕”即不得通稱元端。此鄭所以決“冕”之誤為“端”,溪亦失考也。然訓詁、義理,說經者向别兩家。各有所長,未可偏廢。溪能研究經意,闡發微言,於學者不為無補,正不必以名物典故相繩矣。 【彙校】1.底本此條置於《癸巳孟子說》條之後,與文淵閣庫書次序不符,據殿本改。 2.“丙午”,殿本作“丙子”,誤,據許序原文。丙午、丁未干支相接,且淳熙無丙子。 3.“以帛裏布”,底本作“以帛裹布”,下同,據《禮記·玉藻》原文及殿本改。 論語意原二卷(浙江吳玉墀家藏本)1 宋鄭汝諧撰。汝諧有《東谷易翼傳》,已著錄。是編前有自序,稱:“二程、橫渠、楊、謝諸公互相發明,然後《論語》之義顯。謂諸公有功於《論語》則可,謂《論語》之義備見於諸公之書則不可。予於此書少而誦,長而辨,研精覃思,以求其指歸。既斷以己說,復附以諸公之說,期歸於當而已。”又稱:“初鐫版於贛、於洪。始意欲以誘掖晚學,失之太詳,輒掇其簡要者,復鋟於池陽2。”則汝諧此書凡再易稿,亦可謂刻意研求矣。陳振孫《書錄解題》載《論語意原》一卷,不著撰人。《宋志》因之。似乎尚别有一書適與同名。然振孫載《詩總聞》訛為三卷,亦云不知撰人。及覈其解題,則確為王質之書。疑所載者即汝諧此書,偶未考其名也3。真德秀序稱其學出於伊、洛,然所說頗與朱子《集註》異。如以衛靈公問陳非不可對,乃有託而行;以子賤為人沉厚簡默4,非魯多君子,不能取其君子,皆足以備一解。至以“使民戰慄”為魯哀公之語、以“見善如不及”二節連下“齊景公”、“伯夷叔齊”為一章,則大奇矣。案錢時《四書管見》亦以“見善如不及”章與下章聯合為一。然綜其大致,則精密者居多。故德秀稱其言雖異於先儒,而未嘗不合義理之正。朱子亦曰:“贛州所刊《論語解》,乃是鄭舜舉侍郎者。中閒略看,亦有好處。”是朱子亦不以其異己為嫌矣5。 【彙校】1.文淵閣、文溯閣庫書皆作四卷,文淵閣本書前提要不誤。(崔富章:《四庫提要補正》) 2.“鋟”,底本作“鐫”,據武英殿聚珍本此書自序原文及殿本改。 3.《宋史·藝文志》於經部論語類著錄“《意原》十卷”(無撰人),又“《論語意原》一卷”(黄榦撰),即所謂“别有一書,適與同名”者,然卷數不同。(崔富章:《四庫提要補正》) 4.“沉厚簡默”,殿本作“沉默簡重”,誤,據此書卷一原文。 5.“矣”,殿本作“也”。 癸巳論語解十卷(浙江汪啟淑家藏本) 宋張栻撰1。其書成於乾道九年,是年歲在癸巳,故名曰《癸巳論語解》。考朱子《大全集》中備載與栻商訂此書之語,抉摘瑕疵多至一百一十八條,又訂其誤字二條。以今所行本校之,從朱子改正者僅二十三條,餘則悉仍舊稿,似乎齗齗不合。然“父在觀其志”一章,朱子謂舊有兩說,當從前說為順。反覆辨論,至於二百餘言。而後作《論語集註》,乃竟用何晏《集解》所引孔安國義,仍與栻說相同。蓋講學之家,於一字一句之異同,務必極言辨難,斷不肯附和依違。中閒筆舌相攻,或不免於激而求勝。迨學問漸粹,意氣漸平,乃是是非非,坦然共白,不復回護其前說。此造詣之淺深,月異而歲不同者也。然則此一百一十八條者,特一時各抒所見,共相商榷之言,未可以是為栻病。且二十三條之外,栻不復改,朱子亦不復爭,當必有渙然冰釋,始異而終同者。更不必執文集舊稿,以朱子之說相難矣。1.依《總目》體例,當補“栻有《南軒易說》,已著錄。” 癸巳孟子說七卷(浙江汪啟淑家藏本) 宋張栻撰。是書亦成於乾道癸巳。於王霸之辨、義利之分,言之最明。自序稱:“歲在戊子,綴所見為《孟子說》。明年冬,會有嚴陵之命,未及終篇。辛卯歲自都司罷歸,秋冬行大江中,讀舊說,多不滿意,從而删正之。還抵故廬,又二載始克繕寫。”蓋其由左司員外郎出知嚴州1,退而家居時作也2。栻之出也,以諫除張說為執政,故是編於“臧倉沮孟子”及“王驩為輔行”兩章,皆微有寄託於時事。至於解“交鄰”章云:“所謂畏天者,亦豈但事大國而無所為也,蓋未嘗委於命而已。故修德行政、光啟王業者,太王也;養民訓兵、卒殄寇仇者,句踐也。末及周平王,惟不怒驪山之事,故東周卒以不振。”其辭感憤,亦為南渡而發。然皆推闡經義之所有,與胡安國《春秋傳》務於借事抒議而多失筆削之旨者,固有殊焉。 【彙校】 1.胡宗懋《張宣公年譜》乾道五年記:“除知撫州,未上,改嚴州。”乾道六年十二月記:“除左司員外郎。”乾道七年記:“六月十三日,公出知袁州。”姚鼐分纂稿亦作“出知袁州”。(江慶柏等:《四庫全書薈要總目提要》) 2.“家居”,殿本作“居家”。 蒙齋中庸講義四卷(永樂大典本) 宋袁甫撰。甫字廣微,鄞縣人。寶文閣直學士燮之子。嘉定七年進士,官至吏部侍郎,兼國子祭酒,權兵部尚書,諡正肅。事蹟具《宋史》本傳。史稱所著有《孟子解》,今未見傳本,殆已亡佚。此書散見《永樂大典》中,而史志顧未之及。惟朱彝尊《經義考》有甫所撰《中庸詳說》二卷,註云“已佚”,或即是書之别名歟?其書備列經文,逐節訓解。蓋平日錄以授門弟子者。中閒委曲推闡,往往言之不足,而重言以申之。其學出於楊簡,簡之學則出於陸九淵,故立說多與九淵相合。如講“語大語小”一節云:“包羅天地,該括事物,天下不能載者,惟君子能載之,而天下又何以載?幽通鬼神,微入毫髮,天下不能破者,惟君子能破之,而天下又何以破?”此即《象山語錄》所云“天下莫能載者,道大無外,若能載,則有分限矣。天下莫能破者,一事一物,纖悉微末,未嘗與道相離”之說也。其講“自誠明”一節云:“誠不可傳,可傳者明。明即性也,不在誠外也。”此即《象山語錄》所云“誠則明,明則誠,此非有次第,其理自如此”之說也。其他宗旨,大都不出於此。雖主持過當,或不免惝恍無歸,要其心得之處,未嘗不自成一家。謹依經排輯,釐為四卷,以存金溪之學派。至其甚謬於理者,則於書中别加案語,考正其誤,以杜狂禪恣肆之漸焉。 四書集編二十六卷(兩江總督採進本)1 宋真德秀撰。德秀字希元,浦城人。慶元五年進士,中詞科。紹定中拜參知政事,進資政殿直學士,提舉萬壽觀。卒諡文忠。事蹟具《宋史·儒林傳》2。此書惟《大學》一卷、《中庸》一卷為德秀所手定。《大學章句》序後有題記一行,稱“寶慶三年八月丁卯,後學真德秀編於學易齋”者,其成書年月也。其子志道序亦惟稱《大學》、《中庸》,而云《論語》、《孟子集註》雖已點校,《集編》則未成。咸淳九年(案原本作咸寧九年。宋無此年號,今改正)劉才之序始稱:“西山所編《中庸》3、《大學》,惟《論》、《孟》二書闕焉。扣之庭聞,則云已經點校,但未編輯。是《論》、《孟》固未嘗無成書。一旦論諸堂上,學正劉樸溪承謂《讀書記》中所載《論》、《孟》處,與今所刊《中庸》、《大學》凡例同。其他如《文集》、《衍義》等書,亦有可採摭者。因勉其彙集成書,凡五閱月而帙就,又五閱月而刊成”云云4,是《論語》十卷、《孟子》十四卷,皆劉承以德秀遺書補輯成之者也。朱子以《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為《四書》。其《章句》多出新意,其《集註》雖參取舊文5,而亦多與先儒異。其所以去取之意,散見《或問》、《語類》、《文集》中,不能一一載也。而《或問》、《語類》、《文集》又多一時未定之說與門人記錄失真之處,故先後異同,重複顛舛,讀者往往病焉。是編博採朱子之說以相發明,復閒附己見以折衷訛異6。志道序述德秀之言,自稱有銓擇刊潤之功,殆非虚語。趙順孫《四書纂疏》備列德秀所著諸書,而不載其目。蓋至宋末始刊,其出最晚,順孫未之見也。自是以後,踵而作者汗牛充棟。然其學皆不及德秀,故其書亦終不及焉。 【彙校】 1.文淵閣《四庫》本為二十九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2.“儒林傳”,殿本作“道學傳”,誤,《宋史》卷四三七《儒林七》有真德秀傳。魏了翁《鶴山大全集》卷六十九真德秀《神道碑》曰:“端平二年……三月乙巳除參知政事……四月辛卯,除資政殿學士提舉萬壽觀。”劉克莊《劉後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八《真德秀行狀》所載同。《宋史·理宗記》端平二年三月乙巳條稱:“真德秀拜參知政事兼給事中兼侍讀。”《宋史·宰輔表五》、《宋季三朝政要》亦謂端平二年拜參知政事。(莊劍:《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訂誤二則;孫先英:《西山真夫子年譜》正誤) 3.“之”,殿本脱,此書卷首有劉才之序。 4.“又五閱月而刊成”,殿本“五”下有“月”字,衍,據劉才之序原文。“云云”,殿本作“云”。 5.“雖”,殿本無。 6.“閒”,殿本無。 孟子集疏十四卷(兩江總督採進本) 宋蔡模撰。模字仲覺,號覺軒,建安人1。蔡沈之子,蔡抗之兄也2。趙順孫《四書纂疏》載模所著有《大學演說》、《論語集疏》、《孟子集疏》,今惟此書存。據卷末抗後序,稱沈嘗以“《論語》3、《孟子集註》氣象涵蓄,語意精密,至引而不發,尤未易讀。欲取《集義》、《或問》及張、吕諸賢門人高第往復問答語,如朱子所謂‘搜輯條流,附益諸說’者,類聚縷析,期於語脈分明,宗旨端的。”未及編次而卒。模乃與抗商榷以成此書。皆備列朱子《集註》原文,而發明其義,故曰《集疏》,言如註之有疏也。然賈、孔諸疏循文闡衍,章句不遺。此則或佐證註義,或旁推餘意,不盡一一比附。又謹守一家之說,亦不似疏文之曲引博徵。大抵於諸說有所去取,而罕所辨訂。惟“不得於言”一條4,致疑於《語錄》、《集註》之不同,以為未及修改5。“效死而民勿去”一條,引《語錄》謂註中“義”字當改“經”字而已。又“是乃仁術”一條,《集註》以“術”為法之巧,模則引蔡氏之說曰:“《樂記》註:術,所由也。”又曰:“術,猶道也。此言仁術,恐是仁心所發之路。”又“禹疏九河”一條,《集註》以簡潔為兩河,模則引《爾雅》“九河”,以簡潔為一。謂:“《書傳》與《集註》少異,《書傳》實經先師晚年所訂正,當以為定(案朱子訂正《書傳》,僅及《大禹謨》之半。此模委曲回護之言,不足為據)。”又“仁之端也”,《集註》訓“端”為“緒”,蔡元定則訓“端”為“尾”,亦兩存之。蓋他說與師說異,則舍他說從師說,師說與祖父說異,則又不得不舍師說以從祖父之說。此亦人情之至也。然抗序稱始事於嘉熙己亥,至丙午尚未敢脱稿,其簡汰頗為不苟。故所取甚約,而大義已皆賅括,迥異後來鈔撮朱子之說,務以繁富相尚者。亦可知其淵源有自,知之確故擇之精矣。 【彙校】 1.雍正《福建通志》卷四七:“蔡模字仲覺,沈長子。”同卷:“蔡沈字仲默,元定子。”又:“蔡元定,字季通,諒孫。”又:“蔡諒,字守信,其先弋陽人,唐昭宗時,八世祖墉,從王潮入閩,為建陽長官,居麻沙鎮。”《宋元學案》卷六七“文正蔡九峯先生沈”條云:“蔡沈,字仲默,建陽人……”《總目》卷一一《書集傳》條云:“宋蔡沈撰。沈……建陽人,元定之子也。”則“建安人”當作“建陽人”。(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2.“蔡抗”,殿本作“蔡杭”,下同,誤,《宋史》卷四二〇有蔡抗傳。抗字仲節,乃取“抗節致忠”之義。 3.“嘗”,底本作“書”,據殿本改。此書蔡抗跋原文云:“先君子謂抗兄弟曰:學二書者求諸《集註》固也。《集註》氣象涵蓄,語意精密……” 4.“不得於言”,殿本作“不得於心”,誤,此書卷三《公孫丑章句上》“不得於言,勿求於心;不得於心,勿求於氣”一段註文末云“模案,‘不得於言’,《集註》與《語錄》不同,豈後說未及修改邪?” 5.“修改”,殿本作“改正”,誤。 論語集說十卷(內府藏本)1 宋蔡節撰。節,永嘉人。始末未詳。惟書首淳祐五年進表結銜稱“朝散郎、試太府卿兼樞密副都承旨2”,末有淳祐丙午文學掾姜文龍跋,即進書之次年也。其例於全用一家者則獨書姓名,於參用一兩家者則各註本語之下,雜用衆說者則疊書姓名於末,潤色以己意者則曰“本某氏”,皆謂之曰“集”。或附己說於後,則别曰“節”,謂節自為說者,謂之曰“釋”。其互相發明之說,則夾註於下3。其推闡旁意之說,則低一字書之。是時朱子之說已行,故大旨率從《集註》。其閒偶有異同者,如“賢賢易色”,謂賢人之賢為之改容更貌;“攻乎異端”,謂攻為攻擊,害為反貽吾道之害(案此鄭汝諧之說);“知其說者之於天下也”,謂知魯之僭禘則名正,名正而天下不難治;“無所取材”,謂無所取桴材(案此鄭元之說);“不有祝鮀之佞”三句,謂美色尚不足以免禍,惟口才乃可免;“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謂《韶》本揖遜之樂,今乃至於齊國(案此亦鄭汝諧之說);“五十以學《易》”,謂夫子是時年未五十,故云加年;“互鄉童子”一章,不作錯簡;“不至於穀”,謂三年不能至於善,則所學已難乎有得;“沒階趨進”,謂“進”疑作“退4”;“雖疏食菜羹瓜祭”,謂“瓜”為如字,以“祭”字屬下句;“三嗅而作”,謂“嗅”疑作“嘆”,案此徐積之說。“冉有退朝”,謂朝為從季氏至魯君之朝;“不恒其德”一節,謂别為一章;“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謂為子路之言;“有馬者借人乘之”,謂即史之闕文;“齊景公有馬千駟”章,連上為一章(案此鄭汝諧、錢時二家之說);“太師摯適齊”一章,謂魯君荒於女樂,故樂官散去。其中惟“太師摯”一章可備一說,餘皆牽强穿鑿。蓋朱子於註《易》、註《詩》,誠不免有所遺議。至於《論語集註》,則平生精力具在於斯,其說較他家為確。務與立異,反至於不中理也。然出入者不過此數條,其餘則皆詮釋簡明,詞約理該,終非胡文炳等所可及焉5。 【彙校】 1.“十卷”,殿本作“十三卷”,誤,今存宋本、《通志堂經解》本、文淵閣《四庫》本皆作十卷。 2.“樞密副都承旨”,殿本作“樞密右承旨”,誤,據清康熙《通志堂經解》本此書蔡節淳祐五年進表結銜,《經義考》卷二一九、《天祿琳琅書目》卷四著錄亦同。宋無樞密右承旨之職。(江慶柏等:《四庫全書薈要總目提要》) 3.“於”,殿本作“其”。 4.“疑作”,殿本作“當作”,誤,此書卷五《鄉黨第十》“沒階趨進”句註文云:“晦庵朱氏曰:陸氏云‘趨’下本無‘進’字,俗本有之,誤也。節疑是‘退’字。” 5.胡文炳乃胡炳文之誤,著有《四書通》二十八卷。(周春健:讀《四庫總目》小劄) 中庸指歸一卷中庸分章一卷大學發微一卷大學本旨一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宋黎立武撰。立武字以常,新喻人。咸淳中舉進士第三,仕至軍器少監、國子司業。宋亡不仕,閒居三十年以終。立武官撫州時校文,舉吳澄充貢士。故澄志其墓,自稱曰門人。又稱立武官祕省時,閱官書,愛二郭氏《中庸》。郭游程門,新喻謝尚書仕夷陵,嘗傳其學。將由謝溯程以嗣其傳。故言《大學》、《中庸》等書,閒與世所崇尚者異義。蓋《中庸》之學傳自程子,後諸弟子各述師說,門徑遂歧。游酢、楊時之說為朱子所取,而郭忠孝《中庸說》以中為性,以庸為道,亦云程子晚年之定論。立武《中庸指歸》,皆闡此旨。至其《中庸》分章,則以“天命之謂性”以下為一章,“仲尼曰”以下為二章,“君子之道費而隱”以下為三章,“道不遠人”以下為四章,“君子素其位而行”以下為五章,“君子之道,辟如行遠”以下為六章,“鬼神之為德”以下為七章,“哀公問政”以下為八章,“誠者天之道也”以下為九章,“惟天下至誠”以下為十章,“誠者自成”以下為十一章,“大哉聖人之道”以下為十二章,“仲尼祖述堯舜”以下為十三章,“惟天下至聖”以下為十四章,“《詩》曰:衣錦尚絅”以下為十五章。皆發明郭氏之旨,所言亦具有條理。其《大學》,則《發微》一卷,謂曾子傳道在一貫,悟道在忠恕,造道在《易》之艮。大旨以止至善為歸,而以誠意為要。《本旨》一卷,仍用古本,皆以為曾子之書,不分經、傳,而以所稱曾子為曾皙之言。要其歸宿,與程、朱亦未相牴牾,異乎王守仁等借古本以伸己說者也。惟其謂《中庸》、《大學》皆通於《易》,列圖立說,絲連繩貫而排之,則未免務為高論耳。此四書本合編,前有大德八年趙秉政序。其先《中庸》後《大學》,蓋亦從《禮記》原次。此本從今本《四書》之序,移《大學》於《中庸》前,而以秉政之序介於四書之閒,殊失本旨。今釐正之,還其舊第焉。 四書纂疏二十六卷(內府藏本)1 宋趙順孫撰。順孫字格庵,括蒼人2。考《黄溍集》有順孫《阡表》,曰:“自考亭朱子合四書而為之說,其微詞奧旨散見於門人所記錄者,莫克互見。公始採集以為《纂疏》。蓋公父少傅魏公雷,師事考亭門人滕先生璘,授以《尊所聞集》。公以得於家庭者溯求考亭之原委,《纂疏》所由作也。”則順孫距朱子三傳矣。故是書備引朱子之說,以翼《章句集註》。所旁引者惟黄榦、輔廣、陳淳、陳孔碩、蔡淵、蔡沈、葉味道、胡泳、陳植、潘柄、黄士毅、真德秀、蔡模一十三家,亦皆為朱子之學者,不旁涉也。鄧文原作胡炳文《四書通》序,頗病順孫此書之冗濫,炳文亦頗摘其失。然經師所述,體例各殊。註者詞尚簡明,疏者義存曲證。順孫書以疏為名,而自序云:“陪穎達、公彥後”,則固疏體矣。繁而不殺,於理亦宜。文原殆未考孔、賈以來之舊式,故少見而多怪歟? 【彙校】 1.文淵閣《四庫》本為二十八卷。(沈治宏:《中國叢書綜錄》訂誤) 2.元黄溍《黄文獻集》卷一〇下《格齋先生趙公阡表》、《宋元學案》卷七〇趙順孫小傳、光緒《處州府志》卷一九趙順孫傳均作處州縉雲人。又據《阡表》及《學案》小傳,趙順孫字和仲,著《格齋集》,學者稱“格齋先生”,非字“格庵”。(楊武泉:《四庫全書總目辨誤》) 大學疏義一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宋金履祥撰。履祥有《尚書考註》1,已著錄。履祥籍隸蘭溪,於王柏為同郡,故受業於王柏。然柏之學,其詆燬聖經2,乖方殊甚。履祥則謹嚴篤實,猶有朱子之遺。初,朱子定《大學章句》,復作《或問》以申明之。其後《章句》屢改,而《或問》則不復改3。故前後牴牾,學者猶有所疑。履祥因隨其章第,作《疏義》以暢其旨,並作《指義》一篇以括其要,柳貫嘗為之序。朱彝尊《經義考》於二書皆註“未見”,但據《一齋書目》著於錄。此本為金氏裔孫所刊,蓋出於彝尊《經義考》之後。然僅存此《疏義》一卷,其《指義》及貫序則並佚之矣。書中依文銓解,多所闡發。蓋仁宗延祐以前尚未復科舉之制,儒者多為明經計,不為程試計,故其言切實,與後來時文講義異也。 【彙校】 1.《總目》卷十一著錄金履祥撰《尚書表註》二卷。 2.“其”,殿本無。 3.“則”,殿本無。 論語集註考證十卷孟子集註考證七卷(浙江巡撫採進本) 宋金履祥撰。後有自跋,謂:“古書之有註者,必有疏。《論》、《孟考證》即《集註》之疏。以有《纂疏》,故不名疏。而文義之詳明者,亦不敢贅。但用《經典釋文》之例,表其疑難者疏之。”其書於朱子未定之說,但折衷歸一。於事蹟典故,考訂尤多1。蓋《集註》以發明理道為主,於此類率沿襲舊文,未遑詳覈。故履祥拾遺補闕,以彌縫其隙,於朱子深為有功。惟其自稱:“此書不無微牾,自我言之則為忠臣,自他人言之則為讒賊”,則殊不可訓。夫經者古今之大常,理者天下之公義。議論之得失惟其言2,不惟其人。使所補正者果是,雖他人亦不失為忠臣;使所補正者或非,雖弟子門人亦不免為讒賊。何以履祥則可,他人則必不可?此宋元閒門户之見,非篤論也。其中如辨《論語註》“公孫枝”,云:“案《左傳》,當作公叔發3,《集註》或傳寫之誤。”辨《孟子註》“許行神農之言,史遷所謂農家者流”,云:“《史記》六家無農家,《漢書·藝文志》九流之中乃有農家。”皆為典確。至於辨《公劉》“后稷之曾孫”一條,謂公劉避桀居邠,去后稷世遠,非其曾孫。不知古人凡遠祖多稱高祖,《左傳》郯子稱“我高祖少皞”是也;凡遠孫多稱曾孫,《左傳》蒯聵稱“曾孫蒯聵敢昭告皇祖文王”是也。如此之類,則註不誤而履祥反誤,亦未盡確當不移。然其旁引曲證,不苟異亦不苟同,視胡炳文輩拘墟回護,知有註而不知有經者,則相去遠矣。書凡一十七卷。首有許謙序,後有吕遲刊書跋,猶為舊本。朱彝尊《經義考》稱《一齋書目》作二卷,註曰“未見”。蓋沿襲之誤,不足據也。 【彙校】 1.“考訂”,殿本作“辨訂”。 2.“議”,殿本無。 3.“公叔發”,殿本作“公孫拔”,誤,據《論語集註考證》卷七《憲問》“公孫枝”條原文。 |
梦远书城(guxuo.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