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类书 > 图书集成乾象典 | 上页 下页
霜部杂录


  《易经·坤卦》初六:履霜,坚冰至。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诗经魏风》:“纠纠葛屦,可以履霜。”〈注〉“纠紏”缭戾,寒凉之意。

  《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小雅》:“正月繁霜,我心忧伤。”正月,夏之四月,言霜降失节,不以其时也。

  《礼记祭义》:“春禘秋尝,霜露既降,君子履之,必有凄怆之心,非其寒之谓也。”

  孔子闲居,“天有四时,春秋冬夏,风雨霜露,无非教也。”

  《孝经·援神契》:“霜以挫物。”

  《五经通义》:“寒气凝以为霜,霜从地升也。”

  《诗纪历枢》:“天霜树落叶而鸿雁南飞。”

  《山海经。中山经》:“丰山有九钟焉,是知霜鸣。”〈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

  《家语》:“霜降而妇功成,嫁娶者行焉。”

  《国语》:“驷见而霣。”〈子敏反〉霜霣霜而冬裘具。贾逵曰:“驷房星也。”

  《文子·上德篇》:“兰芷以芳,不得见霜。”

  《庄子·马蹄》篇:“马蹄可以践霜雪。”

  《吕氏春秋·孝行览》:“秋霜既下,众林皆羸。”〈注〉羸叶尽也易林。早霜晚雪,伤禾害稼。

  《淮南子天文训》:“秋三月,青女乃出,以降霜雪。”〈注〉青女天神青皇女,主霜雪。

  《说山训》:“圣人见霜而知冰。”

  《说林训》:“木方茂盛,终日采而不知;秋风下霜,一夕而殚。”〈又〉圣人行于水,众人行于霜。〈注〉水行之无迹,霜雪履之有迹。

  《汉武内传》:“仙之上药,有元霜绛雪。”

  《后汉书·卢植传》:“论风霜以别草木之性,危乱以见贞良之节。”

  《孔融传论》:“懔懔焉,皜皜焉,其与琨玉、秋霜比质可也。”

  《盐铁论》:“霜雪晚至,五谷犹成。”

  《汉晋春秋》:袁绍与公孙瓒书曰:“处三军之帅,当列将之任,宜令怒如严霜,喜如时雨。”

  《中论》“宋井之霜,以基升正之寒。”

  《禽经》:“霜蜚则霜。”〈注〉鹔鹴:鸟名。其羽可为裘以辟寒。鹔鹴飞则陨霜。

  陆机《诗疏》:“荼,苦菜,生山田及泽中。得霜甜脆而美。”

  《要览》:“立夏日服六壬癸符,或服元冰。飞霜散暑,不能侵也。”

  《西京杂记》:“淮南王安着《鸿烈》二十一篇,自云:字中皆挟风霜。”

  崔豹《古今注》:“鹧鸪畏霜露,夜栖则以树叶覆背上。”

  《拾遗记》:“员峤山有冰蚕,长七寸,黑色,有角有鳞。以霜雪覆之,然后作茧。”

  《佛国记》:“摩头罗以南,名为中国。中国寒暑调和,无霜雪。”

  《世说》:顾悦与简文同年,而发蚤白,简文曰:“卿何以先白?”对曰:“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弥茂。”

  《南史·陆慧晓传》:“何点常称慧晓心如照镜,遇形触物,无不朗然。王思远恒如怀冰,暑月亦有霜气。”当时以为实录。

  《文心雕龙》:“眚灾肆赦,则文有春露之滋;明罚敕法,则辞有秋霜之烈。”

  《地镜图》:“视屋上瓦,独无霜,其下有宝。”

  《齐民要术泛胜之书》曰:“植禾,夏至后八十、九十日,常夜半候之,天有霜,若白露下,以平明时,令两人持长索相对,各持一端,以概禾中,去霜露,日出乃止。如此禾稼,五谷不伤矣。”

  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常预于园中贮恶草生粪。天雨新晴,北风寒切,是夜必霜。此时放火作熅,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

  芸薹足霜乃收,不足霜即涩。

  《收越瓜》,欲饱霜,霜不饱则烂。

  “冻树”者,凝霜封着木条也。假令月三日冻树,还以月三日种黍。

  《北史隋纪》大业八年诏曰:“天地大德,降繁霜于秋令;圣哲至仁,着兵甲于刑典。”

  《辨命论》:“严霜夜零,萧艾与芝兰并尽。”

  《朝野佥载》:苏味道、王同为凤阁侍郎,或问张元一曰“二子孰贤?”对曰:“苏如九月得霜鹰,王如十月被冻蝇。”

  刘子遇《不遇篇》:“秋霜被地而蔽者不伤。”

  《通典》:“御史为风霜之任,弹纠不法,百僚震恐。”

  《酉阳杂俎》:“仙药元霜绛雪。”

  《云仙杂记》:“鹅管山霜可染紫,白庶潭露能染红,为天下冠,恨人无知者。”

  《兼明书》谢宣远《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送孔令诗》云:“风至授寒服,霜降休百工。”臣延济曰:“季秋凉风至,始授衣也。霜降,胶漆坚,可以为器,故美百工之功也。”明曰:“按《月令季秋》云:‘霜始降则百工休’。注曰:‘谓胶漆之作停也’。宣远亦用此义,言岁将晏,授寒衣,停百工,人民安可以谋饮燕、饯宾客也?而延济训‘休’为美,言霜降”胶漆,坚可为器物。若如此,则既兴百工,是其劳苦,何欢燕之有?且时方寒凛,非用胶漆之日,翻覆寻绎,理无所通。

  《法书要录》:“伯英章草,似渥雾沾濡,繁霜摇落。”

  《清异录》:“世宗时,水部郎韩彦卿使高丽,卿有一书曰《博学记》,偷抄之,得三百余事。今抄天部七事,一威屑霜也。”

  懒真子《金陵诗》云:“岁晚苍官聊自保,日高青女尚横陈。”苍官谓松也,青女谓霜也。言日高而松上霜犹不消也。

  王安石《易泛论》:“霜阴,刚之微也。”

  《梦溪笔谈》:北方有白雁,似雁而小,色白,秋深则来,白雁至则霜降,河北人谓之“霜信。”杜甫诗云:“故国霜前白雁来”,即此也。

  《鸡肋编》:“江南人谓社日有霜必雨。丙辰春社,繁霜浓瓦,次日果大雨。”

  《毛诗·名物解霜》:“雨露以生,而霜以肃杀相之,故霜之文从相。”《释名》曰:“丧也。其气惨毒,物皆丧也。”霜遗之义出于此。今霜陨而易脆,胶漆不坚,草木脱落粪本。然则古者霜降而妇功成,百工于是休息,岂特人事而已哉?亦自然之理也。《诗》曰:“正月繁霜,我心忧伤。”阳正也,阴慝也。以人正言之,则一月谓之正月;以天言之,则四月谓之正月。盛德在火,而言繁霜,无是也,则民之讹言亦大矣,故君子为之忧伤也。或曰:古者一夫嗟咨,匹妇抗愤,而六月为之飞霜,则正阳之月,霜以乖致,盖有之矣。刘向所谓“霜降不节,不以其时。”其《诗》曰:“正月繁霜,我心忧伤。”此之谓也。盖幽王之时,天变见于上,地变动于下,始于霜降失节,山之卑者,涌而为冈,陷而为陵;及其甚也,日月薄蚀,雷电变常,水泉沸腾,山谷易处。故《诗》曰:“朔日辛卯,日又蚀之,亦孔之丑。煜煜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董子所谓“国家将有失道之咎,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伤败乃至。”则若此之类是也。今露之繁在夏而至秋则成霜,霜之繁在冬而至春则成露,故《传》以为露,阴液也,释而为露,结而为霜。

  《蠡海集》:霜杀物,露滋物。何也?盖霜历阴位,露历阳位,是以春霜亦不杀,秋露亦不生。

  《祛疑说》:“农家以霜降前一日见霜,则知清明前一日霜止;霜降后一日见霜,则知清明后一日霜止。”五日、十日而往,前后同占,欲出秧苗,必待霜止。每岁推验,若合符节。

  《文昌杂录》:国子朱司业言:南方柑橘虽多,然亦畏霜,每霜时亦不甚收,惟洞庭霜虽多,即无所损。询彼人云:“洞庭四面皆水也,水气上腾,尤为辟霜。”所以洞庭柑橘最佳,岁收不耗,正为此尔。

  《尔雅》:翼,“鸧鸹也,长足群飞。天之将霜,先知之而鸣,不过旬日而下霜矣。”然则鸧之警霜,犹鹤之警露也。

  周益公《日记》:“清明断雪,谷雨断霜。”

  《贵耳集》菊知陨霜,此物之灵也。

  《鸡林类事·方言》:“霜露皆曰率。”

  《御龙子集》:“霜重则天宇必清,气有所著,不浮于上也。”

  《古今谚》:“秋霜足,芸薹熟。”

  《遵生八笺》:斗指戌为霜降,气肃露凝,结为霜矣,故云“驷见而陨霜。”

  《销夏》:“蜀中山水如峨眉山,夏含霜雹,碑板之所闻,昆仑之伯仲也。”


梦远书城(guxuo.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