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类书 > 古今圖書集成·乾象典 | 上页 下页 |
第五十九卷 |
|
星辰部藝文二 《星賦》宋·吳淑 萬物之精。上為列星,亦曰庶民之象,又為元氣之英。 梁沛見曹公之起,東井識漢祖之興。認彴約兮欃槍,瞻瑤光兮玉繩。歌既稱于重耀,傳常聞于夜明。瞻彼服箱,識茲在戶。辰參既主其商晉,箕畢更占于風雨。 為張華而曾坼,感仲弓而嘗聚。定之方中,作于楚宮。 宿離不忒,三五在東。子韋識宋公之德,史墨知吳國之凶。軒轅則大電繞樞,白帝則華渚流虹。若夫觀有爛,瞻嘒彼,驚嚴光之共臥,笑戴逵之求死。息夫指之而獲罪,巫馬戴之而為治。至于南箕翕舌,北斗挹漿,向曙而猶能落落,拱北而常見煌煌。騎尾已驚于傅說,策馬更見于王良。爾其耀連壁,輝貫珠。西陸為昴,北陸為虛。助夜明者天精,運中央者帝車。北斗天官之喉舌,東壁上帝之圖書。至若爛然散錦,燦兮連貝。 周騰豫知其不出,京房自明于無罪。及夫隨二史之入蜀,觀五老之遊河。職在保章,命之羲和。歲則降靈于方朔,昴則淪精于蕭何。亦聞咮謂之柳,濁謂之畢,既訝如雨,復驚隕石。瞻天錢于北落,指老人于南極。 又云「房為天駟,氐為」天根。大火中而寒暑退,斗柄東而天地春。河鼓謂之「牽牛」,織女謂之「天孫。」梓慎識其淫枵,卜偃占其伏辰。然而妖不勝德,亦何勞于具陳。 《老人星賦》范仲淹 「萬壽之靈,三辰之英,其出也表君之瑞,其大也助月之明。」但仰祥光,莫辨皤然之象;方資睿算,斯垂耄矣 之名。皇家以大洽雍熙,咸臻仁壽,感垂象之丕變,彰御圖之可久。爰假號于耆年,實歸美于元后。南郊享 處,能無鼓缶之歌;銀漢經時,誰是游河之友。觀夫落落位正,熒熒影孤,應《春秋》之候,出丙丁之隅。視合璧之祥兮未異,顧連珠之瑞兮若無。象茲黃髮,永我鴻圖。想天上之宵征,寧非鐘漏;顧人間之夕景,豈恨桑榆。是何上象著明,昌時合偶。歷數自延于人主,名實何慚于國叟。月輪遙睹,安車之意寧無?天駟旁瞻,失馬之嗟何有。此蓋君著明德,天陳瑞星。會茲鼎盛,薦乃椿齡。增芳華于信史,協休美于祥經。每睹運行,如縱心于黃道;無差躔次,疑尚齒于青冥。足使歷象者考祥,占天者改觀。挂碧空而的的,度清霄而爛爛。非時不見,如四皓之避泰;有道必居,若二疏之在漢。大矣哉!名尊五福,位列三光。發天文之炳煥,符帝德之悠長。北闕前瞻,獨呈祥于有爛;南山俯映,共獻壽于無疆。士有仰而賦曰:「天之象兮示勸,君之位兮善建。」用贊天靈之數,允協華封之願。又何必周王之夢九,與嵩嶽之呼萬者也。 《批答宰臣曾公亮已下賀壽星見》 王安石 省表具之。乾象燦然,官占以告。壽祺之應,于傳有稽。 卿等寅亮帝王,阜成邦采。摛文告慶,歸福朕躬。書瑞史篇,已循故事。星隆晷德,尚賴交修。 《批答樞密使文彥博等賀壽星見》前人 省表具之。穹旻見象,以告壽昌。嘉與臣民,並膺茲福。 卿等進由德選,登翊事樞。敷奏兆祥,請書史策。忠嘉之意,朕所不忘。 《代人賀壽星表》前人 以皇帝陛下紹休三聖,博愛萬方,唯乾則之棐常,宜星文之底應。臣叨塵要近,親會休嘉,豫聞《太史》之占,敢後封人之祝。 《參賦》米黻 武帝既祠太一,受釐頒胙,意得氣泰,神怡志豫,閱符合瑞,至于嚮暮,于是升通天之臺,攬《泬㵳》之路,睹二星聯影,晻然當戶,顧侍臣曰:「是何星也?」侍臣枚皋進曰:「參星也。」帝曰:「是何主?」對曰:「是主民。」帝曰:「可聞其晻與?」皋曰:「臣之淺學俳儕,優隊,捷語翻言奉歡承話,稱道盛德,受況甚大,此大對也。臣不敢。」帝曰:「先生無辭。」皋乃跪而進曰:「自周衰道喪,百里一王,嗜欲加僭,民財用傷。貪如碩鼠,墮號鵜梁,匪鳶匪鮪,或潛或翔。至于暴秦,襲冕而狼,趙郊坑肉,魏野封瘡。粵嶺山斷,遼海城長,驪丘虛地,阿房繡牆,則是星也,晻晻而無光。」帝曰:「亦嘗有明乎?」曰:「有。古有治君,曰堯與禹。敬時命官,以民為主。民之樂生,鼓腹歌舞。次」逮成湯,視民如傷,一夫不獲,如己納隍。周之文、武,汔于成、康,道德化洽,禮義興行,刑措不用,至于百齡,則是星也,亦嘗煒煜而晶熒。帝曰「宜乎!自此不復有光矣。」曰:「有。」昔秦籙不究,上天悔亡,乃命高祖,匹夫奮張,一洗世亂,惠綏四方,化其姦宄,約以三章。及我文、景,恭儉惇朴,隱恤賑周,德澤甚渥。太倉積紅腐之粟,司農朽不校之索,則是星亦嘗煜煜而灼灼。今陛下承累聖之休光,翕五福于仰戴,坐明堂神明之會,據建章珍陸之海,臣萬國,朝四裔,名王繫于祈連宛馬來于天外,致赤鷹駮麃之異物,獲寶鼎芝房之珍怪,名在百王之上游,德並五帝之左界,而乃晻晻而無光,臣皋所以堙鬱而未快,逡巡而不對也。古訓有言曰:「民猶水也,可以載舟,可以覆舟。」言未及休,命蓋陳鉤寢不得寐,三起問籌。翌旦,坐明光殿,封富民侯。 《司天臺祭告尾宿文》元·袁桷 析木天津,燕都所次。維昔初基,相攸塗墍。民用不頗,益遐以治。靈臺考占,庸啟震悸。善言惟從,式致芬祀。 《紫微垣賦》汪克寬 璧月皎兮朗明,銀浦爛兮晶熒。輕飆恬兮肅清,纖雲收兮窅冥。若有客兮游木天,陟仙瀛,瞻太虛,仰圓靈。 顧謂翰林主人曰:「吾觀紫微之垣,天皇之庭,高高而在上,遙遙而莫登。願先生搜典籍之賾隱,闡象緯之縱橫,攄藻麗之錦心,賦鏗鏘之金聲。某也將屏息而竢,傾耳而聽。」主人曰:「唯唯。蓋聞紫宮巍巍,天皇是處」,大帝之座,尊居其所。抱以《勾陳》之六珠,佐以天極之四輔。燦燦其後者,椒房之后妃;煜煜其前者,青宮之儲副。尚書大理,炳煥而森羅;柱史女御,輝光而旁午。 運轉于百餘萬里之外,在中而弗移。周迴于七十二度之間,常現而可睹。繄榮衛之昭布,儼七八之相聯。 環乎皇極之居,斯謂紫宮之垣;左樞右樞,夾乎離南之穹門;上丞下丞,攝乎坎北之重閽。上宰少宰以對待,少尉特立而聿存;上輔少輔,煒東西之次列;上衛少衛,分左右而屏藩。是垣也,覆以華蓋之輪囷,植以天柱之突兀;黃金為城,塹以雲漢之津;白玉作京。闢以閶闔之闕,疊銀礫之層層。樹白榆之歷歷,匪築以干戈;《河圖》之倚杵,匪甃以五色。女媧之鍊石。傳舍庖丁之密邇,內階天府之相逼。瑤宮玉臺,岧嶢乎其中;廣寒清虛,映照乎其側。故至尊之履位,代紫宮以居中,師保耿台躔之拱侍,臣鄰炯郎星之列從。奎壁炫文章之府,執法肅御史之風。由是天帝之垣,環衛太一于高空。萬國群黎,林林總總,以仰時雍之化。豈非微星「之萬一千五百二十,旋繞而無窮。若太微象明堂之房,天市媲權衡之宗,雖皆帝座之所寓,群星之所叢,或鄰翼、軫之墟,或貫房、心之衝,曾未若紫宮環衛于北辰之扛轂,五緯連珠之所拱向,列宿轑輻之所會同也。」客聞而歌之曰:「我皇聖明兮握符御極,賢才並翰兮光華赫奕。紫宸倚空兮金墉巀嶪,萬國歸心兮黔黎戴德。」又歌曰:「丕圖弘開兮景星耀輝,帝垣昭晰兮中天巍巍。至和坱圠兮玉燭獻奇,樞軸旋轉兮萬壽無期。」歌畢,月挂觚稜,露寒祕閣。璇杓低昂,玉繩迴薄。立清寒于掖垣,仰紫微于寥廓。 《帝車賦》〈有序〉王詵 按《史記晉書》,「斗為帝車,運乎中央。」 說者謂斗,君象也,故謂之帝;運動不居,故謂之車。以愚觀之,則帝車之義,蓋亦因其同運于天而名之爾。愚又聞古者造車之初,有取于斗柄下攜龍角之象,則謂之帝車者,豈亦因其象而名之歟?唐之文士,固嘗為《北斗之賦》矣,而未有賦帝車者,作《帝車賦》。其辭曰: 「天之何為?」令北斗而為車兮,曰臨制乎八埏。收六合于一軫兮,載元氣之填填。仰昊蒼之窈寞兮,森萬緯之綿聯。帝端拱于紫宮兮,夫奚事乎車轂而周旋?謇予懷之寥廓兮,思仰觀而遠取。歷九關以見帝兮,帝元默而無語。溯天津之浩蕩兮,窺四理之連延。靈樞告予以其故兮,維景曜之所躔。吾頫轄夫四海兮,亦「維斡夫坤乾。璇璣權衡璀璨而錯落兮,開陽搖光晃朗而相宣。挾六氣以旁行兮,運四時而不息。美天路之平平兮,轉神杓夫陫側。吾令望舒攬轡兮,羲和為予以先驅。眾星離離總總而擁轤兮,蜚廉《豐隆》奔湊而後隨。抶九神而軼群衛兮,歷穹元」而輾八維。天戈屏跡而自韜兮,蚩尤不敢張其旗。吾「東指于暘谷兮,蒼龍劬劬以驂乘。萬物欣然而並生兮,仰陽輝以為命。邅吾駕以南巡兮,矯朱鳥之翾翾。火傘熻㸌而前導兮,祝融倚較而施鞭。吾西旋于昧谷兮,群生為予以揫歛。《蓐收》。策白虎之趡趡兮,紛吾行之已遠。敻迴顧夫幽都兮,後騎載夫元冥。冰霜紛糅而擁輪兮,雷鼓為予以不鳴。羌吾」車之騑騑兮,日東南而西北。吾亦孰知其成歲兮,自于茲而取則。卻天駟而弗駕兮,屏王良而靡馮。一北而萬物為之虛兮,一南而物盈。 搏陰陽以為輪兮,攢五行以為輻。膏之以天澤兮,合三十六宮于一轂。動不聆其薄薄兮,疾不耳其彭彭。 奚仲不得致其巧兮,造父無以施其能。彼下土之蚩蚩兮,誇古先之六羽。逮奇肱之險幽兮,亦軒車之飛翥。亶人力之轇轕兮,徒自誣于荒詭。「夫豈知太虛之車兮,終萬古而不踚。」夫此《矩誶》曰:「蕩蕩上帝,孰為車兮?維北有斗,握其樞兮。盤薄萬古,臨八區兮。明建四時,輔我皇輿兮。」 《泰階六符賦》彭士奇 客有登青雲,陟天衢,援北斗而騎箕尾,馭汗漫而俯積蘇,乃見六星兩兩相比,分為三階,煥若珠綴,色正森練于毛髮芒,寒清澈于肝胃,疑通明于咫尺,經歷階而入侍,旁有小兒,若傲若戲,顧客而言曰:「子亦聞所謂《泰階六符》者乎?上階至尊,中階侯王,下階士庶,有紀有綱,雖主宰之若異,實符驗之孔彰。昔在軒轅」,皇風郁穆。熙群生于華胥,媲良弼于力牧。三台色齊,九宇,玉燭下逮姚姒。迄於蒼錄,「靄卿雲,倬天章。麗層霄而宣朗,與六星兮齊光。漢有英主,收召賢良。亦欲四三王而六五帝,直將騁六飛而凌八荒。蒟醬天馬,柏梁建章。文成五利之寵渥,蓬萊方丈之徬徨。旱為乾封,孛為禎祥。非不告之以泰階,六」符之明證。而沉溺多慾,祇以重諍臣志士之永傷。方今聖神臨御,德邁黃唐,瑞彩揚景星之明潤,休光照極星之壽昌。宮闈配月,惟英惟皇,左墄右平,遠廉高堂。若然,則符之見于上階者,安得不赫然而煇煌。胙土分茅者星羅于下國;執玉奉贄者,星拱于北辰。遐方絕域,款塞稱臣。覲天威以揚休命,「俯玉陛而朝紫宸。」若然,則符之見于中階者,安得不粲然而惟新。戴星而出者,陶耕鑿之樂;孕星而出者,蘊經濟之資。興賢科盛,勸農政施。民自安于等級,士獲進于赤墀。若然,則符之見于下階者,安得不炳然而下垂。星雖殊隸,星無不明。階雖殊等,階無不平。一堂賡歌于喜起,九功允敘于平成。醴「泉膏露,靈芝瑞蓂,天地以位,宗社以寧」,此千載一時之盛也,而子得以親見之。今吾與子相遭于鴻濛之野,而遂迢遙乎人間天上之遇,何其幸也!抑吾聞之:「鍾秀氣者,必有以垂耿光;抱文采者,必有以佐明世。子以羅宿之心胸,發為熙世之文章,主聖臣賢,樂作禮制。使子奉仲舒、公孫之對,吾知子必不為阿世之曲學,而深有以明夫天人之際矣。」客曰:「噫嘻!子非偷桃之曼倩,而諷茂陵以黃帝之符者乎?何其悉 于當日之事也?」于是相視一笑,展白雲而書之,得以為《泰階六符》之賦。 《泰階六符賦》曾翰 今夕何夕?天高氣晶,月色如海,鶴背欲冰。有貴介公子,領客攜酒,泛舟中流,抵掌縱談,隨遇少休。至一絕岸,危石如屏,公子舍舟,攀緣而升,見一老翁,皓然鬚眉,正襟而坐,凝神儼思。公子再拜而問曰:「叟仙邪?人邪?何為而止于斯?」叟曰:「公子豈知我者哉?吾于此坐觀天文,六十載矣。天下之理,數窮必復。公子其當斯運之泰者邪?」公子于是順風膝行而復問曰:「上規之內,有六,其星兩兩相比,曷為其名?」叟曰:「此三台也,政吾之所以注意而觀之者也。天之三台,是曰泰階,台必二星,有序以排,上抵太微,下抵文昌,百祿之司,開先之祥,自辟至民,各有攸主,天人相因,形象交著。我占瑞光,既黃且明,維色既明,其階復」平。天相無情,有感斯應。惟德動天,是曰「休徵。」天穆斯豐,天倉攸積。王良執御,羽林列職,常名可名,三百六十,咸順其軌,北而共揖。是以歲無伏鱉之殃,人靡貫索之忌。欃槍之矢,不能以為之毒也;蚩尤之旗,不能以為之彗也。宜乎三光時寒暑節,無𠍴陽伏陰之致沴,泯烈風雷雨之為孽。但見彩羽來儀于兩階,肉角率舞于靈囿。擾白質黑章于野,招黃輝彩鱗于沼。揆厥所由,蓋以寅恭小心,得任賢之道;燮理陰陽,盡經邦之美。所以堯舜其君民者,此其際也。且夫天道難諶,惟祐一德,故天有從人之心,人有回天之力。此其泰階之所以平者,夫豈偶然之故哉!不然,何其千百年而始一遇也?而況「高佐為箕尾之精,蕭相應昴宿之瑞,其所以明五星之祥,彌肜日之變者,又豈非伊人之攸致歟?因斯以談,則生賢者天也,而整齊乾坤者人也。天無全功,人有全能。今子之幸生斯世,其可以不知相君之所以為相君也邪?言止此矣,今吾仙仙乎歸矣!」言已不見。公子返而登舟,色茹神欽。惟見東方燄燄,太白晱晱,雞三鳴而更五點矣。 《織女賦》〈並序〉明·何景明 予嘗觀謝朓、王勃《七夕賦》,皆組詞繪句,務極妍蒨,其意不過侈二星靈光之會合,述一時遊燕之勝靡,于比諷之義或闕也。予病值七夕之夜,感織女之事,托意命詞,作為茲賦,以附風人之旨,而事之荒怪,固不必有徵也。 「夫何天媛之淑嫮兮,鎮獨處而寡儔。紝組綺以自飾兮,誠靈質之嗜修。長夜徂以漫漫兮,秉機杼而懷憂。 倚北斗以延佇兮,視天漢之橫流。雖予衷之弗渝兮,羌獨慕夫好仇。諒天路之豈遐兮,顧欲渡而無舟。」乃秋序之甫交兮,氣凄淚而憯惻。桂枝曄兮垂華,白榆曜兮寒色。啟真上于茲夕兮,元龜告予以吉日。溯靈波以迅度兮,宛東路而徂行。鳳凰翼以翳車兮,命烏鵲以築梁。先朱鳥以通媒兮,導應龍以啟征。錯璇璣之軫轕兮,施縹綠之雜章。步列星之文履兮,纚素霞以為裳。被翠羽之翩反兮,雌霓爚兮函光。申《雅觀》于河濱兮,敷悃款之衷腸。舒幼眇以綣結兮,燕淫衍而相羊。湛歡樂以窮極兮,虞見妒于朝陽。欻神采之易翕兮,忽頒駕而懷傷。超兮西邁,兌兮故處。慚報章之罔答兮,遺玉玦于漢浦。睇往途以連邅兮,神悒紆而不去。發帷蓋之委蛇兮,旟央央而與與。輪結軫而轗軻兮,衣攬袂以躊躕。順飄風以右翔兮,秋颯颯而零雨。天寥迥以揚雲兮,跂予望夫河渚。卷綃匹之繽紛兮,斂容輝于雲閨。傅羅襪與綈襦兮,居煢煢而少依,慮前矢之未諶兮,恐來期之後時。掇天葩之菱敷兮,襲芳蕤以自持,承二曜之景爓兮,飾五緯以修辭。修辭兮何為?願布兮真心。流波兮眇綿,致予兮遐音,目超送兮增鬱,聊託之兮《漢南,亂》曰:「宛彼佳人,阻銀潢兮,豈無同仇,誰與航兮,翹首天路。寡修梁兮,憂心嫶妍。廑」七襄兮,資質靚好。蒙素裳兮。九秋茲夕,懽未央兮。別促《遘希》,安可長兮。予思怨嬪,實與併兮。扃殿寥寥,晝凄清兮。君不為御,徒熒熒兮。瞻望深宮,懷廣庭兮。單栖守誓,感斯靈兮。 《河內星野魏分與衛分考》婁樞 「天文雖未之習,而地理則有所據。國之遷徙雖無常,而星之分野則有定。」按《周禮》,「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觀妖祥。」班固《地理志》稱魏地,觜、觿、參之分野,其界自高陵以東至河東、河內,是以河內為觜、觿、參之分野矣。又曰:「衛地,營室、東壁之分野也。東郡、衛郡、河內、野王、朝歌,皆衛分也。」是又以河內為營室、東壁之分野矣。《史記正義》亦以河東、河內為魏地觜、觿、參之分野,河內之野王朝歌為衛地營室、東壁之分野。兩分之失,正與《漢書》同。朱子釋《詩》曰:「今懷、衛、澶、相、滑、濮等州,開封、大名府界,皆衛境也。」是以衛為前所失之衛,與後所都之衛,交舉而互言之。既以河內屬魯、衛之衛矣,及釋《孟子》,則曰:河內、河東皆魏地。是以河內為趙、魏之魏,則自懿公失國之後,河內錫于周,分于魏言之也。吾嘗詳考河內之域屬魏與屬魏之制,河內本殷之舊都,周既滅殷,分其畿內為三國,《詩·國風》邶鄘衛是也。邶封武庚,管叔尹鄘,蔡叔尹衛,以監殷民,謂之三監。《書序》曰:「武王崩,三監叛,周公誅之,盡」以其地封康叔,遷邶鄘之民于洛邑,故三國之詩同風。至十六世,懿公為翟所滅,齊桓公伐翟,而更封衛于楚丘,是為文公子。成公遷都帝丘,今之濮州也,《樂記》為桑間濮上之音是已。襄王十七年,以河內地與晉。賈逵云:「晉有功,賞之以地,陽、樊、溫、原、攢、茅之田也。」使河內屬衛,天王安能奪彼以與此?則河內非衛明矣。《左傳》謂晉始啟南陽,蓋小修武之南陽,非今唐鄧之南陽也。魏本周同姓之國,晉獻公滅之,以封其大夫畢萬。及三家分晉,而河內更屬于魏。魏惠王十一年,獻河西地于秦,徙都大梁,國仍稱魏,而所都之地實非魏也。且魏分晉地,在刪《詩》之後,《詩》有《魏風》,有《唐風》,有《衛風》,唐既晉也,今山西平陽府是也;衛則衛之東郡,浚邑、澶淵之地是也;魏為河內無疑矣;漢費直、蔡邕、魏陳卓、唐李淳風、僧一行,星曆之說,各有不同。樞獨愛鄭漁仲之論曰:「漢魏諸儒言星土者,或以州,或以國,辰次度數,其歲星遷徙,亦非天文之正,不可為據。又況魏徙大梁,則河西合于東井,秦拔宜陽,則上黨」入于輿鬼。吾故曰:「國之遷徙雖無常,而星之分野則有定」是也。唐一行之言十二次也,惟以雲漢始終言之:雲漢,江河之氣也。認江河脈絡于兩戒,識斗羅升沉于四維,分野所在,如指諸掌,先儒亟稱之。夫一行以定星野于國,不如定星野于雲漢,蓋以在地者有遷,而在天者無遷也。《樞》獨以為定星「野于雲漢,不如定星野于山嶽。」蓋以在天者難步,而在地者易步,且無遷也。近見《河南志》以河內為衛、室、壁分野,《山東志》以濮州為衛、室、壁分野。且河內南接河南,不百里即為柳、張之分野;北接河東不百里即為觜、觿之分野,而東去濮、博殆千里。室、壁分野,此又分彼,是何其狹而長乎?《晉天文志》亦謂河西四郡為室、壁分野,乃越岐、雍,遠分于六千里之外,益不可曉。《史記天文志》:營室至東壁,為並州分野。昔舜以冀州大廣,分其西北為並州,即今大同、太原是也。若如諸書所討,則山東、河南、山西、陝西無地而非室、壁之分野。所考滋多,所惑滋甚。《括地志》以觜、觿、參為益州分野。《星經》曰:「益州,魏地。畢觜參之分,河內、上黨、雲中是也。」今按:禹分九州有梁,漢武帝改梁州為益州,即今之四川是也,與河內相去萬里。諸儒于地里之易步者,尚紛紛無定,而謂天文難步者乎?信乎,天道不可得而聞也。吾故曰:天文雖未之習,而地理則有可據者是也。大抵河內之地所以分野不定者,古屬山西,卻在「山東;今屬河南,卻在河北。古者列國因地之俗以獻《詩》,吾今因《詩》之俗以占地,占地以定星之分野,可乎?」張子曰:「衛國地濱大河,其地土薄,故其人氣輕浮;其地卑下,故其人質柔弱。今衛輝、曹、濮、陳留、浚儀、澶淵之風俗人物酷似之。河內之地,土不薄,地不下,人不輕浮柔弱,決非衛地也。地非衛地,則」非室壁之分野也明矣。《魏風》諸篇,葛屨汾沮洳,言地狹隘,民儉嗇而褊急也,河內之野人似之;《伐檀》園有桃,性狷分,心多憂思也,河內之君子似之。後雖有善詩者,形容河內之風,不能有加于此,當作「魏地」無疑矣。地為魏地,則星為觜觿,參之分野也,又奚疑? 星辰部藝文三 《古詩》無名氏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擬迢迢牽牛星》晉·陸機 昭昭清漢輝,粲粲光天步。牽牛西北迴,織女東南顧。 華容一何冶,揮手如振素。怨彼河無梁,悲此年歲暮。 跂彼無良綠,睆焉不得度。引領望大川,雙涕如霑露。 《眾星詩》傅奕 朗月共眾星,日出擅其明。冬寒地為裂,春和草木榮。 陽德雖普濟,非陰亦不成。 《七夕詠牛女》宋·謝惠連 落日隱簷楹,升月照簾櫳。團團滿葉露,淅淅振條風。 蹀足循廣除,瞬目曬曾穹。雲漢有靈匹,彌年闕相從。 遐年阻昵愛,修渚曠清容。投杼不成藻,聳轡騖前蹤。 昔離秋已兩,今聚夕無雙。傾河易迴斡,款情難久悰。 沃若靈駕旋,寂寥雲幄空。留情顧華寢,遙心逐奔龍。 《織女贈牽牛》梁·沈約 紅妝與明鏡,二物本相親。用持施點畫,不照離居人。 往秋雖一照,一照復還塵。塵生不復拂,蓬首對河津。 冬夜寒如是,寧遽道陽春。初商忽云至,暫得奉衣巾。 施衿已成故,每聚輒如新。 《賀老人星詩》北齊·邢卲 瑞動星光照,穆化月輪重。庶徵符祉籙,將以贊時雍。 《月夜觀星》隋·煬帝 團團素月淨,脩脩夕景清。谷泉驚暗石,松風動夜聲披衣出荊戶,躡履步山楹。欣睹明堂亮,喜見泰階平。 觜參猶可識,牛女尚分明。更移斗柄轉,夜久天河橫。 徘徊不能寐,參差幾種情。 《奉和月夜觀星》蕭琮 陽精已南陸,大曜始西流。夕風凄謝暑,夜氣應新秋。 重門月已映,嚴城漏漸修。臨風出累榭,度月蔽層樓。 靈河隔神女,仙轡動星牛。玉衡指棟落,瑤光對幌留。 徒知仰閶闔,乘槎未有由。 《奉和月夜觀星》袁慶 六龍出匿影,顧兔始馳光。戎井傅宵漏,山庭引夕涼。 宸居多勝託,閒步出琳堂。爛爛星芒動,耿耿清河長。 青道移天駟,北極轉文昌。喬枝猶隱畢,絕嶺半侵張。 仰觀留玉裕,睿作動金相。無庸徒抱寂,何以繼連章。 《奉和月夜觀星》諸葛穎 䆗窱神居遠,蕭條更漏深。薄煙淨遙色,高樹肅清陰。 星月滿玆夜,燦爛還相臨。連珠欲東上,團扇漸西沉。 澄水舍斜漢,修樹隱橫參。時聞送籌柝,屢見繞枝禽。 聖情記餘事,振玉復鳴金。 《奉和月夜觀星應令》唐·虞世南 《早秋》炎景暮,初弦月彩新。清風滌暑氣,文露淨囂塵。 蕩網銷輕縠,鮮雲卷夕鱗。休光灼前耀,瑞彩接重輪。 綠情離聖藻,並作命徐陳。宿草誠渝濫,吹噓偶縉紳。 天文豈易述,徒知仰北辰。 《詠星》李嶠 蜀郡靈槎轉,豐城寶劎新。將軍臨北塞,天子入西秦。 未作三台輔,寧為五老臣。今宵《潁川曲》,誰識聚賢人。 《詠星》董思恭 歷歷東井舍,昭昭右掖垣。雲際龍文出,池中鳥色飜。 流輝下月路,墜影入河源。方知《潁川集》,別有太丘門。 《省試七月流火》敬括 「前庭一葉下,言念忽悲秋。」變節金初至,分空火正流。 氣舍涼夜早,光拂夏雲收。助月微明散,沿河麗景浮。 禮標時令爽,詩興國風幽。自此觀邦政,深知王業休。 《牽牛織女》杜甫 牽牛出河西,織女處其東。萬古永相望,七夕誰見同。 神光意難候,此事終蒙朧。颯然精靈合,何必秋遂通。 亭亭新妝立,龍駕具曾空。世人亦為爾,所請走兒童。 稱家隨豐儉,白屋達公宮。膳夫翊堂殿,鳴玉凄房櫳。 曝衣遍天下,曳月揚微風。蛛絲小人態,曲綴瓜果中。 初筵浥重露,日出甘所終。嗟汝未嫁女,秉心鬱忡忡。 「防身動如律,竭力機杼中。雖無姑舅事,敢昧織作功。 明明君臣契,咫尺或未容。義無棄禮法,恩始夫婦恭。 小大有佳期,戒之在至公。方圓苟齟齬,丈夫多英雄。」 《三星行》韓愈 我生之辰,月宿南斗。牛奮其角,箕張其口。牛不見服箱,斗不挹酒漿。箕獨有神靈,無時停簸揚。無善名已聞,無惡聲巳讙。名聲相乘除,得少失有餘。三星各在天,什伍東西陳。嗟汝牛與斗,汝獨不能神。 《賦得壽星見》盧渥 「元象今何應?時和政亦平。祥為一人壽,色映九霄明。」皎潔垂銀漢,光芒近斗城。舍規同月滿,表瑞得天清。 甘露盈條降,非煙白日生。無如此嘉祉,率土荷秋成。 《府試老人星見》李頻 良宵出戶庭,極目向青冥。海內逢康日,天邊見壽星。 臨空遙的的,竟曉獨熒熒。春後先依景,秋來忽近丁。 垂休臨有道,作瑞掩前經。豈比周王夢,徒言得九齡。 《賦得郎官上應列宿》公乘億 《北極佇文昌》,南宮曉拜郎。紫泥乘帝澤,銀印佩天光。 緯結三台側,鉤連四輔傍。佐商依傅說,仕漢笑馮唐。 委佩搖秋色,峨冠帶晚霜。自然符列象,千古耀岩廊。 《酒星》皮日休 誰遣酒旗耀,天文列其位。彩微嘗似酣,芒弱偏如醉。 唯有犯帝座,只恐騎天駟。若遇「《卷舌》星」,讒君應墮地。 《織女懷牽牛》曹唐 北斗佳人雙淚流,眼穿腸斷為《牽牛》。封題錦字凝新恨,拋擲金梭織舊愁。桂樹三春煙漠漠,銀河一水夜悠悠。欲將心向仙郎說,借問榆花早晚秋。 《夜行觀星》宋·蘇軾 天高夜氣嚴,列宿森就位。大星光相射,小星鬧如沸。 天人不相干,嗟彼本何事。世俗彊指擿,一一立名字。 南箕與北斗,乃是「家人器。」天亦豈有之,無乃遂自謂。 迫觀知何如,遠想偶有似。茫茫不可曉,使我常嘆喟。 《迢迢牽牛星》洪适 迢迢牽牛星,奕奕停梭女。尋盟整瑤轡,緘情遵漢渚。 欣讌未斯須,別愁眉已廢。黃姑不我留,殘機忍重顧。 翻羨巫山雨,朝朝楚王遇。 《齋居感興》朱熹 微月墮西嶺,爛然眾星光。明河斜未落,斗柄低復昂。 感此南北極,樞軸遙相當。太一有常居,仰瞻獨煌煌。 中天照四國,三人環侍旁。人心要如此,寂感無邊方。 《七夕南定樓飲同官》魏·了翁 「誰將明星貼天宇,州國宮垣象官府。更將四七隨天 旋,常以昏中殷四序。迢迢河漢衡秋旻,前有蒼龍履元武。牽牛正向西南來,左方兩旂北河鼓。鼓星之側為天桴,鼓上三星為織女。何年人號天女孫,便把牛郎擬夫婦。不知此是天關梁,河漢之精有常度。晦明伏見莫非教,肯為文人結嘲侮。班曹庾謝猶讆言,世」上兒曹更堪數。臨風三誦《大東詩》,須信詞章有今古。 《黃星行》元·趙汸 八月十五夜未央,中天皓月懸清光。大星稀少小星沒,出門四顧山蒼蒼。我生不讀《甘石書》,但見一星明且黃。今宵不見兒童怪,應隨斗柄西山外。石橋徙倚聞幽香,荷葉團團大如葢。黃星明夜應復來,清露為酒荷為杯。舉杯漫與黃星壽,自古昆明有劫灰。 《南箕長好風》明·胡翰 「《南箕》長好風,東畢復好雨。」陰魄生自西,終夕成乖阻。 悠悠望彼蒼,脈脈不得語。起坐酌酒漿,北斗在庭戶。 《星》許穀 麗天疑有質,連貝各呈輝。森布標分野,群來捧《太微》。 宵占賢士聚,曉覺故人稀。獨喜旄頭落,天山奏凱歸。 《迢迢牽牛星》錢宰 河東有織女,皎皎雲為章。手弄機上絲,日夕更《七襄》。 織成五色文,欲製君子裳。莫言隔秋水,可以駕飛梁。 睆彼牽牛星,終日不服箱。 《醉蓬萊》〈老人星〉宋·柳永 漸亭皋葉下,隴首雲飛,素秋新霽。華闕中天,鎖鬱蔥佳氣。嫩菊黃深,拒霜紅淺,近寶階香砌。玉宇無塵,金莖有露,碧天如水。 正值昇平,萬機多暇,夜色澄鮮,漏聲迢遞。南極星中,有老人呈瑞。此際宸遊,鳳輦何處,度管絃聲脆。太液波翻,披香簾捲,月明風細。 星辰部選句 楚屈原《九歌》:「登九天兮撫彗星。」〈又〉青雲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操余弧兮反淪降,援北斗兮酌桂漿。 《天問》:「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屬?列星安敶?」〈又〉角宿未旦,曜靈安藏。 《九章》「情冤見之日明兮,如列宿之錯置。」 《遠遊》奇傅說之託辰星兮,〈又〉「召豐隆使先導兮,問《太微》之所居。集重陽入帝宮兮,造旬始」而觀《清都》。〈又〉攬彗星以為旍兮,舉斗柄以為麾。〈又〉《峕曖》。其曭奔兮,召元武而奔屬。後文昌使掌行兮,選署眾神以並轂。 宋玉《九辯》,步列星而極明。〈又〉願寄言夫流星兮,羌儵忽而難當。 漢司馬相如《長門賦》:「觀眾星之行列兮,畢昴出于東方。」 揚雄《甘泉賦》:「迺命群僚,歷吉日,拹靈辰,星陳而天行。 詔招搖與泰陰兮,伏鉤陳使當兵。」 晉傅元《賀老人星表》:「老人星見,體色光明,嘉占元吉,弘無景之祜,隆克昌之祚,普天同慶,率土會歡。」宋鮑照《河清頌》,「景雲蔚嶽,秀星駢羅。」 梁簡文帝《慈覺寺碑》:「龍星啟曜,璧月儀暉。」 劉勰《新論》:「天有卷舌之星,人有緘口之銘。」 唐楊炯《群官尋楊隱居詩序》:「天光下燭,懸少微之一星。」 裴度《二氣合景星賦》:「國家握乾符,定天保,禮樂修而葉德,星辰行而軌道。是以南方之氣,共列色於少陽;北斗之靈,乃垂衣於元造。是時玉燭調律,攝提司方。 巽為發生,我則青而呈瑞;離為正位,我則赤而啟祥。 其數也,合三才而列曜;其色也,表一德而中黃。」韋琮月明星稀,「賦以合璧之華彩,掃連珠之眾光。有北微」分於辰極,維南屢失於昊蒼。奕奕三台,既慚容於出沒;熒熒五緯,亦具體而微茫。焜煌河鼓,羃歷天駟。初曈曨出地,似懷德以增輝。忽粲爛經天,知畏威而有自。 李商隱《江之嫣賦》:「豈如河畔牛星,隔歲祇聞一過。不及苑中人柳,終朝剩得三眠。」 羅隱《投永寧李相公啟》:「出則祝趙衰之日,永冀流暄;入則禱傅說之星,惟希借曜。」 《漢仲長統詩》:「恆星艷珠。」 《古樂府》:「天上何所有,歷歷種白榆。」〈又〉南斗工鼓瑟,北斗吹笙竽。姮娥垂明璫,織女奉瑛琚。〈又〉《奔星扶輪輿》。 〈又〉月沒參橫,北斗闌干。 《古詩玉衡》指孟冬,「眾星何歷歷。」〈又〉「磊磊落落向曙星。」魏文帝詩。「星漢西流夜未央,牽牛織女遙相望。」曹植詩。「眾星粲以繁晉張華詩。「束帶俟將朝,廓落晨星稀。」〈又〉《東壁正昏中》。 《傅咸詩》。「列宿映紫微。」 傅元詩:「繁星依青天,列宿自成行。」 宋謝靈運詩:「倏爍夕星流。」 《謝惠連詩》:「奕奕河宿爛。」 《鮑照詩》:「明星辰未稀。」 唐沈佺期詩:「北斗七星橫夜半。」 《李頎詩》:「輝輝星映川。」 儲光羲詩:「神武建皇極,文昌開將星。」 《李白詩》:「青天何歷歷,明星如白石。黃姑與織女,相去不盈尺。銀河無鵲橋,非時將安適。」〈又〉下看「南極老人星。」〈又〉南星變大火,熱氣餘丹霞。 杜甫詩:「飛星過水白,落月動沙虛。」〈又〉暗水流花徑,春星帶草堂。〈又〉今宵南極外,甘作老人星。〈又〉七星在北戶,河漢聲西流。〈又〉蜀星陰見少,江雨夜聞多。〈又〉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無。〈又〉星臨萬戶動。 《錢起詩》:「可能無酒分,更祝有旗星。」 《李益詩》:「華星映衰柳,暗水入寒塘。」 劉禹錫詩:「相印昔辭東閣去,將星還拱北辰來。」〈又〉天狼無角比凡星。 《杜牧詩》:「秋星歷歷分。」〈又〉天街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溫庭筠詩:「殘曙微星當戶沒,淡煙斜月照樓低。」劉得仁詩:「夜深斜舫月,風定一池星。」 《羅隱詩》:「雁門窮朔路,牛斗故鄉星。」 《齊己詩》:「良夜如清晝,幽人在小庭。滿空垂列宿,那箇是文星。」 《無名氏》詩:「是星皆拱北,無水不朝東。」 南唐後主《李煜詩》:「迢迢牽牛星,杳在河之陽。粲粲黃姑女,耿耿遙相望。」 宋范仲淹詩:「森然萬象中,焉知無茶星。」 司馬光詩:「涼風淨掃雲無迹,海月未生星歷歷。貝聯珠貫拱北長,三五縱橫此何夕。」 范成大詩:「男解牽牛女能織,不須邀福渡河星。」陸游詩:「重滴竹梢露,疏見樹罅星。 |
梦远书城(guxuo.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