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历史演义 > 元史演义 | 上页 下页
第四十三回 金山寺索通盗宝(2)


  三人勉强,捱至天明。索通前去探路,缓缓而行。但所过残毁,并无旅邸。索通觅食之。

  一日道出乌坂,达鹿头口,将近大路,索通曰:“冲要之处,防有贼兵,老奴往探之。”

  夫人、玉奴匿路旁深林中。既而林外,忽闻有人来往。玉奴方探头一望,谁知正是贼队探军。

  一见玉奴,知是奇货。凡十余人,奔入林中,将母女拿住。夫人叩头不已,玉奴情知难免,正欲投崖。贼一绳缚定,慰之曰:“我等不伤性命,若有亲眷取赎,异日还可归家。”

  不由分说,押赴而行。少顷,索通飞奔而来,一见夫人、玉奴被陷,狂呼不已,投入队中。贼将刃之。一贼曰:“且问系此女何人?”

  索通曰:“老仆也。”

  贼曰:“既为主仆,即属亲眷。贾大王有令,不戮妇女,须用金赎取,决不食言。”

  索通恐诈,且泣曰:“老奴愿随军中,乞将主母、小姐释放。”

  众贼大怒,三拳两足,推之使去,曰:“非三百金,不能赎也。”

  簇拥而去,索通抵死追赶,且呼且泣,只见一贼引弓持满向之曰:“老奴才不畏死耶?某营中所得妇女,何止万千。但宦家女子,赎以千金,民家者三百金。命妇五百金,有金则归,无则死。”

  嗖的一声,索通应弦而倒,负痛而起,忙拔出箭镞,则右臂血流如注。裂衣束之,贼已去远矣。坐而泣下曰:“保主不全,不如一死。”

  即欲寻自尽,既而又转念曰:“抱惭而死,不惟无以见老爷于地下。且马陵有知,将笑我为偷死矣。今日之事,一生九死,不可不死中求生。贼明明告我以千金赎取,若得千金,则夫人、小姐生还皆可冀也。遂熬着痛楚,立起身来,暗思:主人旧日,颇有蓄积,家中岂无暗藏?不如仍归安陆。

  遂连夜奔回石柱乡,方入里门,见凋残已极。再至家中,则庐舍已付煨烬。一见怆然,基址俱发掘靡遗,心如灰死,无计可施,左右思维,忽然曰:“计在是矣。京山县梁氏舅家,亦是世胄。且属至戚,惟此处为可望耳。”

  且幸身边尚有余金,行路有资,遂至京山,但梁氏家则先一月,已被抄掠矣。索通如冷水浇头,垂泪而已。抽身便走,又忽忆着主人存日,同僚有一苏学士,最相契。学士乃宰相苏颂之孙,世居丹阳。不如竟赴京口,且南徐不曾被兵,此计定不落空。遂不分星夜,雇舟直下,迤逦达于镇江,由江口拨运河,十数日已近丹阳。上岸访问居址,俱云:“苏相公世居城西晚香村,于大宋革命时,远迁台州去矣。”

  索通望空捉雪,大失所望。囊中羞涩,流落京口,幸幼年颇好引拳,尚能记忆,遂以卖拳营生,且救眉急。

  一日在丹徒县焦山镇,遇一头陀,亦枪棒师也。两人心投意合,言语之下,索通不时长叹。头陀怪而问之,索通以实告,且曰:“若得千金,则吾事成矣。”

  头陀曰:“此处金山寺,现贮数千金,何不取之?”

  索通惊问:“何金可取?”

  头陀笑曰:“其实金则无之,有一物可值数千金耳。”

  索通又问何物。头陀曰:“北宋时有一佛印禅师,乃是高僧,住锡金山。苏东坡学士,将往访之,直造寺中,禅师迎问曰:‘内翰何来?此间却无你坐处。’苏学士戏曰:‘借和尚的四大身体,用作禅床少坐。’禅师曰:‘山禅有一转语,内翰答得来则罢;不然,将身上玉带留下,永镇山门。’苏学土即解下玉带。请问何语,禅师曰:‘山僧四大本无,五蕴皆空,学士要在何处坐?’苏学士一时答应不及,禅师即喝侍者速收玉带,苏学士欣然弃带而去。按此带出宋皇上御赐,所值何止千金?见今存在方丈后佛顶阁,庋置第一层楼上。若得此带,胜汝数千金多矣。”

  索通大喜,深谢头陀。头陀戒之曰:“汝义气可嘉,故以密告,但百年镇宝,盗之甚非容易,吾将逝矣。”

  索通力任不辞,头陀遂去。

  索通便渡过扬子江,见金山浮在江心,四面悬绝,一径孤悬,暗惊此山如何可止?方逡巡山下,瞻前顾后,忽山头有人大呼曰:“山下有贼至矣!”

  索通大惊,细审之,乃卖拳头陀声也,心中大疑,既而忿然曰:“但得救主,赴汤蹈火,亦所不辞。”

  是夜方欲止山,闻寺内鸣钟不已。即当更漏,甚是分明,不敢入寺。一连数日。闻本月初七日,乃英烈龙王诞辰,赛会烧香,索通喜曰,机会在此时矣,至初七日,果人山人海,索通踱将上去。但人人进香者,俱至龙王堂而止。寺前寺后,巡视甚众。直延至晚下,见众僧俱登佛殿顶礼,哺喃喧扬佛号。

  索通由大殿,经过数重殿宇,混入方丈。侧左有门未闭,竟闯将入去。果见一阁,高出层霄。暗思必佛顶阁也。正欲登阁,一时闻方丈内,木鱼震响,众僧已入方丈。索通大惧,忙至阁子后,黑暗中伏定。少顷,又见十余僧合掌而入。索通悚息,毛发皆竖。见众僧一一掇梯,直上楼去。索通懊悔曰:“计不成矣。”

  既而楼上梵音齐作。时腹中饿甚,遂出大殿,见佛前罗列供献果品,正好充饥。馋猿遇果,饿犬闻腥,任餐一饱。

  更转身入阁下,闻梵呗声少息。又欲踱上楼去,未及阁门,忽履声橐橐,慌忙转身,正在窘急,忽见回廊右手畔,有一小门,可盼江水。遂徐步而出,见有小径,可以纡道,直达山门。幸有生路,始潜身下山。正值夜渡船,搭过江去,宿于旅中。

  当夜纳闷不已,展转床席,未能合眼。时月影当窗,猛听隔巷有行步声。起而窃视之,见一偷儿在隔巷入家壁下,蛇行而入。少顷,橐负而出,如是者再。索通看得分明,徐至壁下。

  偷儿正探头从窦中出,索通一把拿住。偷儿作慌,忙将橐中财物献上。索通一时触动心事,扭至僻静处,抵死不放。偷儿乞命不已,益发窘急,伏地叩头,乞免一死。索通笑曰:“某非捕盗者,特有求于汝耳?”


梦远书城(guxuo.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