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古典文学 > 金圣叹批评本水浒传 | 上页 下页 |
第四十三回 锦豹子小径逢戴宗 病关索长街遇石秀(4) |
|
正闹中间,只见一条大汉挑著一担柴来,〔一路行文,如龙初成,鳞甲隐隐而起。〕看见众人逼住杨雄动挥不得。那大汉看了,路见不平,便放下了担,分开众人,前来劝道:“你们因甚打这节级?” 那张保睁起眼来,喝道:“你这打脊饿不死冻不杀的乞丐,敢来多管!” 那大汉大怒,性发起来,将张保劈头只一提,一交攧翻在地。那几个破落户见了,待要来劝手,早被那大汉一拳一个,都打的东倒西歪。杨雄方才脱得身,把出本事来施展;一对拳头撺梭相似,那几个破落户都打翻在地。〔数语救正(出)杨雄。○非一张保便困杨雄,亦只是借以引出石秀耳,须知行文之苦。〕张保见不是头,爬将起来,一直走了。〔了。没毛牛之必至于死者,不死不弄出杨志也;踢杀羊之一直逃去者,只此已足显杨雄也。行文都无浪笔,须知。〕杨雄忿怒,大踏步赶将去。张保跟著抢包袱的走。〔活画小人。〕 杨雄在后面追著,赶转一条巷内去了。〔将杨雄递开去,便令戴宗先结石秀有地,笔法甚好。○一个巷内。〕那大汉兀自不歇手,在路口寻人厮打。 戴宗、杨林看了。暗暗喝采,道:“端的是好汉!真正‘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便向前邀住,动道:“好汉,看我二人薄面,且罢休了。” 两个把他扶劝到一个巷内。〔又一个巷内。〕杨林替他挑了柴担,〔好。○写得亲热。〕戴宗挽住那汉子,〔好。○写得亲热。〕邀入酒店里来。杨林放下柴担〔好〕同到阁儿里面。那大汉叉手道:“感蒙二位大哥解救了小人之祸。” 戴宗道:“我兄弟两个也是外乡人,因见壮士仗义之心,只恐一时拳手太重,误伤人命,特地做这个出场。请壮士酌三杯,到此相会,结义则个。” 那大汉道:“多得二位仁兄解拆小人这场;又蒙赐酒相待,实是不当。” 杨林便道:“四海之内,皆是兄弟,怎如此说?且请坐。” 戴宗相让。那汉那里肯僭上。戴宗、杨林一带坐了。那汉坐在对席。叫过酒保,杨林身边取出一两银子来,把与酒保,道:“不必来问。但有下饭,只顾买来与我们了,一发总算。” 酒保接了银子去,一面铺下菜蔬果品按酒之类。 三人饮过数杯。戴宗问道:“壮士高姓大名?贵乡何处?” 那汉答道:“小人姓石,名秀,祖贯是金陵建康府人氏,自小学得些枪棒在身,一生执意,〔是石秀,是另又一样人物。〕路见不平,便要去相助,人都呼小弟作拚命三郎。因随叔父来外乡贩卖羊马,不想叔父半途亡故,消折了本钱,还乡不得,流落在此蓟州,卖柴度日。既蒙拜识,当以实告。” 戴宗道:“小可两个因来此间干事,得遇壮士如此豪杰。流落在此卖柴,怎能够发迹?不若挺身〔挺身二字妙绝。做事业要挺身出去,了生死亦要挺身出动挺身真世(是?)出世间之要诀也。〕江湖上去做个下半世快乐也好。” 石秀道:“小人只会使些枪棒,别无甚本事,如何能够发达快活!” 戴宗道:“这般时节不得真!一者朝廷不明,二乃奸臣闭塞。〔朝廷用闭塞字,妙,言非朝廷不爱人材,只是奸臣闭塞之也。奸臣用不明字,更妙,言奸臣闭塞朝廷,亦非有大过恶,只由不明故也。不明二字,何等轻细,却断得奸臣尽情,断得奸臣心服,真是绝妙之笔。俗本乃误作朝廷不明,奸臣闭塞,复成何语耶?只二字转换,其优劣相去如此。古本俗本之相去,胡可尽说,亦在天下善读书人,取两本细细对读,便知其异耳。〕小可一个薄识,因一口气,去投奔了梁山泊宋公明入伙,如今论秤分金钱,换套穿衣服,等朝廷招安了,早晚都做个官人。” 〔只是好看语,盖有权术的,开口便防人一着,如宋江之于武松,皆此类也。学究不知世事,便因此语续出半部,真要笑杀。〕 石秀叹口气道:“小人便要去也无门路可进!” 戴宗道:“壮士若肯去时,小可当以相荐。” 石秀道:“小人不敢拜问二位官人贵姓?” 戴宗道:“小可姓戴,名宗,兄弟姓杨,名林。” 石秀道:“江湖上听得说江州神行太保,莫非正是足下?” 戴宗道:“小可便是。” 叫杨林身边包袱内取一锭十两银子,送与石秀做本钱。 〔看他写戴宗全学宋江,绝倒。○又学宋江说好话,又学宋江使银子,写得戴宗便活是第二宋江。〕 石秀不敢取受,再三谦让,方才收了,知道他是梁山泊神行太保。正欲诉说些心腹之话,投托入伙,〔移云接月之笔。○人但知接下之疾,岂复料此文乃直兜至翠屏山后耶?〕只听得外面有人寻问入来。三个看时,却是杨雄带领著二十余人,都是做公的,赶入酒店里来。戴宗、杨林见人多,吃了一惊,乘闹哄里,两个慌忙走了。 〔卸去戴、杨,交入杨、石,移云接月,出笔最巧。○子弟少时读书,最要知古人出笔,有无数方法:有正笔,有反笔,有过笔,有沓笔,有转笔,有偷笔。上五法易解。所谓偷笔,则如此文是也。盖一路都是戴宗作正文,至此忽趁势偷去戴宗,竟入杨雄、石秀正传,所谓移云接月,用力不多而得便至大。知此,则作史记非难事也。〕 |
梦远书城(my285.pro)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