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古典文学 > 金圣叹批评本水浒传 | 上页 下页 |
第四十回 宋江智取无为军 张顺活捉黄文炳(1) |
|
【总批:前回写吴用劫江州,皆呼众人默然授计,直至法场上,方实然走出四色人来。此回写宋江打无为军,却将秘计一一说出,更不隐伏一句半句,凡以特特与之相异也。然文章家又有省者加倍省,增即加倍增之法。既已写宋江明明定计,便又写众人个个起行;不写则只须一句,写则必须两番。此又特特与俗笔相异,不可不知也。 打无为军一一事宜,已都在定计时明白开列,入后正叙处,只将许多“只见”字点逗人数而已。譬诸善奕者,满盘大势都已打就,入后只将一子两子处处劫杀,便令全局随手变动。文章至此,真妙手也。 写宋江口口恪遵父训,宁死不肯落草,却前乎此,则收拾花荣、秦明、黄信、吕方、郭盛、燕顺、王矮虎、郑天寿、石勇等八个人,拉而归之山泊;后乎此,则又收拾戴宗、李逵、张横、张顺、李俊、李立、穆弘、穆春、童威、童猛、薛永、欧鹏、蒋敬、马麟、陶宗旺等十六个人,拉而归之山泊。 两边皆用大书,便显出中间奸诈,此史家案而不断之式也。 一路写宋江权诈处,必紧接李逵粗言直叫,此又是画家所谓反衬法。读者但见李逵粗直,便知宋江权诈,则庶几得之矣。 写宋江上梁山后,毅然更张旧法,别出自己新裁,暗压众人,明欺晁盖,甚是咄咄逼人。不意笔墨之事,其力可以至此。】 *** 话说江州城外白龙庙中〔常论一篇大文,全要尾上结束得好,固也。独今此文,忽然反在头上结束一遍,看他将白龙庙中四字,兜头提出,下却分出梁山泊好汉某人某人等,浔阳江好汉某人某人等,城里好汉某人一人,通共计有若干好汉,读之正不知其为是结前文,为是起后文,但见其有切玉如泥之力,可见文无定格,随时手可造也。〕梁山泊好汉〔先叙山泊。〕劫了法场,救得宋江、戴宗,正是晁盖、花荣、黄信、吕方、郭盛、刘唐、燕顺、杜迁、宋万、朱贵、王矮虎、郑天寿、石勇、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白胜:共计一十七人,〔看他许多大将。〕领带著八九十个悍勇壮健小喽啰。〔看人许多手下人。○一结。〕浔阳江上来接应的好汉,〔次叙江上。〕张顺、张横、李俊、李立、穆弘、穆春、童威、薛永,九筹好汉,〔看他又是许多大将。〕也带四十余人,〔看他亦有许多手下人。〕都是江面上做私商的火家,撑驾三只大船,前来接应;〔一结。〕城里〔末叙城里。〕黑旋风李逵〔看他单是一个人。○上文结叙山泊、江上两枝人马,可称雄师。此单是李逵一个,亦不可不称雄师。笔墨之妙,史迁未及。〕引众人〔山泊、江上、如许人马;城里李逵,只是一个。可云多寡不敌之至矣。却忽然写出引众人三字,便令山泊一十七人,及江上九人,无不悉为李逵所统。是至少者反至多,为奇变之极也。〕杀至浔阳江边:两路救应。──通共有一百四五十人,都在白龙庙里聚义。〔如此结束,岂是恒人之笔。〕只听得小喽啰报道:“江州城里军兵,擂鼓摇旗,鸣锣发喊,追赶到来。” 那黑旋风李逵听得,大吼了一声,提两把板斧,先出庙门。〔先出妙。〕众好汉呐声喊,都挺手中军器,齐出庙来迎敌。〔齐出妙。〕刘唐、朱贵,先把宋江、戴宗,护送上船。〔调刘、朱好。〕李俊同张顺、三阮,整顿船只。〔调李、张、三阮好。〕就江边看时,见城里出来的官军约有五七千马军,〔须知五七千,不是从众人眼中约出,是从戴宗口中约出。〕当先都是顶盔衣甲,全副弓箭,手里都使长枪,〔彼军当先。〕背后步军簇拥,〔彼军背后。○写得彼军精神之极。〕摇旗呐喊,杀奔前来。这里李逵当先轮著板斧,赤条条地飞奔砍将入去;〔此军当先。〕背后便是花荣、黄信、吕方、郭盛四将拥护。 〔此军背后。写得此军亦出色之极。〕 花荣见前面的军马都托住了枪,只怕李逵著伤,偷手取弓箭出来,搭上箭,拽满弓,望著为头领的一个马军,飕地一箭,只见翻筋斗射下马去。那一伙马军吃了一惊,各自奔命,〔活画。〕拨转马头便走,倒把步军先冲倒一半。〔活画。○是以师中重纪律也。〕这里众多好汉们一齐冲突将去,杀得那官军尸横野烂,血染江红,直杀到江州城下。城上策应官军早把擂木炮石打将下来。官军慌忙入城,关上城门,好几日不敢出来。〔为打无为州地。〕 众多好汉拖转黑旋风,〔拖字妙,非旗可令,非金可收,画出铁牛情性。〕回到白龙庙前下船。晁盖整点众人完备,都叫分头下船,开江便走。〔四字如脱兔。〕却值顺风,拽起风帆,三只大船载了许多人马头领,却投穆太公庄上来。一帆顺风,早到岸边埠头。一行众人都上岸来。穆弘邀请众好汉到庄内堂上,穆太公出来迎接。宋江等众人都相见了。太公道:“众头领连夜劳神,且请客房中安歇,将息贵体。” 各人且去房里暂歇将养,整理衣服器械。当日穆弘叫庄客宰了一头黄牛,杀了十数个猪羊,鸡鹅鱼鸭,珍肴异馔,排下筵席,管待众头领。饮酒中间,说起许多情节。晁盖道:“若非是二哥众位把船相救,我等皆被陷于缧!” 穆太公道:“你等如何却打从那条路上来?”〔是近江州人语。〕李逵道:“我自只拣人多处杀将去。他们自跟我来。我又不曾叫他。”〔大哥口中纯是天籁。〕众人听了都大笑。 宋江起身与众人道:“小人宋江,若无众好汉相救时,和戴院长皆死于非命。今日之恩,深于沧海,如何报答得众位!只恨黄文炳那厮,搜根剔齿,〔聪明人为人干事,往往不遭人怨,定被天怒,只为犯此四字耳。〕几番唆毒要害我们,这冤仇如何不报!怎地启请众位好汉,再作个天大人情,去打了无为军,杀得黄文炳那厮,也与宋江消了这口无穷之恨,那时回去,如何?” 晁盖道:“我们众人偷营劫寨,只可使一遍,如何再行得?〔非写晁盖心懒,亦非写其老成,盖止为才闹江州,便打无为,笔墨无节,便同戏事。故特向主军口中商量一句,以作文章一顿也。〕似此奸贼已有堤备,不若且回山寨去,聚起大队人马,一发和学究,公孙二先生并林冲,秦明,都来报仇,也未为晚。” 宋江道:“若是回山去了,再不能够得来:一者山遥路远;二乃江州必然申开明文,各处谨守,不要痴想。只是趁这个机会,便好下手不要等他做了准备。” 花荣道:“哥哥见得是。〔每写花荣灵警。〕虽然如此,只是无人识得路迳,不知他地理如何。先得个人去那里城中探听虚实,也要看无为军出没的路径去处,就要认黄文炳那贼的住处了,然后方好下手。” 薛永便起身说〔薛永上山无功,故特用之。〕道:“小弟多在江湖上行,此处无为军最熟。我去探听一遭,如何?” 宋江道:“若得贤弟去走一遭,最好。” 薛永当日别了众人,自去了。 |
梦远书城(my285.pro)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