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古典 > 古文观止 | 上页 下页 |
晁错论 |
|
(作者:苏轼)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曰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于治平之安,而不吾信。为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强期月之间,而苟以求名之所能也。天下治平,无故而发大难之端。吾发之,吾能收之,然后有辞于天下。事至而循循焉欲去之,使他人任其责。则天下之祸,必集于我。 昔者晁错尽忠为汉,谋弱山东之诸侯。山东诸侯并起,以诛错为名。而天子之不察,以错为之说。天下悲错以忠而受祸,不知错有以取之也。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夫以七国之强,而骤削之,其为变岂足怪哉?错不于此时捐其身,为天下当大难之冲而制吴、楚之命,乃为自全之计,欲使天子自将而己居守。且夫发七国之难者谁乎?己欲求其名,安所逃其患?以自将之至危,与居守之至安,己为难守,择其平安,而遗天子以其至危,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怨而不平者也。当此之时,虽无袁盎,亦未免于祸。何者?己欲居守,而使人主自将,以情而言,天子故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是以袁盎之说得行于其间。使吴、楚反,错以身任其危,日夜淬砺,东向而待之,使不至于累其君,则天子将恃之以为无恐。虽有百盎,可得而间哉! 嗟夫!世之君子欲求非常之功,则无务为自全之计。是错自将而讨吴、楚,未必蜈蚣。惟其欲自固其身,而天子不悦,奸臣得以乘其隙。错之所以自全者,乃其所以自祸欤! 【注释】 1.晁错:前200年~前154年,颍川今河南禹州人,是西汉文帝时的智囊人物。主张重农贵粟,力倡削弱诸候,更定法令,招致王侯权贵忌恨。汉景帝四年(前154年),吴、楚等七国以“讨晁错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晁错因此被杀。 2.患:祸患。 3.为:治理,消除。 4.治平: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5.其:代词,指祸患。 6.所:处所。这里指解决问题的措施。 7.狃(niǔ):习惯。 8.不吾信:不相信我。 9.惟:只有。 10.出身:挺身而出。 11.犯:冒着。 12.以:而,表顺接。 13.固:原本。 14.期(jī)月:一个月。这里泛指短时期。 15.端:开头,开始。 16.发:触发。 17.收:制止。 18.然后有辞于天下:然后才能有力地说服天下人。 19.循循焉:缓慢的样子。循循,徐徐。焉,……的样子。 20.去:逃避 21.昔者晁错尽忠为汉:从前晁错殚精竭虑效忠汉朝。昔者,从前。 22.山东:指崤山以东。 23.并起:一同起兵叛乱。 24.以诛错为名:以诛杀晁错作为名义。以……为,把……作为。 25.而天子不以察,以错为之说:但汉景帝没有洞察到起兵的诸侯的用心,把晁错杀了来说服他们退兵。 26.天下悲错之以忠而受祸,不知错有以取之也:天下人都为晁错因尽忠而遭受杀身之祸而悲痛,却不明白其中一部分是晁错自己造成的。以,因为。取,招致。 27.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自古以来能够成就伟大功绩的人,不仅仅要有超凡出众的才能,也一定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28.之:用在主、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义。 29.龙门:今陕西韩城东北,是黄河奔流最湍急处。 30.大河:指黄河。 31.方:当。 32.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可能也有决堤、漫堤等可怕的祸患。 33.是以:所以,因此。 34.夫:句首发语词。 35.骤:突然。 36.其为变,岂足怪哉:他们起来叛乱,难道值得奇怪吗?足,值得。 37.乃:竟然。 38.欲使天子自将而己居守:想让皇帝御驾亲征平定叛乱,而自己留守京城。 39.己欲求其名,安所逃其患:自己想求得这个美名,怎么能逃避这场患难呢?安,怎么。 40.此忠臣义士所以愤怨而不平者也:这是忠臣义士们之所以愤怒不平的原因啊。 41.虽:即使。 42.何者:为什么呢? 43.以情而言:按照情理来说。以,按照。 44.天子固已难之矣,而重违其议:皇帝本来已经觉得这是勉为其难的事情,但又不好反对他的建议。 45.使:假若。 46.淬砺:锻炼磨砺。引申为冲锋陷阵,发愤图强。 47.虽有百盎,可得而间哉:即使有一百个袁盎,能有机可乘离间他们君臣吗? 48.嗟夫:感叹词,唉。 49.则无务为自全之计:就不要考虑保全性命的计策。务,从事。 50.隙:空隙,空子。 51.乃其所以自祸欤:正是他招致杀身之祸的原因啊!欤,语气助词,表感叹。 |
梦远书城(guxuo.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