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笔记杂录 > 玉照新志 | 上页 下页 |
卷六(3) |
|
熙宁辛亥壬子闻武侯李[“闻”疑“间”之误,又明本“李”作“事”],忘其名,以供奉官为衡州管界巡检。一日,捕盗入九疑山,深历岩洞,人迹罕到,忽瞻绝岭,路穷不可上。徘徊民舍,遥见岭中间有青烟一点,了然可辨。指以示村民,云:“居常见之,但不知为何人所燎,樵夫牧子皆不能到也。”李侯识其处,归以告同姓李君彦高者。李君业文,志未就,尝以养生不死为意,每闻有方士异人,必访之,与游处者皆此类,恨未有得也。闻侯言,颇喜。即裹粮,假侯所与同行从者一人,往诣之。至其所,则独寻路望青烟处,攀缘藤而上,嶮危备历。忽得平地,有草堂三数间。叩门而入,见一老人燕坐其中。忽睹李君,惊相谓曰:“何为至此?此非人迹可到也。”李揖前,叙以久慕仙道,闻所闻而来。老人笑揖,与之坐。李问老人姓名。曰:“吾唐末人,因离乱避世,隐历名山,来此亦三五十春秋矣。姓邢氏,名字不必问,吾亦不欲闻于世。”李意其为邢和璞,问之。则曰:“非也。”因问李曰:“吾避世久,不接人事,闻今国号宋,不知天子姓氏,传代几叶,年号谓何?”又指面前二小池,仍有竹筒作刻漏状,曰:“从来甲子日辰,吾尽知之今日乃何日。所不知者国姓、年号耳。”李因尽告以熙甯天子姓号,传序年月。仙老颔之而已。李又问:“仙翁居此既久,曾略下山乎?”曰:“从来此,凡三因取水到半山下,他时未尝出也。”因叩以仙经道术要诀。则曰:“此当修养自到,难以口耳传授。”但以修心治性,凡为人伦、慈爱、忠孝事告之。李不得问,粮尽乃归。又数日,即为五日粮裹之而去,复至其所。其人笑喜问劳,李遂留五日。复叩之,则告以吐纳链养之事。每坐语倦,则援瑟鼓之,其声韵非世间之音。李绝不能辨其曲操,但觉草堂中逡巡如惊雷怒涛之声,既罢,而余韵不绝也。左右凡四窗,皆长。几上文史如世间书,李窃视之,皆墨字天篆古文,间以朱字,如刊正校雠者,李皆不能晓。五日粮尽,又归。归数日,又携五日粮以往,仙翁复笑延之如故,渐无间矣。李复叩之,遂以内丹真诀语之。李所说如此,恐其别有得,亦不传也。因谓李曰:“吾以天上校对天书,自有程课,不须复来,恐妨吾事,吾亦不久徙居他处矣。”李问以窗间道书。云;“此皆仙房所着天上书,凡系仙籍,皆与分校勘。此吾所校,已则归之,别给他书也。”因赠李十二诗,临行又书一绝,皆天篆古文,李初莫能识。其后竟不复往,莫知所之也。李得诗凡与同志或吾徒中善隶篆者讨寻十八年,方尽识十三篇,遂以传世。李今在衡、汾、湘间,颇有所得,但人无知者耳。罗君言如此。罗善篆,亲授于李君天篆本摹之,许他时见赠,因默记十三篇,手录示予,云:“此湘潭罗仲卫所记”云。诗列于后。 其题云《诗赠晚学李君》。 虚皇天诏下仙家,不久星横借客槎。壁上风云三尺剑,林前龙虎一炉砂。 行乘海屿千年鹤,坐折壶中四季花。为爱《阴符》问玄义,更随骊海入烟霞。 久掩山斋看古经,但矜猿鹤事高情。炉中且喜丹砂死,岩下近闻朱草生。 堪鄙尘寰驰妄理,莫教流俗听希声。清溪有路无人识,独弄沧浪一濯缨。 诘曲川原几里深,偶寻岩壑在前林。长怀万古典坟乐,果称几年泉石心。 将着道经延白日,偷收岩药化黄金。山中欲访逍遥客,为报白云深处寻。 人稀境静绝尘埃,野客寻源或到来。怪石结成真洞府,乱山堆就假楼台。 久穷至理难期老,独放真机学未该。得共山翁话虚寂,不妨岩下且徘徊。 翠微堆里隐云烟,石拥藤萝小洞天。常篆丹符驱木魅,每呼山鬼汲溪泉。 养成玉座千年石,炼过河车九转铅。记得潜虚真伴侣,出门争赠买山钱。 秋景澄清物象希,山家沉寂俗难齐。常听岭瀑连云泻,时有林猿隔岫啼。 月黑笈明灵武动,夜寒囊破蹇驴嘶。收身已脱人间世,赢得烟萝在处题。 丹雄初伏柜方灵,万里蓬壶第一程。神室不封添夜火,金砂新浴炼真形。 稚川筐里藏丹诀,《鸿宝》方中检药名。既得仙人小龙虎,便寻根本到长生。 旋滴岩头石里泉,研朱将点洞灵篇。只看壁外数千卷,胜走人间三百年。 何事役心求妙友,便须穷理到真仙。竹关松径逍遥境,雅使山翁悠意眠。 眼前龙虎实纷纭,说破丹砂世莫闻。故脱衣冠寻旧隐,便将猿鹤入深云。 闲编野录前朝事,静校仙经古篆文。满腹分明惟自识,尘寰谁认紫阳君? 无言隐几闭松扃,万古襟怀独自灵。笔研特铺三卷篆,弹冠尝动一簪星。 青童去撅南山术,野客来寻北帝经。天道不须窥牖见,满门山岳自青青。 山家何物是知音,也胜人间枉用心。学就万年龟喘息,习成千岁鹤呻吟。 冲和久养通灵兽,关节常调不死禽。独对翠微谁更问,鼎分三足伴光阴。 世事功名不足论,好乘年少入真门。浑如一梦庄仙蝶,况是千年柱史孙。 须向《黄庭》分内外,不交《周易》秘乾坤。他年陵谷还迁变,家住蓬瀛我尚存。 外一绝云: 日转蓬窗影渐移,罗浮旧隐别多时。瀛州伴侣无消息,风撼岩前紫桂枝。 |
梦远书城(guxuo.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