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笔记杂录 > 清稗类钞 | 上页 下页
舟车类8


  ◎京官乘舆乘车之沿革

  王文简公士祯有赠南海程驾部可则诗,有“行到前门门未启,轿中安坐吃槟榔”句。时京师正阳门五更启钥,专许轿入,盖京官向乘肩舆也。杜紫纶太史诏始乘驴车,后渐有之,然帏幔朴素,且少开旁门者。是易轿为车,固在乾隆、嘉庆间矣。

  道光初,京官复坐轿,即坐车,亦无不后档。后档者,盖辟门于车旁,移轮轴于车后,取其颠簸稍轻,乘坐安适也。至同治甲子,则京堂三品以下无乘轿者,以轿须岁费千金,一品大员始有多金可雇轿役也。光、宣间,贵人皆乘马车矣。然王公勋戚,尚有乘后档旁门车者。

  或曰,雍正时,京城已有驴车。乾隆时,刘文正公统勋之车则驾白马,人见有白马车,不问而知其为刘中堂来也。自川运捐例开,骡车始出,故其时又名骡车为川运车。然刘海峰云,雍正时已有骡车矣。

  骡车之有旁门,则纪文达始创之。定制,三品以上方得乘用。然光绪庚子后,乘车者为欲安适,咸争乘后档车。盖旧式车坐处,正值轮轴之上,颠播殊苦,车底苟非编藤为之,行十余里,即困顿不堪言状。惟圉人坐处,距轴最远,所传摇动力少杀,为一车最安处。故风日清和,士夫命驾出游,或纨袴子弟为竞车之戏,皆好坐其处。特奔走权贵者,不能以峨冠博带露于外耳。庚子后,西式马车盛行,风气又为之一变矣。

  ◎显轿

  轿有二解:一,小车也;一,竹舆也。今于凡为舆者,皆呼之曰轿,不必悉以竹为之矣。

  显轿者,可露坐,其上下前后左右皆无障,显而易见也,一曰明舆。官吏乘之者,为各省乡试入闱时之主考、监临、监试、提调,郡邑迎春时之知府、同知、通判、知县、教官、县丞、典史。其时乘之者必朝衣朝冠,端拱而坐。迎神赛会时,则为神所乘。

  ◎八轿

  京官无坐八轿者。外官为督抚、学政,可于大典时乘坐,将军、提督亦偶有乘之者。俗谓之八轿者,以舆夫有八人,前后左右各二,曰开杠,盖四人舁之为直杠,八人舁之为横杠,舆前无所阻碍,古所谓起居八座者是也。轿之四周,帏以绿呢。命妇之得其夫、其子之封典者亦乘之。

  ◎四轿

  以舆夫四人所舁之轿,俗呼之曰四轿,前后各二。京官之得用舆者,及外官自藩、臬以下,及命妇之得有夫若子之封典者,皆得乘。四周饰以蓝呢。

  ◎眠轿

  长途跋涉之肩舆,较普通者深而广。以常日危坐之易于疲乏也,可偃卧其中,且置应用各物耳,俗呼曰眠轿。

  ◎福文襄役轿夫三十六名

  福文襄王康安出行,辄坐轿,须用轿夫三十六名,轮替值役,轿行若飞。其出师督阵,亦坐轿。轿夫每人须良马四匹,凡更役时,辄骑马以从。

  ◎轿中装烟斟茶

  某督四川,其轿甚大,须夫役十六人,始能举之。轿中有小童二人侍立,为之装烟斟茶,并有冷热点心数十百种,随时可食之。

  ◎舆夫为太守之父

  齐云舆夫有某者,操北音,其同伴亦不省所自来,讯之,旗人也,住齐云者二十余年。适旗人有任徽州守者,奉太夫人进香于齐云,抵山腰,遇舆夫某,讯之,得实情,知为父,遂迎归以终养焉。

  某年二十许,膂力方刚,负气自豪,与人斗殴,濒死,惧罪潜逃,窜身大江南北之各寺,后之齐云,终焉。方逃时,妻有娠,不知也。逾八月,生男,即徽州守也。为所殴者遇良医,不死,得末减,亦不知也。后二十余年,子以包衣进士知县洊擢徽州守,时以不得父耗为痛。太夫人长斋绣佛,一日,进香于齐云,为夫祈冥福也。憩山麓,易山舆,而太夫人舆适为某所舁。

  于时春仲,气候已暖,众舆夫以登陟劳顿,汗流被体,皆赤膊。某以肩太夫人舆,未敢袒裼。太夫人在舆,察其貌,讶之,聆其同伴话言,若解若不解,徒以在道中,未便致诘。归而语守曰:“尔父出亡久矣,存亡未卜,即有之,声音笑貌亦不能记忆,然左胁下有黑毛一撮,实为暗记。昨见齐云舆夫,不知以何故而动心,儿可徐辨之。”

  于是守亟命役唤某至,太夫人垂帘坐于内,太守堂上立俟之。既至,命毋跪。亟命役去其衣。某立堂下,大惧,觳觫甚。及去衣,而胁下毛见,太夫人亟步出帘外,先审其旗籍祖父,次考其妻族父母,次问其因何至此,何罪而逃。某屏息,不敢声,太守下堂慰之曰:“毋畏,有语可徐陈之。”某色稍定,乃以次应对。

  语未半,太夫人泫然出涕曰:“是矣。”太守趋跪其前,某亦跪。太夫人指守而言曰:“彼,是尔子也。”某战栗,不知所答。太夫人携之上堂,曰:“犹识吾否耶?”是时之某,已若木偶,或推之,或挽之,茫然莫适所从。太夫人挽之入内,使沐浴,易冠履而出,大守扶之登堂。须臾,丝竹竞奏,水陆并陈,飘飘乎若羽化而登仙矣。

  ◎王广荫舆被阻

  通州工部尚书王广荫官京师时,尝乘肩舆入朝,行至正阳门,见前有某世爵之旧呢后档车,疲骡驾之,从者亦寥寥,按辔徐行,阻王舆,不得进。前驱者以鞭挥之曰:“某马疾,且欲入朝,君等权时落后,何如?”从者大怒曰:“尔倚官势,敢打世家仆耶?”言未已,忽车中一戴珊瑚顶八团补服者搴帘,露半面,徐睨,手挥从者退,曰:“工部王大人,红人也,尔等不可犯,避路让之。”便揽辔路左不行。

  王知某世爵贫而狡,急降舆谢罪,某亦拉手相问讯,无怒容,乃分道去。过午归,有青衣持帖送一仆至云:“适在路获罪,送府领责。惟此奴体羸,为尊纪所捶伤,咯血数矣,祈药之,可无恙也。”王知其诈,顾无知何,赠白金二十笏,命从者致辞曰:“敬呈药资,小价已痛惩矣。”事乃已。

  ◎王壮武临阵乘舆

  湘乡王壮武公錱为湘军儒将,帅师剿粤寇。其临阵也,不策骑而乘舆,辄端坐舆中,指挥将士。

  ◎拉旺多尔济乘四马轿

  额驸拉旺多尔济多膂力,每扈跸,乘四马轿,驶行如飞。其法,用四马扛之,四仆别乘四马御之,齐手一鞭,马已驶数里矣。

  ◎马舆

  乾隆壬辰春,金匮秦大樽太守朝釪游晋,暮春,自晋入都,乘马舆以行。至正定,时桃李盛开,夹道绿杨如画,数十里不绝,大樽于舆中口占一诗云:“轻雷小雨涨山泉,净洗桃花彻骨妍。一枕软舆蝴蝶梦,春魂飞铙绿杨烟。”

  ◎骡轿

  骡轿形如箱,长四尺弱,阔一尺强,高三尺弱,以二长杠架于前后二骡之背。杠上置轿,颇宽大,可坐卧其中,并略载行李。其行较轿车为静稳,而次于人所舁之轿,北数省旅行多用之。

  ◎响舆

  长沙之轿,制亦普通,惟舁行时,辄有声格格然,行愈疾,响愈甚,盖于机捩中膏以油也,俗谓之曰响轿。纨袴少年之招摇过市者,辄喜乘之。

  ◎泰山之舆

  游泰山者必乘肩舆,其舆与南方绝异,仅有南方轿之上半,而去其下半,故两足下垂,以一木板托之。坐椅之两旁,贯以两木杠,木杠之两端,系以一皮条,而舆夫之肩此皮条,两肩不时更替。其行也,非若南方轿夫之一前一后,后者之面,对前者之背也。

  乃两人同时面向所行方向以行,故坐者为侧坐,而行者为横行。盖泰山高四五十里,独身步行数十武,即已不支,况曳百斤之重以升数十里之高乎。于是而两肩更替,使舆夫不至过劳也;于是而横行,使舆自下而上不至倾斜也。

  ◎衡山之舆

  衡山舆夫矫健冠天下,走及奔马,上峻阪,走独木危桥,舆在肩侧,其足逡巡,二分在外,而舆平如衡,曾无少欹仄也。

  ◎藤轿

  藤轿,以藤为之,有左右前后皆无所障者。宣统辛亥,始有人创之。且以其重量较竹制者为轻,舆人易于举步,遂能疾行,其赁价亦较廉。

  ◎粤中之舆夫

  广州肩舆大而华,捷而稳,或谓如置杯水于乘客之手中,行百里,不欹倾也。而舆夫亦甚倨,值至昂,如乘舆至西关,(西关为广州最繁盛地,富商大贾多在焉。)往返须银币二圆数角,或至三圆。舆夫饮馔亦精,白饭粲然,非肉不饱。且每日得值可一圆有奇,多者辄二圆,约足一二日之用,即徜徉归家,非明日,不再服役,虽以重资雇之,不应也。

  凡官吏之长雇舆夫者,本人之妻子乘之则可,如媳、女及妾乘之,则必须别给舆资之半,虽与之严重交涉,决不认可。其言曰:“此同行规则,虽欲不遵,而无如何也。”

  长雇舆夫者,每人每月仅工银十余圆,较之短雇,则为值廉矣。舆夫举步极速,有飞轿之称。间有欲图廉价者,则别有湘籍之舆夫,可以雇用,每月工资人约七八圆,而出行之际,稳步徐进,不能速也。

  病舆有四名夫,三名夫之别。三名夫,加一横木于舆门之前,以绳系之。四名夫,再加一横木于舆窗之后,距离至近,不开四,(开四即现任官所乘之四人肩舆。)亦不换肩。其中以第三人为最难,必老于此道者,方可为之。以其地位接近舆后,面向舆窗,不能俯首视地,以他人之迟速为迟速也。

  ◎八卦轿

  粤西乡村妇女,率多天足,肩挑负贩,与男无异。柳州、来宾一带,时有舁肩舆为生者。世以阴阳爻象譬之,如坐客为男,二女肩舆则似坎卦,坐客为女,前女后男肩舆则似震卦,以此类推,则八卦全矣。

  ◎三丁拐轿

  滇中有三丁拐轿,轿以竹片编成,以前二人后一人舁之。滇人名三丁拐,盖滇省万山丛积,道路崎岖,行旅至艰,俗有“路无三里平,家无三分银”之谚。

  ◎南昌舆夫

  南昌官绅所乘之舆,舁之者皆奉新人。

  ◎庐山舆夫

  有游庐山者,谓在牯牛岭有肩舆可乘,山南则无之。盖山南属南康府,族法至严,不许子弟充舁舆之贱役,偶或犯之,则削籍出族,不若牯岭之属九江,为舆夫产生之地也。

  ◎花轿

  花轿,娶妇家用之,新妇自母家乘以赴夫家者也。晚近以来,虽有以摩托车、马车代之者,而顽固人家之闺媛,犹守其旧习,以不坐花轿自侪于妾为耻。轿以四人舁之,四周皆绘人物花鸟,罩帏于上。轿有小灯,虽白昼,亦燃烛。新妇坐其中,而垂帘焉,所谓闭置者是也。轿之前后,各有导从,且有奏乐之童子引之。

  ◎爬山虎

  光绪时,皇后、妃嫔侍孝钦后膳毕,孝钦乘爬山虎还宫。爬山虎,竹兜之类也。垫分黄红蓝三色,皆绣繁花,以两太监荷之行。

  ◎驮运

  驮,马负貌,凡以背负物者,不论人畜,皆谓之驮。青海草地行程,驮运最艰苦。牛马所载者轻,而脚价与驼价则一。每驮每日之价,有至银二两者。骆驼饲养最易,行路最便,草地一驼之费,岁仅需银四两耳。


梦远书城(guxuo.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