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郑振铎 > 中国文学研究 | 上页 下页 |
水浒传的演化(4) |
|
四 元末明初,乃是今本《水浒传》祖本出现的时代。这一部《水浒传》即所谓今本《水浒传》的祖本者,当亦如今本《三国志演义》一样的,虽脱胎于元人施耐庵之作,却颇有些不同。元代的《水浒传》可能象他们的《三国志评话》等作,半文半白,辞法比较生硬。这部元末明初的改作本子,也许与原本大异其面目。但他们的文笔却也许不会比近日发见的《三国志演义》原本(即弘治本)高明了多少。这部《水浒传》的作者亦即为《三国志》作者罗贯中氏。罗氏之为元末明初人,自近来发见了《龙虎风云会》一剧及弘治本《三国志演义》一书而已可确定。郎瑛《七修类稿》二十三:“三国、宋江二书,乃杭人罗本贯中所编。予意旧必有本,故曰编。”《续文献通考·经籍考》亦说:“《水浒传》,罗贯著。贯字贯中,杭州人,编撰小说数十种。而《水浒传》叙宋江事,奸盗脱骗机械甚详。”《也是园书目》也著录:“旧本罗贯中《水浒传》二十卷。”这部二十卷本的旧本罗贯中《水浒传》,当不至于绝迹于人寰。《古今书刻》上著录:“都察院:《水浒传》,《三国志演义》。”这部罗氏的《三国志演义》当即为近日所发见的嘉靖本。这本《三国志演义》现已发现,则罗氏的《水浒传》也总有一日会复现于世间的吧。这一部罗贯中原本的《水浒传》,据我们所悬想,其内容当有如下面的几则的可能: (一)其文辞一定不会高过弘治本的《三国志演义》;其叙述描写,一定是很简率的。大约后来诸种简本的《水浒传》,如《英雄谱》本《水浒传》,如文杏堂评点三十卷本的《水浒传全本》,如万历时余氏刊本《新刊京本插增王庆田虎忠义水浒传》,如一百二十四回本的《水浒传》等,其中必有一部分是罗氏的原文。长篇小说的艺术的进步,是嘉靖以后的事。在此时之前,其文笔都是比较幼稚的。世所传的许多罗氏的著作,如《三国志演义》,如《五代残唐》,如《隋唐志传》等等,都可证明罗氏原本的《水浒传》一定不会高明了多少。据此,我们可以想见,罗氏的原本一定不会是后来诸种繁本的《水浒传》如一百回本、一百二十回以及七十回本等的原本的。 (二)罗氏的原本一定只是分作二十卷,每卷又分作若干则,每则一个标目。且这个标题一定是单句的,决不会是分作一百回或一百二十回,也决不会具有对偶的回目。小说的分回与乎回目的对偶,当起于嘉靖以后。原本《三国志》、《隋唐志传》、《残唐五代传》等都只是分则,不分回的。原本《水浒传》当然也不会违反此例。(五湖老人刊的三十卷本《水浒传》是分卷、分则不分回的,犹存古本之旧。) (三)罗氏的原本,其故事实与今日流行的任何的简本、繁本大致相同。我们仔细的研究了几种本子的《水浒传》,无论其为繁本、简本、一百回本、一百十五回本或一百二十回本之后,我们便显然的可以看出,原本《水浒传》的结构是一个什么样子的。除了金圣叹伪托的七十回的删本之外,其余的许多繁本、简本的《水浒传》,都只是在原本之上增加了些什么上去,但这些增加的痕迹却是异常的显明的。原本《水浒传》的结构,当系始于张天师祈禳瘟疫,然后叙王进、史进、鲁智深、林冲诸人的事,然后叙晁盖诸人智取生辰纲的事,然后叙宋江杀阎婆媳,武松打虎杀嫂,以及大闹江州,三打祝家庄的事,然后叙卢俊义的被赚上山,一百单八个好汉的齐聚于梁山泊,然后叙元宵夜闹东京,三败高太尉,以及全伙受招安的事。至此为止,原本与诸种繁本、简本的事实皆无大差别。此下,诸本或添征辽,或添征田虎、王庆,或并添征辽及征田虎、王庆,皆为原本之所无。原本当于“全伙受招安”之后,即直接征方腊的事。在征讨方腊的一役中,一百单八位好汉便陆续丧亡,十去七八。最后宋公明、卢俊义等衣锦还乡之后,却又为奸人所陷害,身丧于他们之手。这一段征方腊又是后来的一切《水浒传》的本子所同有的。我们看,这个原本的结构,原是一个很严密的盛水不漏的组织。就全部观之,确是一部很伟大的很完美的悲剧。其布局当如左图: 因为全书的布局是这样严密,每位英雄的身世结果都已安排好了,完全不能更动,做续书的人要插增几段故事进去,便觉非常困难,如要使这种“插增”成为“无缝的天衣”,却更为难中之难。所以那几位做“插增”《水浒》的人都感到左支右绌,无往而不露出大裂缝来,正如将水滴在油中,将泥涂在石上,任这样也不能搅在一块、打成一片的。这个大裂缝,最使我们看得出的便是:当梁山泊诸英雄出师征辽、征田虎、征王庆时,一百单八个好汉,虽受过许多风波,却一个也不曾伤折。其阵亡的,受害的,全都是一百单八个好汉以外的新附的诸将官。然而到了征方腊时,阵亡的却是梁山泊的兄弟们了。这岂不是明明白白的指示给我们看:梁山泊的许多英雄,原本已安排定或在征方腊时阵亡,或功成受害,或洁身归隐的了。其结局一点也不能移动,但是攻战又不能一无伤折,所以做“插增”《水浒传》的作者们只好请出许多别的将军们来以代替他们去伤折、阵亡,而留下他们来,依照着原本的结局以结束之。不然,征辽及征田虎、王庆如是原本所有的话,则罗氏尽不妨将水浒英雄在这些战役中牺牲了几个,很可以不必将许多英雄都死在征方腊一役之中。更有一点可以看出来的,便是:无论任何的后来的本子,除了七十回的金删本不算,在“全伙受招安”以前的情节,都是相同的,“在张顺夜伏金山寺”以后的情节也都是相同的,只有中间的叙述征辽及田虎、王庆的一大段却是各本不同。这又足以看出这征辽、征田虎、征王庆的三宗大事,乃无疑的是后来的“插增”,而为原本之所无。象这样的一部《水浒传》原本,出现于元末明初,也恰恰的可以使我们知道所谓“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的《水浒传》,或罗贯中所改编的元人的《水浒传》,乃是与《宣和遗事》所叙的结局相同的。《宣和遗事》所叙的只有征方腊一事。大约当时流传于民间的也只有征方腊一事。所以施氏、罗氏便这样的照着南宋以来的传说将《水浒传》结束于征方腊,而并不于中别添什么“周折”,别添什么征辽或征王庆、田虎的波澜的。 (四)有“致语”冠于每卷(?)之首。“致语”即“致辞”或“楔子”。《宋文鉴》第一百三十二卷,载有宋祁、王珪、苏轼等教坊致语。《宋史·乐志》记教坊乐队之制,亦有乐工致辞,小儿队致辞,女弟子队致辞诸仪节。这些致语,与罗氏《水浒传》上的致语,未必是同物。但其置于最前,用以引起正文或正事的功用,却是一样的。罗氏“致语”,其内容似当与《京本通俗小说》、《古今小说》中诸短篇小说正文前的“得胜头回”,或今日弹词每回之前的“开篇”相同。这些“得胜头回”或“开篇”,或与本文完全无干,不过说说闲话,背背诗词,或与本文略有关系,或先引一小段与本文相同或相反的故事,用以引起正文,相映成趣。杨定见在他的一百二十回本《水浒全书》的一条发凡上说:“古本有罗氏致语。相传‘灯花婆婆’等事,既不可复见。”周亮工的《书影》一,也说:“故老传闻罗氏为《水浒传》一百回,各以妖异语引其首。嘉靖时郭武定重刻其书,削其致语,独存本传。金坛王氏《小品》中亦云:此书每回前各有楔子。今俱不传。”谢无量的《平民文学两大作家》说:“略记某明人笔记(忘其书名及撰人名)云,少时听人说《水浒传》滩头,每竟半日,甚为可听。后郭本《水浒》引删去前段,殊觉可惜云云。”(页四十七)杨氏与周氏都没有见过罗氏原本,所以杨氏只作为相传,周氏却以为罗氏本是一百回的,每回有一个致语。周氏此语与事实略有不符,因为罗本本是没有“回”数的,更不会是一百回。但每卷有一个致语,却是可能的。有人以为,每回“各以妖异语引其首”是不可能的。但我们要晓得弹词至今尚是每一回或每一卷有一个“开篇”的。马如飞的开篇且单行出版。《倭袍传》的许多开篇也较本文更为隽妙。为什么罗氏的书每卷(?)有“致语”便会是不可能的呢? 罗氏致语灯花婆婆一则今尚存于冯氏改本《平妖传》的卷首。张无咎序冯本《平妖传》说:“余昔日见武林旧刻本二十卷,开卷即胡员外逢画,突如其来。”可见《平妖传》上的灯花婆婆故事当是冯氏将郭氏《水浒》所删下的移过来用的。《也是园书目》著录的词话中,也有灯花婆婆的一个名目,不知是否与冯氏所引者相合。 |
梦远书城(guxuo.com)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