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郑振铎 > 中国小说八讲(提纲) | 上页 下页
第一讲 古代的神话与传说


  从原始公社到奴隶社会的传说——天与社与祖先崇拜——天与帝——各民族的不同传说——神话的系统化——鬼与神——女娲、伏羲的故事——羿的故事——尧、舜、禹、汤的传说——武王伐纣——周公辅成王——《穆天子传》——《山海经》——《晏子春秋》——《燕丹子》——《汉武故事》——《汉书·艺文志》里的所谓“小说家”(共十五种,一三八〇篇,《虞初周说》占九四三篇)——诸子里的寓言与故事。

  中国古代的神话与传说是丰富的,是表现了中国人民对于人间的现实生活的反映与将来的更美好的理想生活的希望的。

  在“传说”方面,充分地说明了中国人民对于古代英雄们,对于有功绩的劳动人民和杰出的英雄人物的歌功颂德的感情。中国的所谓“神”,有许多就是“人”,就是对人民有功绩的人,死后被人民尊封为神的。这种从“人”升格的“神”,直到最近几十年前还是有。

  在中国神话里,最高的主神是“天”,但天只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象征。直到后来,才有整个的“天堂”搬了来,以“玉皇大帝”为主神,而围绕在他的周围的,则有许多二十八宿等等的文武侍从们。但在古代,那些神道们是没有的。在古代,我们的“诸神庙”还不曾有一个大的系统和完整的组织。古代的人民相信鬼和神。鬼是人死后的精灵,原始人全都怕它。这种“鬼”会替自己复仇。《左传》里有“相惊以伯有”的故事,有豕人立而啼的故事。殷人尚鬼,每事卜。墨子也明鬼。孔子则敬鬼神而远之。在古代的祖先崇拜的信仰上,鬼的作用很大,它的精灵是指导着人的活动的。武王伐纣就奉了文王的木主以同行。还有“社”,那是农业社会的主神,大地的神,群众集会的地方。“不用命,戮于社”。鬼的传说是很多的。但天堂、地狱的故事,到了佛教输入以后才有之。

  六朝宣传佛教的故事很多。不外:(一)信佛、拜佛、造像写经的人有福了,遇难成祥,得病有救。(二)不信佛、毁像谤佛者入地狱受罪。必身历地狱,复活告人。

  一直到明代,这一类神话还在创造。《土地宝卷》是一部伟大的史诗,伟大的神话。土地公公,小老头子,和玉皇大帝斗法。后被烧化为灰,但其灰却洒遍天下,故处处有“土地”。象征着天与地的斗争。

  神话成为系统的,最早的是元刊本的《出相搜神广记前后集》、嘉靖刊本《三教搜神大全》七卷(叶翻本)和《出像增补搜神记》六卷(富春堂本)、《仙佛奇踪》八卷(洪自诚)、《有像列仙全传》九卷(汪云鹏刊本)、《仙媛纪事》九卷(杨尔曾)、《罗汉图录》(乾隆间刊本)。

  古代的神话与传说,见于《山海经》《穆天子传》和诸子里的很多。十日并出,后羿射之。嫦娥奔月的故事。黄帝杀蚩尤的故事。夸父逐日的故事。故事性很强,意义很深刻。《穆天子传》里的西王母只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女王或女酋长而已,但后来却成了神话的中心人物之一,成为东王公的匹对,或成为王母娘娘,似是主持玉皇大帝的宫庭了。但那是后话。

  古代的英雄传说,有以后羿为中心的,有以大禹为中心的,有以姜尚为中心的(武王伐纣),以周穆王为中心的,以燕太子丹和荆轲为中心的(《燕丹子》),以伍子胥为中心的,有以东方朔、汉武帝为中心的,有以李陵、苏武为中心的,以韩凭夫妇为中心的,以舜子至孝为中心的,以晏婴为中心的。箭垛式人物,诸善皆归焉,或众恶皆归焉,也有以王昭君、蔡文姬为中心的。那是数之不尽的。但还没有人有系统地编写出来。

  汉代以前和汉代的图籍,大都已不存了,只有《晏子春秋》《燕丹子》《山海经》和《穆天子传》寥寥几部书而已。而在子、史里,存在的神话和传说相当的多。

  到了三国魏晋南北朝,则志怪之书大增,存在的也多了。故事的范围广大了,地狱输入了。因果报应之说,代替了“运命”论。人间的小故事,也流传得很广。可分为三类:

  (一)志怪之书,继往古之余徽:《列异传》(曹丕)、《搜神记》(干宝)、荀氏《灵鬼志》《搜神后记》《神异经》《十洲记》《汉武洞冥记》《神仙传》、王嘉《拾遗记》。

  (二)佛教的宣传著作:《续齐谐记》(吴均)、《冥祥记》(王琰)、《驺衍谈天》《冤魂志》(颜之推)、刘义庆《幽明录》。

  (三)人间的故事与笑谈:《汉武故事》、葛洪《西京杂记》、《世说新语》、《笑林》(邯郸淳)、《启颜录》(侯白)。


梦远书城(guxuo.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