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梁启超 >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 上页 下页
十四 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二)(11)


  古史中以《世本》及《竹书纪年》为主要品。

  《世本》为司马迁所据以作《史记》者。《汉书·艺文志》著录十五卷,其书盖佚于宋元之交因郑樵、王应麟尚及征引。清儒先后辑者有钱大昭、孙冯翼、洪饴孙、雷学淇、秦嘉谟、茆泮林、张澍七家。秦本最丰,凡十卷,余家皆二卷或一卷。然秦将《史记》世家及《左传》杜注、《国语》韦注,凡涉及世系之文皆归于《世本》,原书既无明文,似太涉泛滥,茆、张两家似最翔实。秦嘉谟辑本乃盗窃洪孟慈(饴孙)者,见洪用懃《授经堂未刊书目》。

  汲冢《竹书纪年》,亦出司马迁前,而为迁未见,在史部中实为鸿宝。明以来刻本既出伪撰,故清儒亟欲求其真。先后辑出者,有洪颐煊、陈逢衡、张宗泰、林春溥、朱右曾、王国维诸家。王辑最后最善。

  史家著作,以两晋六朝为最盛,而其书百不存一,学者憾焉。清儒乃发愤从事搜辑。其用力最勤者为章逢之宗源,著有《隋书经籍志考证》。今所存者仅史部,为书十三卷余三部不知已成否。书名虽似踵袭王应麟之《汉书艺文志考证》,而内容不同。彼将《隋志》著录各书,每书详考作者履历及著述始末,与夫后人对于此书之批评。除现存书外,其余有佚文散见群籍者皆备辑之,虽皆属片鳞残甲,亦可谓宏博也已。

  其后则有姚氏之骃辑八家《后汉书》东观、谢承、薛莹、张璠、华峤、谢沈、袁山松、司马彪,汪氏文台辑七家《后汉书》谢承、薛莹、司马彪、华峤、谢沈、衰山松、张璠及失名氏一种,汤氏球辑两家《汉晋春秋》习凿齿、杜延业,两家《晋阳秋》孙盛、檀道鸾,五家《晋纪》干宝、陆机、曹嘉之、邓粲、刘谦之,十家《晋书》臧荣绪、王隐、虞预、朱凤、谢灵运、萧子云、萧子显、史约、何法盛及晋诸公别传,十八家霸史萧方等《三十国春秋》、武敏之《三十国春秋》、常璩《蜀李书》、和苞《汉赵纪》、田融《赵书》、吴笃《赵书》、王度《二石传》、范亨《燕书》、车频《秦书》、王景晖《南燕书》、裴景仁《秦记》、姚和都《后秦记》、张谘《凉记》、喻归《西河记》、段龟龙《凉记》、刘昞《敦煌实录》、张诠《南燕书》、高闾《燕志》;而张介侯澍以甘肃之特注意甘凉掌故,专辑乡邦遗籍,所辑有赵岐《三辅决录》、佚名《三辅故事》、辛氏《三秦记》、杨孚《凉州异物志》、张谘《凉州记》、佚名《西河旧事》、喻归《西河记》、佚名《沙州记》。皆两晋六朝史籍碎金也。

  地理类书,则有毕秋帆辑王隐《晋书地道记》《太康三年地志》,有张介侯辑阚骃《十三州志》。政书类则有孙渊如辑《汉官》六卷。王隆《汉官》及《汉官解诂》、卫宏《汉旧仪》及补遗,应劭《汉官仪》、蔡质《汉官典职仪式选用》、丁孚《汉仪》。谱录则有钱东垣辑王尧臣《崇文总目》等。

  以上史部。

  子部书,有唐马总《意林》所钞汉以前古子,其书为今已佚者,加以各种类书各种经注等所征引,时可资采摭。然所辑不多。稍可观者如严可均辑《申子》,章宗源、任兆麟辑《尸子》,章宗源辑《燕丹子》,严可均辑补《商子》《慎子》,张澍辑补《司马法》,茆泮林辑《计然万物录》,孙冯翼、茆泮林辑《淮南万毕术》等。马氏国翰《玉函山房丛书》所辑《汉志》先秦佚子,则儒家十五种《漆雕子》《宓子》《景子》《世子》《魏文侯书》《李克书》《公孙尼子》《内业》《谰言》《宁子》《王孙子》《董子》(董无心)、《徐子》《鲁连子》《虞氏春秋》,农家三种《神农书》《野老》《范子计然》,道家书七种《伊尹书》《辛甲书》《公孙牟子》《田子》《老莱子》《黔娄子》《郑长者书》,法家一种《申子》,名家一种《惠子》,墨家五种《史佚书》《田俅子》《随巢子》《胡非子》《缠子》,纵横家二种《苏子》《阙子》,黄氏奭《子史钩沉》中之周秦部分,亦有五种《六韬》《李悝法经》《范子计然》《神农本草经》《淮南万毕术》。黄氏以周辑《逸子》未刊,其序见《儆季杂著》之周秦部分,亦有六种《太公金匮》《鲁连子》《范子计然》《随巢子》《王孙子》《申子》。

  现存各子书辑其佚文者,则有孙仲容之于《墨子》,王石臞之于《荀子》、王先慎之于《韩非子》等。《孟子外书》,林春溥有注本。但此书赵岐已明辨为伪托。

  现存古子辑其佚注者,则有孙冯翼辑司马彪《庄子注》,许慎《淮南子注》等。

  以吾所见,辑子部书尚有一妙法。盖先秦百家言,多散见同时人所著书。例如从《孟子》《墨子》书中辑告子学说;从《孟子》《荀子》《庄子》辑宋钘学说;从《庄子》书中辑惠施、公孙龙学说;从《孟子》《荀子》《战国策》书中辑陈仲学说;从《孟子》书中辑许行、白圭学说……诸如此类,可辑出者不少,惜清儒尚未有人从事如此也。

  以上子部。

  集部之名,起于六朝,故考古者无所用其辑。然搜集遗文,其工作之繁重亦正相等。晚明张溥之《汉魏百三家集》,事实上什九皆由裒辑而成,亦可谓之辑佚。但其书不注明出处,又各家皆题为“某人集”,而其人或本无集,其集名或并不见前代著录。任意锡名,非著述之体也。清康熙间官修《全唐文》《全唐诗》《全金诗》,其性质实为辑佚。与《唐文粹》《宋文鉴》等书性质不同。彼乃选本,立一标准以为去取。此乃辑本,见一篇收一篇,务取其备。集部辑佚,实昉于此。

  张月霄金吾辑《金文最》百二十卷,凡费十二年始成。李雨村调元辑《全五代诗》一百卷。某氏辑《金辽诗》若干卷。其书未见,其名偶忘。缪小山辑《辽文存》六卷,其工作颇艰辛。其最有价值者有严铁桥之《全上古三代两汉三国两晋六朝文》七百四十六卷,凡经、史、子、传记、专集、注释书、类书、旧选本、释道藏、金石文、六朝以前之文,凡三千四百九十七家,自完篇以至零章断句,搜辑略备。每家各为小传,冠于其文之前,可谓艺林渊海也已。《吴山尊日记》谓此书实孙渊如辑而铁桥攘之。吾谓铁桥决非攘书者。况渊如贵人,铁桥寒士,铁桥依渊如幕府,以所著赠名渊如则有之耳。张绍南作《渊如年谱》,谓晚年与铁桥同辑此书。或渊如发起,且以藏书资铁桥,斯可信也。(杨星吾《晦明轩稿》论此案,与吾意略同。)

  刘孟瞻文淇《扬州文征》、邓湘皋显鹤《沅湘耆旧集》等,性质亦为辑佚,盖对于一地方人之著作搜采求备也。此类书甚多,当于方志章别论之。

  以上集部。

  嘉道以后,辑佚家甚多,其专以此为业而所辑以多为贵者,莫如黄右原奭、马竹吾国翰两家。今举其辑出种数。

  黄氏《汉学堂丛书》:

  经解八十六种
  通纬五十六种
  子史钩沉七十四种

  马氏《玉函山房辑佚书》:

  经部四百四十四种内纬书四十种
  史部八种
  子部一百七十八种

  上两家所辑虽富,但其细已甚,往往有两三条数十字为一种者,且其中有一部分为前人所辑,转录而已,不甚足贵。马氏书每种之首冠以一简短之提要,说明本书来历及存佚沿革,颇可观。

  鉴定辑佚书优劣之标准有四:(一)佚文出自何书,必须注明;数书同引,则举其最先者。能确遵此例者优,否者劣。(二)既辑一书,则必求备。所辑佚文多者优,少者劣。例如《尚书大传》,陈辑优于卢、孔辑。(三)既须求备,又须求真。若贪多而误认他书为本书佚文则劣。例如秦辑《世本》劣于茆、张辑。(四)原书篇第有可整理者,极力整理,求还其书本来面目。杂乱排列者劣,例如邵二云辑《五代史》,功等新编,故最优。——此外更当视原书价值何如。若寻常一俚书或一伪书,搜辑虽备,亦无益,费精神耳。

  总而论之,清儒所做辑佚事业甚勤苦,其成绩可供后此专家研究资料者亦不少,然毕竟一钞书匠之能事耳。末流以此相矜尚,治经者现成的三《礼》郑注不读,而专讲些什么《尚书》《论语》郑注;治史者现成之《后汉书》《三国志》不读,而专讲些什么谢承、华峤、臧荣绪、何法盛;治诸子者现成几部子书不读,而专讲些什么佚文和什么伪妄的《鬻子》《燕丹子》。若此之徒,真可谓本末倒置,大惑不解。善夫章实斋之言曰:“……今之俗儒,逐于时趋,而误以擘绩补苴,谓足尽天地之能事也。幸而生后世也。如生秦火未毁以前,典籍具存,无事补辑,彼将无所用其学矣。”《文史通义·博约中篇》


梦远书城(guxuo.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