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远书城 > 梁启超 >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 上页 下页
十四 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二)(4)


  13.《孙子》《吴子》《司马法》

  前三书为最古之兵家言,《汉志》以冠“兵书略”。今传本唯《孙子》尚可信,余二书恐出汉人依托,但亦一古籍矣。孙渊如有精校本,刻于平津馆。其自序言属顾涧作《音义》,未知成否?

  14.《周髀算经》

  此书为最古之算学书。是否必出先秦,则不敢断言。戴东原有精校本,为戴校《算经十书》之首。

  15.《黄帝内经素问》

  此书为最古之医学书,殆出汉人手,而清儒皆以为先秦旧籍。钱锡之熙祚有精校本,胡荄甫澍又有《内经校义》。

  以下叙述清儒对于汉以后要籍之校释事业。

  16.《淮南子》

  《淮南鸿烈》为西汉道家言之渊府,其书博大而有条贯,汉人著述中第一流也。有东汉高诱注,亦注家最善者;许慎亦尝注之,今劖入高注本。清儒首治此书者为庄伯鸿逵吉,当乾隆末,用道藏本校俗本,而以案语申己见,虽名校实兼注也。浙刻《二十二子》所采即此本。自庄书出,而诵习本书者认为唯一之善本,盖百余年。然同时卢抱经别有拾校。嘉庆间则王石臞、伯申父子之《读淮南内篇杂志》二十二卷出,亦以道藏本为主,参以群书所引,订正俗本九百余条;书既成,而顾涧以所得宋本新校各条示之,伯申得辑为《补遗》一卷。同时陈观楼昌齐著《淮南子正误》十二卷,石臞亟称之,见石臞集中《赐书搂集序》。此书在《赐书楼丛书》中,吾未见。又胡澍有《淮南子校义》,亦未见。又刘端临台拱、王南陔绍兰亦有断片的发明。在晚清则有俞荫甫《淮南内篇平议》四卷,有陶子珍方琦《淮南许注异同诂》若干卷,而孙仲容亦间有札记。经诸家校理之后,书中微文奥义盖已什得八九。最近则刘叔雅文典著《淮南鸿烈集解》二十一卷民国13年刻成,博采先辈之说刘端临、陈观楼、胡荄甫之书皆未见征引,参以己所心得,又从《御览》《〈选〉注》等书采辑佚文佚注甚备,价值足与王氏《荀子集解》相埒。

  《淮南》单篇之训释,则有钱溉亭塘之《淮南天文训补注》,以高诱不通天文学,所注多疏舛,故补正之。

  17.《尚书大传》(互见辑佚)

  《尚书大传》为汉初第一位经师伏生所著,而汉末第一位经师郑玄为之注,固宜为治经者所重。然其书自宋时已残缺,至明遂亡。清儒先后搜辑,则有仁和孙氏之騄本,德州卢氏见曾本,曲阜孔氏广森本。孔本较善,然讹漏犹不免。嘉道间陈左海寿祺更辑校为三卷,附辨讹一卷,又加案语甚多,此书始渐可读。光绪间皮鹿门锡瑞《尚书大传疏证》七卷,所辑又增于陈氏,而其疏释专采西汉今文经说,家法谨严。

  18.《韩诗外传》

  韩氏为西汉今文三家诗之一。其《诗内传》四卷,《诗故》三十六卷,《诗说》四十一卷,久亡。存者唯《外传》六卷,乾隆前通行本以毛刻最善,然讹脱亦不少。卢抱经曾有校本,未泐专书。其门人赵亿孙怀玉于乾隆五十二年成新校本;明年周霁原廷寀复有校注本;吴棠汇合赵、周二本刻行,此书遂易读了。

  19.《春秋繁露》

  董子《春秋繁露》为西汉儒家言第一要籍,不独《公羊》学之宝典而已。其书宋时已有四刻,多寡不同,楼钥校正,始为定本。然明代所翻楼本,又讹脱百出。乾隆开四库馆,乃取《永乐大典》中楼本详校补一千一百余字,删一百十余字,改字一千八百二十余字。《提要》所谓:“海内不见完本三四百年……神明焕然,顿还旧笈,虽曰习见之书,实则绝无仅有之本也。”三十八年校订进。越十二年,卢抱经依聚珍版所刻四库本重校,间下案释,是为抱经堂本浙刻《二十二子》采此本。《繁露》正文,此为最善本了。原书向无专注,嘉庆间二十年,凌晓楼曙创为《春秋繁露注》十七卷。晓楼传庄、刘之学,谙熟《公羊》家法,故所注独出冠时,与段氏《说文》同功矣。《畿辅丛书》所刻凌注本,每卷有张驹贤校正,所校将二百条,亦凌氏功臣也。其后魏默深源有《董子春秋发微》七卷,原书未见,《古微堂集》有序及目录。吾师康长素先生有《春秋董氏学》八卷,皆析擘原书,分类以释微言大义,非笺注体。最近则苏厚庵舆著《春秋繁露义证》十七卷,精审又驾凌注之上了。

  20.《列女传》附《新序》《说苑》

  刘向《列女传》为现存最古之传记书,清代为之注者有王照圆郝懿行妻、梁端汪远孙妻两家,而王石臞、伯申父子及王南陔亦各有条校。

  刘向《新序》《说苑》,今所行皆旧本。陈左海各有新校本,未刊。

  21.《法言》《太玄》

  扬雄这两部书,本没有什么价值,但因属西汉人书,所以“过而存之”。《法言》李轨注,有徐新田养原校本。而俞氏《诸子平议》,两书亦各占一卷。

  22.《潜夫论》《盐铁论》附《论衡》

  王符《潜夫论》,俗本讹夺至不可读。汪苏潭继培据元刻及他书所引校正甚多,又依采经书,疏证事辞,为《潜夫论笺》十卷。此书自是始可读。

  桓宽《盐铁论》专记汉代民献议政一场公案。昭帝始元六年,诏丞相、御史大夫与所举贤良文学语,问民间所疾苦。贤良文学请罢盐铁酒榷,昭帝从之。此书即记当时代表政府之丞相等,与代表民意之贤良等,两造辩论语。实历史上最有关系最有趣味的一部书。今通行者明张氏本,篇第字句,割裂增易不少。卢抱经尝以《永乐大典》本及他本是正若干条。其后阳城张氏有重刻本,顾涧为作《考证》三卷。今本题张敦仁著,实顾代作,见《思适斋集》九。汪苏潭笺《潜夫》后,拟续治此书,未成而卒见《潜夫论笺》王绍兰序。王益吾复刻张本,将卢、顾所校散入正文;又以所自校,别为《小识》一卷。而俞荫甫、孙仲容亦各有所校。自是此书渐可读。最近门人杨遇夫树达创为《盐铁论校注》若干卷,算是本书空前作品了。

  王充《论衡》实汉代批评哲学第一奇书,卢、王皆未校及。俞荫甫、孙仲容所校,约数十条。蒋生沐光煦从元刻本校补今本脱文三百余字。但全书应加董治之处尚不少,我很盼好学之士能做这件工作。

  23.《白虎通义》《五经异义》附《风俗通》

  东汉章帝建初四年,诏诸儒会白虎观讲议五经同异,帝亲称制临决,实学术上一种公开讨论。《白虎通义》即记其讨论结果也。此书旧唯《汉魏丛书》本最通行。乾隆间,庄葆琛始有校本,且厘定目录,搜辑阙文;卢抱经续校订,为今抱经堂本。卷首列旧校名氏,除葆琛外,尚有赵曦明、秦黉、梁同书、孙志祖、周广业、吴骞、朱型、梁履绳、汪绳祖等。道光间陈卓人著《白虎通疏证》十二卷。卓人本受《公羊》学及礼学于凌晓楼,此书实足与凌注《繁露》并美。

  《五经异议》,为许慎撰、郑玄驳,东汉两大经师精力所集也。《隋志》著录十卷,宋时已佚;清四库馆始有辑本。次则庄葆琛、钱晦之大昭、孔丛伯广林续辑。最后则陈左海续辑,详为笺注,成《五经异义疏证》三卷。此书遂复活。

  应劭《风俗通义》亦汉人一名著。清儒整理尚少,唯卢氏《群书拾补》中有条校及补遗。其后张介侯澍则有《补风俗通姓氏篇》一卷。我盼望有人对于此书再做一番工作。


梦远书城(guxuo.com)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